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科交叉整合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开放性教学探索
1
作者 何美娜 张拓 《基础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前,多数高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对细胞器观察仅通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实验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文章基于学科交叉理念设计了结构与功能相对应的细胞器染色和观察综合性教学实验,并招募临床、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开展开放性实验... 目前,多数高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对细胞器观察仅通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实验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文章基于学科交叉理念设计了结构与功能相对应的细胞器染色和观察综合性教学实验,并招募临床、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开展开放性实验。通过将携带荧光基团的药物对细胞进行孵育,同时利用Mitotracker、Lysotracker对线粒体和溶酶体进行特异性荧光染色,观察药物进入细胞器的动态过程。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课前学习、课中指导、课后培养三个阶段,打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多学科交叉的实验教学课程,弥补传统实验课程内容单一、学术创新思维培养不够等特点。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实验技能,通过学科交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器的功能,为学生将来的科研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器 荧光染色 实验教学 学科交叉整合 开放性实验
下载PDF
靶向抑制m6A甲基化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2
作者 杨云巧 田倩婷 +5 位作者 潘婷 朱佳美 王子名 王旭艳 陈腾祥 金帮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目的探讨m6A甲基化修饰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评价m6A甲基化抑制剂对肾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C57BL/6小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诱导的小鼠肾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UUO-3 d组、UUO-7 d组及... 目的探讨m6A甲基化修饰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评价m6A甲基化抑制剂对肾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C57BL/6小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诱导的小鼠肾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UUO-3 d组、UUO-7 d组及UUO-14 d组,另设m6A抑制剂SAH干预组,SAH治疗第7天时处死小鼠;HE染色后进行肾损伤评分,运用Masson染色和Sirius red染色分析小鼠肾脏胶原累积情况;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以10μg/L的浓度处理HK-2细胞,分别在0 h、24 h、48 h和72 h时,采用m6A Dot blot检测总体m6A甲基化水平;通过RT-qPCR和IHC检测纤维化标志物(α-SMA、CollagenⅢ和FN1)、m6A相关基因(Mettl3、Mettl14、Alkbh5和FTO)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m6A甲基化修饰水平随着UUO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Mettl3、Mettl14、Alkbh5及FTO的mRNA或蛋白表达随着纤维化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1);TGF-β处理显著增加HK-2细胞中m6A的甲基化修饰水平,具有时间依赖效应(P<0.05);SAH显著抑制UUO诱导α-SMA、CollagenⅢ及FN1的蛋白表达(P<0.01),显著减少肾间质区域的胶原沉积,明显改善UUO诱导的肾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P<0.01)。结论m6A甲基化修饰在肾纤维化发展中起关键作用,m6A甲基化抑制剂SAH可通过调节其修饰水平显著改善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结扎 N6-甲基腺苷修饰 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蛋白
下载PDF
敲除消皮素D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的保护效应
3
作者 陈荣誉 贾静 +9 位作者 谭万林 梁露群 许晓晓 阮媛媛 余雄 王方芳 陈钰婷 彭玉琳 郭兵 王圆圆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38,共9页
目的探讨敲除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的保护效应。方法1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I/R组,另5只GSDMD^(-/-)小鼠作为基因敲除组(I/R+GSDMD^(-/-));sham组小鼠仅钝... 目的探讨敲除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的保护效应。方法1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I/R组,另5只GSDMD^(-/-)小鼠作为基因敲除组(I/R+GSDMD^(-/-));sham组小鼠仅钝性剥离肾蒂,另两组小鼠夹闭双侧肾蒂30 min构建I/R模型;术后24 h取血样和肾脏组织,检测各组血清肌酐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KI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NOD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SDMD、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结果I/R组小鼠血清肌酐显著高于sham组(P<0.05),I/R+GSDMD^(-/-)组小鼠血清肌酐低于I/R组(P<0.05);H&E染色显示,sham组小鼠肾小管和肾小球形态结构清晰,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脱落、坏死,I/R+GSDMD^(-/-)组肾脏病变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肾脏组织KIM-1蛋白水平上调,敲除GSDMD后KIM-1蛋白水平较I/R组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I/R+GSDMD^(-/-)组小鼠肾脏组织NGAL、KIM-1、Caspase-1、NLRP3、GSDMD、IL-1β、MCP-1、IL-6蛋白水平下调(P<0.05)。结论敲除GSDMD可改善肾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消皮素D 细胞焦亡 炎症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Men1通过调控FTO/ALKBH5表达和减少m6A甲基化而抑制小鼠肾纤维化
