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nt信号通路与自身免疫调节因子共同参与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
1
作者 文廷浩 李远迪 +5 位作者 何可可 宋雯茜 王先斌 高杰 苏敏 胡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96-2001,共6页
背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gene,Aire)及Wn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Wnt信号与Aire是否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尚未可知。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和自身... 背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gene,Aire)及Wn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Wnt信号与Aire是否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尚未可知。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和自身免疫调节因子与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两步分化方法定向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内胚层再分化为胸腺上皮祖细胞,然后用Aire shRNA慢病毒感染小鼠胚胎干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单克隆稳定株,再采用两步分化方法进行诱导分化,分别于定向诱导分化第0,3,10天,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Real-Time qPCR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定向诱导分化第0天,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SEA1、OCT4表达呈阳性;②定向诱导分化第3天,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OX17、FOXA2表达呈双阳性;③定向诱导分化第10天,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PCAM1、K5、K8表达呈阳性;④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相比,诱导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升高,Aire蛋白表达降低;⑤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相比,诱导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及Aire mRNA表达升高;⑥与正常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最终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相比,敲低Aire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最终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综上所述,Wnt信号通路和Aire共同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小鼠胸腺上皮祖细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胚胎干细胞 胸腺上皮祖细胞 内胚层细胞
下载PDF
抗菌肽AMP-17对黄曲霉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丽娟 国果 +6 位作者 田竺青 孙朝琴 杨隆兵 黄明娇 刘鉴 彭建 石帮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4-69,共6页
探讨抗菌肽AMP-17对食源性微生物黄曲霉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产毒等的影响。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AMP-17对黄曲霉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绘制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板及干重法计算经AMP-17作用后,黄曲霉... 探讨抗菌肽AMP-17对食源性微生物黄曲霉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产毒等的影响。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AMP-17对黄曲霉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绘制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板及干重法计算经AMP-17作用后,黄曲霉的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AMP-17对黄曲霉毒素产量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AMP-17作用后黄曲霉孢子及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MP-17对黄曲霉的MIC为50μg/mL;生长曲线显示其能显著抑制黄曲霉的生长;50μg/mL AMP-17作用后黄曲霉孢子萌发率为8%,菌丝抑制率可达72.5%;低浓度的AMP-17即可显著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合成;经AMP-17干预后,黄曲霉孢子及菌丝形态结构均遭到明显破坏。因此AMP-17对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AMP-17应用于食品防腐提供了实验依据,可进一步丰富食物防腐剂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AMP-17 黄曲霉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应激诱导磷蛋白1可能通过调节Cx43表达影响低温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电传导 被引量:2
3
作者 安丽 高鸿 +9 位作者 刘艳秋 钟毅 曹莹 易菁 刘旸 佟睿 潘志军 王圣钊 吴昊 刘美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低温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心室肌电传导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2~3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离体心脏灌注模型16个,随机分为两组(n=8),正常对照组(C组):持续灌注37℃K-H液120 min;低温缺血再灌注组(IR组):持续灌注37... 目的探讨低温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心室肌电传导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2~3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离体心脏灌注模型16个,随机分为两组(n=8),正常对照组(C组):持续灌注37℃K-H液120 min;低温缺血再灌注组(IR组):持续灌注37℃K-H液30 min后停止灌注60 min,随后再灌注30 min。分别在持续灌注15 min(T_(0))、持续灌注30 min(T_(1))、再灌注15 min(T_(2))、再灌注30 min(T_(3))时点采集心率(HR)、传导速度(CV)和电传导图并记录心律失常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再灌注后左心室前壁组织应急诱导磷蛋白1(STIP1)、连接蛋白43(Cx43)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IR组:在再灌注期间,有7例发生心律失常;在T_(2)、T_(3)时点与T_(0)和T_(1)比较,HR、CV明显降低(P<0.05)且传导方向呈发散改变。与C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中STIP1、Cx4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IR组Cx43蛋白着色的颗粒减少,有偏侧化现象。结论STIP1可能通过调节Cx43表达影响低温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电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心律失常 心室肌 电传导 应激诱导磷蛋白1 连接蛋白43
