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膈来源的心脏转移性恶性肿瘤治疗体会(附2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学军 李珀 +5 位作者 胡选义 吴观生 杨思远 陈黔苏 彭万富 江添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心脏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较少见。有文献报道[1]尸体检查发现心脏肿瘤的发生率为0.01%0.03%。其中恶性肿瘤约占1/41/3。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比原发性肿瘤高出20-40倍。其中首位是来源于白血病(55.2%),其次为肺癌(13.9%)、淋巴瘤(13... 心脏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较少见。有文献报道[1]尸体检查发现心脏肿瘤的发生率为0.01%0.03%。其中恶性肿瘤约占1/41/3。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比原发性肿瘤高出20-40倍。其中首位是来源于白血病(55.2%),其次为肺癌(13.9%)、淋巴瘤(13.4%),其它各种来源均不超过5%[2]。纵膈来源的心脏转移性恶性肿瘤少见报道,现将我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肿瘤 心脏 恶性肿瘤 转移
下载PDF
心脏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2
作者 李学军 李珀 +5 位作者 胡选义 吴观生 杨思远 陈黔苏 彭万富 江添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3期2112-2113,共2页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是较少见的肿瘤,据文献报道占全部肿瘤的0.017%-0.8%,占心脏肿瘤的10%-25%[1]。2010-2015年本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占同期心脏手术患者的0.15%(3/2037),仅占同期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13.04%(...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是较少见的肿瘤,据文献报道占全部肿瘤的0.017%-0.8%,占心脏肿瘤的10%-25%[1]。2010-2015年本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占同期心脏手术患者的0.15%(3/2037),仅占同期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13.04%(3/23)。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一种来源于原始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虽占成人软组织肉瘤的首位,但原发于心脏的MFH非常罕见,仅见个案报道。现将本院2015年7月收治的1例多形性MFH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 心脏肿瘤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血清前白蛋白联合SinoSCORE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帅 杨思远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联合SinoSCORE模型对心瓣膜置换术的补充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17年7月~2019年8月41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血清P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PA组(PA&... 目的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联合SinoSCORE模型对心瓣膜置换术的补充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17年7月~2019年8月41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血清P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PA组(PA<200 mg/L)和正常PA组(PA≥200 mg/L),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病死率及SinoSCORE对两组患者的预测病死率有无统计学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PA与术后死亡的关联性,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整体鉴别指数(IDI)来综合评价PA的补充预测价值。结果低PA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PA组患者(P<0.01),术后30 d病死率(包括自动出院后死亡)分别为13.2%和4.6%,SinoSCORE对两组患者的预测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PA水平与术后死亡负关联(OR=0.989,P<0.01)。SinoSCORE联合PA后ROC曲线下面积(AUC)增加0.091,与SinoSCORE单独预测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SinoSCORE联合PA后的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整体鉴别指数(IDI)为0.092和0.023。结论血清PA在SinoSCORE模型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死亡风险中有较好的补充预测价值。因此,在今后建立新的心脏瓣膜手术风险评分模型时可将血清PA作为重要的预测因子纳入到模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白蛋白 SINOSCORE 心脏瓣膜置换术
原文传递
瘦素在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昌瀚 潘斯斯 胡选义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瘦素是一种由肥胖基因编码的肽类激素,通过作用于瘦素受体而发挥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瘦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其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异... 瘦素是一种由肥胖基因编码的肽类激素,通过作用于瘦素受体而发挥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瘦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其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异常激活、水钠潴留,以及单独或与循环瘦素增加协同作用的内皮病变。瘦素主要通过下丘脑瘦素信号转导的下游效应来实现对血压的调控,激活心脏和肾脏中的交感神经,使RAAS系统激活、水钠潴留和循环扩张,最终使血压升高。这一系列反应已经在动物模型中得到了证明,但在人体上尚未得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因此,在人体中进一步研究下丘脑瘦素对高血压的具体作用及信号转导通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瘦素对血压调控的影响作用,并为高血压的诊治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瘦素受体 高血压
下载PDF
microRNAs对心脏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易菁 高鸿 潘斯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320-1323,共4页
非心脏外科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4%~20%,而心胸外科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30%,其中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90%。围术期心律失常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期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中存在... 非心脏外科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4%~20%,而心胸外科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30%,其中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90%。围术期心律失常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期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中存在的异常表达microRNAs可通过调控离子通道、缝隙连接蛋白及细胞内Ca2+处理蛋白等,参与心脏自律性、兴奋性以及传导性,从而调节心脏电生理稳态和心律失常。本文将主要从心脏电生理失衡的角度综述microRNA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心脏电生理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辣椒素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6
