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复合骨科内置物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坤(综述) 叶川(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2-987,共6页
不锈钢和钛等金属一直是作为传统骨科内置物的最常用材料,但其在临床上仍然存在着耐磨性差导致的松动和应力屏蔽导致的骨愈合强度差等生物力学局限。新型复合骨科内置物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等优异的生物力学性... 不锈钢和钛等金属一直是作为传统骨科内置物的最常用材料,但其在临床上仍然存在着耐磨性差导致的松动和应力屏蔽导致的骨愈合强度差等生物力学局限。新型复合骨科内置物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等优异的生物力学性能在骨科内置物中备受关注。为评估和提升新型骨科内置物的性能,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其生物力学性能对骨科内置物至关重要。文章结合近年来新型复合内置物在创伤骨科、关节骨科、脊柱骨科、临床前的潜在研究四个方面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骨科内置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内置物 新型复合材料 生物力学 应力屏蔽
下载PDF
贵州地区人群髋臼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李琦哲 孔尧 +4 位作者 范建楠 吴叶婷 杨华 肖银龙 孙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56-5863,共8页
背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的髋臼解剖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其对髋臼疾病的诊疗至关重要。然而贵州地区人群髋臼影像学参数特征目前仍不清楚。目的:分析髋臼X射线平片的影像学参数特征,为髋臼疾病诊疗、假体设计和安放提供参考。方法:收... 背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的髋臼解剖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其对髋臼疾病的诊疗至关重要。然而贵州地区人群髋臼影像学参数特征目前仍不清楚。目的:分析髋臼X射线平片的影像学参数特征,为髋臼疾病诊疗、假体设计和安放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拍摄双髋关节正位X射线片的成人患者,使用医学影像软件SIEMENS Syngo.Plaza PACS测量髋臼相关影像学参数,将数据按照年龄、性别、左右侧别进行分组分析,髋臼参数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将获得的数据与国内外研究同类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1)贵州地区人群Sharp角为(39.70±3.65)°,中心边缘角为(31.10±6.03)°,前倾角为(19.17±4.26)°,外展角为(39.71±3.67)°,髋臼深度为(1.16±0.22)cm,髋臼直径为(6.45±0.52)cm,改良髋臼指数为0.33±0.03,头臼指数为(84.72±4.19)%;(2)不同年龄之间,男性和女性Sharp角存在差异(P<0.05);男性外展角存在差异(P<0.05);(3)不同性别之间,Sharp角、中心边缘角、前倾角、外展角、髋臼深度、髋臼直径存在差异,其中男性Sharp角、前倾角、外展角小于女性(P<0.05);男性中心边缘角、髋臼深度、髋臼直径大于女性(P<0.05);(4)不同侧别之间,髋臼相关参数均无明显差异;(5)贵州地区人群髋臼相关影像学参数与国内外研究同类型数据相比存在差异;总的来说,贵州地区人群髋臼影像学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征,在临床诊疗髋臼疾病时应充分考虑髋臼影像学的地域独特性,以期取得更大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区人群 成人 髋臼 影像学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人工髋关节置换 髋臼假体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脱细胞华通胶水凝胶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袁勋 丁振罡 +7 位作者 付力伟 吴江 郑亚哲 张智超 田广招 眭翔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17-3523,共7页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为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这一世界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构建成分仿生的光固化3D打印水凝胶支架对软骨组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构建成分仿生的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脱细胞华通胶水凝胶支架,评...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为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这一世界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构建成分仿生的光固化3D打印水凝胶支架对软骨组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构建成分仿生的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脱细胞华通胶水凝胶支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从人脐带中分离提取华通胶组织后进行脱细胞处理,冷冻干燥后磨成粉末,溶于PBS中制备50 g/L的脱细胞华通胶溶液。制备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冻干后溶于PBS中制备50 g/L的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溶液。将脱细胞华通胶溶液与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加入光引发剂后作为生物墨水。通过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分别制备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水凝胶支架(记为HAMA水凝胶支架)与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脱细胞华通胶水凝胶支架(记为HAMA/WJ水凝胶支架),表征支架的微观结构、溶胀性能、生物相容性与促软骨分化性能。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见两组支架均呈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其中HAMA/WJ水凝胶支架纤维连接更加均匀;两组支架均在10 h内达到溶胀平衡,HAMA/WJ水凝胶支架的平衡溶胀比低于HAMA水凝胶支架(P<0.05)。②CCK-8实验显示相较于HAMA水凝胶支架,HAMA/WJ水凝胶支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死活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两组支架上生长良好,并且HAMA/WJ水凝胶支架上的细胞立体分布均匀、细胞数量更多;鬼笔环肽染色显示相较于HAMA水凝胶支架,HAMA/WJ水凝胶支架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与铺展更佳。③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两组支架后进行成软骨诱导培养,qRT-PCR检测结果显示,HAMA/WJ水凝胶支架组聚集蛋白聚糖、SOX9、Ⅱ型胶原mRNA表达量均高于HAMA水凝胶支架组(P<0.05,P<0.01)。④结果表明,数字光处理3D生物打印HAMA/WJ水凝胶支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黏附及成软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通胶 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 水凝胶 支架 数字光处理3D打印 软骨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基于DICOM数据三维重建及其对骨科植入物的指导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靖 杨龙 +5 位作者 王建吉 刘琴 邹强 孙宇 马敏先 叶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6-1051,共6页