4
作者 杨云巧 田倩婷 +8 位作者 潘婷 朱佳美 王子名 王旭艳 张拓 周宇霞 郭兵 陈腾祥 金帮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3-2201,共9页
目的:探讨Men1基因在小鼠肾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使用C57BL/6小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诱导的小鼠肾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UUO-3 d组、UUO-7 d组和UUO-14 d组,每组15只;构建条件性Men1敲除的小鼠模型,将Men1敲... 目的:探讨Men1基因在小鼠肾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使用C57BL/6小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诱导的小鼠肾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UUO-3 d组、UUO-7 d组和UUO-14 d组,每组15只;构建条件性Men1敲除的小鼠模型,将Men1敲除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Men1-WT、sham-Men1-CKO、UUO-Men1-WT和UUO-Men1-CKO组,每组8只。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UUO诱导肾损伤及肾纤维化分析。构建MEN1敲除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UUO小鼠肾组织和体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0μg/L)处理的HK-2细胞中MEN1、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Ⅲ型胶原和纤连蛋白1)、m^(6)A相关蛋白[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METTL14、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AlkB同源蛋白5(ALKBH5)和脂肪质量及肥胖相关蛋白(FTO)]的mRNA和蛋白表达;斑点印迹(dot blot)实验检测小鼠肾组织和HK-2细胞中m^(6)A甲基化水平。结果:Men1的表达随着肾纤维化加剧逐渐降低(P<0.01);Men1抑制肾组织中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Men1敲除增加UUO和TGF-β诱导的纤维化胶原的累积(P<0.01);Men1敲除小鼠肾组织和HK-2细胞中FTO和ALKBH5的表达下调(P<0.01),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升高(P<0.01);过表达FTO显著降低Men1缺失引起的m^(6)A修饰累积和肾纤维化(P<0.01)。结论:Men1基因缺失促进小鼠肾纤维化;Men1通过调控FTO/ALKBH5的表达降低m^(6)A修饰,从而抑制小鼠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1基因 肾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结扎 m6A RNA甲基化 FTO/ALKBH5
下载PDF
糖尿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NF4A和MUCDHL下调促进肾纤维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贾静 梁露群 +10 位作者 谭万林 许晓晓 阮媛媛 李霜 陈荣誉 余雄 王方芳 陈钰婷 彭玉琳 郭兵 王圆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5-1096,共12页
目的:探索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A)和μ-原钙黏蛋白(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的作用和联系。方法:(1)选取12周龄的db/m小鼠和db/db小鼠各6只,正常饮食喂养至16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Col-Ⅲ)、上皮钙黏... 目的:探索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A)和μ-原钙黏蛋白(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的作用和联系。方法:(1)选取12周龄的db/m小鼠和db/db小鼠各6只,正常饮食喂养至16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Col-Ⅲ)、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HNF4A、Snail和MUCDHL的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FN、HNF4A和MUCDHL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2)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RTEC),分为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过表达对照组(NG+vector组和HG+vector组)、过表达组(NG+OE-MUCDHL组、HG+OE-MUCDHL组、NG+OE-HNF4A组和HG+OE-HNF4A组)、敲减对照组(NG+control组和HG+control组)和敲减组(NG+si-MUCDHL组、HG+si-MUCDHL组、NG+si-HNF4A组和HG+si-HNF4A组),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指标的蛋白水平。结果:(1)与db/m组相比,db/db组体重、血糖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提示db/db小鼠有明显肾损伤;与db/m组相比,db/db组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HNF4A和MUCDHL蛋白表达降低(P<0.05);MUCDHL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顶端膜,FN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HNF4A主要表达在肾小管细胞浆和细胞核。(2)与NG组相比,HG组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HNF4A和MUCDHL蛋白表达降低(P<0.05);过表达MUCDHL后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和MUCDHL蛋白表达升高(P<0.05),HNF4A表达不变;敲减MUCDHL后相关指标表达与上述效应相反(P<0.05),HNF4A表达不变;过表达HNF4A可使MUCDHL表达增加,其余指标的表达变化与过表达MUCDHL一致;敲减HNF4A表达可使上述效应反转(P<0.05);MUCDHL可能是HNF4A的下游靶基因。结论:HNF4A和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小管中表达降低。HNF4A可能通过上调MUCDHL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纤维化 μ-原钙黏蛋白 肝细胞核因子4Α
