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9批不同产地盾叶秋海棠药材中铅、镉、砷、汞及铜的测定
1
作者 李小双 刘理燕 +4 位作者 吴莹莹 马雪 陆苑 潘洁 李勇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目的:建立药材盾叶秋海棠中铅(Pb)、镉(Cd)、砷(As)、汞(Hg)及铜(Cu)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压力罐消解法对贵州省不同产地9批盾叶秋海棠进行前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Cd、Cu、Hg及As元素的含量,并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 目的:建立药材盾叶秋海棠中铅(Pb)、镉(Cd)、砷(As)、汞(Hg)及铜(Cu)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压力罐消解法对贵州省不同产地9批盾叶秋海棠进行前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Cd、Cu、Hg及As元素的含量,并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判定9批盾叶秋海棠5个元素超标情况。结果: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盾叶秋海棠中Pb、Cd、Cu、Hg及As元素的方法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 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 03%、73. 82%、87. 28%、88. 66%及92. 67%;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两批药材分别出现了汞、砷超标的情况。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盾叶秋海棠中Pb、Cd、As、Hg及Cu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及重复性好,可为盾叶秋海棠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重金属 质量控制 盾叶秋海棠 原子吸收光谱仪
下载PDF
基于PBL的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亭 张煜彬 薛维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8期3-5,共3页
生物技术制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涉及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药物,以此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具... 生物技术制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涉及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药物,以此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PBL教学模式作为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重在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尝试将PBL教学模式引入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程的教学当中,并且对生物制药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改革,为探索更有效的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的教学方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制药 PBL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下载PDF
贵州产红孩儿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利琴 彭潇 +5 位作者 马雪 李勇军 刘春花 潘洁 王永林 王爱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为提升贵州产红孩儿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批贵州产红孩儿药材,观察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相关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红孩儿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其水分、总灰分及水溶性浸... 目的:为提升贵州产红孩儿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批贵州产红孩儿药材,观察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相关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红孩儿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其水分、总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孩儿药材中芦丁的含量。结果:红孩儿药材粉末呈棕褐色,石细胞类方形、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淀粉粒众多,复粒稀少;可见导管、草酸钙方晶/簇晶;在与红孩儿对照药材TLC图谱相同位置处显相同荧光斑点。5批红孩儿药材中水分含量为10.15%~11.41%,总灰分含量为8.70%~12.5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6.91%~19.58%。芦丁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8.47~147.8μg/mL(r=0.9998),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稳定性试验(8 h)的RSD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9%~100.29%(RSD为0.23%~2.59%,n=3);5批红孩儿药材中芦丁的含量为0.102%~0.198%。结论:药材水分、总灰分含量分别不得超过13.0%、14.0%,水溶性浸出物、芦丁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5.0%、0.080%。本研究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红孩儿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孩儿 质量标准 显微观察 水分 总灰分 水溶性浸出物 芦丁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2B6的Flp-In^(TM)CHO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4
