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水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征、基因组分析
1
作者 邵瑞瑞 周青帅 +5 位作者 崔古贞 廖健 程玉梅 官志忠 齐晓岚 洪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0-331,共12页
为探究噬菌体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新型潜在疗法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将医院周边污水中3株肺炎克雷伯菌裂解性噬菌体进行分离纯化,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噬菌体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生长曲线和酸碱... 为探究噬菌体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新型潜在疗法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将医院周边污水中3株肺炎克雷伯菌裂解性噬菌体进行分离纯化,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噬菌体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生长曲线和酸碱耐受性等生物学特征,同时通过测序技术获得噬菌体全基因组信息并注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KP-ZS3为肌尾科噬菌体,KP-ZS4为短尾科噬菌体,KP-ZS6为长尾科噬菌体,且KP-ZS4的感染潜伏期稍长,KP-ZS3耐酸碱能力较强,KP-ZS6的裂解能力为3株噬菌体中最强、裂解谱较宽.3株噬菌体的外壳蛋白组分大小均在33~55 kD之间.此外全基因组分析发现KP-ZS3、KP-ZS62株噬菌体的基因组大小均在100 kb以上,噬菌体KP-ZS4的基因组相对较小(40608 bp).共线性分析显示噬菌体KP-ZS3与phiEap-3、Kp15高度相似;KP-ZS6与0507KN21、vB_EcoM_KWBSE43-6高度相似.KP-ZS4与Tyrion、TL-2011b相似度相对较低,序列一致性为76.77%、76.89%.以上结果表明,这3株噬菌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它们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方面展现出不同的潜力和优势,特别是KP-ZS6因其裂解能力强和广泛的裂解谱,以及KPZS3因其强耐酸碱性,可能成为未来抗菌治疗的备用资源,这些发现为开发新型抗菌策略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了新的信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征 基因组分析 耐药菌治疗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的免疫治疗效果及机制
2
作者 沙婷 高霄 +4 位作者 邓于新 彭亚倩 唐智 况时祥 齐晓岚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05-1416,1427,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MG)大鼠免疫治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运用中医药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BATMAN-TCM)筛选益气解毒复方相关靶点信息,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以及Geneca...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MG)大鼠免疫治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运用中医药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BATMAN-TCM)筛选益气解毒复方相关靶点信息,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以及Genecards数据库查询MG疾病有关靶点的信息;通过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DAVID)、Metascape数据库对益气解毒复方治疗MG的潜在靶点进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相关信号通路分析;制备鼠源性乙酰胆碱受体(AChR)Rα97-116肽段抗原乳剂并皮下注射至3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Lewis大鼠的尾基部、后肢垫部及背部(第1次免疫注射),分别于第30天和第45天时进行加强免疫(第2、3次免疫注射),第3次免疫注射结束后1周判断实验性自身免疫性MG(EAMG)大鼠模型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EAMG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0.945 g/(kg·d)益气解毒复方(低剂量)组、1.890 g/(kg·d)益气解毒复方(中剂量)组、3.780 g/(kg·d)益气解毒复方(高剂量)组及5.400 mg/(kg·d)醋酸泼尼松片剂组,另取6只SPF级雌性Lewis大鼠作为正常组,各药物组大鼠分别予对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予等体积纯净水,连续灌胃干预30 d,采用电子天平和Lennon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灌胃干预前和干预第30天时的体质量和肌力,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ChR抗体(AChR-Ab)、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灌胃干预第30天时外周血中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T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T细胞的百分比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率;灌胃干预30 