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4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海峰 刘彤 +2 位作者 董昱辰 陈慧 肖政文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24期141-144,147,共5页
面对现在如火如荼的创业热潮,我项目小组针对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创业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创业意向的同学占学生整体的41%,这其中呈现出创业意向男多女少;想法多实践少;从事商业方面的多,从事本... 面对现在如火如荼的创业热潮,我项目小组针对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创业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创业意向的同学占学生整体的41%,这其中呈现出创业意向男多女少;想法多实践少;从事商业方面的多,从事本专业方面创业的人少的特点。本小组针对上述现象,总结了他们发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从自身学习和学员培养这两方面对我院大学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创业政策 创业团队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下载PDF
基于有机酸和多酚组成的贵州5种特色水果酿酒特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秋竹 谢菡怡 +2 位作者 何娇娇 吴芳 王春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6,共9页
为评价贵州特色水果的发酵潜力,本研究以水晶葡萄、刺葡萄、猕猴桃、金刺梨和蓝莓为原料开展实验室发酵实验,分析果汁与果酒中有机酸与多酚含量变化,并与商业果酒中相应物质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水果之间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差... 为评价贵州特色水果的发酵潜力,本研究以水晶葡萄、刺葡萄、猕猴桃、金刺梨和蓝莓为原料开展实验室发酵实验,分析果汁与果酒中有机酸与多酚含量变化,并与商业果酒中相应物质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水果之间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金刺梨汁有机酸(72.30g/L)、总酚(2457.16mg/L)和单宁(1112.84mg/L)质量浓度最高,而水晶葡萄汁质量浓度最低(有机酸7.63g/L、总酚8.52mg/L、单宁7.45mg/L)。发酵过程改变了有机酸和多酚含量,所有果酒总有机酸含量明显降低,蓝莓酒和刺葡萄酒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增加,猕猴桃酒和金刺梨酒总酚和单宁含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水晶葡萄酒变化不明显。只有商业红葡萄酒和商业蓝莓酒中检测出了少量白藜芦醇,质量浓度在0.29~5.98mg/L之间。对比商业果酒,实验室酿造金刺梨酒和猕猴桃酒有机酸含量偏高,金刺梨酒总酚和单宁偏高,实验室酿造刺葡萄酒花色苷含量最高,是所有商业果酒的2~3倍。贵州特色水果具有各自有机酸和多酚组成特征,呈现不同的发酵变化,本研究为贵州特色果酒加工过程中工艺方法的选择如浸渍、复合果酒酒体设计等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有机酸 白藜芦醇 花色苷 单宁
下载PDF
贵州不同品种蓝莓酿酒品质差异研究
3
作者 杨菁 王晋容 +3 位作者 丁昱文 吴颜欣 敖显鸿 周鸿翔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158,共8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蓝莓(法新、蓝丰、灿烂、蓝雨、薄雾、珠宝、园蓝、莱克西)制备蓝莓酒品质的差异,该研究对蓝莓果实及蓝莓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对其理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 为探究不同品种蓝莓(法新、蓝丰、灿烂、蓝雨、薄雾、珠宝、园蓝、莱克西)制备蓝莓酒品质的差异,该研究对蓝莓果实及蓝莓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对其理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检测不同品种蓝莓制备蓝莓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并进行感官品评。结果表明,在8个蓝莓品种中,园蓝果实质量稍小(0.79 g),可溶性固形物(125.94 g/L)、总糖含量(126.49 g/L)显著高于其他7个品种(P<0.05),总酸适中(5.48 g/L)。园蓝蓝莓酒酒精度及花色苷、单宁含量最高,分别为10.3%vol、0.089 mg/L、1.54 g/L(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蓝莓果实与蓝莓酒理化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PCA结果表明,园蓝综合得分最高(2.463)。园蓝蓝莓酒苯环类香气物质含量最高(407.86 mg/L),酯香突出,醇酯含量协调,感官品评香气、酒体、典型性方面显著突出。因此,园蓝酿造的蓝莓酒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品种 蓝莓酒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品质
下载PDF
贵州酸笋中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对发酵酸笋感官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向爽 张旭艺 +4 位作者 李雪梅 吴正洋 申开卫 王雪郦 李珍 《现代食品》 2025年第3期79-83,89,共6页
以贵州传统自然发酵酸笋为原料,对其发酵过程中优势乳酸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以感官评价为指标,探究菌株接种比例、盐浓度、pH值及发酵时间对纯种乳酸菌菌剂发酵酸笋的感官影响。本研究从自然发... 以贵州传统自然发酵酸笋为原料,对其发酵过程中优势乳酸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以感官评价为指标,探究菌株接种比例、盐浓度、pH值及发酵时间对纯种乳酸菌菌剂发酵酸笋的感官影响。本研究从自然发酵酸笋中分离出3株乳酸菌(PC1-1、PC2-1和BS3),经鉴定上述乳酸菌均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研究发现当菌株接种量为6%,盐浓度为0.50%,最适pH值为5.5,发酵时间为4 d时,纯种发酵后酸笋色泽鲜亮、汁液清澈、鲜脆爽口、酸咸适宜、风味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笋 乳酸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创新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基于OBE模式的改进
5
作者 齐琦 母应春 苏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食品化学”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面临学生兴趣不高、课程内容脱离实际需求等挑战。探讨了如何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模式改进大学“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OBE的理... “食品化学”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面临学生兴趣不高、课程内容脱离实际需求等挑战。探讨了如何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模式改进大学“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OBE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使课程更加贴近现实需求。首先介绍了OBE的基本原理和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然后详细探讨了如何在“食品化学”课程中应用OBE模式,包括课程设计、评估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改进,最后总结了基于OBE模式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益处和挑战,以期为提高“食品化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OBE模式 高等教育 教学改进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添加剂”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探索