作者 李靖 陆定艳 +4 位作者 陈帅帅 孙佳 郑林 李勇军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35-1439,1446,共6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2B6(CYP2B6)的Flp-In^(TM)CHO细胞系。方法将Flp-In^(TM)CHO细胞分为Flp-In^(TM)CHO组、Flp-In^(TM)CHO空载体组及Flp-In^(TM)CHO-CYP2B6组,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分别将pcDNA5/FRT空质粒和pcDNA5...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2B6(CYP2B6)的Flp-In^(TM)CHO细胞系。方法将Flp-In^(TM)CHO细胞分为Flp-In^(TM)CHO组、Flp-In^(TM)CHO空载体组及Flp-In^(TM)CHO-CYP2B6组,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分别将pcDNA5/FRT空质粒和pcDNA5/FRT-CYP2B6重组质粒转染至Flp-In^(TM)CHO空载体组细胞和Flp-In^(TM)CHO-CYP2B6组细胞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荧光素酶实验检测转染细胞中CYP2B6 mRNA水平、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用四氮唑盐(MTS)测定转染CYP2B6的Flp-In^(TM)CHO细胞对环磷酰胺的毒性敏感性。结果与Flp-In^(TM)CHO组和Flp-In^(TM)CHO空载体组相比,Flp-In^(TM)CHO-CYP2B6组细胞中CYP2B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酶活性显著增加(P<0.001),对环磷酰胺的毒性敏感度显著增加(P<0.001)。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CYP2B6的Flp-In^(TM)CHO细胞系,为研究药物代谢和筛选毒性药物提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2B6 稳定表达 酶活性 环磷酰胺 Flp-In^(TM)CHO细胞系
下载PDF
银杏黄酮苷元减轻多柔比星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英 钱丽 +6 位作者 王开靓 李琴 刘春花 孙佳 潘洁 李勇军 陆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4,共6页
目的探究银杏黄酮苷元(GA)减轻多柔比星(DOX)心脏毒性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DOX组)和GA+DOX组(GDOX组),每组12只。DOX组小鼠隔天尾静脉注射DOX药液3mg/kg,GDOX组小鼠每天灌胃GA混悬液100mg/... 目的探究银杏黄酮苷元(GA)减轻多柔比星(DOX)心脏毒性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DOX组)和GA+DOX组(GDOX组),每组12只。DOX组小鼠隔天尾静脉注射DOX药液3mg/kg,GDOX组小鼠每天灌胃GA混悬液100mg/kg+隔天尾静脉注射DOX药液3mg/kg,连续15d。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基于代谢组学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技术,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基础上,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峰面积差异倍数>1且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DEMs),并基于HMDB、PubChem等数据库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与CON组比较,DOX组小鼠血清中AST、CK、CK-MB、LD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DOX组比较,GDOX组小鼠血清中上述指标(CK-MB除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CA、OPLS-DA结果均显示,CON组、DOX组、GDOX组小鼠心脏组织样品均能完全分离。经数据库匹配后,鉴定出37个共有DEMs,其中DOX组显著上调而GDOX组显著下调的DEMs有17个,DOX组显著下调而GDOX组显著上调的DEMs有8个;涉及通路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关键代谢物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磷脂酰胆碱(16∶0/18∶3)和牛磺酸。结论GA可能通过作用于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等关键代谢物来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进而减轻DOX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苷元 多柔比星 心脏毒性 代谢组学
下载PDF
稀花八角枫木脂素及萜类成分研究
6
作者 杨建平 杨婷 +4 位作者 朱敏汇 马雪 陆苑 孙佳 李勇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83-3691,共9页
目的研究稀花八角枫的木脂素及萜类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1)、杜仲树脂酚(2)、丁香脂素(3)、dehydrodiconife... 目的研究稀花八角枫的木脂素及萜类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1)、杜仲树脂酚(2)、丁香脂素(3)、dehydrodiconifery alcohol-9′-β-D-glucopyranoside(4)、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5)、citrusin B(6)、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O-β-D-glucopyranosides(7)、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8)rel-(7R,8S)-3,3′,5-trimethoxy-4′,7-epoxy-8,5′-neolignan-4,9,9′-triol-9-β-D-glucopyranoside(9)、(+)-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10)、龙花苷B(11)、(7 S,8R)-1-[4-O-(β-D-glucopyranosyl)-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12)、(7 R,8S)-4,9,9′-trihydroxyl-3-methoxyl-7,8-dihydrobenzofuran-1′-propylneolignan-3′-O-β-D-glucopyranoside(13)、(7 S,8R)-4,9,9′-trihydroxy-3,3′,5-trimethoxy-8,4′-oxy-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14)、cedrusin-4-O-β-D-glucopyranoside(15)、2,6,2′,6′-tetramethoxy-4,4′-bis(2,3-epoxy-1-hydroxypropyl)biphenyl(16)、路路通内酯(17)、mansonone E(18)、mansonone G(19)、mansonone H(20)、长寿花糖苷(21)、bullatantriol(22)、3-O-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23)、水芹素(24)。