d后处死各组大鼠,取骨骼肌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评估骨骼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结果筛选到益气解毒复方治疗疾病相关基因168个,PPI分析预测IL-6、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蛋白(TP53)等可能是其治疗MG的重要靶点;GO功能富集结果表明,细胞组成(CC)、生物过程(BP)及分子功能(MF)涉及354个、4365个及61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搜集到有关作用通路257条;灌胃干预第30天,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益气解毒复方剂量组及醋酸泼尼松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1),Lennon评分降低(P<0.01),血清AChR-Ab、IL-1β、IL-6及TNF-α水平降低(P<0.05);EAMG大鼠血清中CD4^(+)T细胞分布及CD4^(+)/CD8^(+)比值减少(P<0.01),CD8^(+)T细胞分布增高(P<0.01),骨骼肌组织改善,肌纤维恢复,细胞核排列更规则,炎性细胞减少,其中益气解毒复方高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益气解毒复方可减轻EAMG大鼠炎症反应、减轻骨骼肌组织的损伤及促进免疫系统恢复,其机制与血清AChR-Ab水平降低及平衡CD4^(+)、CD8^(+)T细胞两者的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重症肌无力 益气解毒复方 网络药理学 CD4^(+)/CD8^(+)比值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下载PDF
RANK基因2个SNP位点多态性与贵州燃煤污染型地氟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安宿 田薇 +5 位作者 李瑞超 喻艳琴 王婵娟 张婷 吴昌学 何燕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基因rsrs1505034、rs88420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贵州燃煤型地氟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483例贵州地氟病区人群按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11)分为地氟组(283例,氟斑牙程度在极轻度及以上)和...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基因rsrs1505034、rs88420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贵州燃煤型地氟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483例贵州地氟病区人群按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11)分为地氟组(283例,氟斑牙程度在极轻度及以上)和对照组(200例,氟斑牙分度正常),采用TaqMan-MGB探针法对2组人群外周血DNA样本RANK基因的rs1505034、rs88420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rs1505034、rs884205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采用SNPstats对SNP位点基因型与燃煤型地氟病发生发展的相关遗传模式进行分析,采用SHEsis对RANK基因rs1805034和rs884205位点之间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RANK基因rs1805034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地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优遗传模式分析显示,RANK基因rs1805034位点最优遗传模式为共显性,在该遗传模式下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相对于C/C基因型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保护因素(OR=0.17,95%CI为0.09~0.31;OR=0.04,95%CI为0.02~0.08);rs884205位点与燃煤型地氟病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SHEsis分析结果显示上述2个位点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D′<0.5)。结论RANK基因rs1805034位点多态型可能与贵州燃煤型地氟病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型地氟病 RANK基因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基因型
下载PDF
贵州梭戛苗族13~17岁青少年的体型特点及发育规律
4
作者 喻艳琴 赵安宿 +5 位作者 田薇 洪伟 陈江 张婷 王婵娟 何燕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382-1388,共7页
目的探讨贵州六枝梭戛乡苗族(贵州梭戛苗族)13~17岁青少年的体型特点及发育规律。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世代居住于贵州六枝特区梭戛乡父母均为苗族或父母均为汉族、体检健康的13~17岁青少年各242、707人,将两个民族青少年分为13岁~... 目的探讨贵州六枝梭戛乡苗族(贵州梭戛苗族)13~17岁青少年的体型特点及发育规律。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世代居住于贵州六枝特区梭戛乡父母均为苗族或父母均为汉族、体检健康的13~17岁青少年各242、707人,将两个民族青少年分为13岁~、14岁~、15岁~、16~17岁4个年龄段,各年龄段又分男性和女性组,测量各年龄段男女性青少年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评价并比较各组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采用Heath-Cater体型法计算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Ponder指数及体型位置距离(SAD)等指标评价各组青少年的体型分类(内胚层型、中胚层型、外胚层型及中间型);根据SAD大小判断贵州梭戛苗族与其他民族青少年体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贵州梭戛苗族青少年男性身高高于女性(P<0.01)、BMI值低于女性(P<0.01),各年龄组男性内因子值小于女性(P<0.05)、外因子值大于女性(P<0.05);各年龄组男性与女性的SAD均大于1,男性体型为中间型和外胚层型,女性体型为内胚层型和中间型;贵州梭戛苗族女性身高及体质量低于汉族(P<0.01);各年龄组贵州梭戛苗族男性与贵州水族男性、广西壮族男性的SAD小于1,与湖南侗族男性、广西仫佬族男性的SAD大于1,贵州梭戛苗族女性与贵州布依族女性、贵州水族女性、广西壮族女性及西藏藏族女性的SAD小于1,与广西南宁汉族女性的SAD大于1。结论贵州梭戛苗族13~17岁青少年中,男性体型类型主要为中间型,表现为体型匀称、外形消瘦、骨骼和肌肉发育一般;女性主要体型为内胚层,体型较男性脂肪含量高,线性程度较低。梭戛苗族青少年生长发育不如当地汉族;梭戛苗族青少年体型与贵州水族、广西壮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型 苗族 汉族 贵州梭戛 HEATH-CARTER法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密度感应调节子qseC基因失活突变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5