6
作者 文安燕 曾海英 秦礼康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考核方式单一、忽略过程性考核、局限于线下考核及教师评价为主等问题,以OBE理念为指导,建立了由课堂考核评价、个人考核评价、团队考核评价、章节检测及终结考核组成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该体... 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考核方式单一、忽略过程性考核、局限于线下考核及教师评价为主等问题,以OBE理念为指导,建立了由课堂考核评价、个人考核评价、团队考核评价、章节检测及终结考核组成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以期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凝聚为统一发展的整体,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食品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食品添加剂 课程考核 课程评价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教学改进
7
作者 齐琦 母应春 苏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6期61-64,共4页
探讨如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重新设定课程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调整教学评估方式,使“食品化学”课程更具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改革不仅有助于满足... 探讨如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重新设定课程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调整教学评估方式,使“食品化学”课程更具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改革不仅有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产业的需求,也有助于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改进,可以在“食品化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进
下载PDF
酿酒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雪郦 邱树毅 +2 位作者 王修俊 曹文涛 黄永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2期84-85,共2页
面对酿酒工程专业学生,传统微生物学实验在内容设置方面缺乏专业特色,在教学模式、实验设备以及考核机制方面也存在不足。本文将酿酒工程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对酿酒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进行... 面对酿酒工程专业学生,传统微生物学实验在内容设置方面缺乏专业特色,在教学模式、实验设备以及考核机制方面也存在不足。本文将酿酒工程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对酿酒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工程 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开放性实验室
下载PDF
贵州地区酿酒小曲细菌多样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唐佳代 邱树毅 +1 位作者 王春晓 吴鑫颖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5-59,共5页
为揭示贵州地区酿酒小曲细菌多样性,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可培养分离方法对6种传统小曲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属水平,通过热图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小曲样品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曲... 为揭示贵州地区酿酒小曲细菌多样性,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可培养分离方法对6种传统小曲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属水平,通过热图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小曲样品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曲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高于块状小曲,且块状小曲C最低;小曲A、B和D及E和F之间细菌群落结构相似;贵州地区酿酒小曲中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Bacillus)、肠杆菌(Enterobacter)、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片球菌(Pediococcus)。通过传统可培养分离方法从5种传统块状小曲中共分离得到84株细菌,根据形态观察,A、B、C、E和F 5种块状小曲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细菌分别为5种、8种、2种、9种和6种,为贵州小曲中功能细菌的研究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酿酒小曲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分离培养 比较
下载PDF
酿酒工程专业“酒类酿造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小叶 班世栋 +1 位作者 邱树毅 王晓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3期82-85,共4页
“酒类酿造实验”是贵州大学面向酿酒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教学课,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深受专业学生欢迎。2019年贵州大学酿酒工程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面对酿酒工程专业学生,传统“酒类酿造实验”在内容设置方... “酒类酿造实验”是贵州大学面向酿酒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教学课,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深受专业学生欢迎。2019年贵州大学酿酒工程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面对酿酒工程专业学生,传统“酒类酿造实验”在内容设置方面缺乏专业特色,在教学模式、实验设备及考核机制方面也存在不足。