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图谱技术综述:构建、推理及典型应用
1
作者 杨观赐 许彪 +3 位作者 罗可欣 蓝善根 何玲 刘丹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知识图谱是一种通过图形结构表示知识的技术,起源于语义网,旨在以可计算、可共享的方式组织和管理信息。本文综述了知识图谱领域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知识图谱的基本构成;其次,详细阐述了其构建过程;再次,讨论了多种知识图谱推理方法... 知识图谱是一种通过图形结构表示知识的技术,起源于语义网,旨在以可计算、可共享的方式组织和管理信息。本文综述了知识图谱领域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知识图谱的基本构成;其次,详细阐述了其构建过程;再次,讨论了多种知识图谱推理方法;接着,分析了知识图谱在搜索引擎优化、智能问答系统、具身智能系统等典型应用领域,特别指出其在提升具身智能系统的环境理解能力和决策制定中的关键作用;最后,讨论了知识图谱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信息抽取 知识推理 大模型 具身智能 智能制造
下载PDF
EIT技术及其在人体数字孪生构建中的应用展望
2
作者 刘丹 黄帅 +3 位作者 何玲 杨观赐 李高 黄海东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医学成像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其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体数字孪生的视角分析了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通过对常见人体可视化技术进行对比,探讨EI...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医学成像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其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体数字孪生的视角分析了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通过对常见人体可视化技术进行对比,探讨EIT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电阻抗成像技术在人体数字孪生的应用潜力。随着硬件和软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算法的持续改进,EIT技术有望在家庭医疗诊断、实时监测、无损检测和个性化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人体数字孪生 医学成像技术 可视化
下载PDF
现代制造特色的机械工程育才方法改革研究
3
作者 邓炬锋 《学术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制造业的需求,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育才方法。本文分析了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化的育才方法、教育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了机械工程的育才方法,提出了教...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制造业的需求,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育才方法。本文分析了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化的育才方法、教育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了机械工程的育才方法,提出了教育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为中国现代制造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制造业 中国化育才方法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制造大数据相关技术架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姚雪梅 李少波 +1 位作者 璩晶磊 陈伟兴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3,共4页
针对大数据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制造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和产生,给出了制造大数据的定义。依据制造大数据的处理流程构建其技术架构,并介绍了相应的关键技术。最后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应用场景,指出了制造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针对大数据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制造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和产生,给出了制造大数据的定义。依据制造大数据的处理流程构建其技术架构,并介绍了相应的关键技术。最后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应用场景,指出了制造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下一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大数据 处理流程 技术架构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制造业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少波 陈永前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25,共5页
随着制造业与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制造业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环境下,制造技术将发生巨大的进步与改革。从大数据下的制造业数据特点出发,勾画了制造业的大数据技术架构,并重点分析了大数据下制造业... 随着制造业与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制造业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环境下,制造技术将发生巨大的进步与改革。从大数据下的制造业数据特点出发,勾画了制造业的大数据技术架构,并重点分析了大数据下制造业的五大关键技术,即数据集成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展现技术,为制造业大数据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大数据 智能制造 HADOOP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43
6
作者 黄海松 陈启鹏 +2 位作者 李宜汀 姚立国 张松松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践智能制造理念的使能技术与手段,能够有效解决智能制造的信息物理融合难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孪生,本文首先从数字孪生的背景和定义两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践智能制造理念的使能技术与手段,能够有效解决智能制造的信息物理融合难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孪生,本文首先从数字孪生的背景和定义两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公开出版年度、主要出版国家、主要研究方向等不同维度,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近5年来收录的与数字孪生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综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设计、工业生产、制造服务方面的应用;最后对数字孪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文献计量 智能制造 应用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先进制造技术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丹 何玲 +1 位作者 杨观赐 陈家兑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4期181-184,共4页
该文根据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思政建设进行探索。将创新、求真、务实的思政建设精神融入教学目标,提出人文关怀和思政元素融合的课程改革方案;优化课程内容,关注学科发展中涉及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 该文根据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思政建设进行探索。将创新、求真、务实的思政建设精神融入教学目标,提出人文关怀和思政元素融合的课程改革方案;优化课程内容,关注学科发展中涉及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制造业案例为引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政元素的无缝融入,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研究生 先进制造技术 课程设计 课程评价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设备智能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杜飞龙 黄海松 唐世灏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年第7期28-30,共3页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设备管理则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当前我国高校设备存在预约使用随意、信息共享不良、队伍建设欠佳等诸多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型技术手段,根据设...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设备管理则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当前我国高校设备存在预约使用随意、信息共享不良、队伍建设欠佳等诸多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型技术手段,根据设备种类不同,按需实现设备智能预约与审批;在移动端、实体端和虚拟端的设备进行共享服务、实时监控、智能门禁等;在实验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培训进修、引进精英、网上测试、虚拟实验和激励制度相结合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设备管理 预约 共享服务 队伍建设