结论化合物1~16为木脂素类化合物,17~24为萜类化合物。化合物3~9、11~17、22~24为首次从八角枫属中分离得到,1、2、10、18~2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花八角枫 木脂素类 萜类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稀花八角枫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7
作者 王美芹 朱敏汇 +4 位作者 杨婷 汪洋 刘亭 李勇军 王永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3,共9页
目的:研究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稀花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 subsp.pauciflorum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稀花八角枫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 目的:研究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稀花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 subsp.pauciflorum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稀花八角枫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体外炎症模型测定化合物对一氧化氮(NO)释放的抑制作用。结果:从稀花八角枫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八角枫碱(1)、尿嘧啶(2)、尿嘧啶苷(3)、5-羟基-2-羟基甲基吡啶(4)、β-腺苷(5)、5-(hydroxymethyl)-1H-pyrrole-2-carbaldehyde(6)、N-trans-cinnamoyltyramine(7)、6-hydroxy-3,4-dihydro-1-oxo-β-carboline(8)、8-羟基喹啉(9)、(-)-(2R)-1-O-β-D-glucopyranosyl-2-{2,6-dimethoxy-4-[1-(E)-propen-3-ol]phenoxyl}propane-3-ol(10)、愈创木基甘油-9-O-β-D-吡喃葡萄糖苷(11)、4-O-(glycer-2-yl)-dihydroconiferyl alcohol-1′-O-β-D-mannopyranoside(12)、3,5-dimethoxy-4-O-β-D-glucopyranosylphenylpropane-7,9-diol(13)、4-(2,3-di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14)、7-(3-ethoxy-5-methoxyphenyl)propane-7,8,9-triol(15)、4-(α-L-鼠李吡喃糖基氧基)苯甲醛(16)、对羟基苯甲醛(17)、丁香醛(18)、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9)、(R)-6-hydroxy-4,7-dimethyl-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20)、对羟基苯乙酮(21)、二氢松柏醇(22)、邻苯二酚(23)、dibothrioclininsⅡ(24)、水杨苷(25)、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26)、2-(ethoxymethyl)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27)、3′-O-methyl-3,4-di-O-methylenedioxyellagic acid(28)、岩白菜素(29)、3′-O-methyl-3,4-methylenedioxy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30)。结论:其中,化合物3~10、12~22、24、26、27、29为首次从八角枫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1、23、25、28、30为首次从稀花八角枫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7、11~13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花八角枫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载阿霉素纳米粒温敏凝胶复合体系的体内缓释性能和抗肿瘤作用及瘤内滞留性能评价
8
作者 杜华康 陆苑 +4 位作者 金阳 陈玉颖 王永林 李勇军 刘文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1-367,374,共8页
目的探讨载阿霉素(DOX)纳米粒温敏凝胶(DOX-NPs-Gel)复合体系的体内缓释性能、抗肿瘤作用及瘤内滞留性能。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DOX组、DOX-碘油组(4 g/L DOX溶液1 mL与碘油1 mL混匀现配,5 mL/kg)及DOX-NPs-Gel组(5 mg/kg DOX+2... 目的探讨载阿霉素(DOX)纳米粒温敏凝胶(DOX-NPs-Gel)复合体系的体内缓释性能、抗肿瘤作用及瘤内滞留性能。