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神经外科感染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谢朝云 熊芸 +2 位作者 覃家露 李忠华 陈应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multi drug resistent organisms,MDROs)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MDRO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276例...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multi drug resistent organisms,MDROs)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MDRO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276例,根据是否检出MDROs,分为MDROs组及非MDROs组,记录其临床资料,并对其引起MDROs感染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MDROs感染率35.51%,MDROs菌株检出率为33.23%。菌种以ESBLs、CR-AB和MRSA多见;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和切口感染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20 d、意识水平(昏迷)、入住ICU≥7 d、通气方式(有创)、先后更换抗菌药物种数≥3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机械通气时间≥7 d等是神经外科患者MDROs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MDROs感染形势严峻。缩短不必要的住院时间,及时评估尽早转出ICU,提高微生物送检,避免反复更换或大包围用药,减少不必要机械通气时间,病情允许时尽可能改为无创通气,重点关注意识水平差的患者,防止误吸等是减少MDROs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人血流感染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朝云 李耀福 +3 位作者 李忠华 蒙桂鸾 熊芸 杨忠玲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发生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导致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神经外科并发血流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256例血流感染病人中死亡55例,病死率为21.48%。单因...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发生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导致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神经外科并发血流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256例血流感染病人中死亡55例,病死率为21.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史、伴有休克、APACHEⅡ评分(≥20分)、Pitt菌血症评分(≥6分)、手术治疗、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使用糖皮质激素、感染菌株(复株)、多重耐药菌感染、血糖(>11.1mmol/L)、血清白蛋白(<30g/L)、血肌酐(>1.5mg/dl)、血小板(<50×10~9/L)是神经外科血流感染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心血管疾病、休克、血小板(<50×10~9/L)、机械通气、留置导尿、多重耐药菌感染、血清白蛋白(<30g/L)、APACHEⅡ评分(≥20分)、血糖(>11.1mmol/L) 10个因素是神经外科血流感染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血流感染死亡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死亡 神经外科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人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朝云 熊芸 +3 位作者 李忠华 蒙桂鸾 李耀福 杨忠玲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57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 1 573例中,发生血流感染126例,感染率为8.01%。126例血培养标本...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57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 1 573例中,发生血流感染126例,感染率为8.01%。126例血培养标本检出14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8株(47.89%),革兰阴性菌72株(50.70%),真菌2株(1.4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深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导尿、使用糖皮质激素、血清降钙素原>0.5 ng/ml、血溏>11.1 mmol/L是神经外科病人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做好评估,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血糖;监测降钙素原早期预测与干预可能是减少神经外科血流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人血流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朝云 蒙桂鸾 +3 位作者 李忠华 熊芸 覃家露 杨忠玲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发生血流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217例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MDR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MDR感染率为...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发生血流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217例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MDR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MDR感染率为23.9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手术治疗、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联用抗菌药物≥3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等6个因素是神经外科病人MDR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病人MDR血流感染检出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减少不必要的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神经外科病人血流MDR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血流感染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细节护理对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田喜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7期108-108,共1页
目的探究分析细节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诊治的73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集中化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 目的探究分析细节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诊治的73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集中化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5.0%)、护理满意度(100.0%)及感染率(2.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压疮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神经外科 护理满意度 护患纠纷
下载PDF
苦荞黄酮提取物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 被引量:7
6
作者 艾奇渊 王勇 +2 位作者 徐瑞春 彭臻 李劲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32-2137,共6页
