目的了解2022—2023年贵州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血清表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特征和耐药情况,旨在为贵州省李斯特氏菌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并提高预警监测能力。方法收集2022年1...目的了解2022—2023年贵州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血清表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特征和耐药情况,旨在为贵州省李斯特氏菌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并提高预警监测能力。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贵州省致病菌识别网中心实验室监测腹泻疾病相关样本1220份,按照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的执行标准分别进行分离培养,按照《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实验室监测技术手册(2022试用版)》进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鉴定,多重PCR检测血清型分型、PFGE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1220份腹泻疾病相关样本分离出424株菌株,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1株,阳性率为2.59%(11/424);1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为6种血清表型,血清型分布为1/2a、1/2b、1/2c、3a、3b和3c型;1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头孢西丁(cefoxitin,FOX)耐药率高达100%,对氯霉素(chloroamphenicol,CHL)中介率为72.72%,剩余12种药物[红霉素(erythromycin,ERY)、复方新诺明(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T/SUL)、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亚胺培南(imipenem,IPM)、苯唑西林(benzoxacillin,OXA)、克林霉素(clindamycin,CLI)、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e,CIP)、达托霉素(datomycin,DAP)、氨苄西林(ampicillin,AMP)、四环素(tetracycline,TET)、万古霉素(vancomycin,VAN)、青霉素(chloramphenical,PEN)]均100%敏感;经AscⅠ酶切后1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成7种PFGE带型,相似性为40%~100%,其中3株菌相似性高达100%。结论2022—2023年贵州省发生了一起家庭聚集性李斯特氏菌病事件,遵义市肉制品中存在相同的污染来源,且污染源持续存在,贵州省具有多种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但尚未出现严重耐药情况。展开更多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为合理规划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平均最邻近方法分析区域内门诊空间分布模式,利用热点分析方法分析以疫苗接种量为权重区域内接...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为合理规划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平均最邻近方法分析区域内门诊空间分布模式,利用热点分析方法分析以疫苗接种量为权重区域内接种人员、接种周期冷链设备和门诊面积的配置和设置情况,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范围。结果:此研究区域内预防接种门诊空间分布格局呈离散性,门诊接种人员、接种服务时间、冷链设备、门诊服务面积在空间上配置具有差异,并鉴别出资源配置充足的热点区域58个和资源配置薄弱的冷点区域15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可及范围为28 666km2。结论:利用距离分析、空间热点分析、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服务资源的配置情况、服务可及范围,可为区域内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模式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为合理规划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平均最邻近方法分析区域内门诊空间分布模式,利用热点分析方法分析以疫苗接种量为权重区域内接种人员、接种周期冷链设备和门诊面积的配置和设置情况,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范围。结果:此研究区域内预防接种门诊空间分布格局呈离散性,门诊接种人员、接种服务时间、冷链设备、门诊服务面积在空间上配置具有差异,并鉴别出资源配置充足的热点区域58个和资源配置薄弱的冷点区域15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可及范围为28 666km2。结论:利用距离分析、空间热点分析、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服务资源的配置情况、服务可及范围,可为区域内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模式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