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6a甲基转移酶METTL3调控KAI1/CD82表达介导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郑锴 罗秀玲 +3 位作者 张玮豪 刘宇利 李玉明 廖尚高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5-790,共6页
目的研究m6a甲基转移酶METTL3调控KAI1/CD82表达介导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测定大鼠垂体细胞、大鼠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系GH3和MMQ中的METTL3与KAI1/CD8... 目的研究m6a甲基转移酶METTL3调控KAI1/CD82表达介导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测定大鼠垂体细胞、大鼠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系GH3和MMQ中的METTL3与KAI1/CD82表达水平。体外培养GH3细胞,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METTL3过表达质粒组、METTL3空质粒组、METTL3 siRNA组、METTL3 siRNA阴性对照组,经分组转染后,通过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METTL3与KAI1/CD82表达;通过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情况;通过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eRIP)实验检测各组细胞KAI1/CD82 m6A甲基化修饰情况。结果相比大鼠垂体细胞,大鼠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系GH3及MMQ中的METTL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KAI1/CD8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ETTL3空质粒组、METTL3 siRNA阴性对照组细胞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METTL3空质粒组相比,METTL3过表达质粒组细胞活力、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METTL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KAI1/CD82 m6A甲基化水平升高(P<0.05),KAI1/CD8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METTL3 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METTL3 siRNA组细胞活力、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METTL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KAI1/CD82 m6A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KAI1/CD8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下调METTL3表达可降低KAI1/CD82 m6A甲基化水平,促进KAI1/CD82mRNA转录表达,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甲基转移酶类 Kangai-1蛋白质 甲基化 m6a甲基转移酶 甲基转移酶样3
下载PDF
贵州长寿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樊云龙 赵朝芬 +2 位作者 龚胜生 邹细霞 刘艳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调查评估贵州省区域人口长寿水平状况。方法选择新的评价指标:(1)9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LI%);(2)百岁老人占9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CI%);(3)百岁老人占65以上老龄人口万分比(UC)等综合分析。结果在长寿人口的... 目的调查评估贵州省区域人口长寿水平状况。方法选择新的评价指标:(1)9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LI%);(2)百岁老人占9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CI%);(3)百岁老人占65以上老龄人口万分比(UC)等综合分析。结果在长寿人口的城乡分布中,乡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最高,但长寿人口比例却是最低的。通过多种长寿指数的分析发现,在全省各市州中,六盘水市显示出较高的长寿水平。在县域水平上也并未显示出社会经济较发达地区长寿水平高,可见长寿水平较高的地区并非经济发达地区。结论长寿水平不仅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气候、环境以及个人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人口 百岁老人 分布特征 贵州
下载PDF
外周血PD-1、CTLA-4、T-reg、pDC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的相关性
3
作者 徐歆宇 赵朝芬 +5 位作者 贺前勇 刘丽娜 王伟 邵春燕 熊伟 金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PD-1/CTL(%)、CTLA-4/CTL(%)、T-reg(%)、pDC与患者临床特征及即刻疗效的关系,以及以上指标在鼻咽癌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11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淋巴细胞亚群和树... 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PD-1/CTL(%)、CTLA-4/CTL(%)、T-reg(%)、pDC与患者临床特征及即刻疗效的关系,以及以上指标在鼻咽癌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11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淋巴细胞亚群和树突细胞亚群数据,进行外周血PD-1/CTL(%)、CTLA-4/CTL(%)、T-reg(%)、pDC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即刻疗效的相关性分析,从112例鼻咽癌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外周血PD-1/CTL(%)、CTLA-4/CTL(%)、T-reg(%)、pDC表达差异。结果:11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中,年龄≥50岁组与年龄<50岁组相比,外周血PD-1/CTL(%)更高。CTLA-4/CTL(%)与T分期、N分期、TNM分期呈负相关,CTLA-4/CT(%)越高,疗效越好。T-reg(%)与N分期呈正相关,T-reg(%)与M分期存在“S”型曲线关系。pDC与N分期、TNM分期呈负相关。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PD-1/CTL(%)、T-reg(%)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CTLA-4/CTL(%)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CTLA-4/CT(%)越高,鼻咽癌T分期、N分期、TNM分期越早,外周血CTLA-4/CT(%)越高,疗效越好。外周血T-reg(%)越高,N分期越晚。当外周血T-reg(%)<20%时,鼻咽癌可能未发生远处转移,当外周血T-reg(%)为20%~50%时,外周血T-reg(%)表达越高,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越大,当外周血T-reg(%)>50%时,鼻咽癌已经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大。外周血pDC越高,N分期、TNM分期越早。外周血以上指标可动态观察,有望成为预测鼻咽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特征 即刻疗效 PD-1 CTLA-4 T-reg PDC