目的:探索苦荞黄酮提取物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苦荞黄酮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Longa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测定... 目的:探索苦荞黄酮提取物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苦荞黄酮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Longa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伊文思蓝染料外渗实验检测大脑血脑屏障通透性;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和脑组织中上述炎症因子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皮质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ERK/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和苦荞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伊文思蓝渗出量、血清及脑组织TNF-α、IL-6和IL-1β水平、脑组织MDA水平及MMP-9、p-ERK/ERK和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量明显下降,脑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苦荞黄酮提取物通过抑制ERK/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减缓大鼠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发挥对SAH造成的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黄酮提取物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功能区少量血肿立体定向穿刺清除与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瑞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功能区(主要为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引流术与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观察选择性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要求行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目的:探讨功能区(主要为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引流术与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观察选择性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要求行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在发病后第3天血肿清除吸收、残余血肿量、术后3周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基底节区少量血肿(15~30 mL)行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清除后患者功能恢复较药物治疗者明显。结论:功能区少量血肿立体定向穿刺清除与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 自发性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
下载PDF
MMP-9、TAT及S100β蛋白在老年急性脑出血中的表达及对脑水肿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勇 刘海军 +2 位作者 徐瑞春 彭臻 李忠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172-4175,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及S100β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及其对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最终纳入94例为研究组。其中有40例并发迟发性脑水肿(A组),54例未发生迟发...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及S100β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及其对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最终纳入94例为研究组。其中有40例并发迟发性脑水肿(A组),54例未发生迟发性脑水肿(B组);同时选外科、妇科盆腔及下肢疾病且不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而需腰椎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30例进行脑脊液检查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MMP-9、TAT及S100β蛋白表达差异,比较A、B两组TAT及S100β蛋白表达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MP-9、TAT及S100β蛋白检测水平对脑水肿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MMP-9、TAT及S100β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年龄、高血压、饮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MMP-9、TAT、S100β蛋白水平、出血量及空腹血糖为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水肿的因素(P<0.05,P<0.001)。NHISS评分、MMP-9、TAT、S100β蛋白水平为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MP-9、TAT及S100β蛋白及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902、0.819、0.991,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MMP-9、TAT及S100β蛋白在老年急性脑出血中呈高表达状态,且三者作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各指标可作为预测脑水肿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9 TAT S100Β蛋白 急性脑出血 脑水肿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致面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田鹏 吴政海 +1 位作者 李忠华 刘晓谦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8年第3期43-44,47,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并分析导致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2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并分析导致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2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实况录像回放,全部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游离责任血管,并以Teflon棉球隔离。结果192例患者中,术后疼痛完全缓解173例,大部分缓解11例,延迟治愈5例,不缓解0例,面神经损伤3例。对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三叉神经痛复发2例,永久性面神经损伤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可靠,术中避免导致面神经损伤的不当操作,可以完全或极大程度降低面神经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面神经损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勇 刘海军 李忠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0-7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74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B组71例(经颞叶皮质入...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74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B组71例(经颞叶皮质入路)。比较2组手术时间、总治疗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情况,依据2组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2组近期预后,依据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2组远期预后。结果A组手术时间、总治疗时间较B组短,血肿清除率及近期预后良好率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2组NIHSS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改善,且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6个月,2组Barthel指数均有所升高,且A组Barthel指数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的效果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可显著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叶皮质入路 开颅血肿清除术 手术时间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灯盏花素通过调节Nrf2途径抑制大鼠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艾奇渊 王勇 +2 位作者 徐瑞春 彭臻 李劲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9-585,共7页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Bre)对大鼠模型中颅内动脉瘤(IA)的形成和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的影响。方法通过弹性蛋白酶注射建立大鼠IA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re组,每组15只。Bre组每天腹腔注射50 mg/kg Bre,假手术组...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Bre)对大鼠模型中颅内动脉瘤(IA)的形成和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的影响。方法通过弹性蛋白酶注射建立大鼠IA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re组,每组15只。