下载PDF
生产过程制造物联关键事件主动感知实现技术及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伟兴 李少波 《制造业自动化》 2015年第17期148-152,共5页
针对生产过程物联感知方面,在论述分析制造物联信息感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信息感知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需求,进行了生产过程关键事件的定义及描述,建立了制造物联关键事件主动感知模型及技术框架,并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产... 针对生产过程物联感知方面,在论述分析制造物联信息感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信息感知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需求,进行了生产过程关键事件的定义及描述,建立了制造物联关键事件主动感知模型及技术框架,并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产过程关键事件主动感知实现方法。提出的技术方法为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决策支持,促进高质、高效生产制造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物联 关键事件 主动感知
下载PDF
大思政引领的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10
作者 杨观赐 邓炬锋 +1 位作者 何玲 刘丹 《学术与实践》 2023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当前国家在机械专业学位下新增设了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为了更好地培养既懂制造生产管理与工艺流程、又懂人工智能技术的德才兼备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创新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首先扼要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合研究现状,... 当前国家在机械专业学位下新增设了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为了更好地培养既懂制造生产管理与工艺流程、又懂人工智能技术的德才兼备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创新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首先扼要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合研究现状,然后在分析适应新型工业化需求的人才培养短板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思政元素及思政与教学有机融合方式,设计达成制造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与技能的特色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从而给出了大思政引领的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技术 思政教学 复合型人才 新型工业化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及数控技术的曲面产品设计制造 被引量:8
11
作者 雷蔓 吕健 +1 位作者 刘征宏 潘伟杰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2-55,共4页
现代制造过程中,自由曲面的设计加工的日益广泛,如飞机机翼、汽车外形、模具工件表面等均为自由曲面。计算机技术与CAD/CAM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自由曲面产品的设计加工变得更加容易。本次研究以一件自由曲面的工艺品为例,首先用激光扫描... 现代制造过程中,自由曲面的设计加工的日益广泛,如飞机机翼、汽车外形、模具工件表面等均为自由曲面。计算机技术与CAD/CAM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自由曲面产品的设计加工变得更加容易。本次研究以一件自由曲面的工艺品为例,首先用激光扫描仪扫描模型,获取其表面点云数据,再将点云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逆向建模,然后在UG里面对模型进行修改并在UG加工模块中生成了模型的数控加工代码,最后在三坐标铣床上加工,验证了代码的正确性。以上实例表明,用逆向工程技术对自由曲面产品进行NURBS曲面重构,再结合CAD/CAM技术,能有效的对现有复杂曲面产品二次设计,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逆向建模 3D扫描 CAD/CAM 数控加工 工艺品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12
作者 杜飞龙 陈家兑 +1 位作者 周滔 刘超 《学术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19-125,共7页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高校不断聚焦于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本文结合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背景,从培养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和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分析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高校不断聚焦于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本文结合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背景,从培养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和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分析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与框架。具体解决措施: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明确培养目标;二是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三是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提升师资水平;四是打造专业课程的新体系,促进精品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创新人才 教学方法 师资水平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公路货运危险驾驶行为智能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柳鹏飞 陆见光 +2 位作者 徐磊 唐向红 刘方杰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基于某省载货汽车历史行驶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NN-LSTM)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的危险驾驶行为预测方法。针对载货汽车行驶数据量大、维度高、特征提取难度大、时序性强的特点,首先运用XG⁃Boost对特征进行筛选,接... 基于某省载货汽车历史行驶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NN-LSTM)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的危险驾驶行为预测方法。针对载货汽车行驶数据量大、维度高、特征提取难度大、时序性强的特点,首先运用XG⁃Boost对特征进行筛选,接着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空间特征提取,再运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捕捉驾驶行为的时序信息,最后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其他长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在某省公路货运驾驶数据上表现优异,识别准确率达到85.05%,加权平均召回率达到83%,F1分数(F1-Score)达到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货运 数据驱动 自注意力机制 危险驾驶 行为预测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伍涛 《学术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92-199,共8页
电子教案、CAD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如何将不同的技术手段合理地应用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本文对目前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主要信... 电子教案、CAD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如何将不同的技术手段合理地应用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本文对目前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阐明了各项技术的利弊和适用范围,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指出了适合选用的技术手段,针对近期发展迅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基于Web前端3D显示技术等新兴技术,提出了在教学中的具体的应用方向,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做了十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图” 现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前端3D显示技术
下载PDF
关于本科机械制图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研究
15