下载PDF
时钟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孟熙 金风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1-345,共5页
时钟基因是生物体调控系统多反馈环的基本元件,广泛存在于有机体各细胞,可调节细胞代谢等生理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时钟基因与血管生成、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等密切相关,在肿瘤侵袭与转移过程中发挥促癌和抑癌双... 时钟基因是生物体调控系统多反馈环的基本元件,广泛存在于有机体各细胞,可调节细胞代谢等生理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时钟基因与血管生成、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等密切相关,在肿瘤侵袭与转移过程中发挥促癌和抑癌双重作用。本文就时钟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时钟基因 转移 抑癌作用 促癌作用
下载PDF
基于免疫检查点PD-1的肿瘤免疫耐药机制及耐药后再治疗的策略
5
作者 黎钰欣 金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46-551,共6页
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的深入,PD-1/PD-L1通路抑制剂被批准用于许多癌种的治疗,但由于肿瘤细胞通过多种耐药机制规避免疫应答,免疫检查点阻断存... 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的深入,PD-1/PD-L1通路抑制剂被批准用于许多癌种的治疗,但由于肿瘤细胞通过多种耐药机制规避免疫应答,免疫检查点阻断存在整体应答率低、原发或继发性耐药等难题。本文阐述了肿瘤免疫耐药的机制,探讨了耐药后再治疗的策略,为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答率、降低免疫耐药发生的概率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阻断 免疫耐药 免疫耐药后再治疗
下载PDF
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洪卫 杨妙瓷 +5 位作者 李凤虎 刘雯 王志勇 罗元强 胡银祥 卢冰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94-1696,共3页
目的对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该项技术全省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规范宫颈癌后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网络问卷结合现场调研。结果截至2019年4月,贵州省有5家医疗机构,在3个州(市)开展... 目的对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该项技术全省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规范宫颈癌后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网络问卷结合现场调研。结果截至2019年4月,贵州省有5家医疗机构,在3个州(市)开展宫颈癌后装治疗,全省在运营后装治疗机5台,百万人口拥有率0.14,均采用三维后装治疗技术;全省没有专职后装医师、物理师和治疗师;2018年全省宫颈癌后装治疗比49.30%。结论设备不足、区域分布不均;医疗机构之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职后装治疗专业队伍;病人对治疗信息获取不全等是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引导加快后装治疗机配置步伐;通过医联体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专业社团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后装治疗同质化发展;建立有效的质控指标体系等是解决目前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后装治疗 现状 对策 贵州省
下载PDF
黄芪当归汤对肿瘤放化疗保护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研究
7
作者 周志华 邹茵 +1 位作者 张翠朋 王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3期160-160,共1页
本文通过对黄芪当归汤对肿瘤放化疗保护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研究,从保护骨髓、增强机体免疫、改善外周血象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黄芪当归汤 肿瘤放化疗 骨髓抑制 保护作用 研究
下载PDF
局部晚期胃癌放化疗不同联合方式及放化疗转化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彤 董洪敏 +5 位作者 王文玲 王刚 陈唯唯 李小凯 陈望花 李国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不能手术局部晚期胃癌放化疗联合的临床疗效及转化治疗疗效,对比不同放化疗联合模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6月至2020年06月于我院收治的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75例,其中同步放化疗组33例,序贯放化疗(化... 目的:观察分析不能手术局部晚期胃癌放化疗联合的临床疗效及转化治疗疗效,对比不同放化疗联合模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6月至2020年06月于我院收治的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75例,其中同步放化疗组33例,序贯放化疗(化疗-放疗-化疗)组42例,观察放化疗联合的临床疗效及转化治疗成功率,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客观有效率(ORR)53.3%,疾病控制率(DCR)85.3%,转化手术切除率30.7%;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的ORR分别为66.7%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转化手术成功率优于序贯放化疗组(36.4%vs 26.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4.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3.5%,15.4%,同步放化疗组生存优于序贯放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化手术成功的患者中,R0切除的生存明显优于行R1/R2切除患者(P<0.05)。