背景:计算机断层扫描输出的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而3D打印的输入是以三角网格表示的物体标准模板库(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STL)模型。如其中涉及的数据处理和格式转... 背景:计算机断层扫描输出的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而3D打印的输入是以三角网格表示的物体标准模板库(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STL)模型。如其中涉及的数据处理和格式转换过程正是两种技术结合的关键。目的:探索如何将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高效地转换成一个立体的三维模型。方法:利用Mimics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软件将股骨骨折患者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格式数据进行处理、编辑并生成物体标准模板库格式的文件,通过调节3D打印机切片软件中的各项参数制作三维立体模型,讨论三维模型在医学领域尤其是骨科领域的应用价值。结果与结论:Mimics软件是连接二维断层扫描图像和三维图像的桥梁,能够将医院内计算机断层扫描输出的二维数据进行编辑、处理,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成三维立体模型。模型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日常临床诊疗、改善医患沟通及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推动医学尤其骨科植入物治疗领域向精细化、个性化、远程化、微创化的数字医学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 物体标准模板库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个性化医疗 数字化建模 三维重建 术前规划 股骨中下段骨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状调查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吉 杨龙 +7 位作者 孙琦 李靖 刘国勇 左威敏 吴展羽 孙宇 邹强 叶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骨科手术中负压吸引器常发生堵塞,进而影响手术操作。文中通过对吸引器堵塞的现状调查结合临床观察,了解国内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频率、部位,探索堵塞机制,为解决吸引器堵塞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连续2届中... 目的骨科手术中负压吸引器常发生堵塞,进而影响手术操作。文中通过对吸引器堵塞的现状调查结合临床观察,了解国内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频率、部位,探索堵塞机制,为解决吸引器堵塞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连续2届中国骨科年会期间738名临床骨科医师进行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状问卷调查;并从1200例骨科手术中分层随机选择16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39例、四肢及脊柱骨折手术43例、其他骨科手术40例。对4类手术进行吸引器堵塞情况统计,并对现有吸引器进行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评分。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738名,其中认为术中吸引器经常堵塞706名(95.7%),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最常发生引器堵塞的手术方式631名(85.5%),认为吸引器最常见的堵塞部位是吸引器头与吸引器软管连接部位714名(96.7%),满意度评分为(7.62±0.74)分;临床使用观察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吸引器堵塞平均(2.55±1.62)次,全膝关节置换堵塞平均(1.95±1.33)次,四肢、脊柱骨折手术堵塞平均(1.52±1.18)次,其他手术堵塞平均(0.95±0.68)次,满意度评分为(7.36±0.84)分。结论中国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象普遍,发生率较高,影响手术操作,造成骨科医师的满意度不高。因此,现有负压吸引器系统亟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负压吸引器 现状调查 医疗器械
下载PDF
复合压电薄膜生物相容性及电输出性能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6
作者 王桢 许顺恩 +5 位作者 汤耿 罗四维 滕建祥 谢孟利 何佳林 叶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69-1975,共7页
背景:可控的压电效应能促进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压电材料在负重组织工程领域应用广泛。目的:制备一种可促进骨组织再生的压电薄膜材料,探究其结构表征、电输出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其电输出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聚3... 背景:可控的压电效应能促进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压电材料在负重组织工程领域应用广泛。目的:制备一种可促进骨组织再生的压电薄膜材料,探究其结构表征、电输出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其电输出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butyrate,P34HB)为原料,加入质量比分别为0%,5%,10%,15%,20%的锡钛酸钡钙(Ba0.94Ca0.06Sn0.08Ti0.92O3,BCST)粉末,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过真空干燥方法制得150-200μm厚度BCST/P34HB压电薄膜材料,经油浴极化后,检测其表面形貌、物相组成、压电系数和开路电压,以及BCST/P34HB在110 Hz、0.25 N力幅度下的电输出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水接触角、压电系数检测及电输出性能测试显示,当BCST质量比增加至20%时,BCST/P34HB压电薄膜有着良好的压电性能(d33=5.9 pC/N)及电输出性能(180 mV),更接近500 mV的合适电刺激成骨范围;②活死染色显示,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第1天,15%组与20%组显示出较少的红色荧光;当培养到第5天时,各组绿色荧光数量较第1天明显增多,10%组、15%组和20%组未见红色荧光,仅0%组和5%组有少量的红色荧光;③阿尔玛蓝染色显示,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第1,3,5天,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组细胞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当培养到第5天时,20%组的细胞量明显高于0%组(P<0.05);④成骨诱导第10天,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20%组的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0%组(P=0.0001);成骨诱导第21天,茜素红染色和钙结节定量分析显示出了与碱性磷酸酶染色相似的趋势,与0%组相比,15%组和20%组均显示出明显的差异(P<0.01,P<0.0001);⑤结果表明,20%BCST/P34HB薄膜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电输出性能、生物相容性及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P34HB 压电材料 薄膜材料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干细胞在骨科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问题及前景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展羽 叶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775-2782,共8页
