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
作者 兰懿川 黄列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 比较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34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积极老化、社会网络及抑郁等相关测评,比较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结... 目的 比较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34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积极老化、社会网络及抑郁等相关测评,比较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本次心理测评的342人中有75人抑郁症状阳性,占21.9%,其中流动人口为36人(24.8%);常住人口39人(19.8%),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老人与常住老人在积极老化、抑郁症状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网络总分及其两个分维度得分上低于常住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贵州老年常住人口社会网络管理优于流动人口,可考虑加强流动老人的社会网络管理,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 流动 社会网络 积极老化 抑郁
下载PDF
贵州汉族19个STR基因座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勤松 任峥 +4 位作者 张红玲 戴佳琳 王杰 喻芳 黄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调查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分布,评估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0A试剂盒,研究贵州520名汉族无关健康个体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用31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 目的调查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分布,评估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0A试剂盒,研究贵州520名汉族无关健康个体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用31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 Mapper~ID v3.1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杂合度为0.603 8~0.916 4,个体识别率为0.790 0~0.985 6,非父排除率为0.295 5~0.826 9,多态信息含量为0.553 5~0.908 9,累积个体识别率为1-1.230 0×10^(-22),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99。贵州汉族和其他五个地域的汉族两两之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仅贵州汉族与山东汉族、辽宁汉族、山西汉族之间存在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19S433等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汉族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对群体遗传学和法医物证学研究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短串联重复序列 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0A试剂盒 汉族 贵州
下载PDF
贵州水族人群11个Y-SNP位点的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
3
作者 罗雪 张文飞 +5 位作者 杨林 钱恩芳 杨美庆 张晗 季晶焱 黄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791-796,共6页
目的调查贵州水族人群Y染色体上11个SNP位点的频率分布情况,并探讨该人群与其他人群的遗传关系,评价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测序技术对贵州地区180例水族男性无关个体样本11个Y-SNP位点进行复合扩增检测。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单倍... 目的调查贵州水族人群Y染色体上11个SNP位点的频率分布情况,并探讨该人群与其他人群的遗传关系,评价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测序技术对贵州地区180例水族男性无关个体样本11个Y-SNP位点进行复合扩增检测。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单倍群频率,应用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package(MVSP)对贵州水族及参考人群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采用Arlequin v3.5软件计算贵州水族与其他群体的Fst遗传距离,使用MEGA 4.0软件根据Fst值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共观察到6种Y染色体单倍群,其中O-M175单倍群的分布频率最高(71.11%),其次为C-M130单倍群(25.00%)、D-M174单倍群(3.89%)。O单倍群中分布频率较高的是O1b-M268(31.11%)、O2a2-IMS-JST021354(28.33%)。贵州水族与同语族的贵州仡佬族父系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贵州水族Y-SNP单倍群分布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为法医学族群地域推断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Y染色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水族 贵州
下载PDF
贵州省713例未成年人死亡案例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家文 夏冰 +5 位作者 汪元河 李明杰 刘阳 周云飞 万昌武 王杰 《中国司法鉴定》 2019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713例未成年人死亡案例的法医学特征,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积累基础资料,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1999-2015年间符合条件的共713例未成年人死因鉴定案例资料进... 目的分析贵州省713例未成年人死亡案例的法医学特征,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积累基础资料,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1999-2015年间符合条件的共713例未成年人死因鉴定案例资料进行统计,从性别、年龄分布、死亡原因以及死亡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贵州省未成年人死亡案例的法医学特点。结果1999-2015年16年间总尸检数为3818例,其中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为713例(18.67%),男女比例为1.852∶1。死因构成中,疾病为首要死因(占64.38%),机械性窒息(13.04%)位居其次,机械性损伤(10.38%)位列第三。疾病死亡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居首(53.81%),心血管系统疾病(18.08%)、消化系统疾病(10.68%)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93%)按顺序位列前四。死亡性质方面自然疾病居首(64.38%),其次是意外死亡(27.49%),处于第三、四位的分别是他杀(5.33%)和自杀(1.54%)。结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以及机械性窒息、机械性损伤是贵州省未成年人死亡主要原因,应积极开展相应的疾病干预措施及伤害预防措施,以有效地降低未成年人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未成年人 死亡 法医学分析