作者 李鲜花 何玲 +2 位作者 石洪永 彭庆国 张琳娜 《学术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验教学”这一环节在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更关涉到学生未来能否运用这一技能来助力自己的职业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科机械制图课程中实验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及优化策...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验教学”这一环节在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更关涉到学生未来能否运用这一技能来助力自己的职业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科机械制图课程中实验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通过对机械制图实验课程现状的分析,发现实验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研究提出了更新教学观念、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通过实施这些改进措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本科机械制图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图 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本科生课堂互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16
作者 魏建安 《学术与实践》 2024年第1期240-247,共8页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节点上,肩负着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高素质“智造”人才的重要使命。本科生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坚固基石,其互动性的提升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促进学生全...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节点上,肩负着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高素质“智造”人才的重要使命。本科生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坚固基石,其互动性的提升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本科生课堂互动的现状,并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出深化互动内容、关注个体差异、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以及建立健全反馈机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有助于提高课堂互动效果和质量,推动智能制造专业本科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本科生课堂 课堂互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探究——以动力传动故障预测实验系统实践训练为例
17
作者 汪伦杰 李鲜花 +2 位作者 彭庆国 魏建安 刘安玲 《学术与实践》 2024年第3期66-72,共7页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训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研究。本文以动力传动故障预测实验系统实践训练为例,提出开放实验模式,建立开放实验项目,探索实验资源共享机制,组织学生以灵活方式参与到实验项目中,引入更合理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使学...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训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研究。本文以动力传动故障预测实验系统实践训练为例,提出开放实验模式,建立开放实验项目,探索实验资源共享机制,组织学生以灵活方式参与到实验项目中,引入更合理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使学生能够更高效地使用实验设备和器材,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同时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增强项目管理、改进教学方式等,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实训能力及研究能力。为改进机械类的实验实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实验 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 机械类 实验资源共享机制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械臂视觉伺服智能控制
18
作者 袁庆霓 齐建友 虞宏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8-1013,共16页
针对视觉伺服控制系统存在伺服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和缺乏可见性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调整多策略控制器伺服增益方法,用于机械臂智能控制。首先搭建眼在手配置(EIH)的机械臂视觉伺服系统。然后,融合比例控制与滑... 针对视觉伺服控制系统存在伺服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和缺乏可见性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调整多策略控制器伺服增益方法,用于机械臂智能控制。首先搭建眼在手配置(EIH)的机械臂视觉伺服系统。然后,融合比例控制与滑模控制(SMC)设计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器(SMCC-IBVS);针对控制系统特征丢失的问题,将伺服选择增益的过程构建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的自适应伺服增益算法,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来自适应调整控制器(SMCC-IBVS)伺服增益,减少伺服误差,提高效率和稳定性。最后,仿真和物理实验结果表明,使用DDPG学习调控增益的SMCC-IBVS控制器具有强鲁棒性和快速收敛性,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特征丢失;机械臂轴孔装配实验结果也表明,所提出的视觉伺服系统实用性能较强,针对轴孔最小间隙为0.2mm间隙配合的装配实验成功率可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伺服 DDPG学习策略 自适应增益 机械臂 混合滑模控制 可见性约束
下载PDF
缺陷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25
19
作者 李少波 杨静 +2 位作者 王铮 朱书德 杨观赐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19-2336,共18页
为满足智能制造企业对产品质量检测的需求,服务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对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典型方法和应用进行梳理.首先总结了磁粉检测法、渗透检测法、涡流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机器视觉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对... 为满足智能制造企业对产品质量检测的需求,服务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对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典型方法和应用进行梳理.首先总结了磁粉检测法、渗透检测法、涡流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机器视觉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了磁粉检测法、渗透检测法、涡流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机器视觉检测的主流缺陷检测技术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梳理了缺陷检测技术在电子元器件、管道、焊接件、机械零件和质量控制中的典型应用;最后,对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该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从高精度、高定位、快速检测、小目标、复杂背景、被遮挡物体检测、物体关联关系等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发表在ICCV(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和CVP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等知名国际会议上相关论文的核心思想和源代码,为缺陷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应用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缺陷分类 故障预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离散型制造物联过程数据主动感知及管理模型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伟兴 李少波 黄海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针对制造物联数据感知与管理方面的生产过程关键监控事件感知和分析处理问题,通过分析制造数据的产生,进行了制造大数据的定义及数据特性的描述,建立了基于制造物联的离散车间数据管理体系;根据基于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事件感知模型建立... 针对制造物联数据感知与管理方面的生产过程关键监控事件感知和分析处理问题,通过分析制造数据的产生,进行了制造大数据的定义及数据特性的描述,建立了基于制造物联的离散车间数据管理体系;根据基于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事件感知模型建立,提出了基于制造物联的生产过程关键事件主动感知技术架构;为实现制造数据的结构化统一表达,基于EXPRESS语言进行制造物联车间数据管理建模,制定了EXPRESS与可扩展标记语言模式制造数据的映射转换规则。基于智能制造模式构建了制造大数据的应用规划,并结合油制辣椒生产中制造数据感知处理及应用结果,说明了所提理论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物联 大数据 关键事件 主动感知 数据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