背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很大一部分是以重建为基础,恢复人体正常的运动系统结构,但单靠手术的帮助,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在某些疾病上不能满足于要求。为了解决生命科学中组织再生的问题,干细胞疗法应运而生。目的:综述目前干细胞在... 背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很大一部分是以重建为基础,恢复人体正常的运动系统结构,但单靠手术的帮助,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在某些疾病上不能满足于要求。为了解决生命科学中组织再生的问题,干细胞疗法应运而生。目的:综述目前干细胞在骨科领域的研究及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Pub Med等数据库2000至2017年间关于干细胞应用于骨科疾病的相关文献,选取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内容论证。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干细胞在骨、软骨、脊髓损伤、肌腱韧带损伤、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上表现出了优势。但是仍需要样本量更大、随访时间更长、证据等级更高的研究,同时临床医生必须对疾病自然病程有很好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在临床上实践干细胞治疗。将干细胞疗法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结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肌肉骨骼系统 综述 组织工程 软骨 肌腱 韧带 脊髓 椎间盘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影响骨质疏松症
8
作者 覃浩 亢腾 刘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背景: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以及破骨细胞的分化等过程而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而长链非编码RNA可通过影响p38MAPK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参与骨... 背景: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以及破骨细胞的分化等过程而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而长链非编码RNA可通过影响p38MAPK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目的:综述长链非编码RNA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影响骨质疏松症的进展,为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质疏松症中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以“长链非编码RNA,骨质疏松,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p38信号通路”为中文检索词,以“long non-coding RNA,osteoporosis,mesenchymal stem cells,osteoblasts,osteoclast,p38 signaling pathway”为英文检索词,排除陈旧、重复以及可信度低的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选取76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结果与结论:(1)长链非编码RNA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包括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成骨细胞分泌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和对骨的吸收作用,以及调节成骨相关细胞通路的激活或抑制,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延缓骨质疏松症进展,抑制该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作用,从而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2)相应长链非编码RNA的过表达或低表达会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增殖或分化,调节骨重塑过程,进而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大量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长链非编码RNA和p38MAPK信号通路或许可以成为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和临床转化价值;且相应的长链非编码RNA过表达或低表达慢病毒、转染质粒,相应的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等在体外细胞实验及动物模型中都被证实有靶向调控作用。(3)因此,通过靶向调控长链非编码RNA和p38MAPK信号通路来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和功能,或通过长链非编码RNA和p38MAPK信号通路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或许能提供一种创新的治疗策略,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长链非编码RNA P38MAPK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信号通路 骨重塑 雌激素 双膦酸盐
下载PDF
铁死亡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进展
9
作者 曾令云 黄明智 +5 位作者 彭国璇 彭洪成 刘祥辉 雷安毅 林园 邹旭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6-99,共4页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超载和活性氧积累为特征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研究发现,细胞铁死亡在骨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中均有重要作用。铁代谢异常导致细胞内铁积聚,从而促进铁死亡的发生。铁死亡与骨质疏松关系紧密,如高糖高脂通过激活MET ...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超载和活性氧积累为特征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研究发现,细胞铁死亡在骨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中均有重要作用。铁代谢异常导致细胞内铁积聚,从而促进铁死亡的发生。铁死亡与骨质疏松关系紧密,如高糖高脂通过激活MET L3/ASK1-p38信号通路诱导成骨细胞铁死亡,地塞米松通过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铁死亡等促进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而通过调节铁死亡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铁死亡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异位基因1在骨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喻乔 周江湖 马维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组织结构退变、周围软组织继发炎症反应为特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O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断关节软骨退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OA发生、发展密切...