下载PDF
miR-21通过下调PPAR-α参与脂质代谢紊乱并促进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病变 被引量:17
6
作者 向珈谊 张会芳 +6 位作者 梁露群 周星丞 王丹 毛彦稳 张小欢 王圆圆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58-1867,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下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参与脂质代谢紊乱从而促进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及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下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参与脂质代谢紊乱从而促进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及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病变的机制。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和DM组。DM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1型糖尿病模型。于模型复制成功后第10周处死大鼠,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处死前24 h的尿液检测生化指标,HE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和纤维化病变;real-time PCR检测miR-21及PPAR-α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表达水平。以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敲减miR-21的表达或给予PPAR-α特异性激动剂非诺贝特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诺贝特干预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脏组织及NRK52E细胞中PPAR-α、IL-6、Bax、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α-smooth muscle motility,α-SMA)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对PPAR-α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24 h尿蛋白均升高(P<0.05);HE和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DM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增加,胶原阳性染色增多,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升高(P<0.05);DM组肾组织miR-21表达显著升高,PPAR-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IL-18水平及Bax、IL-6、TGF-β1、α-SMA和FN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21模拟物可以显著抑制PPAR-α的转录活性,同时下调其蛋白表达水平(P<0.05);miR-21抑制物可逆转高糖对PPAR-α蛋白的抑制作用,并降低FN、IL-6和Bax蛋白的表达(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可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iR-21表达增加,进而抑制下游靶基因PPAR-α的表达从而促进脂质代谢紊乱,加剧细胞炎症与凋亡反应,参与糖尿病大鼠肾损伤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小RNA-2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葛根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源的心肌细胞T管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璐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74-27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横管(T管)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悬滴法诱导小鼠D3系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持续使用葛根素(100μmol/L)处理;应用Di-8-ANEPPS活细胞染色观察T管的形成;R...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横管(T管)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悬滴法诱导小鼠D3系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持续使用葛根素(100μmol/L)处理;应用Di-8-ANEPPS活细胞染色观察T管的形成;Real-time PCR测定T管发育相关蛋白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⑴在分化16 d和20 d,葛根素组中有T管的心肌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9.56±1.02)%和(39.9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25.28±1.27)%和(29.57±1.54)%,(P<0.01);⑵葛根素显著上调T管发育相关基因caveolin-3、amphiphysin-2和junctophinlin-2的转录水平。结论:葛根素能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源的心肌细胞中T管的发育,该作用可能与上调T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T管 葛根素
原文传递
木犀草苷对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建 曾智锐 +3 位作者 雷珊 薛燕 陈腾祥 王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7-592,共6页