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将酿酒工程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对酿酒工程专业“酒类酿造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一流专业 酿酒工程 酒类酿造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美极梅奇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楚琦 顾秋亚 +5 位作者 周剑丽 黎帅近一 李炫辰 丁合霞 杨国华 余晓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该研究选择一株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与一株商业酿酒酵母,分别以顺序接种及同时接种方式进行了小型蓝莓酒发酵试验。运用pH示差法、GC-MS等方法对不同发酵方式的蓝莓酒进行理化指标、颜色、功能活性成分、抗氧化能... 该研究选择一株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与一株商业酿酒酵母,分别以顺序接种及同时接种方式进行了小型蓝莓酒发酵试验。运用pH示差法、GC-MS等方法对不同发酵方式的蓝莓酒进行理化指标、颜色、功能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风味物质的分析测定,以综合评价发酵蓝莓酒的品质。结果表明,顺序接种混合发酵与酿酒酵母单独发酵相比,酒精含量降低了0.8%(体积分数)。美极梅奇酵母的参与能够对蓝莓酒的颜色产生积极作用,增加了2.21%的总酚含量,同时提高了134.63%的总酯含量,其中显著提高了异戊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的含量,为蓝莓酒贡献了果香及花香香气。因此,美极梅奇酵母在改善蓝莓酒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极梅奇酵母 蓝莓酒 发酵特性 抗氧化活性 香气
下载PDF
贵州特色苦荞食品黄酮与免疫调节作用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勇 曾海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68-174,共7页
对贵州苦荞茶、米、面粉、挂面以及荞羹5种特色荞食的黄酮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其免疫调节作用,旨为区域性特色食品研发与推广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检测,5类荞食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荞茶总黄酮含量最高,达19.83 mg/g;芦丁19.04 mg/g、槲... 对贵州苦荞茶、米、面粉、挂面以及荞羹5种特色荞食的黄酮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其免疫调节作用,旨为区域性特色食品研发与推广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检测,5类荞食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荞茶总黄酮含量最高,达19.83 mg/g;芦丁19.04 mg/g、槲皮素0.67 mg/g、山奈酚-3-O-芸香糖苷0.12 mg/g;对环磷酰胺构建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定量灌胃各类荞食醇提物10 d,结果表明苦荞茶醇提物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最强;综合评价5种贵州特色荞食的小鼠免疫调节作用,5类食品均有免疫正向调节作用,且与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能力依次为苦荞茶>苦荞米>苦荞面粉>苦荞羹>苦荞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食品 苦荞黄酮 免疫调节 免疫低下小鼠
下载PDF
浅析农业推广学在大学生食品研发竞赛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谦 朱秋劲 苏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8期272-274,共3页
千里山生态食品创意大赛的顺利开展,涉及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中各方面的知识。兴趣的激发,信息的传播过程和方式,创新理论的扩散,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无一处不与农业推广理论相关。
关键词 农业推广 食品创意大赛 创新 科技成果
下载PDF
酿酒工程专业特色课程《葡萄酒工艺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春晓 王雪郦 邱树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9期188-189,共2页
《葡萄酒工艺学》是贵州大学酿酒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文章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体系和学生的专业认识,开展了教学内容、方法、增设活动和要求等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效果初显成效。研究目的在于拓宽酿酒工程专业学生的视... 《葡萄酒工艺学》是贵州大学酿酒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文章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体系和学生的专业认识,开展了教学内容、方法、增设活动和要求等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效果初显成效。研究目的在于拓宽酿酒工程专业学生的视野和就业面宽度,提高学生在贵州地区和国内酿酒行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酿酒葡萄 品尝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导向的“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静鹏 曾雪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0期57-60,共4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该课程理论知识难理解、单元操作复杂、实际应用困难、教学素材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普遍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导向,引...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该课程理论知识难理解、单元操作复杂、实际应用困难、教学素材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普遍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导向,引导学生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虚拟仿真、课程设计、工厂实习和实操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优化配套教学大纲,完善工程能力评价标准,全方位系统地构建“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能力培养 食品工程原理 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
下载PDF
基于CDs的荧光探针在酒类等发酵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红琴 严梦茹 +3 位作者 严恒 李苑麟 黄永光 程玉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9-1217,共9页