结论:对于初始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胃癌,联合放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步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明显提高了客观有效率,有提高转化手术切除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胃癌 同步放化疗 序贯放化疗 转化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外周血NLR及LMR对局部晚期鼻咽癌长期生存预后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赵洪韬 吴伟莉 +7 位作者 金风 李媛媛 龙金华 罗秀玲 唐红 陈宇 张芒 周湾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61-567,573,共8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局部晚期鼻咽癌(NPC)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完成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期)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局部晚期鼻咽癌(NPC)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完成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期)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记录,收集患者行诱导化疗前的NLR、LM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定患者NLR、LMR的最佳临界值;使用Cox风险模型分析确定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NLR、LMR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NLR≥3.81且LMR<2.03)30例、中风险组(NLR<3.81且LMR<2.03,或NLR≥3.81且LMR≥2.03)35例及低风险组(NLR<3.81且LMR≥2.03)135例,通过Kaplan-Meier分析其对生存的影响,并对3组的T、N分期比较进行亚组分析。结果ROC曲线计算结果显示,NLR、LMR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OS率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81和2.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N分期(HR=0.425,95%CI为0.185~0.975,P<0.05)、NLR≥3.81(HR=0.117,95%CI为0.048~0.282,P<0.05)、LMR<2.03(HR=0.449,95%CI为0.212~0.952,P<0.05)是OS独立危险因素,同时N分期(HR=0.288,95%CI为0.141~0.589,P<0.05)、NLR≥3.81(HR=0.215,95%CI为0.110~0.420,P<0.05)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风险组、中风险组及低风险组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3.3%、68.6%、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973,P<0.05),5年PFS率分别为6.7%、57.1%、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6,P<0.05),3组的N分期为N3的患者数所占比率分别为低风险组35.6%、中风险组37.1%、高风险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NLR和LMR对患者的5年OS及PFS有较好预测价值,且联合NLR和LMR预测的价值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长期生存 预后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瑶 李杰慧(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传统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施源器对部分术后残端复发或偏心性或大体积宫颈癌患者存在置入困难、不能适应个体化的局部病灶、剂量分布不理想等问题,继而影响疗效及预后。3D...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传统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施源器对部分术后残端复发或偏心性或大体积宫颈癌患者存在置入困难、不能适应个体化的局部病灶、剂量分布不理想等问题,继而影响疗效及预后。3D打印技术可以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的施源器。3D打印技术与近距离放射治疗相结合,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目前3D打印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构建宫颈癌模型,进行术前规划,显示肿瘤形状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同时还包括制作个性化施源器,减少空气间隙发生,以实现精确剂量分布。此外还包括设计平行/斜行插植针道施源器,优化针道和靶区剂量分布。综述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3D打印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现状,讨论开发3D打印所需材料、系统建立及图像引导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打印 三维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剂量 施源器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Per1对鼻咽癌细胞CNE2侵袭迁移及与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罗盼 吴伟莉 +8 位作者 金风 龙金华 李媛媛 曾艳 王子琪 叶永英 陈宇 张芒 唐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823-2828,共6页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1对鼻咽癌细胞CNE2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阐述其与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CNE2细胞中Per1基因及蛋白水平;构建Per1基因过表...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1对鼻咽癌细胞CNE2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阐述其与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CNE2细胞中Per1基因及蛋白水平;构建Per1基因过表达及干扰慢病毒载体并转染CNE2细胞;实验分为过表达组(Per1-OE)、过表达对照组(Per1-OENC)、干扰组(Per1-sh)、干扰对照组(Per1-shNC);利用划痕愈合、Transwell实验检测Per1基因对各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B检测Per1基因对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WB检测Per1基因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WB和PCR结果显示:与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相比,Per1在鼻咽癌细胞CNE2中表达降低。通过构建Per1基因过表达及干扰慢病毒载体,有效地上调和下调了CNE2中Per1在转录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分别成功筛选出稳转细胞株。划痕实验结果显示:Per1-OE组较Per1-OENC组24 h、48 h细胞迁移率均明显下降(P=0.04,P=0.01),Per1-sh组较Per1-shNC组24 h、48 h细胞迁移率均明显升高(P=0.01,P=0.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Per1-sh组较Per1-shNC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细胞数明显增加(P=0.02),Per1-OE组较Per1-OENC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1)。WB结果显示:JAK2、p-JAK2、STAT3蛋白在各组细胞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Per1-sh组较Per1-shNC组p-STAT3、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Per1-OE组较Per1-OENC组p-STAT3、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均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P<0.05)。结论:过表达Per1基因后可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侵袭、迁移,使N-cadherin、Vimentin、p-STAT3蛋白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增加;干扰Per1基因后则相反,进而表明Per1基因在鼻咽癌细胞CNE2中可能扮演着抑癌基因的角色;同时我们推测Per1基因与p-STAT3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CNE2 生物钟基因Per1 JAK2-STAT3信号通路 侵袭迁移
