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陆才慧 罗璇 许桂花 《中外医疗》 2025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 分析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目的 分析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问题解决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护理前,两组自理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护理模式 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自理能力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感染与骨科感染伤口疗效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谢朝云 陈品奇 +2 位作者 熊永发 熊芸 孙静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感染伤口愈合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应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追踪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伤口患者伤口疗效情况。研究队列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骨科收治的感染伤口患者。采用回顾病例对照设计,伤口分泌物检... 目的分析骨科感染伤口愈合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应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追踪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伤口患者伤口疗效情况。研究队列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骨科收治的感染伤口患者。采用回顾病例对照设计,伤口分泌物检出符合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Os)诊断标准病原菌者为MDROs感染病例,未检出MDROs者为非MDROs病例。MDROs感染病例为病例组,按照1∶3选择配对选择伤口感染伤口分泌物未分离出MDROs的患者为对照组。共有182例MDROs感染者及545例非MDROs感染者进入研究。结果两组间患者总住院时间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总有效率74.73%,对照组总有效率94.49%,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感染患者中,相对于非MDROs感染患者,MDROs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增加,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愈合 关联性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栋 熊永发 代端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7期61-61,63,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治骨科创伤患者86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引流治疗,B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好转(P<0.05)。A组...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治骨科创伤患者86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引流治疗,B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好转(P<0.05)。A组总有效率83.71%,B组总有效率88.36%。A组住院时间(22.8±6.2)d,平均费用(7 312.12±235.17)元;B组住院时间(16.8±5.3)d,平均费用(5 369±185.73)元。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费用和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VSD) 骨科创伤 疗效
下载PDF
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陆才慧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制防... 目的:探讨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表(Braden)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及局部皮肤损伤情况,对比2组患者足跟舒适度情况、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而Braden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不适、轻度不适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中度不适、重度不适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期、2期、3期及总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下肢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能够降低患者足跟部疼痛水平,改善皮肤损伤情况,提升足跟舒适度,降低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骨科 下肢损伤 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 舒适度 满意度
原文传递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7
5
作者 熊永发 宁旭 +3 位作者 闫飞 高登宁 秦志华 周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6-917,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记录...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术前、术后所有研究对象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内固定相比,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迅速的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开放手术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骨科患者肺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朝云 闫飞 +1 位作者 熊永发 柏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临床防控参考措施。[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5年5月4 2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并逐一记录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吸烟、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糖尿病、卧床、预防使用抗菌...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临床防控参考措施。[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5年5月4 2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并逐一记录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吸烟、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糖尿病、卧床、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留置导尿、手术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血浆白蛋白浓度、血糖、是否伴有肺部医院感染,对其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住院天数、吸烟、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糖尿病、卧床、留置导尿、手术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血浆白蛋白浓度、糖皮质激素、血糖等均是骨科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卧床、留置导尿、手术、机械通气和血浆白蛋白浓度等7个因素为骨科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患者合并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以主要危险因素为主,制定有效防控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应根据本地区骨科肺部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骨科肺部医院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肺部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骨科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朝云 闫飞 +2 位作者 熊永发 熊芸 杨忠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71-174,178,共5页