作者 周青帅 赵行行 +5 位作者 李冬梅 崔古贞 陈峥宏 任玮 齐晓岚 洪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8-294,共7页
目的密度感应系统与细菌生长状态、毒力改变、生物膜形成、运动能力改变以及参与细菌和宿主的免疫反应和对药物的抗性等相关。大肠埃希菌密度调节子C(Escherichia coli quorum sensing regulator C,qseC)是其密度感应系统的受体,探究其... 目的密度感应系统与细菌生长状态、毒力改变、生物膜形成、运动能力改变以及参与细菌和宿主的免疫反应和对药物的抗性等相关。大肠埃希菌密度调节子C(Escherichia coli quorum sensing regulator C,qseC)是其密度感应系统的受体,探究其对大肠埃希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方法使用嗜热二型内含子基因打靶系统(Thermotargetron)构建大肠埃希菌HMS174菌株qseC基因失活突变株,测定其生长速率、溶血能力、生物膜形成和运动能力等表型的变化,以及对酸碱和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大肠埃希菌HMS174 qseC627s位点的打靶载体,该载体基因失活效率为100%。对比大肠埃希菌HMS174与ΔqseC627s突变株的表型发现,突变株生长速率和最大生物量降低、溶血能力丧失、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运动能力减弱、对酸、碱的耐受能力降低。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ΔqseC627s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耐受性降低。结论大肠埃希菌HMS174中qseC基因缺失后,突变株表型和对抗外界压力因素发生了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密度感应系统 Thermotargetron 突变株表型
下载PDF
槲皮素对N2a/APP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敏 彭亚倩 +2 位作者 张婷 唐智 齐晓岚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49-1258,共10页
目的探究槲皮素在稳定表达人瑞典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695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中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稳转APP695瑞士突变的N2a细胞(N2a/APP)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槲皮素对N2a/APP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不同浓度槲... 目的探究槲皮素在稳定表达人瑞典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695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中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稳转APP695瑞士突变的N2a细胞(N2a/APP)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槲皮素对N2a/APP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N2a/APP细胞,并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槲皮素处理后N2a/APP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25kDa突触关联蛋白(SNAP25)、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和突触后致密区蛋白95(PSD95)、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通路蛋白、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系统的轻链亚基(xCT)蛋白及NADPH氧化酶4(NOX4)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处理后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槲皮素处理后N2a/APP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程度。结果槲皮素处理N2a/APP细胞后,APP表达显著降低,SNAP25和Synaptophysin表达明显升高,磷酸化ERK1/2水平显著降低,磷酸化AKT水平升高,NOX4表达降低,xCT表达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恢复,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和DNA氧化损伤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对N2a/APP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ERK1/2和AKT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恢复受损突触和损伤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槲皮素 淀粉样前体蛋白 线粒体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黄连素对人耐紫杉醇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和IL-6/STA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健 彭煜晖 +7 位作者 李毅 梁欣明 付文莉 张婷 柏华 禹文峰 吴昌学 张启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27-631,638,共6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BBR)对人耐紫杉醇(PTX)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和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人耐PTX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 R,用DMSO、10及20μmol/L BBR处理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 