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组织结构退变、周围软组织继发炎症反应为特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O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断关节软骨退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O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报道证实,lncRNA浆细胞瘤变异异位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在正常人群和OA患者软骨中存在差异表达,深入研究提示其参与OA发病机制调控。因此,本文旨在综述lncRNA PVT1在OA的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PVT1 骨关节炎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危则安 《智慧健康》 2018年第12期51-52,5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120例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依据数字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法,观察组实施微创技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120例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依据数字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法,观察组实施微创技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骨折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切口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肿胀、内固定失败、伤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减少手术创伤,减轻对骨折周围血运的破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骨折愈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微创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静电纺丝复合缓释抗菌微球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12
作者 杨勇 许顺恩 +4 位作者 古先扬 华大炜 滕建祥 王桢 叶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534-2541,共8页
背景:临床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骨髓炎时,由于骨骼血供较差,药物难以在骨髓炎局部病灶处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治疗效果不佳一直是临床瓶颈。目的:研制一种可局部缓释盐酸万古霉素、同时具备成骨作用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植入物,在治疗骨髓炎的同... 背景:临床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骨髓炎时,由于骨骼血供较差,药物难以在骨髓炎局部病灶处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治疗效果不佳一直是临床瓶颈。目的:研制一种可局部缓释盐酸万古霉素、同时具备成骨作用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植入物,在治疗骨髓炎的同时尽可能起到促进局部骨组织修复的作用。方法:将6,12,18 g/L的盐酸万古霉素-海藻酸钠溶液以电喷的方式制成微球,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制备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电纺溶液,电纺同时,向接收装置上加入载盐酸万古霉素微球,使其包裹于电纺丝中,制备了含6,12,18 g/L盐酸万古霉素微球的静电纺丝支架,分别记为P@VancoMs6、P@VancoMs12、P@VancoMs18。(1)体外实验:将MC3T3-E1细胞分别接种于3种支架上,检测细胞黏附、增殖,筛选适宜额盐酸万古霉素质量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MC3T3-E1细胞接种于P@VancoMs6、P@VancoMs12上,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通过Ⅰ型胶原和骨钙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评价支架体外成骨性能。将P@VancoMs6、P@VancoMs12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采用抑菌圈实验分析复合物的抗菌性能。(2)将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支架与P@VancoMs6、P@VancoMs12分别植入SD大鼠皮下,组织学切片观察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1)体外实验:细胞黏附与增殖实验显示,P@VancoMs6、P@VancoMs12对细胞增殖无影响,可用于后续实验。P@VancoMs6、P@VancoMs12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并且P@VancoMs12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P@VancoMs6、P@VancoMs12可促进细胞分泌Ⅰ型胶原和骨钙蛋白。(2)体内实验:皮下植入4 d后,3组植入物均可见炎细胞浸润,但未见坏死灶。(3)结果表明:含6,12 g/L载盐酸万古霉素微球的静电纺丝支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与促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生物材料 支架 盐酸万古霉素 微球 感染 海藻酸钠
下载PDF
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余敬 蓝奉军 +2 位作者 李光第 汪建 刘日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45-2753,共9页
背景:钙代谢紊乱介导了慢性氟中毒的发生及发展,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也鲜有关于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系统论述。目的:对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慢性氟中毒分子机制的探索及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 背景:钙代谢紊乱介导了慢性氟中毒的发生及发展,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也鲜有关于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系统论述。目的:对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慢性氟中毒分子机制的探索及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方法:以“钙离子、氟中毒、发病机制、钙超载、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线粒体损伤、凋亡”为中文检索词,以“Ca^(2+),fluorosis,pathogenesis,calcium overload,oxidative stress,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mitochondria damage,apoptosi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排除陈旧、重复以及可信度低的文献,最终纳入110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致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骨钙代谢紊乱所致的细胞外低钙及细胞内钙代谢紊乱所致的细胞内高钙的“钙矛盾”形式共同诱导了氟对骨相及非骨相组织的损害。②而细胞内钙代谢紊乱以钙超载为核心环节介导了慢性氟中毒的发生及发展,其具体作用过程为:氟通过对质膜及内质网上钙转运蛋白/酶的抑制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干扰促发胞质钙超载,从而激活下游钙信号转导通路,并与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损伤等多机制形成统一的负性调控网络,共同诱导骨组织细胞及软组织细胞的凋亡。③相反,钙剂以及作用于细胞内钙相关靶点(LTCC Cav1.2,NMDARs及CaM-CAMKⅡ)的抑制剂通过逆转氟诱导的钙矛盾发挥治疗效用,对钙代谢紊乱的恢复是治疗慢性氟中毒的有效途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不仅为当前钙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即时的理论依据,也为今后作用于钙相关靶点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氟中毒 发病机制 钙超载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损伤 凋亡