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DOX组、DOX-碘油组(4 g/L DOX溶液1 mL与碘油1 mL混匀现配,5 mL/kg)及DOX-NPs-Gel组(5 mg/kg DOX+2 g/L DOX),腹腔注射,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眼底静脉丛穿刺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检测血浆中DOX的浓度,利用WinNonLin 8.1软件拟合主要药代参数[半衰期(t 1/2)、峰浓度(C max)、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平均驻留时间(MRT)];培养、收集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制成悬液,单次接种于90只雄性ICR小鼠右腋皮下构建荷瘤模型,分2部分进行实验,第一部分取荷瘤小鼠36只均分为生理盐水组(注射用生理盐水,5 mL/kg)、空白NPs-Gel组(100 mg空白NPs冻干粉分散于1 mL空白Gel,5 mL/kg)、碘油组(碘油,5 mL/kg)、DOX组(2 g/L DOX,5 mL/kg)、DOX-碘油组(4 g/L DOX溶液1 mL与碘油1 mL混匀现配,5 mL/kg)及DOX-NPs-Gel组(2 g/L DOX,5 mL/kg),瘤内注射、给药1次,观测10 d,给药后每2天称体质量1次并计算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百分比,称重后同时测量各组小鼠瘤体宽度、长度并计算肿瘤体积(V),观测结束时脱颈处死、剥离肿瘤组织,称取各组小鼠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然后制作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学特征;第二部分取荷瘤小鼠54只均分为DOX组、DOX-碘油组及DOX-NPs-Gel组,给药剂量和途径同前,给药后12、24、48、72、96及120 h时取各组3只小鼠脱颈处死,剥离肿瘤组织,采用UPLC-MS/MS检测瘤体组织中各时间点的DOX瘤内滞留率。结果体内缓释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余组,DOX-NPs-Gel组大鼠t 1/2延长、CL降低(P<0.05);抗肿瘤作用考察结果显示,与其它治疗组相比,DOX-NPs-Gel组小鼠肿瘤组织生长最慢,瘤重降低(P<0.05),抑瘤率最高(76.55%),HE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出现大范围凋亡和坏死情况;瘤内滞留性能考察结果显示,DOX-NPs-Gel组小鼠第5天时滞留率为(44.14±3.84)%,其余组第4天时滞留率已降至0%。结论与DOX和DOX-碘油相比,DOX-NPs-Gel在动物体内具有更强的缓释性能、抗肿瘤作用及瘤内滞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温敏凝胶 药代动力学 抗肿瘤作用 缓释作用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载阿霉素纳米粒温敏凝胶的制备及评价
9
作者 杜华康 陆苑 +4 位作者 金阳 陈玉颖 王永林 李勇军 刘文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目的 对制备出可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载阿霉素纳米粒温敏凝胶(DOX-NPs-Gel)复合体系的相关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法制备载阿霉素纳米粒(DOX-NPs),考察其外观、粒径、PDI和Zeta电位,经... 目的 对制备出可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载阿霉素纳米粒温敏凝胶(DOX-NPs-Gel)复合体系的相关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法制备载阿霉素纳米粒(DOX-NPs),考察其外观、粒径、PDI和Zeta电位,经冷冻干燥得DOX-NPs冻干粉,将其分散于壳聚糖(CS)/β-甘油磷酸(β-GP)温敏凝胶(Gel),制得DOX-NPs-Gel;采用倒瓶法考察Gel、DOX-Gel、空白-NPs-Gel及DOX-NPs-Gel在37℃下的胶凝化时间及胶凝温度;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通过兔耳中动脉栓塞实验考察了空白-NPs-Gel的栓塞性能;通过在皮下注射空白-NPs-Gel于不同时间脱颈死小鼠,剥离出空白-NPs-Gel,测量其大小及质量,评价其吸收特性;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DOX、DOX-NPs、DOX-Gel的体外释放;采用无膜溶出法考察DOX-NPs-Gel的体外释放。结果 制备出的DOX-NPs形态规则,粒径为(186.68±5.99)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0.01),Zeta电位为(-23.33±1.54)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7.10±4.46)%和(2.64±0.19)%;DOX-NPs-Gel 37℃下胶凝化时间为(165±15)s,胶凝化温度为(34.67±0.47)℃,冻干后其微观结构为整齐紧密的多孔结构;该复合体系可顺利通过微导管注射,可栓塞兔耳中动脉,且在皮下可被缓慢吸收;体外释放结果显示,第7天时DOX-NPs-Gel中DOX和DOX-NPs的释放率分别为(6.15±0.19)%和(47.25±5.11)%。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DOX-NPs-Gel在体温下可快速胶凝、可栓塞血管和皮下吸收,能够缓慢释放DOX-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温敏凝胶 纳米粒 阿霉素 缓释制剂 体外释放
下载PDF
骨康胶囊组方药物对成骨细胞SaOS-2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健 李靖 +5 位作者 彭潇 董莉 沈艳珍 李勇军 席晓岚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研究骨康胶囊组方药物续断、三七、芭蕉根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Sa OS-2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含药培养基培养Sa OS-2作为对照组,给药组Sa OS-2分别用1、10、100、200、400、800 mg/L续断、芭蕉根及三七水提物作用,MTT... 目的:研究骨康胶囊组方药物续断、三七、芭蕉根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Sa OS-2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含药培养基培养Sa OS-2作为对照组,给药组Sa OS-2分别用1、10、100、200、400、800 mg/L续断、芭蕉根及三七水提物作用,MTT法测定Sa OS-2细胞增殖情况,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ELISA法检测钙离子和骨钙素(OTC)的分泌以及用茜素红染色法测定成骨细胞矿化结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续断各浓度水提物可显著促进Sa OS-2细胞的增殖、增强ALP活性且对细胞Ca2+的分泌有促进作用(P<0. 05或P <0. 01),浓度为100、200 mg/L的续断水提物对Sa OS-2细胞分泌OTC能力及对细胞的矿化有促进作用(P <0. 05或P <0. 01);三七水提物除了浓度为200 mg/L时有明显促进OTC分泌的作用(P <0. 05)外,浓度为10、100 mg/L的三七水提物及各浓度的芭蕉根水提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作用均不明显(P>0. 05)。结论:骨康胶囊治疗骨质疏松作用可能与其组方续断的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康胶囊 续断 三七 芭蕉根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矿化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下载PDF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药物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艳丽 刘春花 +4 位作者 潘洁 孙佳 刘亭 李勇军 陆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58-2267,共10页