发酵食品是人类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复杂的原料、工艺以及菌株发酵等因素,使得其风味成分快速直观分析以及有害物质测定、假冒伪劣甄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碳点(CDs)是一类荧光纳米材料,拥有良好的荧光特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发酵食品是人类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复杂的原料、工艺以及菌株发酵等因素,使得其风味成分快速直观分析以及有害物质测定、假冒伪劣甄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碳点(CDs)是一类荧光纳米材料,拥有良好的荧光特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产简便以及可修饰等特点。CDs荧光探针在食品风味检测、食品中安全指标测定以及食品真伪鉴别等方面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大型检测仪器相比,CDs荧光探针对发酵食品的检测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响应迅速等优点,其可调荧光特性以及稳定的荧光信号输出,可以对发酵食品中关键物质信息进行快速提取和转换,结合化学计量法就能实现对发酵食品的快速原位检测以及真伪鉴别。在此,对CDs的制备、光学性质、形成机制做了简要概述,并重点对CDs荧光探针在酒类发酵食品的风味成分分析、有害物质检测,以及非酒类发酵食品有害物质检测等领域进行了综述。总结了CDs荧光探针在发酵食品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并进行了展望,进一步拓展CDs荧光探针在发酵食品中的检测应用,以期为CDs荧光探针在发酵食品检测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荧光探针 检测技术 发酵食品
下载PDF
基于MATLAB GUI的食品取向度检测系统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旭 李静鹏 +3 位作者 陈晓青 唐浩 贺利锋 邓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9-139,共11页
具有取向结构的食品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食品取向度对食品本身的质构特性和消费者的喜爱度有重大影响。为了定量表征食品取向度,本研究基于MATLAB GUI构建了一种食品取向度检测系统。借助已建立的激光传输成像装置,使用相机捕获样品... 具有取向结构的食品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食品取向度对食品本身的质构特性和消费者的喜爱度有重大影响。为了定量表征食品取向度,本研究基于MATLAB GUI构建了一种食品取向度检测系统。借助已建立的激光传输成像装置,使用相机捕获样品上的激光散斑,运用MATLAB GUI进行食品取向度检测系统的编程设计,将激光散斑图像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机视觉操作处理成椭圆拟合图,并计算样品取向度。然后以不同取向程度的面团为例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对激光散斑图像识别准确率为96.33%,实际运用效果良好。测得的不同面团取向度排序和显微结构图结果一致。此外,面团的取向度和面筋蛋白横纵长度比之间存在高强度的正相关关系(R=0.99,P<0.05)。建立的食品取向度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应用于食品取向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取向度 MATLAB GUI 系统建立 系统验证 图像处理 激光散斑
下载PDF
贵州红酸汤产业关键技术升级与应用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伟军 包爱明 +3 位作者 陈兴兴 秦礼康 刘娜 胡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1-266,共6页
贵州红酸汤是贵州少数民族具有千年食用历史的传统食品,是独具特色的酸味调味品。该文从酸汤产业发展状况、现代发酵关键技术,标准化、机械化、数智化集成技术升级,酸汤应用发展等方面加以分析,着重从原辅料预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强... 贵州红酸汤是贵州少数民族具有千年食用历史的传统食品,是独具特色的酸味调味品。该文从酸汤产业发展状况、现代发酵关键技术,标准化、机械化、数智化集成技术升级,酸汤应用发展等方面加以分析,着重从原辅料预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强化发酵技术、数智化技术、杀菌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红酸汤产业化应用发展重在从扩大酸汤应用场景、品牌化建设等方面加以推动。综述酸汤产业关键技术升级与应用发展现状,旨在为酸汤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汤 关键技术 集成技术 产业化应用
下载PDF
发酵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游 邱树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5期119-122,128,共5页
发酵工程原理课程是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和酿酒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提升生物制造领域储备人才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策略(包括打造“输出型”课堂、交互式反馈、思政元素与知识点有机融合、加强课程过程考核评价)... 发酵工程原理课程是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和酿酒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提升生物制造领域储备人才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策略(包括打造“输出型”课堂、交互式反馈、思政元素与知识点有机融合、加强课程过程考核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以及启发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调查问卷和考试测评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措施受到多数学生认可,整学期无学生缺勤,课堂参与度高,全员通过考核,其中69.45%的学生在期末测试中取得优良成绩,但教学方法仍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教学改革 学生 能力培养 思政元素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酿酒工程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20
作者 曾祥勇 陈莉 陈星奕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0期117-120,124,共5页
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作为酿酒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成效,最终影响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如何上好微生物学课就变得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大... 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作为酿酒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成效,最终影响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如何上好微生物学课就变得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大多偏向于食品、发酵工程、环境和医学等领域,具体针对酿酒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十分缺乏。因此,该文以贵州大学国家一流专业和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酿酒工程专业176名学生为例,首先,简要介绍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其次,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从重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考核体系和自主学习强化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酿酒工程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工程教育认证 问题导向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