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荧光生物传感技术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美玲 胡婷 +3 位作者 李昌哲 周焕英 高志贤 罗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利用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荧光猝灭性能和核酸适配体的高亲和力,构建一种简便、灵敏的纳米金“Turn-on”型荧光生物传感方法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的方法。方法以Au... 目的利用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荧光猝灭性能和核酸适配体的高亲和力,构建一种简便、灵敏的纳米金“Turn-on”型荧光生物传感方法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的方法。方法以AuNPs作为荧光体的能量受体(猝灭剂),荧光素-单链DNA(fluorescein-ssDNA,FAM-ssDNA)作为荧光能量供体,冷冻法制备AuNPs-SEB适配体复合物,基于AuNPsSEB适配体复合物/SEB/FAM-ssDNA的竞争性结合,构建纳米金“Turn-on”型荧光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对缓冲体系pH和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以牛奶为代表对方法检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在优化好的实验条件(pH 7.5、反应时间15 min和反应温度25℃)下,在10^(-1)~10^(4)n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SEB质量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5,检出限为0.062 ng/mL。应用于牛奶样品中SEB的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1.2%~108.0%,相对标准偏差在2.6%~5.2%范围之间。结论该纳米金“Turn-on”型荧光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具有简便、灵敏和准确等优点,可为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提供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粒子 核酸适配体 荧光生物传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牛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素调节非小细胞肺癌自噬和凋亡相关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梦雪 胡婷 +3 位作者 蒲晗旭 张树玲 张帅 罗鹏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61-1576,共16页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自噬和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等数据库筛选PUE靶标,整合数据库中的NSCLC相关基因,进行目标交集分析,确定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进行基因...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自噬和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等数据库筛选PUE靶标,整合数据库中的NSCLC相关基因,进行目标交集分析,确定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为验证上述预测,取NSCLC细胞株A549和H1299设置对照组、PUE组、雷帕霉素(Rapa)阳性对照组、吉非替尼(EGFRi)组以及EFGRi+PUE组,采用细胞增殖毒性试验(CCK-8)与乳酸脱氢酶(LDH)法评估细胞活力,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自噬与凋亡相关基因即自噬相关激酶1(ULK1)、螯合体1(P62)、乳酸脱氢酶A(LDHA)、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Ⅱ/Ⅰ)、ULK1、P62、LDHA、磷酸化AMP激活的蛋白激酶(P-AmpK)、泛素化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自噬相关蛋白P62与LC3B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ROS)水平,分析葛根素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ULK1信号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PUE抗NSCLC的9个关键靶基因,确认PUE与EGFR等多个关键靶基因紧密结合;GO与KEGG分析揭示PUE可能通过调控信号转导、凋亡、细胞增殖及PI3K/AKT等通路发挥抗NSCLC作用;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549细胞的PUE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0.50 mmol/L(P<0.05),H1299的LC50为1.00 mmol/L(P<0.05);PUE浓度为0.25 mmol/L时,A549和H1299细胞的数量分别下降了57.95%和69.35%(P<0.05);PUE处理诱导A549和H1299细胞,自噬和凋亡基因ULK1、BCL2表达上调,LDHA、AMPK及P62基因表达下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Ⅰ及ULK1上调,P62、LDHA及EFGR蛋白下调(P<0.05),A549细胞中Cleaved-caspase3表达蛋白上调(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PUE处理A549和H1299细胞均能诱导细胞早期凋亡(P<0.05),下调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P<0.05);免疫荧光显示,PUE处理后增强了A549和H1299细胞LC3B荧光信号,减弱了P62荧光信号(P<0.05);PUE、EFGRi及EFGRi+PUE处理A549和H1299细胞,下调了EGFR、PI3K、AKT、mTOR相关通路基因(P<0.05),及P-EGFR、EGFR、P-PI3K、PI3K、P-AKT、AKT和mTOR等7个关键通路蛋白(P<0.05),且在抑制EGFR后效果增强(P<0.05),证实PUE通过EGFR介导的PI3K/AKT/mTOR/ULK1通路发挥抗NSCLC作用。结论PUE可能通过EGFR介导了PI3K/AKT/mTOR/ULK1通路,调控NSCLC细胞株A549和H1299的自噬与凋亡,从而发挥抗NSCL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mTOR通路 自噬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病人对基层医生“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评估研究——以糖尿病为例