目的比较医院骨科感染与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了解骨科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变化,分析其耐药性差异及原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各类临床标本... 目的比较医院骨科感染与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了解骨科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变化,分析其耐药性差异及原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39株进行分析,样本区分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病原菌鉴定采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统计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结果骨科患者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76%,社区感染检出率为10.76%,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率高于社区感染患者(χ2=8.10,P=0.004)。两种患者所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0.77%)、阿米卡星(1.96%)、利福平(4.19%)、替考拉宁(2.16%)、米诺环素(0.00%)和利奈唑胺(0.00%)等11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吗啉噁酮、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0.97%、20.22%,50.00%、15.79%,50.00%、9.62%,53.13%、23.66%,82.76%、43.01%,83.33%、38.30%,22.22%、3.95%,19.05%、6.78%,21.74%、7.81%,41.38%、17.50%,66.67%、30.77%,14.29%、0.00%,14.29%、0.00%,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社区感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医院感染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和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时应区别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金黄色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初次膝关节置换Rand C型胫骨缺损处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闫飞 代端明 +8 位作者 王栋 曹虎 陈权书 熊永发 秦志华 周林 贺家州 高登宁 杨胜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初次关节置换胫骨Rand C型缺损的处理措施。方法8例(13膝)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Rand C型骨缺损患者。2膝外翻,11膝内翻;男2例(3膝),女性5例(10膝);年龄56~81岁,平均67岁。4膝自体... 目的探讨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初次关节置换胫骨Rand C型缺损的处理措施。方法8例(13膝)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Rand C型骨缺损患者。2膝外翻,11膝内翻;男2例(3膝),女性5例(10膝);年龄56~81岁,平均67岁。4膝自体骨移植,7膝螺钉骨水泥填充,2膝金属垫块。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2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x线平片及Lysholm评分结果。结果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21.150±4.059)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91.230±6.153)分,术后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t=-56.157,P=0.000),其中优(≥90分)4例(8膝),良(80~89分)4膝,中1膝76分,优良率92.3%,术后末次随访复查x线平片可见植骨均愈合,未见移位、骨吸收、骨溶解、胫骨平台塌陷、假体松动及感染征象。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胫骨近端RandC型骨缺损的治疗中,自体植骨、螺钉骨水泥、金属垫块为胫骨假体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骨缺损 胫骨
下载PDF
屈髋屈膝体位在Crowe IV型DDH非短缩截骨全髋置换避免坐骨神经损伤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闫飞 陈光兴 +6 位作者 何锐 王富友 杨柳 古凌川 刘俊利 段小军 尹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高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真臼重建非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术中避免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20髋CroweIV型DDH者,采用真臼重建非短缩截骨全髋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上移42~68mm(48.65...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高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真臼重建非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术中避免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20髋CroweIV型DDH者,采用真臼重建非短缩截骨全髋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上移42~68mm(48.65±7.28)mm,术中应用Outside-in全关节囊切除,复位时内收20°,屈髋60°,屈膝90°。复位后外展30°,屈髋60°屈,膝90°。麻醉恢复后,根据患者对患肢远端疼痛和麻木的耐受逐渐伸直。应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人都获得12~108月随访,最后一次Harris评分(87.3±10.6),术前Harris评分35分(7~58分),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髋坐骨神经术中损伤,3髋坐骨神经术后损伤,最终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结论CroweIV型DDH全髋置换真臼重建非短缩截骨屈髋外展屈膝位能成功减少坐骨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高脱位 髋发育不良
全文增补中
骨科医保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经济与社会效益损失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萍 谢朝云 +3 位作者 杨继红 罗燕 熊永发 杨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008-5010,5033,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医保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医院管理部门和医疗保险部门合理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骨科医保住院患者5 558例,将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患者... 目的探讨骨科医保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医院管理部门和医疗保险部门合理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骨科医保住院患者5 558例,将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按条件1∶1配比,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配对成功96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配对成功65对,共计161对,统计分析两组两类医保患者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的差异。结果医院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47 796.06元、22 269.93元,48 340.52元、22 494.52元,46 991.93元、21 938.19元;医院感染组平均每例患者多支出25 526.13元,是对照组的2.15倍,平均每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分别多支出25 526.13元、25 053.74元,两组间两类患者及其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大对医院感染的投入,给予政策支持,形成医保、医院、科室与患者共同承担且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成本分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农村 城镇 医疗保险 医院感染 经济损失 社会效益
原文传递