下载PDF
大黄素调节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垂体腺瘤HP7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2
作者 郑锴 罗秀玲 +3 位作者 张玮豪 刘宇利 李玉明 廖尚高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调节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垂体腺瘤HP7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以CCK-8法测定0、10、20、40、80、120μmol/L浓度大黄素处理24 h后的人垂体腺瘤细胞HP75的存活率,筛选出最佳药物作用浓度。体外培养HP75细... 目的探讨大黄素调节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垂体腺瘤HP7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以CCK-8法测定0、10、20、40、80、120μmol/L浓度大黄素处理24 h后的人垂体腺瘤细胞HP75的存活率,筛选出最佳药物作用浓度。体外培养HP75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大黄素组、大黄素+氯化锂(Wnt1/β-catenin信号激活剂)组,以80μmol/L的大黄素和20 mmol/L的氯化锂分组处理后以免疫印记法检测各组细胞Wnt1/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以Edu和TUNEL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以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以免疫印记法检测各组HP7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MMP-9、Vimentin)表达。构建垂体腺瘤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大黄素组、大黄素+氯化锂组,以10 mg/kg的大黄素和1 mg/kg的氯化锂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肿瘤体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组细胞凋亡率、Bax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增殖率、迁移率、侵袭数、Bcl-2与MMP-9、Vimentin、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裸鼠肿瘤体积降低(P<0.05);与大黄素组比较,大黄素+氯化锂组细胞凋亡率、Bax与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增殖率、迁移率、侵袭数、Bcl-2与MMP-9、Vimentin、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裸鼠肿瘤体积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可抑制垂体腺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内肿瘤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Wnt1/β-catenin 垂体腺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LncRNA NEAT1对垂体瘤细胞系GH3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郑锴 罗秀玲 +3 位作者 张玮豪 刘宇利 李玉明 廖尚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3-549,共7页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对垂体瘤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qRT-PCR检测lncRNA NEAT1、miR-134和ITGB1表达;Transwell检测侵袭和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34与lncRNA NEAT1、ITGB1的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ITGB1/FA...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对垂体瘤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qRT-PCR检测lncRNA NEAT1、miR-134和ITGB1表达;Transwell检测侵袭和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34与lncRNA NEAT1、ITGB1的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ITGB1/FAK/PI3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敲低lncRNA NEAT1抑制GH3细胞侵袭和迁移(P<0.05);抑制miR-134可逆转下调lncRNA NEAT1对GH3细胞侵袭、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miR-134与lncRNA NEAT1和ITGB1存在负靶向调控关系(P<0.05)。上调miR-134抑制GH3细胞侵袭和迁移,抑制ITGB1/FAK/PI3K通路激活(P<0.05);ITGB1过表达削弱上调miR-134对GH3细胞的影响(P<0.05)。结论下调lncRNA NEAT1靶向miR-134可能通过抑制ITGB1/FAK/PI3K通路激活抑制垂体瘤细胞侵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NEAT1 miR-134 垂体瘤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丝切蛋白-1、磷酸化丝切蛋白-1、CD11c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曾林梅 龙金华 +7 位作者 金风 吴伟莉 贺晓燕 杨勇 李娟 龙萃 顾安琴 金仙槐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8-224,共7页
目的探讨丝切蛋白1(Cofilin-1)、磷酸化丝切蛋白1(p-Cofilin-1)及树突状细胞(DCs)亚群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9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Cofilin-1、p... 目的探讨丝切蛋白1(Cofilin-1)、磷酸化丝切蛋白1(p-Cofilin-1)及树突状细胞(DCs)亚群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9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Cofilin-1、p-Cofilin-1及CD11c+DCs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97例鼻咽癌患者中,Cofilin-1低表达率为26.8%(26/97),高表达率为73.2%(71/97);p-Cofilin-1低表达率为27.8%(27/97),高表达率为72.2%(70/97)。CD11c低表达率为80.4%(78/97),高表达率为19.6%(19/97)。