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输液工具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欧阳静 江华容 +3 位作者 陈大春 杨英 万薇 陈国焱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8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输液工具应用、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设计静疗现状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23个临床科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2...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输液工具应用、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设计静疗现状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23个临床科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23个科室共1 076例住院患者,总输液率为79.1%,静脉输液工具包括钢针、留置针、中心静脉置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PORT)导管5种。其中,PICC使用率最高,占34.0%,主要用于肿瘤科;留置针使用率次之,占29.5%,主要用于内科;CVC使用率为14.9%,普遍使用于各个科室,用于外科和重症监护室最常见,PORT使用率最低,为0.7%,主要用于介入科。各科室使用的肝素封管液浓度为0-125U/mL。中心静脉输液装置基本已经普及使用无针输液接头,极少数还在使用肝素帽。结论肿瘤专科医院输液装置使用类型较多,其中以PICC置管为主,CVC仍然在外科及各类危重患者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ORT导管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医院护理管理者应规范护士操作,细划静疗质量标准,规范输液工具的使用,以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输液工具 横断面调查 肿瘤 护理
下载PDF
贵州省24家医院《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实践现状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欧阳静 江华容 陈大春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006-1008,共3页
2013年11月14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以下称为《静疗规范》)并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1],为我国静脉输液治疗制定了最低标准的专业技术规范。为推动此标准实施,在"中国西... 2013年11月14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以下称为《静疗规范》)并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1],为我国静脉输液治疗制定了最低标准的专业技术规范。为推动此标准实施,在"中国西部护理联盟静脉治疗促进项目"的带动下,贵州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按项目要求,就贵州省二级以上医院进行了静脉治疗现状横断面的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静脉治疗 卫生行业标准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某肿瘤专科医院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欧阳静 陈大春 +2 位作者 江华容 杨英 万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在院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8~9月调查在院PICC置管患者,记录置管及维护的情况,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共调查190例置管患者,PICC置管主要应用在肿... 目的: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在院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8~9月调查在院PICC置管患者,记录置管及维护的情况,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共调查190例置管患者,PICC置管主要应用在肿瘤科,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为69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传统穿刺技术(盲穿)和未使用维护包进行维护,其中过敏性皮炎和导管脱出与未使用维护包有关,导管移位与盲穿技术有关。结论:随着PICC置管的增多和留管时间延长,其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PICC置管普及B超引导下的穿刺技术(MST)或加强盲穿技术培训以及置管维护使用维护包,规范维护流程,加强护士维护技能的培训,可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并发症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 维护包
下载PDF
那曲肝素钙对预防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波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2期143-146,151,共5页
目的分析那曲肝素钙用于预防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78例妇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术... 目的分析那曲肝素钙用于预防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78例妇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方式进行干预)和观察组(除对照组干预措施之外加以那曲肝素钙),分别包含3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术前1 d及术后7 d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水平;术前1 d及术后7 d的下肢周径差和卡式功能状态量表(KPS)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DVT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P<0.05)。术前1 d,两组PLT、TT、PT、APTT、FIB、D-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PLT、TT、PT、APT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下肢周径差及KPS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下肢周径差低于对照组,KP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曲肝素钙用于预防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后DVT效果理想,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凝血指标及机体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曲肝素钙 妇科肿瘤 腹腔镜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泛素羧基端水解酶-5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莫凡 李丹青 杨英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201-205,共5页
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UCHs)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5(UCH-L5)作为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的主要成员,精确调控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其在癌基因组中... 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UCHs)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5(UCH-L5)作为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的主要成员,精确调控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其在癌基因组中的突变量远高于其他UCHs。本文综述UCH-L5的结构、功能及在妇科恶性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妇科肿瘤的诊疗与机制探索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羧基端水解酶-5 妇科恶性肿瘤
下载PDF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王洪霞 袁江南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4期85-88,共4页