下载PDF
人体血管有限元建模及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与法医学应用
5
作者 曾勇 邹冬华 +4 位作者 范颖 徐晴 陶陆阳 陈忆九 李正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71-477,486,共8页
有限元法是求解工程问题近似解的一种数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人体生物力学研究。将有限元法和生物力学技术应用于法医学血管损伤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病理机制探索是传统法医学的一次技术革新。本文综述了人体血管有限... 有限元法是求解工程问题近似解的一种数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人体生物力学研究。将有限元法和生物力学技术应用于法医学血管损伤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病理机制探索是传统法医学的一次技术革新。本文综述了人体血管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发展历程及其在血管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对其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血管 综述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构成维度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郑艳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3-45,共3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法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理应主动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但近年来,因为缺乏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法律素养培养,我国大学生往往法律知识匮...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法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理应主动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但近年来,因为缺乏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法律素养培养,我国大学生往往法律知识匮乏以及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群体中法律纠纷事件日渐增多。因此,在大学生获取知识获得成长的重要阶段,大学应该承担起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责任,增加新时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大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意识的养成,自觉地维护法律尊严。文章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构成维度以及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法律素养 构成维度 培育路径
下载PDF
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7
作者 路艳林 周明 +7 位作者 李曼 彭进 戴佳琳 丁九阳 万昌武 汪家文 王杰 夏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 检测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DEL-1)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其参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58例人冠状动脉标本分为CHD组(25例)和对照组(CON组,33例),以左前降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HE染色检测冠状动脉内... 目的 检测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DEL-1)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其参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58例人冠状动脉标本分为CHD组(25例)和对照组(CON组,33例),以左前降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HE染色检测冠状动脉内膜厚度、纤维帽厚度、管腔狭窄程度评价冠状动脉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冠状动脉内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及CCAAT增强结合蛋白β(C/EBPβ)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DEL-1、GSK-3β、C/EBPβ及IL-17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分布及表达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DEL-1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形态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E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HD组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程度增大、纤维帽厚度变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HD组中DEL-1主要表达在斑块内泡沫细胞胞质及胞核,而IL-17、GSK-3β及C/EBPβ主要在胞质中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CHD组中DEL-1、IL-17、GSK-3β、p-GSK-3β、C/EBPβ表达水平升高(P<0.05);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结果显示,DEL-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93、0.733,P<0.05),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432,P<0.05)。结论 DEL-1在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表达增加,其可能通过GSK-3β/C-EBPβ通路调节斑块内炎症反应,从而参与CH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 冠心病猝死 白细胞介素-17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CCAAT增强结合蛋白β通路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基于Y-SNP和Y-STR揭示汉族人群父系遗传关系
8