Bre组每天腹腔注射50 mg/kg Bre,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3周,在此期间记录IA的发生率、生存率和收缩压,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平滑肌22α(SM22α)的表达。使用过氧化氢(H_(2)O_(2),0.5 mmol/L)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诱导氧化损伤,然后与Bre(100μmol/L)或(和)ML385(Nrf2抑制剂)共孵育,Western blot、qRT-PCR、ELISA、DCFH-DA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Nrf2、收缩表型相关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活性氧的产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在IA大鼠中,Bre处理上调核Nrf2的表达,改善IA病理变化,降低IA的发生率,改善生存率,并降低收缩压。在H_(2)O_(2)处理的VSMC中,Bre预处理升高Nrf2、抗氧化酶、α-SMA和SM22α的表达,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活性氧的产生和细胞凋亡,减轻脑动脉中炎性细胞浸润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Nrf2减弱了Bre预处理在H_(2)O_(2)处理的VSMC中的治疗效果。结论Bre可有效降低VSMC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中IA的形成和破裂,其机制可能与Nrf2途径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灯盏花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STEAP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蕾 李忠华 王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1,67,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六跨膜上皮抗原3(STEAP3)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沙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8只沙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模型组(I/R组)、I/R模型+STEAP3 siRNA组(siRNA组)和I/R模型+scramble siRNA组(Control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前列腺六跨膜上皮抗原3(STEAP3)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沙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8只沙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模型组(I/R组)、I/R模型+STEAP3 siRNA组(siRNA组)和I/R模型+scramble siRNA组(Control组),每组12只。进行沙鼠神经功能评分。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Fe^(2+)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Fe^(2+)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STEAP3、H2AX、4-HNE、GPX4蛋白的表达。应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中MDA含量。结果I/R组沙鼠神经功能学评分、STEAP3、H2AX、4-HNE蛋白及MDA和Fe^(2+)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神经元数量和GPX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ham组(P<0.01);与I/R组比较,siRNA组沙鼠神经功能学评分、STEAP3、H2AX、4-HNE蛋白及MDA和Fe^(2+)水平明显降低(P<0.05),神经元数量和GPX4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STEAP3在沙鼠脑I/R损伤中高表达,通过介导铁死亡影响脑I/R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抑制其表达对脑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列腺六跨膜上皮抗原3 铁死亡 沙鼠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促进胶质瘤U251细胞系增殖和侵袭
13
作者 李忠华 李慧峰 李晓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 研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TRPV3)通道蛋白对胶质瘤U251细胞系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siRNA技术敲除U251细胞中TRPV3的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 目的 研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TRPV3)通道蛋白对胶质瘤U251细胞系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siRNA技术敲除U251细胞中TRPV3的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敲除TRPV3表达后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下降,磷酸化的CaMKⅡ和cyclin D1的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 TRPV3通道蛋白能够促进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是TRPV3通道开放,细胞外Ca2^+内流,cyclin D1过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 胶质瘤 增殖 侵袭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FASN、Runx2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生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忠华 彭臻 +1 位作者 李劲松 王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943-3946,共4页
目的分析脂肪酸合成酶(FASN)、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老年脑胶质瘤组织及相关临床资料,最终65例满足纳入标准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脑胶质... 目的分析脂肪酸合成酶(FASN)、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老年脑胶质瘤组织及相关临床资料,最终65例满足纳入标准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癌旁相对正常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ASN、Runx2表达水平,分析FASN、Runx2与老年脑胶质瘤患者各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FASN、Runx2高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老年脑胶质瘤患者FASN、Runx2水平与组织分化类型、组织学分级、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无关(P>0.05);对65例患者进行2年随访发现,生存46例,死亡19例,预后不良率为29.23%。死亡组FASN、Runx2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中低分化、组织学分级:Ⅲ+Ⅳ、FASN、Runx2高表达是影响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ASN、Runx2蛋白及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6、0.781、0.798,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老年脑胶质瘤患者FASN、Runx2呈高表达状态;FASN、Runx2与患者预后生存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FASN)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 脑胶质瘤 预后生存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S100B蛋白、NSE的表达及与其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勇 刘海军 李忠华 《西藏医药》 202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S100B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与其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7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我院体检的52例健康体检...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S100B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与其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7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我院体检的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100B蛋白水平与NSE表达水平,分析与其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中、重度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的S100B蛋白、NSE水平显著上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S100B蛋白、NSE水平与创伤性颅脑外伤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均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S100B蛋白、NSE的表达与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预后存在密切联系,且随着病情进展期表达水平上升,与预后GOS评分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NSE 创伤性颅脑外伤