目的探究木犀草苷对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12.5、25、50μmol/L)木犀草苷处理细胞后,采用CCK-8、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成分对MCF-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凋亡的影响。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 目的探究木犀草苷对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12.5、25、50μmol/L)木犀草苷处理细胞后,采用CCK-8、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成分对MCF-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凋亡的影响。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木犀草苷与钙蛋白酶-2(Calpain-2)蛋白的结合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木犀草苷对MCF-7细胞中Calpain-2、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核增殖抗原蛋白(PCNA)、髓样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B淋巴细胞瘤蛋白-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结果木犀草苷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诱导细胞凋亡(P<0.05),与Calpain-2的活性口袋稳定结合,减少乳腺癌MCF-7细胞中Calpain-2蛋白、间充质标记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及抗凋亡蛋白Mcl-1和Bcl-2表达(P<0.05),增加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P<0.05)。结论木犀草苷具有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生存能力、迁移、侵袭的作用,可能与其靶向抑制Calpain-2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苷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Calpain-2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永烽 杨勤 +5 位作者 陈敏 靳蓉 谢汝佳 徐慧 程星 王琦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12-713,共2页
目的研究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小儿重症肺炎患儿19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电子支气管镜... 目的研究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小儿重症肺炎患儿19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持续治疗1周,未愈者再持续接受2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影像学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1周、2周恢复较多,两组血清IL-6、IL-10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2)观察组痊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效果良好,起效较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肺炎 电子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下载PDF
控制血糖通过下调KLF6而抑制STZ所致的1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会芳 向珈谊 +6 位作者 梁露群 王丹 周星丞 张小欢 毛彦稳 王圆圆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1-1932,共12页
目的:用胰岛素(INS)控制1型糖尿病(DM)大鼠血糖,观察糖尿病肾病(DKD)发病过程中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6(KLF6)的表达和作用。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和INS治疗组(INS组)。采用链脲佐菌... 目的:用胰岛素(INS)控制1型糖尿病(DM)大鼠血糖,观察糖尿病肾病(DKD)发病过程中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6(KLF6)的表达和作用。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和INS治疗组(INS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1型DM大鼠模型,INS组于造模成功4周后给予INS(22 U·kg^(−1)·d^(−1))治疗6周。于造模后第10周处死所有大鼠,检测相应生化指标;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组织KLF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中KLF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RT-qPCR检测PPARγ的mRNA表达变化。(2)将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予以正常糖(NG)或高糖(HG)培养以及在HG环境中培养24 h后置于NG中培养24 h(HGtoNG),或转染KLF6 siRNA(si-KLF6)后HG培养及转染KLF6过表达质粒(OE-KLF6)后NG培养,分为NG组、HG组、HGtoNG组、NG+vector组、NG+OE-KLF6组和HG+si-KLF6组,共6组。Western blot检测KLF6、PPARγ、钙黏蛋白(E-cadherin)、纤维连接蛋白(FN)、IL-6和Bax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明显升高,肾小管灶性萎缩,系膜及间质轻度节段增生,并伴有胶原的明显沉积,肾组织KLF6、IL-6、TNF-α、α-SMA、ColⅢ和Bax蛋白表达增多,KLF6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肾小管胞质及胞核,而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与DM组相比,INS治疗后,上述生化指标均降低,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肾纤维化病变减轻,KLF6、IL-6、TNF-α、α-SMA、ColⅢ和Bax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而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2)过表达KLF6可使NRK-52E细胞中PPARγ和E-cadherin的表达降低,FN和IL-6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敲减KLF6表达可使得上述效应反转。与NG组相比,HG组KLF6、FN和IL-6表达增加,PPARγ和E-cadherin表达减少;与HG组相比,HGtoNG组上述效应反转。结论:HG可使KLF6蛋白表达增多,抑制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KLF6可能通过抑制PPARγ而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凋亡反应,加剧了纤维化进程,从而参与DKD的发生发展;而控制血糖可通过下调KLF6而抑制1型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 炎症 Krüppel样因子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下载PDF