生命科学研究促进了组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可以从基因和蛋白功能等方面揭示生命科学活动外,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十分精细的调控体系,既有直接参与能量代谢的糖类、脂质及其中间代谢物,也有对新陈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的... 生命科学研究促进了组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可以从基因和蛋白功能等方面揭示生命科学活动外,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十分精细的调控体系,既有直接参与能量代谢的糖类、脂质及其中间代谢物,也有对新陈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它们在体内形成相互关联的代谢网络,共同参与对生命活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代谢组学 药物研发 研究流程 应用
下载PDF
曲酸类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敏 凡美艳 +4 位作者 杨维 冯倩倩 马雪 李勇军 王广成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1-1011,共11页
曲酸是由曲霉属和青霉属等多种真菌发酵而产生的一类有机酸,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和抗酪氨酸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曲酸具有突出的抗酪氨酸酶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国内外学者以其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了大量... 曲酸是由曲霉属和青霉属等多种真菌发酵而产生的一类有机酸,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和抗酪氨酸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曲酸具有突出的抗酪氨酸酶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国内外学者以其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结构修饰和改造研究。根据曲酸骨架结构修饰和改造的位置进行分类,介绍近年来文献报道具有抗酪氨酸酶活性的曲酸衍生物,以期为后续研发低毒、高效的新型曲酸类酪氨酸酶抑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酸 结构修饰 研究进展 酪氨酸酶抑制剂 衍生物
下载PDF
川芎嗪-丹参配伍前后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容 勾健 +5 位作者 刘亭 巩仔鹏 陆苑 刘春花 黄勇 孙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5,共8页
目的对盐酸川芎嗪与丹参配伍前后在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差异进行探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溶液复制AMI模型,分为川芎嗪组(ligustrazine,LG)、丹参组(Danshen,DS)和川芎嗪... 目的对盐酸川芎嗪与丹参配伍前后在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差异进行探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溶液复制AMI模型,分为川芎嗪组(ligustrazine,LG)、丹参组(Danshen,DS)和川芎嗪-丹参组(ligustrazine-Danshen,LD),采用UPLC-MS/MS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下川芎嗪和丹参素2种活性成分在心脏、肝、脾、肺、肾、脑组织中的含量差异。结果注射后川芎嗪和丹参素在AMI大鼠各组织中分布广泛且迅速达峰;配伍前后,各组川芎嗪在脑组织中含量最高,在肝组织中含量最低;丹参素在肾组织中含量最高,在脑组织中含量最低,表明川芎嗪较丹参素更易透过血脑屏障,且主要蓄积组织有所差异;而配伍用药显著增加了川芎嗪和丹参素在靶器官心脏中的AUC(P<0.001)。结论推测川芎嗪与丹参配伍可能是通过增加主要药效成分在心脏中的分布增强治疗作用,进而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丹参 配伍 组织分布 差异
下载PDF
基原为杜鹃兰的山慈菇质量控制研究
14
作者 肖秋肖 韦迪 +4 位作者 仁莎莎 张元现 陈轻轻 黄勇 李月婷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60-2766,共7页
目的:建立山慈菇U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2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ORTECS T3(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甲醇∶乙腈(1∶2)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μL;检测波长为260 n... 目的:建立山慈菇U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2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ORTECS T3(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甲醇∶乙腈(1∶2)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μL;检测波长为26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质量差异成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35批山慈菇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色谱峰6、7分别为4-甲氧基菲-2,7-二醇、blestriarene C。35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739~0.998。HCA及PCA分析均将35批样品分为5类,通过OPLS-DA确定4-甲氧基菲-2,7-二醇、blestriarene C对区分不同产地山慈菇的贡献较大。35批山慈菇中上述2个成分含量分别为0.7329~69.4868μg/g、2.3272~81.6388μg/g。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能够较全面的评价山慈菇的质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兰 山慈菇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C239S突变体稳定表达Flp-In^(TM)CHO细胞系的建立