作者 杨思远 刘琳 孟立科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698-70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辣椒素对豚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辣椒素低剂量组、辣椒素中剂量组、辣椒素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而其余各组给予...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辣椒素对豚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辣椒素低剂量组、辣椒素中剂量组、辣椒素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而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三个辣椒素组豚鼠在高脂饮食的同时,加喂辣椒素2.5mg/kg、5mg/kg、10mg/kg。饲养14周后,取血检测血清脂质、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结果喂养高脂饲料14周后,模型组及辣椒素组豚鼠血脂含量明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辣椒素组豚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及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辣椒素在体内具有抗高脂血症形成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提高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激活素A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梅毅 胡选义 杨思远 《医学综述》 2019年第5期856-861,共6页
激活素A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最初通过培养的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发现其能够促进促卵泡激素的产生。目前,激活素A已成为各种基本生理过程的一个关键调节剂,如发育、体内平衡、炎症和组织重构等。在一些存在免疫炎症和(或)组织重... 激活素A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最初通过培养的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发现其能够促进促卵泡激素的产生。目前,激活素A已成为各种基本生理过程的一个关键调节剂,如发育、体内平衡、炎症和组织重构等。在一些存在免疫炎症和(或)组织重构的人类疾病中,人们发现激活素A来源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且存在差异化表达。然而,在一些疾病的背景下,激活素A同时具有破坏和保护性的功能。未来,深入研究其在免疫炎症、组织重构和组织修复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将为激活素A抑制剂改善或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素A 转化生长因子 组织重构 免疫炎症
下载PDF
SinoSCORE、EuroSCORE Ⅱ、STS的临床应用回顾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金帅 杨思远 《医学综述》 2019年第5期939-945,共7页
手术是治疗心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为了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针对不同的外科手术患者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手术风险评估模型。发展至今,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已有几十种,但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 手术是治疗心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为了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针对不同的外科手术患者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手术风险评估模型。发展至今,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已有几十种,但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是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评估模型(SinoSCORE)、新版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Euro SCOREⅡ)以及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STSscore)。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的研究中心报道的模型预测效果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风险评估模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评估模型 新版的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风险评估模型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雄 王峰 +1 位作者 陈开远 胡选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7期43-46,共4页
卵圆孔未闭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与隐源性脑卒中、偏头痛、减压病、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等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性封堵及对住院患者的治疗性封堵已在临床广泛开展。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卵圆孔未闭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与隐源性脑卒中、偏头痛、减压病、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等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性封堵及对住院患者的治疗性封堵已在临床广泛开展。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也发展出涉及不同手术入路及引导方式的多种变式。本文就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相关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评估卵圆孔未闭患者最佳手术方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经皮介入 超声心动图引导 射线引导 封堵器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卒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汪志雄 杨思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550-1551,共2页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1]。患者早期通常无症状,出现症状后则预后较差[2]。外科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是过去的金标准治疗,但部分患者因手术风险高或合并其他疾病而无法进行。Cribier...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1]。患者早期通常无症状,出现症状后则预后较差[2]。外科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是过去的金标准治疗,但部分患者因手术风险高或合并其他疾病而无法进行。Cribier等[3]于2002年完成了全世界第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过去数十年间,TAVR手术数量持续增长,已发展成为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疗法。适应症范围已扩大到外科手术中、低风险的患者[4]。而术后卒中仍是TAVR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故需采取措施来预防TAVR术后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心脏瓣膜疾病 主动脉瓣置换术 手术数量 外科手术 手术风险 无症状 持续增长