作者 朱信 金鑫 +5 位作者 刘俊 杨澜 邹丽馨 李彩霞 黄江 江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7,共19页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汉族人群的起源、迁徙、融合等遗传历史,以及局部地区汉族人群的父系遗传关系,鲜有全局视角下的汉族人群父系遗传结构研究。本研究检测了362份青海、四川和辽宁的汉族无关男性样本,整合已发...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汉族人群的起源、迁徙、融合等遗传历史,以及局部地区汉族人群的父系遗传关系,鲜有全局视角下的汉族人群父系遗传结构研究。本研究检测了362份青海、四川和辽宁的汉族无关男性样本,整合已发表文献相关数据,最终获得了国内15个省份16个汉族人群1830人份样本,覆盖89个Y-SNP、16个Y-STR的数据。通过统计Y-SNP单倍群频率、Y-STR单倍型多样性,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系统发育树、单倍型网络等分析,综合Y-SNP和Y-STR两个反映不同时间尺度的遗传标记,研究不同地区汉族人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汉族人群与其周边少数民族的遗传关系。单倍群频率统计结果显示单倍群O-M175是汉族人群主体单倍群(青海汉族60.53%~广东汉族92.7%),其下游亚单倍群呈现地域差异化分布。单倍群O2-M122高频分布于各地汉族,总体分布趋势北高南低;单倍群O1b-M268分布频率由南向北递减,尤其在岭南地区汉族人群中分布显著;单倍群O1a-M119在中部汉族人群中分布频率较高。汉族人群遗传结构研究表明,其主要分为北部、中部及南部三个聚类簇,其中青海汉族与其他地区汉族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在合并少数民族的遗传关系研究中,汉族人群彼此之间遗传关系更紧密,但北部汉族与回族遗传关系更近,而南部汉族则与仡佬族、黎族遗传关系更近。总之,本文基于89个Y-SNP和16个Y-STR,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域的汉族人群的单倍群分布、遗传亚结构及其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遗传关系,为群体遗传学、法医遗传学补充理论依据,为Y染色体的法医学应用提供数据支撑。Y-SNP单倍群结合Y-STR单倍型对于分析汉族人群遗传亚结构以及法医学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遗传学 法医遗传学 Y-SNP Y-STR
下载PDF
基于双硫死亡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风险基因筛选及分析
9
作者 杨林 方林 +5 位作者 陈蔼 夏冰 戴佳琳 乐翠云 段智奥 汪家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08,共8页
目的:筛选基于双硫死亡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相关风险基因及探索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用R语言limma分析并筛选MIRI相关风险基因24 h组与Control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基于GO和KEGG数... 目的:筛选基于双硫死亡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相关风险基因及探索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用R语言limma分析并筛选MIRI相关风险基因24 h组与Control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基于GO和KEGG数据库利用R语言cluterProfiler包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根据双硫死亡基因集以及GSE160516的表达数据,利用R语言GSVA包中的ssgsea法对其进行富集分析,并利用Venn图获得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用R语言psych包中的corr.test计算双硫死亡相关基因与凋亡因子、线粒体、铁死亡及炎症等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并绘制热图。利用R语言Mfuzz包来进行不同时间点心肌缺血再灌注转录组数据的表达模式聚类分析并利用Venn图获取时序性差异表达的双硫死亡基因。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17个差异表达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经过双硫死亡相关基因与炎症、凋亡、铁死亡、线粒体基因相关性分析,以及双硫死亡相关基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序性分析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最终得到双硫死亡相关基因Flna、Myl6、Tln1在MIRI不同时间的特异性表达。结论:Flna、Myl6、Tln1在MIRI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其基于双硫死亡同时与线粒体相关基因密切相关,可作为MIRI患者风险因素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双硫死亡 生信分析 风险因素筛选指标
原文传递
校园暴力的成因与防控
10
作者 邓力夫 孙大雷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校园暴力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受害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防控校园暴力,需要构建家...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校园暴力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受害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防控校园暴力,需要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的合力体系,才能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学生 成因 防控对策
下载PDF
30例心包填塞死亡案例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阳 汪元河 +4 位作者 于燕妮 夏冰 汪家文 罗亚 王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47-850,共4页
目的:分析心包填塞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30例心包填塞死亡案例的临床及法医病理学资料,记录既往病史、发病到死亡时间、临床表现、尸体解剖特点及血管心脏破裂口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0例心包填塞案例中病因最常见为主动... 目的:分析心包填塞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30例心包填塞死亡案例的临床及法医病理学资料,记录既往病史、发病到死亡时间、临床表现、尸体解剖特点及血管心脏破裂口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0例心包填塞案例中病因最常见为主动脉破裂(14例),其次为心脏破裂(12例,其中冠心病致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7例、外伤性心脏破裂5例);既往病史以冠心病和高血压为主,发病到死亡时间1 min^12 d;主要有胸闷、气促、腹痛、意识模糊等临床表现;心脏破裂案例破裂口以左心室壁为主,主动脉破裂口主要位于粥样硬化斑块处,心包积液量120~650 m L。