下载PDF
红细胞膜相关蛋白通过IL-6/STAT3/ROR-γt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Th17细胞分化
4
作者 何可可 李远迪 +5 位作者 文廷浩 朱婕 高杰 胡蓉 韩锋 苏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8-545,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红细胞膜相关蛋白(ERMA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信号通路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红细胞膜相关蛋白(ERMA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信号通路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验证不同浓度ERMAP-Ig融合蛋白功能;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ERMAP基因敲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ERMAP-Ig融合蛋白在体外对Th17细胞分化影响。40只6周龄普通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EAE模型:对照(control)-Ig和ERMAP-Ig组,每组20只;记录临床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EAE小鼠体内Th17细胞分化情况。40只6周龄已鉴定的野生型和ERMAP基因敲除小鼠分为2组建立EAE模型:ERMAP^(+/+)和ERMAP^(-/-)组,每组20只。记录临床评分;脊髓HE和固蓝(LFB)染色并进行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IL-17A+CD4+T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白细胞介素17(IL-17)、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ROR-γt蛋白水平表达;Real-time PCR检测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STAT3和ROR-γt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水平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1.外源性ERMAP-Ig融合蛋白抑制体内外Th17细胞分化且减轻小鼠EAE症状。2.与对照组相比,ERMAP^(-/-)组EAE小鼠炎性浸润和脱髓鞘症状加重,Th17分泌IL-17A增加。3.内源性ERMAP基因敲除后,IL-17、TNF-α、IL-6、STAT3及ROR-γt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MAP可能通过IL-6/STAT3/ROR-γt信号通路调控Th17细胞分化,参与小鼠EAE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相关蛋白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 维甲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γt 流式细胞术 小鼠
原文传递
家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和MD14-3-3互作蛋白筛选
5
作者 陈明明 焦振龙 +1 位作者 赵文静 国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1-1458,共8页
【目的】构建家蝇Musca domestica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筛选MD14-3-3互作蛋白。【方法】以家蝇为研究对象,经mRNA纯化、cDNA初级文库构建、重组pGADT7-DEST构建次级文库,构建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构建pGBKT7-MD14-3-3质粒作为诱饵筛选与MD... 【目的】构建家蝇Musca domestica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筛选MD14-3-3互作蛋白。【方法】以家蝇为研究对象,经mRNA纯化、cDNA初级文库构建、重组pGADT7-DEST构建次级文库,构建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构建pGBKT7-MD14-3-3质粒作为诱饵筛选与MD14-3-3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回转验证。【结果】成功构建文库容量为1.6×10^(7) CFU,重组率为100%的家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2个靶蛋白,回转试验表明mucin-like protein HKR1与抗菌肽ctenidin-1为MD14-3-3的互作蛋白。【结论】从成功构建的家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中筛选出MD14-3-3蛋白的2个互作蛋白,为进一步探究家蝇免疫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血细胞 MD14-3-3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下载PDF
Wnt7a/β-连环蛋白/自身免疫调节因子信号通路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远迪 马静怡 +6 位作者 余佳珊 何可可 文廷浩 高杰 李红 苏敏 胡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60,共8页
目的探讨NOD/Ltj小鼠自发1型糖尿病(T1D)过程中,胸腺内Wnt信号通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及T1D组织特异性抗原(TSAs)胰岛素2(Ins2)、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表达与T1D发生的关系。方法60只雌性NOD/Ltj小鼠分3组:3周组、16周未发病组... 目的探讨NOD/Ltj小鼠自发1型糖尿病(T1D)过程中,胸腺内Wnt信号通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及T1D组织特异性抗原(TSAs)胰岛素2(Ins2)、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表达与T1D发生的关系。方法60只雌性NOD/Ltj小鼠分3组:3周组、16周未发病组及16周发病组,每组20只;非空腹血糖值连续2次≥11.1 mmol/L视为发生T1D。胰腺HE染色观察胰岛炎发生情况,抗Ins、CD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胰岛β细胞或浸润炎性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胸腺Wnt7a、β-catenin、AIRE、Ins、GAD67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胸腺T细胞比例。结果1.随着T1D发生,胰岛组织结构破坏,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残存胰岛细胞减少;Ins^(+)胰岛β细胞周围见大量CD45^(+)细胞聚集。2.随年龄的增加,胸腺Wnt7a、β-连环蛋白(catenin)、AIRE、Ins和GAD67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降低;同周龄发病组小鼠与未发病组小鼠相比,胸腺Ins表达下降。3.与3周组相比,16周未发病组CD4、CD8单阳性T细胞比例降低;16周发病组CD4、CD8单阳性T细胞比例升高,CD4、CD8双阳性T细胞比例降低。结论Wnt7a/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AIRE表达,下调T1D相关TSAs表达,参与T1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WNT信号通路 免疫印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NOD/Ltj小鼠