目的研究黄连素(BBR)对人耐紫杉醇(PTX)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和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人耐PTX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 R,用DMSO、10及20μmol/L BBR处理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U145 R细胞凋亡;取0、10及20μmol/L BBR处理24 h的DU145 R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与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DU145 R细胞中IL-6、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DMSO组相比,10和20μmol/L BBR组DU145 R细胞凋亡数量增加(P<0.05);与0μmol/L组比较,10和20μmol/L BBR组DU145 R细胞中IL-6与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BBR可能通过下调IL-6/STAT3表达诱导DU145 R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细胞 紫杉醇 耐药 黄连素 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
下载PDF
黄连素对人耐紫杉醇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活力、增殖及HMG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健 彭煜晖 +7 位作者 李毅 梁欣明 付文莉 张婷 柏华 禹文峰 吴昌学 张启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32-638,共7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BBR)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紫杉醇(PTX)耐药细胞活力、增殖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TX耐药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 R,用0、5、10、20、30及50μmol/LBBR处理,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 目的探讨黄连素(BBR)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紫杉醇(PTX)耐药细胞活力、增殖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TX耐药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 R,用0、5、10、20、30及50μmol/LBBR处理,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分别于48和72 h评估6组DU145 R细胞的细胞活力;分别用二甲基亚砜(DMSO)、10及20μmol/L BBR处理对数生长期的DU145 R细胞,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DU145 R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利用Oncomine数据库与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HPA)分别分析HMGB1 mRNA及蛋白在前列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利用TIMER2.0数据库分析HMGB1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的相关性;取对数生长期细胞DU145及DU145 R(分为0、10及20μmol/L BBR处理组),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组细胞中HMGB1蛋白表达。结果与0μmol/L BBR组相比,各浓度组DU145 R细胞的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DMSO组相比,5和10μmol/L BBR组DU145 R细胞的克隆形成数量减少(P<0.05);与正常组织相比,前列腺癌组织中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01),且HMGB1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193);与DU145组相比,DU145 R各组细胞HMGB1的表达明显增高(P<0.001);与0μmol/L BBR组相比,10和20μmol/L BBR组DU145 R细胞HMGB1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BBR可抑制CRPC PTX耐药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及HMGB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细胞 紫杉醇 耐药 Oncomine数据库 人类蛋白质图谱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黄连素
下载PDF
人耐紫杉醇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系的构建
9
作者 吴昌学 李毅 +5 位作者 张婷 彭煜晖 张健 禹文峰 柏华 张启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21-626,共6页
目的构建人耐紫杉醇(PTX)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方法培养人细胞株DU145细胞,逐渐增加PTX的浓度(1、4、6、8、10及12 nmol/L)处理细胞;以12 nmol/L浓度处理后存活的DU145细胞作为PTX耐药细胞株(命名为DU145 R)、DU145细胞作为对照,采... 目的构建人耐紫杉醇(PTX)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方法培养人细胞株DU145细胞,逐渐增加PTX的浓度(1、4、6、8、10及12 nmol/L)处理细胞;以12 nmol/L浓度处理后存活的DU145细胞作为PTX耐药细胞株(命名为DU145 R)、DU145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增殖检测(CCK8)法检测DU145和DU145 R细胞的细胞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 1)和c-Myc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DR1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DU145细胞比较,显微镜下观察发现DU145 R细胞核里有多核化现象,DU145 R细胞活力明显高于DU145细胞(P<0.01),MDR1及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U145细胞(P<0.01)。