M分期、临床分期、治疗后转移、治疗前骨转移和治疗后出现骨转移与Cofilin-1的表达有关(P<0.05);治疗后转移和治疗后出现骨转移与p-Cofilin-1的表达有关(P<0.05);CD11c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Cofilin-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3.1%、73.1%和93.0%、61.7%、46.7%(P=0.094);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100.0%和87.2%、73.3%、68.6%(P=0.002)。p-Cofilin-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1.9%、40.4%和92.9%、72.7%、59.3%(P=0.075);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3.5%、53.7%、53.7%和95.1%、89.9%、85.5%(P=0.001)。CD11c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61.3%、46.5%和94.7%、89.5%、89.5%(P=0.00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8%、80.2%、76.1%和100.0%、93.8%、87.1%(P=0.175)。结论Cofilin-1表达水平越高,肿瘤转移风险越高,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越短;p-Cofilin-1表达水平越高,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越低,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越长;CD11c表达水平越高,总生存时间越长。Cofilin-1、p-Cofilin-1、CD11有望成为鼻咽癌靶向治疗和预后预测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丝切蛋白-1 磷酸化丝切蛋白-1 树突状细胞亚群 CD11C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验证不同伽马通过率评估标准下结果的差异性
15
作者 张毅 胡银祥 +2 位作者 王志勇 许聪凤 罗元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8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在不同gamma通过率标准下不同加速器剂量验证结果的差异性,验证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精度误差。方法:分别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9月至今在不同加速器上执行的1549个调强计划共9786个射野,计划设计使用Pinnacle系... 目的:分析在不同gamma通过率标准下不同加速器剂量验证结果的差异性,验证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精度误差。方法:分别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9月至今在不同加速器上执行的1549个调强计划共9786个射野,计划设计使用Pinnacle系统,执行机器为Elekta加速器,型号分别为Precise1343、Precise2444及Synergy2020,剂量验证使用Map Check二维验证设备。对比不同加速器、不同gamma通过率标准(包括3%/3 mm、3%/2 mm、2%/3 mm、2%/2 mm及1%/3 mm)之间的差异。结果:相较于3%/3 mm,2%/3 mm伽马通过率小于90%的射野数占总射野数的1.8%,伽马指数3%/2 mm时则高达19%。Synergy2020加速器伽马通过率大多集中于99%至100%之间,占其总射野数的50.05%,而Precise机型仅为32.28%(Precise1343加速器)和31.03%(Precise2444加速器)。射野跳数与伽马通过率存在相关性(P<0.001,<-0.3)。除2%/2 mm外,不同伽马指数、不同机型的平均射野通过率均大于90%。结论:相较于剂量差异对gamma通过率的影响,距离符合度的影响更大。Synergy加速器各个伽马评估标准下的平均通过率均好于Precise机型。射野跳数与伽马通过率相关性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程度为极弱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验证 伽马指数 伽马通过率 Map Check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甲状腺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戚正君 吴伟莉 +3 位作者 金风 陆方阳 龙金华 李媛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患者放射过程中,照射野包含部分或全部甲状腺,易造成甲状腺功能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血流动力学及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07月-2013年10月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初治鼻咽癌患者68例,按UICC ...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患者放射过程中,照射野包含部分或全部甲状腺,易造成甲状腺功能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血流动力学及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07月-2013年10月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初治鼻咽癌患者68例,按UICC 2010年分期为Ⅱ-Ⅳc期。采用2个周期TPF(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诱导+2个周期顺铂同期放化疗+2个周期TPF辅助治疗模式。放疗采用调强适型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在放疗前、放疗结束即刻及结束后3和6个月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浓度;采用甲状腺B超测量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阻力指数、甲状腺各径线值。结果:68例鼻咽癌患者随访均满6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放疗结束即刻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5.9%,放疗结束后3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13.2%,放疗结束后6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26.5%。放疗结束即刻甲状腺体积变化较放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结束后3、6个月甲状腺体积较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即刻FT3、FT4和TSH较放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FT3、FT4、TSH较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即刻、结束后3、6个月甲状腺体积与甲状腺平均照射剂量均有相关性(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即刻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与甲状腺剂量-体积参数V40有相关性(P〈0.05);独立t检验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后6个月发现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与放疗时甲状腺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有相关性(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放疗结束即刻及结束后3、6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甲状腺动脉收缩期最高流速及阻力指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放疗结束后时间的延长,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可能升高。甲状腺受照射剂量的增大、随访时间的延长,甲状腺体积可能缩小。鼻咽癌放疗后应常规复查。甲状腺剂量-体积参数V40可能是急性放射性甲状腺损伤的预测因素。该研究目前暂未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甲状腺B超血流速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鼻咽癌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B超
