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元瓜环-司帕沙星超分子体系的电化学研究
1
作者 董蕾 李成燕 +3 位作者 牟兰 薛赛凤 祝黔江 陶朱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9,共4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八元瓜环与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测试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司帕沙星与八元瓜环体系的分析检测性能。研究表明,在司帕沙星溶液中加入八元瓜环,其还原峰电流显著降低,支持电解质为0.2 mol/L KH2PO4-Na2HPO4(pH6.80),富... 利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八元瓜环与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测试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司帕沙星与八元瓜环体系的分析检测性能。研究表明,在司帕沙星溶液中加入八元瓜环,其还原峰电流显著降低,支持电解质为0.2 mol/L KH2PO4-Na2HPO4(pH6.80),富集时间90 s,扫描速率200 mV/s.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出八元瓜环与司帕沙星的包结比为2∶1,稳定常数为2.28×10^11(L2.mol-2).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体系在司帕沙星浓度为1.0×10-6~8.0×10-6mol/L范围内,峰电流与其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实际样品测量的回收率为98.7%-1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八元瓜环 循环伏安法 超分子
下载PDF
三种六元瓜环与Sr(Ⅱ)离子的配位及超分子自组装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婷 陈文建 +2 位作者 张云黔 陶朱 祝黔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3-480,共8页
本文以六元瓜环及两种部分甲基取代六元瓜环(统称为Q[6]s)为构筑元件,合成了4个Q[6]s-Sr髤离子的配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Q[6]s-Sr髤离子配合物自组装形成不同结构的分子链,体系中存在Cl-离子时,Q[... 本文以六元瓜环及两种部分甲基取代六元瓜环(统称为Q[6]s)为构筑元件,合成了4个Q[6]s-Sr髤离子的配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Q[6]s-Sr髤离子配合物自组装形成不同结构的分子链,体系中存在Cl-离子时,Q[6]s-Sr髤离子形成配位聚合链,而只有NO3-离子存在时,形成水分子配位桥连的超分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元瓜环 s) Sr(Ⅱ)离子 超分子自组装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在四氯合锌离子诱导下反式六元瓜环与碱金属离子构筑的配位超分子自组装体(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邱胜超 李青 +4 位作者 张云黔 肖昕 陶朱 祝黔江 张振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03-1310,共8页
在盐酸介质中,通过四氯合锌离子诱导,碱金属离子能与反式六元瓜环端口羰基氧原子直接配位构筑形成超分子自组装体。单晶结构表明在HCl介质中,四氯合锌离子形成"蜂巢结构",而且在[ZnCl_4]^(2-)诱导作用下,碱金属离子和反式六... 在盐酸介质中,通过四氯合锌离子诱导,碱金属离子能与反式六元瓜环端口羰基氧原子直接配位构筑形成超分子自组装体。单晶结构表明在HCl介质中,四氯合锌离子形成"蜂巢结构",而且在[ZnCl_4]^(2-)诱导作用下,碱金属离子和反式六元瓜环端口羰基氧直接配位形成一维超分子自组装体而填充在"蜂巢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离子 反式六元瓜环 四氯合锌根离子 超分子自组装体
下载PDF
八元瓜环诱导菲、芴的室温磷光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忠伟 牟兰 +2 位作者 薛赛凤 陶朱 曾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6-1029,共4页
以八元瓜环为诱导剂、碘化钾作重原子微扰剂,在亚硫酸钠除氧下,实现了菲、芴的室温磷光发射。在该体系中菲、芴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2和509nm,276和518nm,磷光寿命分别为1.82和3.68ms。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菲在1.0×1... 以八元瓜环为诱导剂、碘化钾作重原子微扰剂,在亚硫酸钠除氧下,实现了菲、芴的室温磷光发射。在该体系中菲、芴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2和509nm,276和518nm,磷光寿命分别为1.82和3.68ms。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菲在1.0×10^-7~1.5×10^-6mol·L^-1,1.5×10^-6~1.0×10^-5mol·L^-1和芴在8.0×10^-7~8.0×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分别与其磷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4.8×10^-9和8.0×10^-9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 八元瓜环