下载PDF
铁死亡在椎间盘退变和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治林 孙红 +1 位作者 刘淼 庄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84-5890,共7页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凋亡、自噬和焦亡的程序性死亡,其发生与铁离子依赖性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相关。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铁死亡与椎间盘退变和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总结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在椎间盘退变及骨关节炎进...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凋亡、自噬和焦亡的程序性死亡,其发生与铁离子依赖性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相关。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铁死亡与椎间盘退变和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总结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在椎间盘退变及骨关节炎进展中的作用,以期为椎间盘退变和骨关节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以PubMed、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中文检索词为:“椎间盘退变;骨关节炎;髓核;软骨细胞;关节软骨;铁死亡”,英文检索词为:“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osteoarthritis;nucleus pulposus;chondrocyte;articular cartilage;ferroptosis”。最终筛选67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铁死亡为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其发生机制与铁离子异常积蓄、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氨基酸异常代谢、线粒体功能失调和铁蛋白自噬等因素密切相关。(2)各种刺激因素如同型半胱氨酸、过氧化氢叔丁醇和柠檬酸铁铵等主要通过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活性,引起髓核细胞、纤维环细胞和终板软骨细胞铁死亡,从而促进椎间盘退变。此外,铁死亡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受miRNA的调控。(3)铁死亡通过参与软骨细胞丢失、细胞外基质溶解和滑膜炎促进骨关节炎的进展。软骨细胞铁死亡可被豆甾醇、D-甘露糖、虾青素、二甲双胍和淫羊藿苷等所抑制,而白细胞介素1β、柠檬酸铁铵和RNA结合蛋白SND1可加剧铁死亡的发生。(4)一些针对铁死亡的药物如去铁胺、铁死亡抑制剂等对椎间盘退变和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已经在实验中得到验证,但还未在临床上应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抑制铁死亡发生可为椎间盘退变和骨关节炎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椎间盘退变 骨关节炎 氧化应激 脂质过氧化 软骨细胞 髓核细胞 纤维环细胞
下载PDF
不同来源外泌体在骨质疏松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超 王春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异常导致的常见病,成骨形成减少、破骨吸收增强是其主要的机制。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不同来源外泌体通过自身或协同作用,在成骨形成和增殖、破骨分化和吸收、骨微结构的重塑和骨矿化、肿瘤分期和转移及骨微环境中扮... 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异常导致的常见病,成骨形成减少、破骨吸收增强是其主要的机制。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不同来源外泌体通过自身或协同作用,在成骨形成和增殖、破骨分化和吸收、骨微结构的重塑和骨矿化、肿瘤分期和转移及骨微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骨质疏松的领域。不同来源外泌体通过其内的mi RNA,经成骨或破骨代谢通路,作用于靶细胞影响骨代谢,参与了抗骨质疏松治疗及疾病的微观解释。因此,本文就不同来源外泌体在骨质疏松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单通道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及学习曲线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乾威 沈茂 +5 位作者 徐子航 班超 王国贤 吴帝求 吴昌兵 魏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9-496,504,共9页
目的:比较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fusion,Endo-LIF)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fusion,UBE-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 目的:比较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fusion,Endo-LIF)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fusion,UBE-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两者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3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开展UBE-LIF术式与Endo-LIF术式治疗的54例单节段LDD患者,其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55~71岁(65.0±4.5岁);手术节段:L3/46例,L4/529例,L5/S11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Endo-LIF治疗,n=24)和B组(UBE-LIF治疗,n=30)。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A组前12例为A1组,后12例为A2组;B组前15例为B1组,后15例为B2组。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时的改良Macnab标准评分及融合情况,计算优良率及融合率。通过曲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Endo-LIF与UBE-LIF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变化趋势。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时间12~14个月(12.5±0.7个月)。与A2组相比,A1组手术时间较长(P<0.001),但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B1、B2组(P<0.001),且B1组明显大于B2组(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少于B1组(P<0.001),B2组与A组、B1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1组1例硬脊膜撕裂、B1组2例硬脊膜撕裂,均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B1组1例发生类脊髓高压症,可能与手术时间较长、冲洗盐水刺激等有关,卧床休息后好转。A2与B2组未发生相关并发症。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01),评分随时间推移较前下降(P<0.001)。末次随访时A组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为91.7%(22/24),B组为90.0%(27/30);A组融合率87.5%,B组融合率90.0%。曲线回归分析示A、B组手术时间分别在12、15例手术后达到相对稳定。结论:Endo-LIF与UBE-LIF治疗LDD是安全有效的。随着手术例数增加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逐渐减少,Endo-LIF与UBE-LIF手术时间分别在12、15例手术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早期疗效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低温沉积3D打印负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分级多孔软骨复合支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江 殷瀚 +8 位作者 严子能 田广招 丁振罡 袁勋 付力伟 田壮 眭翔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776-4782,共7页