结论成功构建DU145 R细胞,该细胞MDR 1及c-Myc表达水平上调,对PTX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细胞 紫杉醇 耐药 多药耐药基因1 C-MYC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的真菌病毒AfPV1感染对寄主黄曲霉基因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江银辉 杨碧 +4 位作者 刘翔 田询 禹文峰 齐晓岚 吴昌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377-1384,共8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探讨真菌病毒黄曲霉(A.flavus)partitivirus 1(AfPV1)感染对寄主A.flavu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无病毒感染的A.flavus菌株LD-F1和真菌病毒AfPV1感染的A.flavus菌株LD-F1-b的RNA进行文库构建和RNA...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探讨真菌病毒黄曲霉(A.flavus)partitivirus 1(AfPV1)感染对寄主A.flavu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无病毒感染的A.flavus菌株LD-F1和真菌病毒AfPV1感染的A.flavus菌株LD-F1-b的RNA进行文库构建和RNA-Seq;以A.flavus菌株NRRL 3357(GCA_009017415.1)的基因组为参考,分析RNA-Seq测序结果中有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随机选取12个DEGs,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转录组进行验证。结果样品RNA完整无污染,测序结果可靠,错误率0.02%,测序的结果能够成功比对到A.flavus的基因组序列(>56%);获得真菌病毒AfPV1感染的A.flavus的DEGs有4127个;GO富集分析显示,DEGs涉及A.flavus的氧化还原过程、单生物过程、单生物代谢过程、跨膜转运、谷氨酰胺家族氨基酸代谢过程、谷氨酰胺家族氨基酸生物合成过程、二羟酸代谢过程及血红素结合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s参与A.flavus代谢通路中的戊糖与葡萄糖醛酸互相转换、非同源重组末端连接、氮代谢、错配修复、同源重组、DNA复制、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及碱基切除修复等;qRT-PCR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趋势一致。结论真菌病毒AfPV1感染A.flavus能够引起基因表达差异,DEGs涉及A.flavus生命过程中多个基因和多个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毒 转录组 黄曲霉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功能注释 富集分析
下载PDF
真菌病毒AfPV1对寄主黄曲霉抗压力耐受的影响
11
作者 江银辉 杨碧 +4 位作者 刘翔 田询 禹文峰 齐晓岚 吴昌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真菌病毒Af PV1感染后对寄主黄曲霉抗渗透压、氧化、细胞壁压力、紫外照射、巨噬细胞杀灭以及对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将脱病毒菌株(LD-F1)及Af PV1感染菌株(LD-F1-b)黄曲霉孢子接种到含有细胞壁胁迫应激试剂、渗透压胁迫试剂和... 目的探讨真菌病毒Af PV1感染后对寄主黄曲霉抗渗透压、氧化、细胞壁压力、紫外照射、巨噬细胞杀灭以及对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将脱病毒菌株(LD-F1)及Af PV1感染菌株(LD-F1-b)黄曲霉孢子接种到含有细胞壁胁迫应激试剂、渗透压胁迫试剂和氧化试剂的YGM培养基、30℃黑暗培养5 d、检测病毒Af PV1对黄曲霉抗压力的影响;通过紫外线照射SDA培养基上的黄曲霉孢子,30℃黑暗培养48 h检测病毒Af PV1对黄曲霉抗紫外照射的影响;黄曲霉孢子与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肺上皮细胞(A549)共培养,比较黄曲霉孢子死亡率和黏附水平;通过黄曲霉孢子与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后收集上清液检测白介素-10(IL-10)、IL-6、IL-1β、干扰素-β(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真菌病毒Af PV1减弱了黄曲霉对渗透、氧化和紫外线的抵抗压力,但对细胞壁抗压能力无影响;真菌病毒Af PV1的感染能够降低黄曲霉对人肺上皮细胞A549的黏附能力,同时降低黄曲霉抵抗巨噬细胞杀灭能力;黄曲霉感染后,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真菌病毒Af PV1感染黄曲霉会导致巨噬细胞有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趋势,但结果不显著。结论真菌病毒Af PV1感染能够降低寄主黄曲霉抗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真菌病毒 压力耐受 巨噬细胞 细胞黏附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阿糖胞苷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力、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煜晖 梁欣明 +4 位作者 付文莉 喻艳琴 段娟娟 吴昌学 张启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376-1381,共6页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Ara-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人AML细胞株MV4-11,分别用二甲基亚砜(DMSO)及0.5、1.0、1.5μmol/L Ara-C作用24、48和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Ara-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人AML细胞株MV4-11,分别用二甲基亚砜(DMSO)及0.5、1.0、1.5μmol/L Ara-C作用24、48和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的光密度(OD)值和细胞凋亡情况;取对数生长期MV4-11细胞分为空白组和1.0μmol/L Ara-C组,1.0μmol/L Ara-C组细胞分别处理3、6、12、24及48 h,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MV4-11细胞中Caspase 