15
作者 何俊奇 陆定艳 +4 位作者 陈帅帅 李勇军 王永林 郑江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454-1458,共5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3亚家族A成员4(CYP3A4)的C239S突变体(CYP3A4-C239S)的Flp-In^(TM)CHO细胞系。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将pcDNA5/FRT-CYP3A4-C239S突变型重组质粒和pcDNA5/FRT-空质粒转染至Flp-In TM CHO细...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3亚家族A成员4(CYP3A4)的C239S突变体(CYP3A4-C239S)的Flp-In^(TM)CHO细胞系。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将pcDNA5/FRT-CYP3A4-C239S突变型重组质粒和pcDNA5/FRT-空质粒转染至Flp-In TM CHO细胞,潮霉素B(500 g/L)进行稳定筛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P3A4-C239S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黄曲霉素B1(AFB1)细胞毒性实验检测细胞活性。结果与Flp-In^(TM)CHO-空质粒组相比,Flp-In^(TM)CHO-3A4-C239S组的CYP3A4-C239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01),AFB1细胞毒性实验显示,CYP3A4-C239S细胞组对AFB1的毒性敏感度显著增加(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CYP3A4-C239S的Flp-In^(TM)CHO细胞系,且为后续研究CYP3A4突变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支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3A4 黄曲霉毒素B1 突变体 稳定表达 Flp-In^(TM)CHO细胞
下载PDF
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机制
16
作者 唐银彤 官志忠 +5 位作者 陆定艳 陈帅帅 吴忠秀 曹陶涛 郭玮钰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37-1144,共8页
目的探讨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DKMG和不表达EGFRvⅢ的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各自分为空白(Con)组(DMEM培养液)、低浓度黑骨藤组(... 目的探讨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DKMG和不表达EGFRvⅢ的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各自分为空白(Con)组(DMEM培养液)、低浓度黑骨藤组(100 mg/L黑骨藤培养液)、中浓度黑骨藤组(200 mg/L黑骨藤培养液)及高浓度黑骨藤组(400 mg/L黑骨藤培养液),处理细胞24 h,采用细胞增殖与毒力检测试剂盒(MTS)检测各组DKMG、U87MG细胞的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KMG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BCL2-Associated X(Bax)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cl-2、Bax、半胱氨酸蛋酶家族(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MTS检测显示,与Con组相比,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各浓度黑骨藤组U87MG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qRT-PCR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中EGFRvⅢ和Bcl-2 mRNA表达降低(P<0.05),Bax表达无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黑骨藤可诱发DKMG细胞凋亡,产生细胞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vⅢ、Bcl-2、Caspase-3表达及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黑骨藤 DKMG细胞 U87MG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山慈菇多糖的水提醇沉法工艺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静 肖秋肖 +7 位作者 肖红琴 康宁芳 巩仔鹏 郑林 王爱民 李勇军 黄勇 李月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34-141,共8页
【目的】探讨山慈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山慈菇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奠定基础。【方法】对山慈菇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固液比(g∶mL,1∶20、1∶30、1∶40、1∶50和1∶60)、提取温度(6... 【目的】探讨山慈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山慈菇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奠定基础。【方法】对山慈菇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固液比(g∶mL,1∶20、1∶30、1∶40、1∶50和1∶60)、提取温度(60℃、70℃、80℃、90℃和100℃)、提取时间(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和150 min)及醇沉浓度(70%、75%、80%、85%和90%)等不同因素对山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山慈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山慈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40、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122 min,山慈菇多糖的提取率为7.04%。