背景:基于原位组织工程再生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体内干细胞募集策略为软骨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通过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负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分级多孔细胞外基质支架。方法:采用化学法制备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制备... 背景:基于原位组织工程再生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体内干细胞募集策略为软骨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通过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负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分级多孔细胞外基质支架。方法:采用化学法制备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制备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匀浆,并加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作为生物墨水,采用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分级多孔细胞外基质支架,通过大体观及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微观结构,通过CCK-8、死活染色及鬼笔环肽骨架染色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检测支架的体外缓释性能,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打印的细胞外基质支架呈现分级多孔的结构,孔径分布均匀,纤维交错排列,孔与孔之间相互贯通;②CCK-8实验显示,细胞外基质支架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死活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很好地在细胞外基质支架上生长;鬼笔环肽骨架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外基质支架上能够很好地铺展开,呈梭形;③细胞外基质支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在前7 d内较快速地释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累计释放率达约60%,1-4周释放细胞因子速度逐渐减缓,4-6周的释放规律类似于零级释放动力学,42 d累计释放率约达80%,并且仍有缓慢释放的趋势;④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提升细胞外基质支架募集干细胞的能力;⑤结果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提高低温沉积3D打印细胞外基质支架募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支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低温沉积3D打印 软骨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下载PDF
基础到临床:miRNA调控Wnt信号通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玮民 李豪(综述) +1 位作者 杨城 王春庆(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6-424,共9页
骨质疏松症(OP)是由于骨量减少及骨微观结构破坏引起的一类全球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微小RNA(mi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内源性小RNA分子,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Wnt信号通路是一条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通路,影响着干细... 骨质疏松症(OP)是由于骨量减少及骨微观结构破坏引起的一类全球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微小RNA(mi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内源性小RNA分子,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Wnt信号通路是一条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通路,影响着干细胞更新、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miRNA可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进一步调节整个成骨细胞谱系的定向分化,在OP发病及治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文章详细分析miRNA通过Wnt信号通路对OP的调节机制,深入了解miRNA在OP中的作用,针对其临床转化运用作出展望,以求进一步探索miRNA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治疗OP的可行性。文章主要就多种miRNA通过Wnt信号通路对OP的影响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微小RNA WN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膝关节前外侧结构重建术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易鼎力 叶川 +2 位作者 蓝奉军 杨杰 刘炯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0期147-153,共7页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首要治疗措施,膝关节前外侧结构重建术(Anterolateral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ALSR)是运用于ACLR...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首要治疗措施,膝关节前外侧结构重建术(Anterolateral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ALSR)是运用于ACLR不能解决的具有高度轴移的ACL损伤患者。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表明,ALSR可以减少单纯ACLR后膝关节残留轴移并维持其旋转稳定性。为进一步了解ALSR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总结前外侧结构的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征、ALSR的手术指征、临床效果和手术方式,以期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前外侧结构 前外侧韧带 重建 关节外肌腱固定 膝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