3、c-Myc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蛋白表达;利用cBioportal在线分析工具和R包(survminer)分析c-Myc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与DMSO组相比,0.5、1.0及1.5μmol/L Ara-C组MV4-11细胞不同时间的细胞活力均降低、凋亡细胞比例升高,且对Ara-C均有浓度依赖性(P<0.0001或P<0.01);与DMSO组相比,1.0μmol/L Ara-C组MV4-11细胞经不同时间处理后Caspase 3表达水平均降低,且有时间依赖(P<0.05);与DMSO组相比,1.0μmol/L Ara-C组MV4-11细胞经不同时间后,细胞的HMGB1和c-Myc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高表达与AML患者较差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Ara-C可抑制人AML细胞活力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HMGB1/c-Myc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细胞凋亡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 C-MYC基因 cBioportal数据库
下载PDF
黄曲霉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及其RNA依赖的RNA聚合酶1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翔 杨碧 +4 位作者 田询 周建鸿 禹文峰 齐晓岚 江银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282-1291,共10页
目的探讨黄曲霉(A.flavus)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1(RDRP1)基因在A.flavus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通过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网址查找RDRP1基因,设计上下游序列引物,引入融合片段20 bp,采用重... 目的探讨黄曲霉(A.flavus)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1(RDRP1)基因在A.flavus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通过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网址查找RDRP1基因,设计上下游序列引物,引入融合片段20 bp,采用重叠PCR(overlap PCR)法融合RDRP1基因上下游片段和嘧啶磺胺抗性基因(ptrA);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方法将该融合片段导入A.flavus的原生质体中获得RDRP1阳性转化子(ptrA抗性),采用Sourthern blot鉴定筛选RDRP1基因突变菌株;对RDRP1基因突变菌株,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生长速率、血细胞计数板统计产孢量,手动计数Wickerham Medium(WKM)+尿嘧啶尿苷(UU)培养基上产生的菌核数量。结果获得ptrA抗性转化子13个;Sourthern blot鉴定4个为RDRP1基因缺失菌株,效率30.8%;与CA14相比,RDRP1基因突变菌株在表型、生长率、产孢量及菌核发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erlap PCR结合PEG介导转化的方式可短时间内获得A.flavus基因敲除突变菌株,RDRP1基因不参与A.flavus表型、生长率、产孢量及菌核发育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技术 原生质体 黄曲霉 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乙二醇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1
下载PDF
N2a/APP695细胞表达载脂蛋白E4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燕林 吴昌学 +6 位作者 郑菊 龙培艳 张文萍 高霄 王正微 齐晓岚 肖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4(APOE4)表达对N2a/APP695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慢病毒APOE4感染N2a/APP695细胞构建表达APOE4细胞组(表达组),同时设立N2a/APP695正常细胞组(正常组)、阴性对照慢病毒空载N2a/APP695细胞组(阴性对照组),共3个...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4(APOE4)表达对N2a/APP695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慢病毒APOE4感染N2a/APP695细胞构建表达APOE4细胞组(表达组),同时设立N2a/APP695正常细胞组(正常组)、阴性对照慢病毒空载N2a/APP695细胞组(阴性对照组),共3个实验组;培养72 h后进行嘌呤霉素筛选处理,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POE4表达情况、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MFN1及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线粒体形态及细胞中胆固醇含量,免疫荧光观察线粒体与LC3Ⅱ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表达APOE4的慢病毒感染N2a/APP695细胞;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表达组MFN2、MFN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S1、PINK1、Park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LC3Ⅱ/Ⅰ比值下调(P<0.05),线粒体形态碎片化和细胞中胆固醇高,LC3Ⅱ与线粒体的共定位减少。结论表达APOE4的N2a/APP695细胞中线粒体分裂增多、线粒体自噬关键通路障碍、自噬异常,这可能与APOE4减少胆固醇外排、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增多、进而破坏线粒体分裂融合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载脂蛋白E 线粒体自噬 胆固醇
下载PDF
CD133^(+)与CD133^(-)人原代胃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及核心基因的筛选
15