【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下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山慈菇多糖的提取率为7.04%,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结果可靠,准确,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等优点,适用于山慈菇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山慈菇 多糖 水提醇沉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基于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不同粒径天麻粉的吸收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艳 刘帆 +4 位作者 巩仔鹏 陈亭亭 陶陶 刘智 王爱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3-422,共10页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天麻粉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的肠吸收特征,探讨粒径对上述成分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以累积吸收量(Q)和吸收速率常数(Ka)为指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剂量(...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天麻粉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的肠吸收特征,探讨粒径对上述成分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以累积吸收量(Q)和吸收速率常数(Ka)为指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剂量(2.5、5、10 g/L)和不同粒径(细粉146μm、极细粉52μm、超微粉37μm)的天麻粉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中的吸收情况。结果:2.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和巴利森苷B的Q、Ka值(全肠段),巴利森苷C的Q值(结肠)和Ka值(回肠、结肠);2.5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Ka值(全肠段),巴利森苷B的Q、Ka值(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巴利森苷C的Ka值(结肠);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的Q值(十二指肠),巴利森苷A和巴利森苷B的Q值(全肠段),巴利森苷C的Q值(十二指肠、空肠);5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值(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和Ka值(全肠段),巴利森苷B的Q值(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C的Q值(十二指肠、回肠);10 g/L天麻极细粉中巴利森苷B的Q、Ka值(空肠、回肠),巴利森苷C的Q值(空肠、回肠)以及10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值(结肠)和Ka值(十二指肠),巴利森苷B的Q值(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和Ka值(十二指肠、结肠),巴利森苷C的Q值(十二指肠、回肠)和Ka值(十二指肠)均较同剂量天麻细粉显著升高(P<0.05或P<0.01)。2.5 g/L天麻极细粉中巴利森苷A的Ka值(空肠),巴利森苷C的Q值(十二指肠);2.5 g/L天麻超微粉中巴利森苷A的Ka值(空肠、回肠),巴利森苷C的Q、Ka值(十二指肠、空肠);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的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A的Ka值(结肠),巴利森苷B的Ka值(回肠),巴利森苷C的Ka值(空肠、回肠);5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和巴利森苷C的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A的Q值(空肠、结肠)和Ka值(结肠),巴利森苷B的Ka值(空肠、回肠);10 g/L天麻极细粉中巴利森苷A的Q、Ka值(回肠);10 g/L天麻超微粉中巴利森苷A的Q值(十二指肠)和Ka值(空肠),巴利森苷C的Ka值(空肠)均较同剂量天麻细粉显著降低(P<0.05或P<0.01)。2.5 g/L天麻细粉中天麻素的Q值(结肠),巴利森苷A的Q值(结肠)和Ka值(回肠、结肠),巴利森苷B的Q、Ka值(空肠、结肠),巴利森苷C的Q、Ka值(回肠、结肠);2.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的Q、Ka值(结肠),巴利森苷A的Q值(回肠、结肠)和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C的Ka值(结肠);2.5 g/L天麻超微粉中巴利森苷A和巴利森苷C的Q值(结肠)和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B的Q、Ka值(回肠、结肠);5 g/L天麻细粉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和巴利森苷C的Q、Ka值(结肠),巴利森苷B的Ka值(结肠);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和巴利森苷A的Q、Ka值(结肠),巴利森苷C的Q、Ka值(空肠、回肠、结肠);5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Ka值(回肠、结肠),巴利森苷A的Q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B的Q、Ka值(空肠、结肠),巴利森苷C的Q值(空肠、结肠)和Ka值(空肠、回肠、结肠);10 g/L天麻细粉中天麻素的Q值(结肠)以及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的Q、Ka值(空肠、回肠、结肠);10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的Q值(结肠),巴利森苷A和巴利森苷C的Q、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B的Q、Ka值(结肠);10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值(结肠)和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A和巴利森苷C的Q、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B的Q值(空肠、回肠、结肠)和Ka值(回肠、结肠)均较同组十二指肠显著降低(P<0.05)。