3
作者 张加才 蔡毅媛 +3 位作者 徐东 王晓辉 廖婧 卢芸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第2期150-154,222,共6页
目的:了解基层全科医生“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层医生“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研究依据。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标准化病人法开展了现场调查,本次调查包括由来自194家基层医疗机构... 目的:了解基层全科医生“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层医生“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研究依据。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标准化病人法开展了现场调查,本次调查包括由来自194家基层医疗机构的194名医生和9名标准化病人产生的194条医患沟通数据。收集被调查机构医生人口统计特征及问诊信息。采用经汉化版的患者视角下以患者为中心评估量表进行评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以患者为中心”的平均得分为(2.75±0.51)分,“以患者为中心”程度总体较低。探索疾病经验维度的得分均值(2.41±0.58)最低;了解整体人维度得分均值(2.94±0.58)最高;增进医患关系维度和寻找共识维度的得分均值分别为(2.70±0.67)、(2.90±0.51)分。就诊时间中位数7.00(5.00,10.00)分钟,候诊时间中位数3.00(1.00,11.00)分钟,问诊条目中位数8.00(6.00,11.00)条。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问诊条目数、就诊时间、医生年龄、省份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层医生以“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加强对基层医生“以患者为中心”的专业培训,强调对患者的全面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全科医生 标准化患者 以患者为中心 医疗服务质量
下载PDF
氟、铝单独及联合暴露对NG108-15细胞焦亡及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夏娅 蒋鸿霜 +1 位作者 钱晓玲 谢春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5年第4期272-278,共7页
目的探讨氟、铝单独及联合暴露对NG108-15细胞焦亡及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信号通路... 目的探讨氟、铝单独及联合暴露对NG108-15细胞焦亡及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析因设计,将体外培养的NG108-15细胞按照氟化钠(sodium fluoride,NaF)和三氯化铝(aluminium trichloride,AlCl 3)浓度分为对照组(0 mg/L NaF+0 mg/L AlCl 3)、氟组(40 mg/L NaF+0 mg/L AlCl 3)、铝组(0 mg/L NaF+160 mg/L AlCl 3)和氟+铝组(40 mg/L NaF+160 mg/L AlCl 3),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焦亡指标GSDMD的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 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Caspase-1及GSDMD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LRP3、ASC、Caspase-1、GSDMD、消皮素D氮端(gasdermin D N-terminus,GSDMD-N)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00±0.02)比较,氟、铝、氟+铝组GSDMD荧光强度(1.49±0.02、1.22±0.04、1.25±0.03)均较高(均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00±0.02、1.00±0.01、1.00±0.08、1.00±0.06)比较,氟、铝、氟+铝组NLRP3(1.21±0.06、1.60±0.07、1.42±0.02)、ASC(2.61±0.07、1.53±0.01、2.12±0.03)、Caspase-1(1.32±0.05、1.53±0.04、2.07±0.05)及GSDMD(1.60±0.03、1.65±0.04、2.23±0.05)mRNA表达水平均较高(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00±0.04、1.00±0.08、1.00±0.05、1.00±0.02、1.00±0.03、1.00±0.06)比较,氟、铝、氟+铝组NLRP3(1.55±0.06、1.40±0.07、1.24±0.05)、ASC(1.66±0.05、1.48±0.06、1.32±0.06)、Caspase-1(1.51±0.02、1.40±0.01、1.28±0.03)、GSDMD(1.24±0.03、1.31±0.06、1.18±0.03)、GSDMD-N(1.18±0.04、1.27±0.03、1.27±0.03)及IL-1β(1.81±0.03、1.70±0.08、1.52±0.05)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均P<0.05)。结论氟、铝单独及联合暴露均可引起NG108-15细胞焦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108-15细胞 细胞焦亡 NOD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消皮素D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