下载PDF
八元瓜环与乔松素的主客体作用及对乔松素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练小卫 黄净净 +3 位作者 陶朱 周清娣 张前军 卫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紫外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八元瓜环(Q[8])对乔松素(PCB)的包结作用;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Q[8]对PCB水溶性、抗氧化活性及在人工胃肠液中稳定性和累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CB与Q[8]形成了摩尔比为1∶...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紫外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八元瓜环(Q[8])对乔松素(PCB)的包结作用;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Q[8]对PCB水溶性、抗氧化活性及在人工胃肠液中稳定性和累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CB与Q[8]形成了摩尔比为1∶2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PCB-Q[8]),PCB位于2个瓜环的端口之间,其稳定结合常数为5.00×10~9 L^2/mol^2.当c(Q[8])=90μmol/L时,可使PCB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4.3倍;PCB-Q[8]包合物和PCB均对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IC_(50)值分别为4.3和3.2μmol/L.在人工胃液中,PCB和PCB-Q[8]包合物都较稳定;而在人工肠液中,PCB于72 h后全部降解,PCB-Q[8]包合物则基本未降解,表明Q[8]增强了PCB在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Q[8]的介入提高了PCB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累积释放量,其数值分别提高了5倍和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松素 八元瓜环 包结配合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七元瓜环与吖啶类化合物主客体作用测试 被引量:1
6
作者 冉倩 薛赛凤 陶朱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4-28,共5页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1H NMR技术等现代分析方法,测试了七元瓜环(cucurbit[7]urils)与吖啶、9-氨基吖啶、3,6-二氨基吖啶(分别记为g1、g2、g3)的主客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或中性条件,用三种方法均能观察到七元瓜环...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1H NMR技术等现代分析方法,测试了七元瓜环(cucurbit[7]urils)与吖啶、9-氨基吖啶、3,6-二氨基吖啶(分别记为g1、g2、g3)的主客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或中性条件,用三种方法均能观察到七元瓜环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但在强碱性条件下,用上述方法观察不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利用光谱法得到七元瓜环与g1、g2、g3均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包合物,计算出相应的平衡常数,并利用核磁表征考察了主客体可能的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元瓜环 吖啶类化合物 核磁共振技术 紫外吸收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瓜环诱导苯基咪唑室温磷光
7
作者 佟玲 牟兰 +3 位作者 薛赛凤 陶朱 祝黔江 曾晞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58-158,共1页
瓜环(葫芦脲,cucurbi[n]tufil[n=5-121)是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之后的一类新型大环笼状主体化合物。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CD-RTP)是1984年Love提出的,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瓜环与环糊精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本课题组在... 瓜环(葫芦脲,cucurbi[n]tufil[n=5-121)是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之后的一类新型大环笼状主体化合物。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CD-RTP)是1984年Love提出的,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瓜环与环糊精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本课题组在研究瓜环的主客体作用性质基础上,发现了瓜环作为诱导剂使喹啉、萘及啡咯啉类衍生物都能在室温下产生具有分析意义的流体磷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法 环糊精诱导 瓜环 咪唑 苯基 主体化合物 主客体作用 葫芦脲