下载PDF
奥拉西坦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勇 刘海军 李忠华 《西藏医药》 2020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CRP、NSE水平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奥拉西坦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L-6、CRP、NSE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颅骨修补手术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研究
17
作者 李劲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9期00001-00001,3,共2页
评定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计划对于脑外伤患者带来的手术治疗作用。方法:该文针对2018年03月--2020年02月本医院开展手术治疗的62例脑外伤患者实行课题指标统计,参考患者致伤到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予以分组,致伤三个月内31例患者纳入试验... 评定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计划对于脑外伤患者带来的手术治疗作用。方法:该文针对2018年03月--2020年02月本医院开展手术治疗的62例脑外伤患者实行课题指标统计,参考患者致伤到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予以分组,致伤三个月内31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即在致伤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计划,致伤三个月到六个月31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即在致伤晚期实施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计划,记录各项组别轻度残疾加恢复良好占据百分比、手术之后并发症占据百分比、患者家属对于手术治疗满意占据百分比。结果:具体的比较结果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1)评定各项组别轻度残疾加恢复良好占据百分比,各项指标计算结果中,试验组轻度残疾加恢复良好占据百分比评比于参照组对应统计数据状况得以增高,得到的项目检测值具备较大范围差异性(P<0.05);(2)评定各项组别手术之后并发症占据百分比,各项指标计算结果中,试验组手术之后并发症占据百分比评比于参照组对应统计数据状况得以降低,得到的项目检测值具备较大范围差异性(P<0.05);(3)评定各项组别患者家属对于手术治疗满意占据百分比,各项指标计算结果中,试验组患者家属对于手术治疗满意占据百分比评比于参照组对应统计数据状况得以增高,得到的项目检测值具备较大范围差异性(P<0.05)。结论:为脑外伤患者开展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计划可改善其手术治疗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颅骨修补手术 脑外伤 治疗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18
作者 李忠华 王勇 +3 位作者 李劲松 徐瑞春 吴政海 刘晓谦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夹闭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可行性与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三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3D-DSA)显示动脉瘤... 目的 探讨夹闭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可行性与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三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3D-DSA)显示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囊状,根据3D-DSA显示动脉瘤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及动脉瘤顶的指向,7例选择翼点入路,2例选择右侧颞下入路.结果 9例患者均成功夹闭,随访6个月.3例术前合并脑积水的患者中,2例缓解,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例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中,1例痊愈,2例好转.9例患者中,3例行3D-DSA,6例行CTA复查,未见动脉瘤残留.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5分7例,4分2例.结论 根据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瘤颈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及瘤顶的指向,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手术夹闭是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夹闭 基底动脉分叉 动脉瘤
原文传递
手术切口多药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谢朝云 熊永发 +3 位作者 闫飞 杨峰 谢强 李忠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440-5443,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切口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5年12月发生切口感染1 031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统计分析,以确定引起切口多药耐药菌... 目的分析手术切口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5年12月发生切口感染1 031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统计分析,以确定引起切口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基础疾病、切口长度>15cm、术前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d、术前、后联用>3种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1500ml、手术时间>3h、术后首次换药时间>2d、糖皮质激素使用>3d、血清白蛋白<30g/L等是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术前术后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口多药耐药菌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应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基础上,采取减小手术切口、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基础疾病、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加强营养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有效措施,降低手术切口多药耐药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 多药耐药菌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谢朝云 李耀福 +4 位作者 蒙桂鸾 熊芸 杨忠玲 田喜贞 杨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8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颅骨手术钻孔侧脑室引流治疗1 6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引起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单因素及多因素Lo... 目的分析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8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颅骨手术钻孔侧脑室引流治疗1 6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引起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14例进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7.10%(114/1605)。共分离出12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0株占63.49%,革兰阴性菌42株占33.33%,真菌4株占3.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引流留置时间>3 d、脑脊液漏、引流管松动、血糖>6.11 mmol/L是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导管口护理≥2次/日是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引流管护理,控制血糖,及时评估早期拨管,防止引流管松动与脑脊液漏等是减少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钻孔 侧脑室引流 颅内感染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