结论:主动脉破裂及心脏破裂是心包填塞最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存在重叠部分,应注意防止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心包填塞 主动脉破裂 心脏破裂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贵州苗族19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勤松 任峥 +5 位作者 张红玲 戴佳琳 王启燕 杨美庆 喻芳 黄江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调查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苗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分布,评估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TM20A试剂盒对226名贵州苗族健康无关个体19个常染色体STR,用31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Mapper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调查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苗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分布,评估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TM20A试剂盒对226名贵州苗族健康无关个体19个常染色体STR,用31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Mappe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得到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与相关法医学参数,He值0.615 0~0.915 9,DP值0.752 1~0.982 1,PE值0.309 3~0.828 1,PIC值0.521 8~0.901 2,累计个体识别率是1-1.971 6×10-22,累计非父排除概率为0.999 999 95。结论 D19S433等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苗族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对民族群体遗传学和法医物证学研究极其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STR 苗族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27个Y-STR对贵州苗族群体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媛媛 陈静 +5 位作者 张晗 金珊珊 刘顶浪 罗雍兰 周林 季晶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究27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苗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分布。方法采集贵州苗族418名无关健康男性个体的血液样本,采用Y filer TM Plus试剂盒对27个Y-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检测,根据基因型结果计算27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基... 目的探究27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苗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分布。方法采集贵州苗族418名无关健康男性个体的血液样本,采用Y filer TM Plus试剂盒对27个Y-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检测,根据基因型结果计算27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等群体遗传学参数,分析贵州苗族和其他几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在418名贵州苗族个体中,一共观察到24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0024~0.8923,27个Y-STR基因座的GD值为0.1950~0.9128;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具有相对较远的遗传关系。结论该27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苗族人群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Y-STR 贵州苗族 遗传多态性 群体遗传结构
下载PDF
广西6个民族Y-STR网络图分析及其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月 邓盼 +6 位作者 常开创 马泉 钱恩芳 余建华 程宝文 李彩霞 江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究Y-SNP和Y-STR遗传标记信息在不同民族中的遗传结构分布及其法医学应用。方法采用SNaPshot微测序技术对广西汉族、广西京族、广西苗族、广西瑶族、广西壮族和广西侗族6个民族439名男性个体12个Y-SNP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DNATy... 目的探究Y-SNP和Y-STR遗传标记信息在不同民族中的遗传结构分布及其法医学应用。方法采用SNaPshot微测序技术对广西汉族、广西京族、广西苗族、广西瑶族、广西壮族和广西侗族6个民族439名男性个体12个Y-SNP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DNATyper^TM Y26试剂盒对26个Y-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3130xl 基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对同一Y-SNP单倍群下不同个体Y-STR单倍型使用Network5.0绘制网络图并分析。结果12个Y-SNP位点在6个民族中检出6个单倍群,26个Y-STR基因座检出36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96 6。C单倍群中,广西瑶族、广西壮族和广西侗族样本聚集在不同簇上;O1单倍群中,广西壮族、广西苗族和广西京族样本相对独立并分别聚集一簇;O2单倍群中部分广西苗族和广西瑶族样本聚集一簇。结论基于同一Y-SNP单倍群下Y-STR网络图分析,能初步对部分民族进行区分,为相关地区利用犯罪现场遗留男性生物检材的检验推断族群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 单倍型 广西
下载PDF
贵州汉族人群21个非CODIS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15
作者 张红玲 蔡鹏 +7 位作者 熊玲 罗文钰 杨美庆 徐荣兰 王启燕 任峥 季晶焱 黄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调查贵州汉族人群21个非DNA检索系统(CODIS)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估其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1例贵州汉族无关个体血样,采用AGCU21+1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3500型... 目的调查贵州汉族人群21个非DNA检索系统(CODIS)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估其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1例贵州汉族无关个体血样,采用AGCU21+1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3500型全自动遗传分析仪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Gene Mapper ID-X 1.3软件进行STR基因分型,Modified-Powerstates软件包获得各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H)、匹配概率(PM)、个体识别率(DP)、非父排除率(PE)、多态信息含量(PIC)、累积个体识别能力(TDP)、累积非父排除率(CPE)及各基因座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采用Genepop软件对两两基因座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同时选择已报道的7个地区汉族人群作为参考,对8个汉族人群基因频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应用MEGA 7.0软件通过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8个地区汉族人群的系统发育树。结果 21个STR基因座共检测出了157个等位基因,436种基因型,基因频率介于0.001 7~0.584 7,PM介于0.052 6(D19S433)~0.226 8(D1S1627),DP介于0.773 2(D1S1627)~0.947 4(D19S433),PE介于0.272 9(D1S1627)~0.586 7(D22S1045),PIC介于0.533 2(D1S1627)~0.803 0(D19S433);TDP为1-4.645 5×10-20,CPE为0.999 998 822;与已报道的7个汉族群体比较,贵州和湖南汉族人群遗传关系最近,与宁夏汉族份遗传关系最远。结论 21个非CODIS STR在贵州汉族人群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及个体识别能力,可作为法医学亲权鉴定和个人识别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非DNA检索系统 贵州汉族 遗传多态性 短串联重复序列 亲权鉴定 个体识别