下载PDF
特殊移位迟发性心脏异物一例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佳林 胡选义 +3 位作者 陈黔苏 杨思远 彭万富 白珏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1期70-71,共2页
心脏异物临床上少见,多为继发于胸部外伤,通常是偶然发生或者是在潜在的精神疾病背景下自残发生[1-2]。心脏穿透伤早期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损伤,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胸部穿刺伤后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迟发性心包填塞、在非体外... 心脏异物临床上少见,多为继发于胸部外伤,通常是偶然发生或者是在潜在的精神疾病背景下自残发生[1-2]。心脏穿透伤早期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损伤,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胸部穿刺伤后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迟发性心包填塞、在非体外循环下取出异物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伤 非体外循环 精神疾病 心脏穿透伤 迟发性心包填塞 心脏异物 自残 治疗体会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12
作者 黄莎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0065-0065,67,共2页
分析、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确诊入住心外科的冠心病病人52例,且将所选病人分为冠心组和冠状组,每组26名冠心病病患。冠心组在冠状动脉造影和冠... 分析、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确诊入住心外科的冠心病病人52例,且将所选病人分为冠心组和冠状组,每组26名冠心病病患。冠心组在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中进行一般护理,冠状组则在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中加强一般护理且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冠心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3.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31%;冠状组护理后有效率为92.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两组病人的治疗后实验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冠心组在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相比,冠状组加强一般护理且进行心理护理看护冠心病病人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广泛采纳并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经胸封堵治疗房、室间隔的疗效及早、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雄伟 杨思远 +1 位作者 胡选义 江添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9-796,共8页
目的:通过对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早、中期随访,评价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12-2017-02适合经胸封堵手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的65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并对成功施行微创封堵治疗... 目的:通过对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早、中期随访,评价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12-2017-02适合经胸封堵手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的65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并对成功施行微创封堵治疗的61例患者(房间隔缺损41例、室间隔缺损20例)进行随访,整理患者术后6、12、24个月的心脏B超及并发症,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经胸微创封堵的短、中期疗效,并对失败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3~27个月,平均(13.8±9.5)个月,随访率为81.9%。经统计学分析,封堵患者的手术时间(P=0.017)、术后机械通气时间(P=0.008)、CICU停留时间(P=0.038)、术后住院时间(P=0.023)、术中出血量(P=0.013)均优于我院同期开胸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封堵术后患者心脏的左房前后径、右房横径、右室舒张末内径均比术前有所减小,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单因素分析提示,室间隔缺损直径与封堵失败有一定的关系(P=0.023);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边缘与室间隔缺损封堵失败相关(OR,23.359;95%CI,1.285~379.868;P=0.038)。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安全、有效,技术日臻成熟,短、中期疗效良好,临床值得推广,仍需开展多中心的远期疗效的随访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 早、中期随访
原文传递
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雄伟 杨思远 +1 位作者 胡选义 江添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715-718,共4页
目的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科行微创封堵治疗88例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1.6~24.0(6.8±7.5)岁。随访... 目的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科行微创封堵治疗88例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1.6~24.0(6.8±7.5)岁。随访其术后3、6、12个月的心脏彩色超声和心电图,分析经胸微创封堵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5(6.8±2.3)个月,随访率为92.0%,心脏彩色超声均见封堵器固定良好,未见残余分流、瓣膜反流、血栓等并发症,心脏均有所减小,射血分数均>55%,心功能(NYHA)分级全部为Ⅰ级。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安全、有效,技术日臻成熟,短、中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仍需开展多中心的远期疗效的随访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微创 外科封堵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右心室神经纤维瘤1例
15
作者 刘新粮 胡选义 李学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612-612,共1页
患儿男,6岁。5年前因感冒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占位。查体示:口唇无紫绀,心前区未扪及震颤,心界向右增大,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流出道内大约53mm×28mm×43m... 患儿男,6岁。5年前因感冒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占位。查体示:口唇无紫绀,心前区未扪及震颤,心界向右增大,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流出道内大约53mm×28mm×43mm回声团块(图1),血流尚通畅,右心室流出道流速105nt/s,左心室射血分数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 神经纤维瘤 左心室射血分数 超声心动 收缩期杂音 心脏杂音 心前区 图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