下载PDF
伏安法研究五元瓜环对Cu(Ⅱ)配合物的识别性能
8
作者 王倩 薛赛凤 +1 位作者 陈凯 陶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3-467,共5页
利用伏安法研究了五元瓜环(记为Q[5])对Cu(Ⅱ)配合物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pH 5.0的Na2(H2EDTA)介质中,扫描速度为100 mV.s-1时,Q[5]-[Cu(H2EDTA)H2O]配合物的电极反应为单电子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摩尔比法测出Q[5]与[Cu(H... 利用伏安法研究了五元瓜环(记为Q[5])对Cu(Ⅱ)配合物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pH 5.0的Na2(H2EDTA)介质中,扫描速度为100 mV.s-1时,Q[5]-[Cu(H2EDTA)H2O]配合物的电极反应为单电子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摩尔比法测出Q[5]与[Cu(H2EDTA)H2O]作用比为2∶1,稳定常数为3.59×109 L2.mol-2。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Cu(Ⅱ)浓度在2×10-6~1.6×10-4 mol.L-1范围内,峰电流与其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为99.4%~1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元瓜环 Cu(Ⅱ)配合物 Na2(H2EDTA) 伏安法 识别性能
下载PDF
4-(2,6-二氧杂-4,4-二溴甲基环己基)-N,N-二甲基苯胺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9
作者 樊帆 肖昕 +2 位作者 薛赛凤 祝黔江 陶朱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从季戊四醇出发,合成了二溴新戊二醇。并利用二溴新戊二醇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得到4-(2,6-二氧杂-4,4-二溴甲基环己基)-N,N-二甲基苯胺,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单晶X-射线衍射法、质谱、红... 从季戊四醇出发,合成了二溴新戊二醇。并利用二溴新戊二醇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得到4-(2,6-二氧杂-4,4-二溴甲基环己基)-N,N-二甲基苯胺,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单晶X-射线衍射法、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溴新戊二醇 4-(2 6-二氧杂-4 4-二溴甲基环己基)-N N-二甲基苯胺 核磁共振技术 单晶X-射线衍射法 质谱
下载PDF
聚氯乙烯平板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青 张宇 侯涛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37-139,共3页
主要介绍了在制备平板膜的实验教学中,采用聚氯乙烯作为膜材料进行制备,这不仅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平板膜的性能。对表面活性剂含量、聚合物浓度对平板膜的膜通量和截留率等基本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平板膜 膜通量 截留率 性能
下载PDF
苯基乙酰丙酮-罗丹明B衍生物的合成及对Fe^(3+)离子的识别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玲菲 赵江林 +4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薛赛凤 陶朱 卫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96-1803,共8页
通过罗丹明内酰胺与苯基乙酰丙酮一步缩合反应得到结构简单的席夫碱型罗丹明B衍生物,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NMR、MS以及元素分析表征。在目标化合物的乙醇-水缓冲溶液中,加入Fe3+后能诱导罗丹明基团螺环结构开环,形成1:1的金属配合物,... 通过罗丹明内酰胺与苯基乙酰丙酮一步缩合反应得到结构简单的席夫碱型罗丹明B衍生物,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NMR、MS以及元素分析表征。在目标化合物的乙醇-水缓冲溶液中,加入Fe3+后能诱导罗丹明基团螺环结构开环,形成1:1的金属配合物,同时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敏和吸收增强并具有较高的选择识别性能。电化学,色谱及光谱分析证实了配合物的形成。竞争实验显示识别响应为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乙酰丙酮 罗丹明B衍生物 X-ray单晶衍射 荧光-比色探针 Fe3+配合物
下载PDF