作者 贾岑岑 程薇 +5 位作者 李雷蕾 曾晓燕 廖永慧 谢渊 周建奖 赵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25-132,162,共9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CD133^(+)与CD133^(-)人原代胃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寻找可能参与胃癌发生的关键基因。方法根据人CD133^(+)和CD133^(-)人原代胃癌细胞的转录组数据,以|log2FC|≥1,P<0.05为标准筛选DEGs;用Metas...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CD133^(+)与CD133^(-)人原代胃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寻找可能参与胃癌发生的关键基因。方法根据人CD133^(+)和CD133^(-)人原代胃癌细胞的转录组数据,以|log2FC|≥1,P<0.05为标准筛选DEGs;用Metascape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基因;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在CD133^(+)与CD133^(-)人原代胃癌细胞间筛选出305个DEGs,其中下调的DEGs 227个,上调的DEGs 78个;这些DEGs主要参与钙离子通道调节、DNA复制及DNA的代谢过程;KEGG通路分析提示DEGs主要富集于IL^(-)17信号通路、RNA运输以及MAPK信号通路;PPI筛选出20个关键基因,其中趋化因子8(CXCL8)、TCP1伴侣蛋白亚基2(CCT2)、核糖体产物因子2(RPF2)、蛋白酶体20S亚基α4(PSMA4)、胞质伴侣素6A(CCT6A)、蛋白酶体26S亚基(PSMD12)以及凝聚素Ⅰ复合物亚基G(NCAPG)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负相关,RUNX家族转录因子2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正相关(P<0.05)。结论获得CD133^(+)与CD133^(-)人原代胃癌细胞的305个DEGs及20个核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胃癌细胞 CD133 RNA-SEQ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不同片段对胃癌细胞γH2AX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贾岑岑 王琴容 +2 位作者 周建奖 程薇 赵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蛋白不同片段对胃癌细胞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前期分离的H.pylori东亚株GZ7及其CagA敲除株H.pylori GZ7ΔCagA感染的癌细胞株AGS,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DNA...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蛋白不同片段对胃癌细胞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前期分离的H.pylori东亚株GZ7及其CagA敲除株H.pylori GZ7ΔCagA感染的癌细胞株AGS,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DNA双链断裂标志物γH2AX的表达;构建不同序列的CagA表达载体(载体a、b、c、d、e),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后测序鉴定,将鉴定后的载体转染AGS,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γH2AX的表达,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成功鉴定了含不同片段的CagA载体;H.pylori GZ7感染的胃癌细胞AGS核内γH2AX的表达高于H.pylori GZ7ΔCagA感染的细胞(P<0.05);与NC组比较,不同序列CagA载体转染后胃癌细胞AGS中γH2AX表达均有增加(P<0.05或P<0.01),且载体b、c及d表达增加较明显(P<0.01);载体a和c转染后的胃癌细胞AGS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载体b、c、d及e转染后胃癌细胞AGS的G2/M期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CagA是H.pylori感染诱导胃癌细胞DNA双链断裂的重要因素,CagA中的EPYIA基序是这种DNA损伤的重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胃肿瘤 细胞周期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 DNA损伤 磷酸化组蛋白H2AX
下载PDF
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机制
17
作者 唐银彤 官志忠 +5 位作者 陆定艳 陈帅帅 吴忠秀 曹陶涛 郭玮钰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37-1144,共8页
目的探讨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DKMG和不表达EGFRvⅢ的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各自分为空白(Con)组(DMEM培养液)、低浓度黑骨藤组(... 目的探讨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DKMG和不表达EGFRvⅢ的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各自分为空白(Con)组(DMEM培养液)、低浓度黑骨藤组(100 mg/L黑骨藤培养液)、中浓度黑骨藤组(200 mg/L黑骨藤培养液)及高浓度黑骨藤组(400 mg/L黑骨藤培养液),处理细胞24 h,采用细胞增殖与毒力检测试剂盒(MTS)检测各组DKMG、U87MG细胞的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KMG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BCL2-Associated X(Bax)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cl-2、Bax、半胱氨酸蛋酶家族(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MTS检测显示,与Con组相比,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各浓度黑骨藤组U87MG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qRT-PCR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中EGFRvⅢ和Bcl-2 mRNA表达降低(P<0.05),Bax表达无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黑骨藤可诱发DKMG细胞凋亡,产生细胞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vⅢ、Bcl-2、Caspase-3表达及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黑骨藤 DKMG细胞 U87MG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上调C99片段对N2a/APP695细胞中MAM活性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18