研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将100例行手术治疗乳腺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并设置成以常规护理方案为主的对照组和以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为主的观察组。将两组的运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干预... 研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将100例行手术治疗乳腺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并设置成以常规护理方案为主的对照组和以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为主的观察组。将两组的运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健康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在行手术治疗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介入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加强其遵医行为,患者及其家属广泛满意和认可该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乳腺肿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微栓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周龙清 喻国冻 张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2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循环肿瘤微栓(CTM)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22例疑似NP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不同分为鼻咽...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循环肿瘤微栓(CTM)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22例疑似NP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不同分为鼻咽部慢性炎症组(30例)与NPC组(9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TC-Biopsy?系统检测CTCs与CTM,采用Diff-Quick染色法对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比较两组患者CTCs、CTM的表达差异,NPC组CTCs、CTM阳性和阴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NPC患者CTCs、CTM阳性率与肿瘤N分期、EB病毒DNA(EBV-DNA)的相关性。结果NPC患者CTCs阳性率为67.39%(62/92),CTM阳性率为56.52%(52/92),鼻咽部慢性炎症患者CTCs阳性率为0.00%(0/30);NPC组患者中,CTCs阳性患者N_(2)~N_(3)期占比高于CTCs阴性,EBV-DNA阳性患者占比高于CTCs阴性(均P<0.05);NPC患者CTCs阳性率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临床分期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PC组患者中,CTM阳性患者N_(2)~N_(3)期占比高于CTCs阴性,EBV-DNA阳性患者占比高于CTCs阴性(均P<0.05);NPC患者CTM阳性率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临床分期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PC患者外周血中CTCs阳性与N分期及EBV-DNA密切相关,CTM阳性与N分期、EBV-DNA密切相关,且外周血中CTM阳性,常常可提示肿瘤恶化、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越高,可作为NPC的辅助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微栓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置管赋能教育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欧阳静 江华容 +3 位作者 陈大春 杨亭 杨英 万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次行PICC置管治疗的101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1)和赋能组(n=50),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赋能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次行PICC置管治疗的101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1)和赋能组(n=50),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赋能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赋能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分及自我减压、正性态度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0.01);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赋能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更有助于患者掌握PICC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赋能教育 肿瘤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贵州宽叶缬草种植区土壤肥力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昌艳 周媄 +3 位作者 黄秀平 钱志瑶 周道堂 覃容贵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宽叶缬草种植区的土壤肥力进行分析评价,为宽叶缬草的科学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完善宽叶缬草的土壤肥力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对贵州宽叶缬草种植区的22个样品土壤的p H及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全K、速效K... 目的:通过对宽叶缬草种植区的土壤肥力进行分析评价,为宽叶缬草的科学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完善宽叶缬草的土壤肥力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对贵州宽叶缬草种植区的22个样品土壤的p H及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全K、速效K含量等7个因子进行测定,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贵州宽叶缬草种植区土壤中可利用的有机质、全N、全P、全K和速效K均属中上水平,速效P水平偏低。结论:贵州宽叶缬草种植区的土壤肥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本研究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可完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定量水平,减少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土壤肥力 评价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在伴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艳 程佑 +1 位作者 王明华 谢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3309-3312,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伴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45例皮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和/或随访结果,探讨^(18)F-FDG PET/CT在伴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伴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45例皮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和/或随访结果,探讨^(18)F-FDG PET/CT在伴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5例皮肌炎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率为33.33%(15/45),平均年龄为58.33岁,男∶女为2.1∶1。^(18)F-FDG PET/CT发现恶性肿瘤的灵敏度、误诊率、特异度、漏诊率、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13.33%、86.67%、0、91.11%、78.95%、100%。肌肉/皮肤^(18)F-FDG弥漫性代谢异常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6.84%(7/19),肌肉/皮肤^(18)F-FDG局部异常代谢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28.57%(2/7),肌肉/皮肤^(18)F-FDG代谢无异常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1.58%(6/19)。三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5%(3/20),无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48%(12/25)。两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肌炎是否伴有肌肉/皮肤代谢异常和恶性肿瘤发生率无关,对年龄较大且无间质性肺病的男性皮肌炎患者,^(18)F-FDG PET/CT对于肿瘤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肿瘤筛查 18F-FDG 间质性肺病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朝霞 江华容 +2 位作者 陈大春 陈国焱 穆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开始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立足于现状,明确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科室肿瘤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开始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立足于现状,明确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科室肿瘤住院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得到提高,圈员综合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既夯实了基础护理,又提供了满意服务,也促进了护理人员团队凝聚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肿瘤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肿瘤 住院患者 满意度