罗丹明-三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探针性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义 张艳 +5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李俊 孙强 张建新 卫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98-1605,共8页
在控制反应温度的条件下,用罗丹明B酰肼(或罗丹明B乙二胺)选择性分步取代三聚氯氰环上的活性氯,合成了系列罗丹明-三嗪衍生物.考察了不同取代获得的衍生物的探针识别性能,发现所制备的衍生物能高灵敏、高选择性地识别Al3+,Cr3+或Cu2+离... 在控制反应温度的条件下,用罗丹明B酰肼(或罗丹明B乙二胺)选择性分步取代三聚氯氰环上的活性氯,合成了系列罗丹明-三嗪衍生物.考察了不同取代获得的衍生物的探针识别性能,发现所制备的衍生物能高灵敏、高选择性地识别Al3+,Cr3+或Cu2+离子,是一类性能良好的金属离子荧光和比色增强型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衍生物 三聚氯氰 荧光探针
下载PDF
单取代罗丹明-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对Fe^(3+)离子的荧光探针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玲菲 郑相勇 +4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薛赛凤 陶朱 张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3-1188,共6页
以1,3-交替-二羧基甲氧基硫杂杯[4]芳烃为原料,通过与罗丹明乙二胺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基团单取代的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荧光及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化合物对Fe3+具有探针性... 以1,3-交替-二羧基甲氧基硫杂杯[4]芳烃为原料,通过与罗丹明乙二胺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基团单取代的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荧光及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化合物对Fe3+具有探针性质,在乙醇-水(1/1,V/V)Tris-HCl(pH=6.0)缓冲溶液中,对Fe3+呈现光关-开响应,并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现象。测定了Fe3+-配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及荧光量子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芳烃衍生物 荧光-比色探针 Fe3+-配合物
下载PDF
新型呋咱阴离子探针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傅玉 曾晞 +5 位作者 牟兰 江学凯 邓敏 张云黔 张建新 卫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35-1642,共8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AcO-和F-的阴离子比色/荧光探针4-氯-7-硝基-2,1,3-苯并呋咱(NBD-Cl)衍生物。探针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测定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识别性能。探针的乙腈溶液加入AcO-,F-后,在较短... 设计合成了一种AcO-和F-的阴离子比色/荧光探针4-氯-7-硝基-2,1,3-苯并呋咱(NBD-Cl)衍生物。探针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测定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识别性能。探针的乙腈溶液加入AcO-,F-后,在较短时间内裸眼能观察到颜色由橘黄色变为红色,同时有显著的荧光增强。核磁滴定及质子溶剂实验证明识别过程为探针与阴离子之间形成的氢键作用力,伴随着质子化过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咱衍生物 晶体结构 比色/荧光探针 阴离子识别
下载PDF
新型罗丹明酰胺杯芳烃-Sb^(3+)配合物探针对钙离子的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娟 吴翀 +3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薛赛凤 陶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05-1309,共5页
合成了一种罗丹明B酰胺-氧杂杯芳烃衍生物1。在以Tris-HCl作为缓冲体系的乙腈溶液(pH7.0)中,化合物1本身无色且无荧光,加入Sb3+后,1的螺环结构打开,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再加入Ca2+则导致1-Sb3+配合物的荧光猝灭及红色消失... 合成了一种罗丹明B酰胺-氧杂杯芳烃衍生物1。在以Tris-HCl作为缓冲体系的乙腈溶液(pH7.0)中,化合物1本身无色且无荧光,加入Sb3+后,1的螺环结构打开,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再加入Ca2+则导致1-Sb3+配合物的荧光猝灭及红色消失。在此条件下,其他共存离子没有明显响应。因此1-Sb3+配合物可作为检测Ca2+的超分子荧光和比色化学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酰胺 芳烃 荧光及比色探针 Sb3+ CA2+