某院2011-2017年非痰标本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朝云 熊芸 +4 位作者 覃家露 孙静 杨怀 杨忠玲 熊永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0月某院非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产头孢菌素酶(Amp C酶)阴沟肠杆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三维试验法确证产Amp C酶情况,采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产...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0月某院非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产头孢菌素酶(Amp C酶)阴沟肠杆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三维试验法确证产Amp C酶情况,采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结果:该院非痰标本中共分离出产Amp C酶阴沟肠杆菌546株,占非痰标本病原菌总数的4.80%(546/11 375),占阴沟肠杆菌总数的38.97%(546/1 401);检出率排序前3位的非痰标本依次为伤口分泌物(27.29%)、中段尿(25.82%)、血液(21.79%),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22.89%)、神经外科(18.68%)和普外科(16.67%)。产Amp C酶阴沟肠杆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0%,其中不同年度该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546株产Amp C酶阴沟肠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株68株,其2011-2017年的检出率依次为5.77%、6.06%、8.70%、10.26%、13.79%、17.35%、18.75%。结论:该院产Amp C酶阴沟肠杆菌主要来自于伤口分泌物、中段尿等标本,且集中于ICU、神经外科等科室。该菌耐药情况严峻,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明显;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可将其作为经验首选药物。临床应加强产Amp C酶阴沟肠杆菌耐药及产酶情况的监测,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阻止或延缓其耐药率的快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痰标本 阴沟肠杆菌 头孢菌素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临床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杰 彭吾训 +2 位作者 陈品奇 朱文龙 刘慧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或者单髁置换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该院76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例,并以其手术方案分组,观察组采取单髁置换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或者单髁置换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该院76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例,并以其手术方案分组,观察组采取单髁置换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直腿抬高用时(3.12±0.89)d、主动屈曲至90°用时(4.27±1.05)d均短于对照组的(4.53±1.26)、(5.52±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3.429,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为(99.31±6.26)、(109.59±7.16)、(115.97±6.82)°均大于对照组的(93.17±5.24)、(103.26±6.06)、(111.26±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8、4.081、5.306,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2.63%低于对照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3,P<0.05)。结论针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单髁置换术均可促进其术后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然而单髁置换术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老年患者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单髁置换术 价值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谢朝云 陈应强 +2 位作者 熊永发 陈品奇 杨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186例、年龄60~91岁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2个可能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186例、年龄60~91岁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2个可能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程(≥60 d)、吸烟、病变类型(缺血型)、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创面面积(≥5 cm^2)、引流不充分、踝肱指数(<0.9)、血糖(≥11.1 mmol/L)、血浆黏度(≥1.5 m Pa·s)、血清白蛋白(<30 g/L)、降钙素原(≥0.5μg/L)、C反应蛋白(≥10 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75%)等16个因素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有关,是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60 d)、血糖(≥11.1 mmol/L)、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引流不充分、病变类型(缺血型)是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造成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无效因素多而复杂,临床应采取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控制血糖、彻底清创引流换药、根据分级分类对创面进行评估,选择有效治疗手段,纠正局部血液循环等为主的综合措施,多学科合作,才能提高疗效,减少治疗无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血糖 耐药菌感染 清创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愈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谢朝云 陈应强 +2 位作者 熊永发 陈品奇 杨雪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DFUs)治愈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观察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并治愈出院的165例老年DFUs患者2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并对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进...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DFUs)治愈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观察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并治愈出院的165例老年DFUs患者2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并对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随访2年,患者复发率为30.91%(51/16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足病程(≥60 d)、吸烟、缺血型糖尿病足、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踝肱指数(<0.9)、血糖(≥11.1 mmol/L)、血浆黏度(≥1.5 m Pa·s)、血清白蛋白(<30 g/L)、糖化血红蛋白(≥8%)与DFUs治愈后复发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836,95%CI 1.050~7.661;P=0.040]、缺血型糖尿病足[OR=9.796,95%CI2.794~34.351;P=0.000]、Wagner分级(Ⅲ、Ⅳ)[OR=4.426,95%CI 1.665~11.760;P=0.003]、多重耐药菌感染[OR=2.756,95%CI 1.011~7.515;P=0.048]、≥8%糖化血红蛋白[OR=6.366,95%CI 2.362~17.157;P=0.000]及≥1.5 m Pa·s的血浆黏度[OR=3.699,95%CI 1.332~10.269;P=0.012]是DFUs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患者全身与局部进行全面分级分类评估、早期诊断、早期彻底清创引流换药、有效控制血糖、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抗凝治疗,以及有效纠正局部缺血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DFUs治愈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复发 因素分析 糖尿病足溃疡
下载PDF
