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诗经》的“文学研究”——关于经学与文学关系之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谭德兴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3期5-9,共5页
二十世纪初期,《诗经》研究者从文学视角审视传统《诗经》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传统《诗经》学里没有文学性研究。当前学者从经学与文学关系视角解构传统《诗经》学,得出的结论是传统《诗经》学有文学研究,但对传统《诗经》学文学研究的... 二十世纪初期,《诗经》研究者从文学视角审视传统《诗经》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传统《诗经》学里没有文学性研究。当前学者从经学与文学关系视角解构传统《诗经》学,得出的结论是传统《诗经》学有文学研究,但对传统《诗经》学文学研究的起点却众说纷纭。对传统《诗经》学文学研究认识的分歧,究其根由,在于缺乏一个统一的《诗经》“文学研究”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文学性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论《诗》学与两汉辞赋观的发展——经学与文学关系之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德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0-76,共7页
两汉辞赋的创作与批评是一种文学性的活动 ,但在两汉经学极盛的大背景下 ,辞赋的创作与批评没有超然于经学这种时代发展的主流思潮之外。两汉辞赋的创作及批评与经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以《诗》评《骚》、据... 两汉辞赋的创作与批评是一种文学性的活动 ,但在两汉经学极盛的大背景下 ,辞赋的创作与批评没有超然于经学这种时代发展的主流思潮之外。两汉辞赋的创作及批评与经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以《诗》评《骚》、据《诗》论赋以及辞赋作品的采《诗》用《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辞赋 经学 文学
下载PDF
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以《圣经与文学》课堂讨论实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岑星 《教育文化论坛》 201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讨论课堂的增设,丰富和拓展了以通识教育为理念的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方式。本文以《圣经与文学》课为例,围绕名著阅读这一前提,从教学安排和思想交流等方面对课堂讨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大学教学 《圣经与文学》 课题讨论
下载PDF
英国女性文学的两座丰碑——《简·爱》与《呼啸山庄》比较研究之一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桢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勃朗特姐妹二人都在英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简.爱》在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受到男权话语操控的痕迹;而《呼啸山庄》则在想象的荒原上颠覆了男权社会的一切秩序。
关键词 男权话语 主体意识 简·爱 凯瑟琳 希刺克厉夫
下载PDF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益华 刘中黎 《西北人口》 2003年第4期34-36,39,共4页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落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中找出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强调指出中央及省政府的资金投入在民族教育发展和人力...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落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中找出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强调指出中央及省政府的资金投入在民族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 人力资源
下载PDF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后结构主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树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文重点评价产生于后结构主义以及广义的解构批评理论氛围里的七十年代以降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盗用”了后结构主义“们”的批判工具又对诸多后结构主义进行了严历的批判或移置,因而后结构主义的当代危机并未兆示女性... 本文重点评价产生于后结构主义以及广义的解构批评理论氛围里的七十年代以降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盗用”了后结构主义“们”的批判工具又对诸多后结构主义进行了严历的批判或移置,因而后结构主义的当代危机并未兆示女性主义批评的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批评理论 女性主义者 精神分析 女性主体性 象征系统 分延 男性话语 女性书写
下载PDF
“美在关系”说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黎启全 《求索》 1983年第6期120-127,共8页