下载PDF
一种基于溶剂效应及波长分辨检测AcO-、F-及OH-的比色探针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浚安 张红 +4 位作者 张玲菲 牟兰 曾晞 赵江林 卫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39-1747,1851,1852,共11页
利用微波反应,制备得到2-[2-羟基-5-(4-硝基偶氮苯)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探针。探针分子通过双键及偶氮键在酚环左右两端引入喹啉稠环与对硝基苯环,形成偶氮大共轭结构;羟基及氮、氧杂原子提供了良好的阴离子识别位点,通过氢键作用可选... 利用微波反应,制备得到2-[2-羟基-5-(4-硝基偶氮苯)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探针。探针分子通过双键及偶氮键在酚环左右两端引入喹啉稠环与对硝基苯环,形成偶氮大共轭结构;羟基及氮、氧杂原子提供了良好的阴离子识别位点,通过氢键作用可选择性识别F^-、AcO^-及OH^-。在CH_3CN-DMSO(99∶1,V/V)中,探针分别与F^-、AcO^-形成1∶1的配合物,在595与350 nm的吸光度比值(A595 nm/A350 nm)与F^-、AcO^-浓度相关,颜色由浅黄变为深蓝;在CH_3CN-H_2O-DMSO(94∶5∶1,V/V)中,由于质子效应影响,探针对强碱性F^-的结合能力显著降低,特征吸收峰急剧下降,而探针对AcO^-的结合则影响不大,仅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紫移,在560与350 nm处的吸光度比值(A560 nm/A350 nm)与AcO^-浓度相关,探针可选择性识别AcO^-。因此,利用溶剂效应并结合波长差异可分别实现对F^-、AcO^-的识别检测。在DMSO-H2O(9∶1,V/V)中,由于探针中的羟基去质子化作用,在pH 6~10范围内,探针在600与355 nm的吸收值比值(A600 nm/A355 nm)与pH值相关,随pH值增大,探针溶液颜色由浅黄变为蓝色,由pH滴定得到pKa=7.65。利用探针识别时明显的颜色变化,建立了快速、灵敏的裸眼检测微量F^-、AcO^-及pH的可视化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效应 波长分辨 偶氮-喹啉衍生物 比色探针 氟离子 乙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下载PDF
对阴、阳离子选择性识别的钳型菲啰啉荧光探针
17
作者 赵远会 赖余建 +2 位作者 牟兰 曾晞 李俊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2-27,共6页
2,9-二甲基-1,10-邻菲啰啉与2,4-二羟基苯甲醛在乙酸酐中缩合反应得到2,9-(E,'E)-双(2',4'-二(乙酰氧基)苯乙烯基)-1,10-菲啰啉(探针a);再将其进一步水解得到2,9-(E,'E)-双(2',4'-二(羟基)苯乙烯基)-1,10-菲啰... 2,9-二甲基-1,10-邻菲啰啉与2,4-二羟基苯甲醛在乙酸酐中缩合反应得到2,9-(E,'E)-双(2',4'-二(乙酰氧基)苯乙烯基)-1,10-菲啰啉(探针a);再将其进一步水解得到2,9-(E,'E)-双(2',4'-二(羟基)苯乙烯基)-1,10-菲啰啉(探针b)。探针经1H NMR、13C NMR、IR、MS表征,为钳型对称大共轭结构,发光性能良好。探针a、b均对Cu2+、Ag+有荧光猝灭作用;探针b由于分子中含有羟基结构而选择性识别阴离子F-、Ac O-,为一种双功能离子探针。光谱滴定测出探针a、b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比为2∶1;探针b与阴离子的作用比为1∶1,作用稳定常数均达104L·mol-1。作为检测特定离子的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分析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9-二甲基-1 10-邻菲啰啉 2 4-二羟基苯甲醛 荧光探针 阳/阴离子
下载PDF
水溶性六元瓜环衍生物与1,ω-亚烷基吡啶主客体配合物的^1HNMR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昕 张云黔 +2 位作者 祝黔江 薛赛凤 陶朱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利用1HNMR技术以及单晶X衍射技术考察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eQ[6])与几种1,ω-亚烷基吡啶阳离子(ω=2,4,6,8,10)客体的相互作用.在这些包结配合物中,TMeQ[6]的端口效应以及空腔效应同时存在,其主客体作用模式随着客体亚烷基碳链长... 利用1HNMR技术以及单晶X衍射技术考察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eQ[6])与几种1,ω-亚烷基吡啶阳离子(ω=2,4,6,8,10)客体的相互作用.在这些包结配合物中,TMeQ[6]的端口效应以及空腔效应同时存在,其主客体作用模式随着客体亚烷基碳链长短不一而各不相同.对于客体1,2-二乙基吡啶(Edpy),TMeQ[6]包结Edpy的带正电荷的吡啶环部分,形成一不对称的包结配合物;对于客体1,4-二丁基吡啶(Bdpy),TMeQ[6]选择性包结Bdpy的吡啶环部分或烷基部分存在竞争作用和快速交换;而具有较长碳链的客体1,6-二己基吡啶(Hdpy)和1,8-二丁庚基吡啶(Odpy)与TMeQ[6]通过空腔的疏水作用以及外部的离子-偶极作用形成稳定的类轮烷包结配合物;客体1,10-二癸基吡啶(Ddpy)的两个吡啶环分别被两个TMeQ[6]包结形成哑铃型的包结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 1 ω-亚烷基吡啶(ω=2 4 6 8 10) 主客体配合物 ^1HNMR技术 单晶X衍射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