芥子碱硫氰酸盐增强HepG2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远梅 曾智锐 +6 位作者 王婧雅 彭明兵 雷珊 杨宇石 兰金芝 张毅 陈腾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907,共7页
目的探讨芥子碱硫氰酸盐增强人肝癌细胞HepG2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芥子碱硫氰酸盐结合多耐药性相关蛋白ABCB1和ABCG2的能力,罗丹明123实验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对HepG2细胞外排药物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芥子碱硫氰酸盐增强人肝癌细胞HepG2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芥子碱硫氰酸盐结合多耐药性相关蛋白ABCB1和ABCG2的能力,罗丹明123实验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对HepG2细胞外排药物能力的影响,CCK-8、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联合吉西他滨对HepG2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联合吉西他滨对HepG2细胞中ABCB1、ABCG2、活化半胱天冬酶-8(Cleave caspase-8)、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可稳定结合多耐药性相关蛋白ABCB1、ABCG2,降低HepG2细胞外排药物的能力,增强吉西他滨对HepG2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P<0.05)及吉西他滨诱导HepG2凋亡的能力(P<0.05),抑制ABCB1、ABCG2蛋白表达,增强吉西他滨诱导的Bcl-2表达减少及Cleave caspase8、Bax表达增加(P<0.05)。结论芥子碱硫氰酸盐能靶向抑制多耐药相关蛋白ABCB1和ABCG2,增强肝癌HepG2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碱硫氰酸盐 人肝癌细胞HEPG2 吉西他滨 敏感性
下载PDF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羽屾 曾智锐 +6 位作者 荣冬芸 王叶 李丹 唐姗姗 汪涛 龙雪梅 曹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2-960,共9页
目的:研究芥子碱硫氰酸盐(ST)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转移的影响,并考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和ST不同浓度组(5、10、20μmol/L),分别通过... 目的:研究芥子碱硫氰酸盐(ST)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转移的影响,并考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和ST不同浓度组(5、10、20μmol/L),分别通过CCK-8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分别测定各组细胞中EMT相关指标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另将SCL-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ST单用组(20μmol/L)、ST+NSC228155组[20μmol/L ST+100μmol/L NSC228155(EGFR激动剂)]和ST+SC79组[20μmol/L ST+20μmol/L SC79(PI3K/Akt激动剂)],分别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测定空白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和ST不同浓度组(5、10、20μmol/L)组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验证ST的作用与EGFR/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另将SCL-1细胞和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WS1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ST组(20μmol/L)、ZD1839组(阳性对照,20μmol/L,EGFR抑制剂)和LY294002组(阳性对照,20μmol/L,PI3K/Akt抑制剂),采用CCK-8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以评价ST的细胞毒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10、20μmol/L ST组SCL-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减弱(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5、10、20μmol/L ST组SCL-1细胞中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并且细胞中EGFR、p-PI3K、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ST单用组比较,ST+NSC228155组和ST+SC79组SCL-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T组WS1细胞的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弱(P<0.05),ZD1839组和LY294002组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减弱(P<0.05);与ST组比较,ZD1839组和LY294002组WS1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减弱(P<0.05),但SCL-1细胞的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可能通过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而抑制人皮肤鳞癌SCL-1细胞的增殖、EMT和转移,且其毒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碱硫氰酸盐 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转移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Smad3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在高糖诱导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彦稳 张小欢 +5 位作者 刘玲伶 刘慧铭 梁露群 张会芳 向珈谊 王圆圆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395-1400,共6页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Smad3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探讨Smad3在高糖诱导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糖组(NG组)、高糖组(HG组),Western blot鉴定细胞表型(E-cadherin及Desmin蛋白)及对高糖刺激...