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优秀的启蒙思想家、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美学家狄德罗(1713—1784年)在1750年为《百科全书》撰著了一条作样本用的专文——《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亦题名为《美论》)。他在这篇... 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优秀的启蒙思想家、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美学家狄德罗(1713—1784年)在1750年为《百科全书》撰著了一条作样本用的专文——《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亦题名为《美论》)。他在这篇精心构思的美学论著中,不仅提出了一个在西方美学史上,堪与古希腊的“美是和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德罗 美在关系 美学观 美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美学 美的本质 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观念 存在物 旧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王柏《诗疑》的文学思想——兼论南宋后期经学与文学之互动 被引量:4
8
作者 谭德兴 《贵州文史丛刊》 2004年第3期8-12,共5页
王柏《诗疑》蕴涵着丰富的文学思想。这不仅体现了宋代《诗》学发展的新特征 ,而且充分反映出南宋后期经学与文学的交融互动。《诗疑》文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诗》学自身文学化发展思路的传承以及南宋后期文论思潮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王柏 《诗疑》 文学思想 经学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贵州民间魂魄信仰——湄潭过关仪式之研究之二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业强 杨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4-79,共6页
举凡人们的生死观念、灵魂观念、他界观念、巫术禁忌等等文化观念构成了"魂魄信仰"的实质内容,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并非游离于仪式之外的某种"文化"之内,而是藉以特定的仪式-譬如丧葬、超度、过关、冲傩、还愿、祭... 举凡人们的生死观念、灵魂观念、他界观念、巫术禁忌等等文化观念构成了"魂魄信仰"的实质内容,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并非游离于仪式之外的某种"文化"之内,而是藉以特定的仪式-譬如丧葬、超度、过关、冲傩、还愿、祭祖、追魂招魂、打替身等而存在于或展现于种种民俗活动之中,并且被认为与人们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密切相关,从而在百姓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贵州湄潭汉族的儿童过关仪式为个案探讨了贵州民间的魂魄信仰问题,从而揭示出百姓对疾病、生死、他界、灵魂的认知与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魂魄信仰 过关仪式
下载PDF
转换:“舅”“权”互为关系的一个原则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兆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5-52,共8页
转换:“舅”“权”互为关系的一个原则彭兆荣“舅权”(avunculate)作为社会个类学的一个专称,用于描述母亲的兄弟对她姐妹的孩子的权威[1]。该术语源于拉丁语“avunculus”(母亲的兄弟)。按词源学诠释,其... 转换:“舅”“权”互为关系的一个原则彭兆荣“舅权”(avunculate)作为社会个类学的一个专称,用于描述母亲的兄弟对她姐妹的孩子的权威[1]。该术语源于拉丁语“avunculus”(母亲的兄弟)。按词源学诠释,其原生意义并无“权威”(auth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 舅权 结构人类学 姑舅表优先婚 恩斯特·卡西尔 纳西族 关系的转换 少数民族 转换原则 亲属制度
下载PDF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对“左联”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靳明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左联” “新写实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 文艺大众化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左翼文艺 普罗文学 艺术大众化 日本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经学与文学之互动 被引量:5
12
作者 谭德兴 《北方论丛》 2004年第2期10-13,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与儒家经学之间不仅仅是对抗,二者还有互动。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在批评和创作领域从范畴、理论、题材、表现手法、句式风格以及审美标准等对经学进行借鉴与转换;二是随文学思想的发展,人们对经典...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与儒家经学之间不仅仅是对抗,二者还有互动。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在批评和创作领域从范畴、理论、题材、表现手法、句式风格以及审美标准等对经学进行借鉴与转换;二是随文学思想的发展,人们对经典又进行着文学的审视与解构。这种互动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的广泛深入传播与文学的巨大发展,以及经学家与文学家身份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文学 经学 转换
下载PDF
试论《红楼梦》圆形结构体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兆荣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3-89,共7页
《红楼梦》是一个世界.在这里,“世界”是一个空间术语,是一个园形结构,是一个完美、缜密的体系。它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造的,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文学的园圃中亦极为罕见。“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 《红楼梦》是一个世界.在这里,“世界”是一个空间术语,是一个园形结构,是一个完美、缜密的体系。它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造的,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文学的园圃中亦极为罕见。“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用来形容绝色美人的,我们用之来形容《红楼梦》那天衣无缝的圆形结构也不过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结构 登徒子好色赋 中国文学史 太虚幻境 贾宝玉 中亦 木石前盟 金陵十二钗 秦可卿 色空