下载PDF
单相机摄影测量法在法医学三维重构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邹冬华 王金明 +4 位作者 陈忆九 李正东 汪家文 秦志强 黄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分析摄影设备、焦距及重建软件中重建质量的选择等因素对单相机摄影测量法重构结果的影响,为单相机摄影测量法的法医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测量法和单相机摄影测量法分别测量19个颅骨,分析两种测量法的差异及相同摄影设备不... 目的分析摄影设备、焦距及重建软件中重建质量的选择等因素对单相机摄影测量法重构结果的影响,为单相机摄影测量法的法医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测量法和单相机摄影测量法分别测量19个颅骨,分析两种测量法的差异及相同摄影设备不同焦距组的组内差异。以1例颅骨和1具尸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摄影测量软件中重建质量分为5个等级,以光学扫描重构模型为参考模型,单相机摄影测量法重构模型为测试模型,最佳拟合对齐后进行3D偏差分析并计算误差均值及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结果EOS 7D变焦组与传统测量法对比,以及相同摄影设备的组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机摄影测量法重构的颅骨与尸体三维模型的比较误差均值和RMS值的最小值存在于重建中等质量,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摄影设备和焦距对单相机摄影测量法结果无明显影响,较低的重建质量易引起畸变,而较高的重建质量易产生噪点,以中等质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摄影术 结构光学扫描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贵州水族22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
17
作者 关陆益 任峥 +4 位作者 张红玲 戴佳林 王启燕 王杰 黄江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调查22个STR基因座在贵州水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研究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owerPlex?Fusion系统对124名贵州水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PCR扩增,用ABI 350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Mapper ID-X软件进行基因... 目的调查22个STR基因座在贵州水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研究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owerPlex?Fusion系统对124名贵州水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PCR扩增,用ABI 350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Mapper ID-X软件进行基因分型,Modified-Powerstate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得22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与相关法医学参数,其中:各基因座H值介于0.573~0.884,DP值介于0.763~0.974,PE值介于0.260~0.763,PIC值介于0.52~0.87,累计个人识别率为1-33682×10-25,累计非父排除概率为0.999999994。结论 D3S1358等22个STR基因座在贵州水族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和法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1999—2015年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死亡原因分析
18
作者 刘阳 汪家文 +2 位作者 万昌武 孙晓宇 王杰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降低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简称本中心)1999—2015年所有尸体解剖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8岁以上女性死亡案例... 目的分析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降低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简称本中心)1999—2015年所有尸体解剖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8岁以上女性死亡案例特点,明确贵州省女性死亡原因及分布特征。结果本中心1999—2015年16年间总尸检数为3818例,其中18岁以上女性有634例。其死因构成中,疾病为首要死因,其次是外伤、医疗因素及中毒等。结论疾病仍是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的首要死因,但外伤、医疗因素及中毒等也占较大比例,因此应加大卫生投入,提高医疗水平。同时应积极开展多种措施提高女性的自我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以有效地降低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女性 死亡原因
下载PDF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与法医学鉴定
19
作者 龚艺 郑丹 +3 位作者 陈芳萍 于燕妮 官志忠 楼迪栋 《中国司法鉴定》 2022年第2期35-40,共6页
地方性氟中毒可引起骨相系统损伤和非骨相系统损伤,病区分布较广,威胁人口数量较多,病情较为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法医学鉴定作为科学审判的依据,对于地方性氟中毒患者的法医学鉴定是否考虑氟中毒所致的病理改变,并未引起法... 地方性氟中毒可引起骨相系统损伤和非骨相系统损伤,病区分布较广,威胁人口数量较多,病情较为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法医学鉴定作为科学审判的依据,对于地方性氟中毒患者的法医学鉴定是否考虑氟中毒所致的病理改变,并未引起法医学鉴定工作者足够的正视。根据近年来对地方性氟中毒致机体损伤的相关研究,通过综述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的注意事项,以望氟中毒所致的病理改变得到法医学鉴定工作者的重视,以期为地方性氟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法医学鉴定 注意事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