下载PDF
外周血PD-1、CTLA-4、T-reg、pDC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的相关性
12
作者 徐歆宇 赵朝芬 +5 位作者 贺前勇 刘丽娜 王伟 邵春燕 熊伟 金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PD-1/CTL(%)、CTLA-4/CTL(%)、T-reg(%)、pDC与患者临床特征及即刻疗效的关系,以及以上指标在鼻咽癌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11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淋巴细胞亚群和树... 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PD-1/CTL(%)、CTLA-4/CTL(%)、T-reg(%)、pDC与患者临床特征及即刻疗效的关系,以及以上指标在鼻咽癌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11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淋巴细胞亚群和树突细胞亚群数据,进行外周血PD-1/CTL(%)、CTLA-4/CTL(%)、T-reg(%)、pDC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即刻疗效的相关性分析,从112例鼻咽癌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外周血PD-1/CTL(%)、CTLA-4/CTL(%)、T-reg(%)、pDC表达差异。结果:11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中,年龄≥50岁组与年龄<50岁组相比,外周血PD-1/CTL(%)更高。CTLA-4/CTL(%)与T分期、N分期、TNM分期呈负相关,CTLA-4/CT(%)越高,疗效越好。T-reg(%)与N分期呈正相关,T-reg(%)与M分期存在“S”型曲线关系。pDC与N分期、TNM分期呈负相关。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PD-1/CTL(%)、T-reg(%)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CTLA-4/CTL(%)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CTLA-4/CT(%)越高,鼻咽癌T分期、N分期、TNM分期越早,外周血CTLA-4/CT(%)越高,疗效越好。外周血T-reg(%)越高,N分期越晚。当外周血T-reg(%)<20%时,鼻咽癌可能未发生远处转移,当外周血T-reg(%)为20%~50%时,外周血T-reg(%)表达越高,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越大,当外周血T-reg(%)>50%时,鼻咽癌已经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大。外周血pDC越高,N分期、TNM分期越早。外周血以上指标可动态观察,有望成为预测鼻咽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特征 即刻疗效 PD-1 CTLA-4 T-reg PDC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以及糖酵解途径的影响
13
作者 李雪莹 姜虹羽 +2 位作者 张帅 周石 段庆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PFD)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以及糖酵解途径的影响,分析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途径。方法 用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LX2细胞,将LX2细胞分为正常组[0.1%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10μg/L TGF-β1+0....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PFD)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以及糖酵解途径的影响,分析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途径。方法 用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LX2细胞,将LX2细胞分为正常组[0.1%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10μg/L TGF-β1+0.1%DMSO)及实验组(10μg/L TGF-β1+2、4、6及8 mmol/L PFD);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评价LX2细胞增殖能力,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葡萄糖及乳酸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A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己糖激酶2(HK2)、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PFKP)、M2型-丙酮酸激酶(PKM2)、乳酸脱氢酶A(LDHA)以及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α-SMA、COL1A1、Glut1、HK2、PKM2、LDHA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LX2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α-SMA、COL1A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葡萄糖消耗及胞外乳酸积累增多,Glut1、HK2、PFKP、PKM2、LDHA、MCT1蛋白及Glut1、HK2、PKM2、LDHA mRN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LX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α-SMA、COL1A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及胞外乳酸积累减少,LX2细胞Glut1、HK2、PFKP、PKM2、LDHA、MCT1的蛋白及Glut1、HK2、PKM2、LDHA mRNA水平下降(P<0.05)。结论 PFD能抑制LX2细胞的增殖及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分泌,其抗纤维化能力可能与糖酵解水平下调、细胞能量代谢受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肝星状细胞 糖酵解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葡萄糖
下载PDF
FBXW7/MCM7信号轴介导肝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14
作者 李英 王兴 +3 位作者 李永宁 刘鹏 刘松柏 潘耀振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 探讨FBXW7靶向调控MCM7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和免疫荧光染色法(IF),分析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FBXW7与MCM7的互作关系;通过慢病毒感染过表达FBXW7和(或) MCM7,小干扰RNA技术下调FBXW7和(或) MCM7... 目的 探讨FBXW7靶向调控MCM7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和免疫荧光染色法(IF),分析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FBXW7与MCM7的互作关系;通过慢病毒感染过表达FBXW7和(或) MCM7,小干扰RNA技术下调FBXW7和(或) MCM7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BXW7对MCM7蛋白表达的影响,CCK-8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EdU细胞增殖检测分析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分析肝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 在MHCC-97H细胞中,FBXW7与MCM7存在互作关系:过表达FBXW7抑制了MCM7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抑制了肝癌MHCC-97H细胞的增殖(P <0.05),在过表达FBXW7的基础上增加MCM7的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提高(P <0.05);下调FBXW7后细胞中MCM7表达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 <0.05),而下调FBXW7的同时干扰MCM7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 <0.05)。结论 FBXW7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负向调节肝癌细胞中促癌蛋白MCM7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F-box和WD重复结构域蛋白7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 细胞增殖 MHCC-97H细胞
下载PDF