2.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的Q、Ka值(空肠),2.5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值(空肠、回肠)和Ka值(空肠),5 g/L天麻细粉中天麻素的Q、Ka值(空肠、回肠);2.5 g/L天麻极细粉中巴利森苷B的Q值(空肠、回肠)和Ka值(空肠),5 g/L天麻细粉中巴利森苷B的Ka值(空肠、回肠),10 g/L天麻极细粉中巴利森苷B的Ka值(回肠)均较同组十二指肠显著升高(P<0.05)。5 g/L以及10 g/L天麻细粉、极细粉、超微粉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的Q、Ka值(全肠段)均较同肠段同粒径2.5 g/L天麻粉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天麻中的4种有效成分在4个肠段均有吸收,且主要集中于小肠。天麻中的天麻素可能为被动吸收,巴利森苷类则可能为主动转运;粒径可影响上述4种有效成分的肠吸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粒径 外翻肠囊模型 吸收特性 天麻素 巴利森苷类
下载PDF
隔山消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及多指标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佳 勾健 +4 位作者 秦兰 刘亭 潘洁 韦宇 刘春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3-679,共7页
目的建立隔山消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同时测定其中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ACE UExcel C_(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40℃,... 目的建立隔山消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同时测定其中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ACE UExcel C_(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以青阳参苷元为参照,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16批隔山消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 26.0软件和SIMCA 1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影响隔山消药材质量的差异性成分;采用相同的HPLC法测定丁香酸、去酰基萝藦苷元、白首乌二苯酮和青阳参苷元的含量。结果16批隔山消药材中共有29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723~0.998;共指认了4个共有峰,分别为丁香酸(7号峰)、去酰基萝藦苷元(9号峰)、白首乌二苯酮(13号峰)、青阳参苷元(15号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6批隔山消药材可聚为3类,其中S1为一类,S3为一类,S2、S4~S16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706%,分类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VIP值大于1的共有峰由大到小依次为20号峰、10号峰、25号峰、12号峰、15号峰(青阳参苷元)、21号峰、14号峰、16号峰、26号峰、22号峰、17号峰。丁香酸、去酰基萝藦苷元、白首乌二苯酮和青阳参苷元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153~45.7780、2.3794~152.2810、0.6420~41.0850、14.5416~930.6620μg/mL(R^(2)均大于0.999);定量限分别为0.3577、0.4759、0.6420、2.4236μg/mL,检测限分别为0.1460、0.1641、0.2488、0.8333μg/mL;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RSD=2.00%,n=9)、98.54%(RSD=2.21%,n=9)、96.33%(RSD=2.54%,n=9)、95.96%(RSD=2.93%,n=9);含量分别为17.12~147.80、95.23~583.10(S8低于定量限)、16.91~210.88、211.68~3587.15(S1低于定量限)μg/g。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用于隔山消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山消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石吊兰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坤 谢家丽 +3 位作者 李勇军 王永林 张旭 刘春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91-1396,共6页
目的:了解石吊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石吊兰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吊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结合中药Q-marker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 目的:了解石吊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石吊兰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吊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结合中药Q-marker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入血成分等方面对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与结论:石吊兰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苯乙醇苷类、苯甲醇苷类、植物甾醇类和三帖皂苷类等;其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炎、保肝、止咳祛痰、平喘镇静、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以及抗过敏等。根据Q-marker核心概念,可将单一成分石吊兰素、木通苯乙醇苷B和isonuomioside A作为石吊兰的Q-marker,将黄酮类、苯乙醇苷类、三萜皂苷类作为石吊兰Q-marker筛选的备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吊兰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