作者 付燕林 张文萍 +4 位作者 龙培艳 郑菊 高霄 齐晓岚 肖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讨上调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剪切产物C99对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制作N2a/APP695细胞的AD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及γ-分泌酶抑制剂组(DAPT组,10μmol/L DAPT完全培养基培养20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目的探讨上调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剪切产物C99对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制作N2a/APP695细胞的AD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及γ-分泌酶抑制剂组(DAPT组,10μmol/L DAPT完全培养基培养20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细胞中C99、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线粒体融合蛋白1和2(MFN2/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TEN诱导的推定激酶1(PINK1)、E3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蛋白及细胞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的表达;用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与内质网偶联情况。结果经过DAPT处理20 h后DAPT组N2a/APP695细胞中C99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APT组细胞中ACAT1、MFN2、MFN1、FIS1、PINK1、Parkin及LC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但P62、BCL-2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C-1染色结果显示,DAPT组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内质网与线粒体偶联增加。结论上调C99水平可以使N2a/APP695细胞中MAM的活性增加,影响线粒体分裂融合后导致线粒体自噬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C99 线粒体相关内质膜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分裂融合
下载PDF
艰难拟梭菌PaLoc致病决定区基因座敲除突变株转录组学分析及其减毒验证
19
作者 崔古贞 周青帅 +10 位作者 程钦全 饶凤琴 程玉梅 田艳 张婷 陈峥宏 廖健 官志忠 齐晓岚 吴棋 洪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1-608,共8页
目的对艰难拟梭菌630(Cd630)菌株和致病决定区基因座(PaLoc)敲除突变株(ΔPaLoc)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获得Cd630野生型菌株和ΔPaLoc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谱,并测定野生型Cd630菌株和ΔPaLoc突变株的细胞毒力,为构建艰难拟梭菌全菌减毒疫... 目的对艰难拟梭菌630(Cd630)菌株和致病决定区基因座(PaLoc)敲除突变株(ΔPaLoc)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获得Cd630野生型菌株和ΔPaLoc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谱,并测定野生型Cd630菌株和ΔPaLoc突变株的细胞毒力,为构建艰难拟梭菌全菌减毒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对Cd630菌株和ΔPaLoc敲除突变株进行转录组测序,接着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中进行Cd630野生型菌株和ΔPaLoc敲除突变菌株的细胞毒性验证实验。结果转录组数据表明ΔPaLoc突变株毒素基因tcdA、tcdB未转录。CD630_36010、CD630_020910、CD630_02080和cel等基因分别上调17.92、11.40、8.93和7.55倍;编码高丝氨酸脱氢酶的hom2基因、孢子形成蛋白基因CD630_15810、锌结合脱氢酶基因CD630_23230、1-磷酸半乳糖醇5-脱氢酶基因CD630_23240分别下调为野生型的0.06、0.075、0.133和0.183倍。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ΔPaLoc突变株差异转录基因主要富集于密度感应系统、ABC运输系统、双组分系统、磷酸转移酶(PTS)系统、糖代谢通路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相关的通路等。细胞毒力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Cd630菌株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具有毒力,ΔPaLoc突变株丧失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力。结论通过对Cd630和ΔPaLoc突变株进行转录测序,表明毒素基因未转录,其他差异性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ΔPaLoc突变株生理生化特征提供指引。细胞毒力实验表明,ΔPaLoc突变株丧失了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力,ΔPaLoc突变株为艰难拟梭菌全菌减毒疫苗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技术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 细菌毒素 艰难拟梭菌 减毒突变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