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Smad3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探讨Smad3在高糖诱导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糖组(NG组)、高糖组(HG组),Western blot鉴定细胞表型(E-cadherin及Desmin蛋白)及对高糖刺激后表型蛋白的变化;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验证敲低Smad3质粒(Smad3-sh)、过表达Smad3质粒(OE-Smad3)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后Smad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在NG和HG条件下敲低或过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3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mad3、p-Smad3、E-cadherin及Desm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G组E-cadherin蛋白高表达,而Desmin表达较少;与NG组比较,HG刺激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Desm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敲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mad3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Desm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过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mad3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Desm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Smad3能促进HG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从而促进高糖介导的纤维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高糖 SMAD3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转分化 肾脏纤维化
下载PDF
HGF上调SnoN mRNA抑制高糖介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病变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圆圆 刘慧铭 +3 位作者 梁露群 张会芳 向珈谊 郭兵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否通过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影响高糖介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病变。方法:将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对照组(NG组,正常糖培养液培养)、高糖对照组(HG组,高糖培养液培养)、10μg/LrhHGF干预组(低剂量rh...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否通过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影响高糖介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病变。方法:将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对照组(NG组,正常糖培养液培养)、高糖对照组(HG组,高糖培养液培养)、10μg/LrhHGF干预组(低剂量rhHGF组,10μg/LrhHGF高糖培养液培养)及20μg/LrhHGF干预组(高剂量rhHGF组,20μg/LrhHGF高糖培养液培养);培养48h时,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Sno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ERK1/2)信号通路及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胶原蛋白Ⅲ(Col-Ⅲ)蛋白的表达,qRT-PCR技术检测SnoNmRNA的表达。结果:与NG组相较,HG组细胞中α-SMA、Col-Ⅲ蛋白和活化的ERK1/2表达上调(P<0.05),E-cadherin、SnoN蛋白表达下调(P<0.05),SnoNmRNA表达增高(P<0.05);然而与HG组比较,在rhHGF干预组,10μg/L或20μg/LrhHGF均可使NRK-52E细胞α-SMA和Col-Ⅲ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E-cadherin、SnoN蛋白和活化的ERK1/2表达增多(P<0.05),SnoNmRNA表达进一步增高(P<0.05)。结论:HGF阻断或对抗高糖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和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ERK1/2通路上调SnoNmRNA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录共抑制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葛根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源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王璐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源心肌细胞肌节及线粒体结构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滴-悬浮-贴壁三步法诱导转基因D3系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持续使用葛根素(100μmol/L)处理;在分化的中期(第16天)和晚期(第20天...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源心肌细胞肌节及线粒体结构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滴-悬浮-贴壁三步法诱导转基因D3系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持续使用葛根素(100μmol/L)处理;在分化的中期(第16天)和晚期(第20天)将拟胚体的跳动区域切下后制成超薄切片,应用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测量肌节的长度。结果:⑴在分化第16天和第20天,葛根素组心肌细胞肌原纤维发育较对照组成熟;⑵分化第16天,葛根素组心肌细胞肌节长度为(1.67±0.02)μm,(n=9),明显长于对照组(1.44±0.15)μm,(n=4,P<0.05)。分化第20天,葛根素组心肌细胞肌节长度(1.88±0.04)μm,(n=6),高于对照组(1.78±0.04)μm,(n=5);⑶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心肌细胞线粒体体积较大,嵴较密集。结论:葛根素能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源心肌细胞肌节结构成熟和线粒体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小鼠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局部载药系统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贾源源 段棉棉 唐正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587-2594,共8页