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疗效探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杰 陈品奇 +1 位作者 朱文龙 彭吾训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0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6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等量氯化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选择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6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等量氯化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选择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56±0.13)分、膝关节功能(92.19±5.50)分、D-二聚体水平(0.67±0.12)mg/L、C反应蛋白水平(42.19±2.50)mg/L、血红蛋白水平(102.19±2.50)g/L、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92.19±3.50)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的失血量、隐性的失血量、输血量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3.33%(10/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0.00%(3/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可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术中术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 疗效 炎症 膝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老年骨折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谢朝云 陈品奇 +2 位作者 何先游 杨杰 姜春芬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折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4年6月~2018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317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坠积性肺炎,分为发生坠积性肺炎组(162例)和未发生坠积性肺炎组(2155例),采... 目的分析老年骨折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4年6月~2018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317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坠积性肺炎,分为发生坠积性肺炎组(162例)和未发生坠积性肺炎组(2155例),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其并发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骨折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6.99%;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复合肺部损伤、治疗方式(手法复位外固定)、误吸、血糖(≥11 mmol/L)为老年骨折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早期下床活动、口腔护理、半坐卧位、雾化吸入是老年骨折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重点关注伴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与复合肺部损伤患者,早期手术固定、防止误吸、控制血糖、早期下床活动、做好口腔护理、采取半卧位、雾化吸入、排痰是减少老年骨折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折 坠积性肺炎 相关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老年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朝云 闫飞 +2 位作者 熊永发 熊芸 杨忠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22-3424,共3页
目的了解2011~2015年老年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细菌分离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目的了解2011~2015年老年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细菌分离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WHONET5.6和SPSS20.0软件对药敏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老年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分别为7.41%、9.76%、8.05%、10.70%、12.60%,检出率居前3位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老年病科;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占81.60%;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等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已从2011年的17.02%、4.26%、7.45%,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30.86%、41.77%、54.43%。结论监测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危险因素,控制其耐药性快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变迁
下载PDF
水凝胶支架在组织工程软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亮 闫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1期25-28,共4页
软骨损伤、退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常导致关节的疼痛、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残疾。软骨缺损的修复、再生成为了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而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水凝胶支架由于其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相近,利于... 软骨损伤、退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常导致关节的疼痛、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残疾。软骨缺损的修复、再生成为了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而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水凝胶支架由于其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相近,利于种子细胞存活,植入创伤小,可以填充任何形状缺损并与宿主软骨紧密结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中。本文现就不同材料所构建的水凝胶支架在组织工程软骨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软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品奇 陈朝奎 +2 位作者 杨杰 何先游 贺家州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8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脊柱功能复常时间及治疗前后JOA、SF-36、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JOA、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JOA和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JOA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缩短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置钉 椎体成形术 短节段固定 脊柱骨折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分析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品奇 杨杰 +2 位作者 陈朝奎 贺家州 何先游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3期48-50,57,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治疗)和观察...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治疗)和观察组(31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ASIA评级、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19.14±1.52)分、ASIA评分(3.21±0.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5.27±1.43)分、ASIA评分(2.45±0.55)分,VAS评分(1.75±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92±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5、5.060、7.308,P=0.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22.25±2.06)分、ASIA评分(4.14±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9.45±2.29)分、ASIA评分(3.48±0.66)分,VAS评分(0.84±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3±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1、3.762、10.944,P=0.001),且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31)。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前后门路减压治疗 JOA ASIA VA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