下载PDF
《贵州古旧文献提要目录》简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锳 《贵州文史丛刊》 1998年第5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贵州省图书馆 艺文志 《说文逸字》 目录 地方文献 历史文化遗产 《文献通考·经籍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版本著录 书目
下载PDF
台江县台拱镇汉族说的汉语方言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朝康 黎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6-49,共4页
文章在详细调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拱镇汉族人说的的汉语方言的基础上,对该汉语方言的语音进行了共时描写,并与普通话语音及中古音作对比。
关键词 台拱镇 汉族 方言音系
下载PDF
论唐人小说中文士与妓女婚恋悲剧之成因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夏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0-76,82,共8页
唐代相对开放的时代精神激活了青年男女追求自主婚姻和自由爱情的意识 ,加之以文士与妓女双方本身所具有的直观双向作用的愉悦基础以及丰富的物质生活 ,使得此类婚恋无可避免地发生了。但由于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当色为婚”[1] 的婚... 唐代相对开放的时代精神激活了青年男女追求自主婚姻和自由爱情的意识 ,加之以文士与妓女双方本身所具有的直观双向作用的愉悦基础以及丰富的物质生活 ,使得此类婚恋无可避免地发生了。但由于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当色为婚”[1] 的婚姻制度以及文士的浮华习气等原因 ,文士与妓女的婚恋以悲剧告终成为必然。闪着火花的人性美被毁灭 ,强烈地燃烧着读者的灵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婚恋小说 文士 妓女 悲剧 成因 美学价值
下载PDF
宗教诗歌与诗歌中的宗教──从王维的佛理诗看佛教理念对文学的浸润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53-58,65,共7页
以王维的佛理评为主要研讨对象,分析佛教理会从东晋至唐时期的主要表现特征。认为在中国较早的僧诗里,佛教教义在诗歌中的表现显得生硬、不成熟,显示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而未触的状况;至唐代,缘于佛教的极大发展... 以王维的佛理评为主要研讨对象,分析佛教理会从东晋至唐时期的主要表现特征。认为在中国较早的僧诗里,佛教教义在诗歌中的表现显得生硬、不成熟,显示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而未触的状况;至唐代,缘于佛教的极大发展,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广的影响,王维是最典型的代表者。佛教教义在其诗歌中的表现,就其内容而言,佛教的核心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准确而明晰的表达;在表现形式上,他将自然物像的审美表现与佛理的宣扬、体悟浑融为一,淡化了佛理诗的言理倾向,增强了诗歌的文学性,突破了早先佛理诗格局,使诗歌显示出另一种情致与景像。这种演变,显露出中印文化交流的文化事相,又明显地表露出佛教对大学的逐渐渗入及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佛理诗 王维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被忽视与被重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晓红 《怀化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5-78,共4页
试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陶渊明作品的流传和读者的接受情况 ,以时代的发展为自然分期 ,试图揭示陶渊明及其作品由隐到显 ,由认识不多到有分歧、怀疑 ,最后到不断肯定的过程。渊明生前以隐居闻 ,不以诗名显 ,到后来他的文学价值不断... 试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陶渊明作品的流传和读者的接受情况 ,以时代的发展为自然分期 ,试图揭示陶渊明及其作品由隐到显 ,由认识不多到有分歧、怀疑 ,最后到不断肯定的过程。渊明生前以隐居闻 ,不以诗名显 ,到后来他的文学价值不断得到确认 ,与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审美风尚、个人审美趣味的差异以及个人经历皆有密切关系。事实上 ,陶渊明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到了初唐以后 ,特别是到了宋代才得到充分肯定的 ,而这与苏轼有着极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歌评论 文学价值 审美 文学史
下载PDF
论藉礼仪式兼及《良耜》等几首诗与藉礼过程之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德靠 《贵州文史丛刊》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依据《国语·周语上》所载藉礼仪式祀典 ,主要考察了藉礼仪式的过程 ,即准备阶段和藉礼仪式阶段 ,并对藉礼仪式做进一步的划分和说明 ,在此基础上 ,对藉礼仪式的用乐进行索考 ,以为《诗经》中《良耜》等五首诗与此仪式有关。最... 本文依据《国语·周语上》所载藉礼仪式祀典 ,主要考察了藉礼仪式的过程 ,即准备阶段和藉礼仪式阶段 ,并对藉礼仪式做进一步的划分和说明 ,在此基础上 ,对藉礼仪式的用乐进行索考 ,以为《诗经》中《良耜》等五首诗与此仪式有关。最后对藉礼仪式的目的即“教敬”、“劝农”等作了相关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耜》 藉礼仪式 《诗经》 封建礼制 诗歌
下载PDF
论欧阳修《诗本义》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德兴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欧阳修的《诗本义》是宋代《诗》学变革的先声。以文学性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诗》学乃《诗本义》的重要创新内容 ,这充分体现了经学与文学的互动。
关键词 欧阳修 诗本义 经学 文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