下载PDF
放化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波 苏胜发 +6 位作者 欧阳伟炜 马筑 李青松 栗蕙芹 胡银祥 卢冰 何志旭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单纯脑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单纯脑转移且脑转移瘤及原发肿瘤均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 目的分析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单纯脑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单纯脑转移且脑转移瘤及原发肿瘤均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5个月(4~4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95%CI:11.2~14.8),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3.8%、13.5%和3.8%。胸部原发肿瘤体积<118 cm^3组和≥118 cm^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0个月(95%CI:11.6~16.4)和12.0个月(95%CI:10.7~13.3),1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42.9%,2年生存率分别为20.8%和0,3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0,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8,P=0.017)。胸部原发肿瘤放疗剂量(dose to PTV,DTPTV)≥66 Gy组和DTPTV<66 Gy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0个月(95%CI:10.8~15.2)和14.0个月(95%CI:10.8~1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8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体积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NSCLC单纯脑转移取得较好疗效,原发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生存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 化疗 放射疗法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期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邹茵 陆方阳 +5 位作者 周志华 张计华 黄贵佳 麻发强 杨杭丽 吴宜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2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同步放化疗组患者(32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化疗,化疗... 目的观察并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2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同步放化疗组患者(32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化疗,化疗第1天开始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2~4周继续接受原化疗方案巩固3周期。序贯放化疗组患者(30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化疗2周期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结束后再行原方案化疗2~4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肺癌症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为14.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1.5个月;序贯放化疗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为1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食欲下降、咳嗽、胸痛、咯血、呼吸障碍症状评分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部分缓解例数、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序贯放化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卡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序贯放化疗
下载PDF
SCC-Ag在宫颈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娟 冉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8-331,共4页
肿瘤标志物对评估肿瘤反应和监测肿瘤复发有着重要作用。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 肿瘤标志物对评估肿瘤反应和监测肿瘤复发有着重要作用。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作用更重要,因为CSCC是宫颈癌最常见病理类型。SCC-Ag在CSCC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指导预后的作用,但是目前在CSCC诊断、分期、预后、随访方面并无具体SCC-Ag临床诊断临界值。本文就SCC-Ag的生物学特点及近年有关SCC-Ag在CSC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 进展
下载PDF
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妍 葛蕙心 +1 位作者 王文玲 修瑾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2期2334-2338,共5页
前列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时代,其中Sipuleucd—T已经用于症状轻微的激素抵抗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其他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还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树突状细胞疫苗(DCVax)以及肿瘤抗原(GVAX0和PROSTVAC... 前列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时代,其中Sipuleucd—T已经用于症状轻微的激素抵抗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其他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还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树突状细胞疫苗(DCVax)以及肿瘤抗原(GVAX0和PROSTVAC—VF)等,均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乐观的应用前景,并均已进入临床Ⅲ期研究。因此,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