背景:由于骨骼独特的解剖生理特征,成骨药物严格的剂量依赖性,使骨折区域给药系统仍然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载药体系的精细化与可控化,使局部用药的研究成为热点。促骨折愈合局部载药系统可以负载多种促成骨因子,... 背景:由于骨骼独特的解剖生理特征,成骨药物严格的剂量依赖性,使骨折区域给药系统仍然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载药体系的精细化与可控化,使局部用药的研究成为热点。促骨折愈合局部载药系统可以负载多种促成骨因子,也可采用多种不同的生物化合物协同作用共同促进骨折愈合。目的:阐述局部递药系统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方法:以“drug delivery,fracture”为英文检索词,“载药系统,骨折”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0年1月至2022年2月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130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用于局部递送药物的载体可分为三维多孔支架材料、水凝胶、纳米颗粒材料和微球,它们分别具有以下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控的粒径、高比表面积、易于制备等。载药体系可承载的促成骨成分有干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小干扰RNA和微小RNA。骨折区局部输送药物系统具有剂量控制简单、无创给药、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使该项治疗方法促骨折愈合具有理想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局部载药系统 骨再生 生物材料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一种盐皮质激素受体抑制剂筛选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17
作者 余雄 朱雅迪 +7 位作者 陈荣誉 陈钰婷 彭玉琳 贾静 谭万林 刘玲伶 郭兵 王圆圆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480-489,528,共11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稳转细胞株。方法构建具有嘌呤霉素抗性的pCDH-Puro-CMVR-4×HRE-EGFP重组质粒包被慢病毒,转染NRK-52E细胞,使...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稳转细胞株。方法构建具有嘌呤霉素抗性的pCDH-Puro-CMVR-4×HRE-EGFP重组质粒包被慢病毒,转染NRK-52E细胞,使用puro筛选得到NRK52E-EGFP-MR稳转细胞株;选择MR激动剂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和抑制剂非奈利酮(finerenone,Fin)干预并观察该细胞的EGFP-MR绿色荧光情况,然后通过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酶标仪荧光定量技术对NRK52E-EGFP-MR细胞进行功能验证,同时选用待测样品M32对NRK52E-EGFP-MR细胞进一步确证。结果成功构建NRK52E-EGFP-MR稳转细胞株后,在Aldo促进MR的激活状态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RK52E-EGFP-MR细胞受Aldo干预后,Ⅲ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表达增加,其绿色荧光强度高表达(P<0.05);而加入Fin后ColⅢ表达降低,其绿色荧光强度出现相对下降(P<0.05),并且待测样品M32存在与MR阳性拮抗剂相似的结果,该结果在流式细胞术、多功能酶标仪中也得到确证。结论该研究所构建的NRK52E-EGFP-MR稳转细胞株这一筛选体系可应用于靶向MR抑制剂或激活剂的筛选,以及受体分子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皮质激素受体 醛固酮 非奈利酮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签蛋白 细胞荧光
下载PDF
硫辛酰胺对db/db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8
作者 梁露群 刘慧铭 +6 位作者 王圆圆 张小欢 刘玲伶 毛彦稳 周星丞 汤磊 郭兵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硫辛酰胺(ALM)对db/db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db/db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ALM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每组各6只。ALM组于第9周时予ALM[100 mg/(kg·d)]进行灌胃干预,干预8周后处死小鼠,检测... 目的观察硫辛酰胺(ALM)对db/db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db/db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ALM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每组各6只。ALM组于第9周时予ALM[100 mg/(kg·d)]进行灌胃干预,干预8周后处死小鼠,检测生化指标及肝组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醇(MDA)表达量,油红O、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体重、TG、TC、FBG升高,MDA含量升高[(0.73±0.04)vs(0.92±0.17)nmol/mg,P<0.05],CAT活性降低[(1.08±0.18)vs(0.52±0.14)U/mg,P<0.05],ALT、AST活性升高[(16.85±3.84)vs(22.42±4.56)U/g,(6.07±1.91)vs(8.19±1.51)U/g,P<0.05],Nrf2、HO-1的表达升高[(0.33±0.25)vs(1.81±0.34),(0.29±0.13)vs(1.25±0.19),P<0.05]。与DM组比较,ALM组体重、TG、TC降低,MDA降低[(0.92±0.17)vs(0.56±0.11)nmol/mg,P<0.05],CAT活性升高[(0.52±0.14)vs(0.91±0.20)U/mg,P<0.05],ALT、AST活性降低[(22.42±4.56)vs(17.08±5.08)U/g,(8.19±1.51)vs(5.10±0.46)U/g,P<0.05],Nrf2、HO-1表达降低[(1.81±0.34)vs(1.01±0.30),(1.25±0.19)vs(0.52±0.17),P<0.05]。结论ALM可抑制T2DM小鼠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组织脂质沉积、抑制氧化应激,调节Nrf2、HO-1蛋白表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酰胺 糖尿病 DB/DB小鼠 肝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