流动敏感黑血序列三维T_(1)WI增强扫描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冉红芹 向正东 +3 位作者 段庆红 陈振涛 徐军 杨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流动敏感黑血序列三维T_(1)加权增强扫描(FSBB 3D CE-T_(1)WI)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经临床和影像检查证实的52例脑转移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分别行颅脑FSBB 3D C...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流动敏感黑血序列三维T_(1)加权增强扫描(FSBB 3D CE-T_(1)WI)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经临床和影像检查证实的52例脑转移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分别行颅脑FSBB 3D CE-T_(1)WI、FSE CE-T_(1)WI和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三维T_(1)加权对比增强(FFE 3D CE-T_(1)WI)扫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3个序列之间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经随访证实颅内转移灶总数为371个,FSBB 3D CE-T_(1)WI的检出率99.73%(370/371),FFE 3D CE-T_(1)WI的检出率为83.02%(308/371),FSE CE-T_(1)WI的检出率为78.44%(291/371),三者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8,P<0.05)。分层分析:直径<3 mm的转移灶共160个,FSE CE-T_(1)WI、FFE 3D CE-T_(1)WI和FSBB 3D CE-T_(1)WI的检出率分别为50.62%、60.62%和99.37%,三个序列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36,P<0.05);对于直径3~10 mm的转移灶,FSE CE-T_(1)WI、FFE 3D CE-T_(1)WI和FSBB 3D CE-T_(1)WI的检出率分别为99.38%、100%和100%,三个序列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直径>10 mm的转移灶,三个序列的检出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BB 3D CE-T_(1)WI在检出脑转移瘤方面要优于常规和高分辨序列MR增强扫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流动敏感黑血序列 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彭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100-104,共5页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心理状态,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护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升高,B组自护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B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A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亦可以提升自我护理效能并延长PICC留置时间,以及预防化疗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获得患者更高的护理服务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化疗
下载PDF
右手拇指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
17
作者 王晋婷 黄仕豪 段庆红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1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右拇指进行性肿大伴活动受限半年”入院。患者于2020年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拇指肿物,伴灰指甲,轻微疼痛,未予特殊处理。近半年来,右拇指肿物增大,侵及整个右拇指远节,大小约40 mm×30 mm×20 mm,伴右... 1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右拇指进行性肿大伴活动受限半年”入院。患者于2020年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拇指肿物,伴灰指甲,轻微疼痛,未予特殊处理。近半年来,右拇指肿物增大,侵及整个右拇指远节,大小约40 mm×30 mm×20 mm,伴右拇指持续性钝痛,右拇指远节指间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生物钟Bmal1基因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新思路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越 金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8-523,共6页
昼夜节律参与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使生物的生理活动呈周期性、有序性和协同性。Bmall1基因为昼夜节律体系的核心元件之一,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Bmal1基因在不同的肿瘤中作用各异。因此,分析Bmal1在不同肿瘤发... 昼夜节律参与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使生物的生理活动呈周期性、有序性和协同性。Bmall1基因为昼夜节律体系的核心元件之一,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Bmal1基因在不同的肿瘤中作用各异。因此,分析Bmal1在不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能为临床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年来,随着时间医学的深入研究,依照人体生物节律与药代动力学相结合的时辰化疗已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不同时间放疗会导致不同的放射敏感性,使得时辰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深入研究生物的昼夜节律性,能为肿瘤的治疗开启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Bmal1基因 肿瘤 时辰治疗
下载PDF
贵州省720例乳腺癌HER-2的表达情况及抗HER-2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阳 刘丽阳 +2 位作者 李凤虎 常建英 冉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4-889,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乳腺癌的发病率及其HER-2基因表达差异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该研究旨在分析贵州省乳腺癌HER-2基因表达的民族差异性,评价应用曲妥珠单抗行分子靶向治疗的...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乳腺癌的发病率及其HER-2基因表达差异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该研究旨在分析贵州省乳腺癌HER-2基因表达的民族差异性,评价应用曲妥珠单抗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多种临床因素对贵州省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7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随访情况,采用SPSS 17.0中的Kaplan-Meier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统计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因素间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式进行多因素检验,分析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入组的720例患者中,HER-2阴性表达520例(72.2%),HER-2阳性表达200例(27.8%)。20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汉族177例(177/645,27.4%),少数民族23例(23/75,30.7%)。20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行抗HER-2治疗37例(18.5%),未行抗HER-2治疗163例(81.5%),可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统计分析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D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和0.022)。Cox回归分析提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Ki-67是入组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和0.016),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HER-2不是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其中汉族乳腺癌患者的ER和Ki-67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8和0.031),PR和HER-2不是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少数民族乳腺癌患者的ER、PR、HER-2和Ki-67均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HER-2基因阳性表达不具有民族差异性。HER-2阳性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行抗HER-2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延长DFS及OS,但目前贵州省行抗HER-2治疗人群不足20%。本研究初步提示ER、Ki-67作为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具有民族差异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表达 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