原文传递
家蝇新型抗菌肽抗肿瘤活性研究
7
作者 田竺青 杨隆兵 +5 位作者 朱丽娟 孙朝琴 黄明娇 彭建 刘鉴 国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研究家蝇抗菌肽17(AMP-17)和家蝇天蚕素18(C18)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人白血病细胞(K562、Hel)、人结肠癌细胞(DLD-1、Caco2)、人肝癌细胞(HepG2)、人喉癌细胞(HEP-2)、人肺癌细胞(A549)分为正常组(只加完全培养... 目的研究家蝇抗菌肽17(AMP-17)和家蝇天蚕素18(C18)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人白血病细胞(K562、Hel)、人结肠癌细胞(DLD-1、Caco2)、人肝癌细胞(HepG2)、人喉癌细胞(HEP-2)、人肺癌细胞(A549)分为正常组(只加完全培养基)、阳性对照组(9.38,18.75,37.50,75.00和150.00μg·mL^(-1)盐酸阿霉素)、AMP-17实验组(60,80,100,120和140μg·mL^(-1) AMP-17)和C18实验组(10,20,40,60和80μg·mL^(-1) C18)。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计算半抑制浓度(IC_(50));用CCK-8法检测AMP-17和C18对人正常单核细胞(THP-1)的细胞毒性;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AMP-17和C18对小鼠红细胞的半数溶血值(HC_(50))。结果AMP-17、C18均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AMP-17对肿瘤细胞K562、Hel、DLD-1、Caco-2、HEP-2、HepG2和A549的IC_(50)值分别为(58.91±3.57),(80.81±1.16),(98.37±4.25),(88.16±3.46),(64.56±2.05),(70.03±1.78)和>150μg·mL^(-1);C18对上述肿瘤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26.80±0.20),(14.17±2.42),(13.59±2.48),(54.64±3.48),(36.30±0.23),(72.15±5.08)和(28.82±1.11)μg·mL^(-1)。AMP-17、C18和阳性药盐酸阿霉素对THP-1的IC_(50)值分别为(60.90±1.55),(32.60±1.21)和(8.51±0.81)μg·mL^(-1)。AMP-17和C18对红细胞的HC_(50)分别为>80和(44.41±5.45)μg·mL^(-1)。结论AMP-17、C18具有抗肿瘤活性,但C18溶血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抗菌肽17 家蝇天蚕素18 抗肿瘤活性 细胞毒性 溶血性
原文传递
抗菌肽AMP-17抗白念珠菌作用靶点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隆兵 田竺青 +5 位作者 周罗雄 孙朝琴 黄明娇 田淳仁 彭建 国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317,共14页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性病原体。抗菌肽AMP-17有较强的抗念珠菌活性,经AMP-17作用白念珠菌后的蛋白组学结果显示,细胞壁(XOG1)和氧化应激(SRR1)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显著,提示AMP-17可能通过影响XOG1和SRR...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性病原体。抗菌肽AMP-17有较强的抗念珠菌活性,经AMP-17作用白念珠菌后的蛋白组学结果显示,细胞壁(XOG1)和氧化应激(SRR1)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显著,提示AMP-17可能通过影响XOG1和SRR1基因发挥其抗白念珠菌作用。为进一步探究XOG1和SRR1基因是否为AMP-17的作用靶点,本研究利用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clustered regulator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associated protein 9,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白念珠菌xog1Δ/Δ和srr1Δ/Δ缺失菌;表型观察结果发现除XOG1基因缺失可影响白念珠菌的体外应激和菌丝形成,2个基因缺失对白念珠菌生长繁殖和生物膜形成无明显影响;药敏实验分析显示AMP-17对xog1Δ/Δ和srr1Δ/Δ缺失菌的MIC80值从野生菌的8μg/mL增至16μg/mL,而对srr1Δ/Δ::srr1回补菌的MIC80值降至野生菌水平。此外,AMP-17抑制2株缺失菌生物膜形成的能力均较野生菌明显降低,表明缺失菌在酵母态及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对AMP-17的敏感性均降低,提示XOG1和SRR1基因可能是AMP-17发挥抗白念珠菌的潜在靶点。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新型肽类抗真菌药物的抗菌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AMP-17 白念珠菌 XOG1 SRR1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CRISPR/Cas9)
原文传递
家蝇几丁质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赵文静 焦正龙 +3 位作者 苏佩佩 尚小丽 修江帆 国果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2-438,共7页
目的从基因家族的角度对家蝇几丁质酶进行鉴定与分析,初步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家蝇几丁质酶基因的结构、组成及蛋白的理化特性,并构建分子系统树;通过qPCR检测8个基因的时空表达情况和4个基因在3种浓度... 目的从基因家族的角度对家蝇几丁质酶进行鉴定与分析,初步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家蝇几丁质酶基因的结构、组成及蛋白的理化特性,并构建分子系统树;通过qPCR检测8个基因的时空表达情况和4个基因在3种浓度的20E处理下的表达变化。结果共鉴定20个家蝇几丁质酶基因,N-J树划分为8组;不同基因的外显子数量及结构域组成存在差异性;催化结构域具备昆虫几丁质酶高保守序列;相对分子质量为(26.663~270.602)×10^(3),pI为5.02~10.28。MdCht2、MdCht5、MdCht7和MdCht10在蛹期显著性高表达;MdCht4、MdCht8、MdCht9和MdIDGF7主要在幼虫期高表达;Ⅱ龄幼虫的8种几丁质酶基因呈组织特异性表达,其中在马氏管和肠组织中MdCht4显著性高表达。MdCht4、MdCht5、MdCht7和MdCht10对蜕皮激素20E的刺激呈正向应答,注射后8h和12h时的应激表达量与20E的浓度相关。结论家蝇丁质酶基因呈组织特异性表达,部分几丁质酶基因对蜕皮激素20E的刺激呈正向应答,本文可为家蝇几丁质酶的功能研究及家蝇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20-羟基蜕皮激素诱导(20E) 家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