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0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需求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Y师范大学为例
1
作者 张海博 阮志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9-56,共8页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研究生未来开展教育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本文以贵州省Y师范大学为例,从学习者主观视角及课程认知和课程需求两个维度调查分析了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需求内容与结构。调查发现:学...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研究生未来开展教育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本文以贵州省Y师范大学为例,从学习者主观视角及课程认知和课程需求两个维度调查分析了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需求内容与结构。调查发现:学习者课程整体满意度较高、对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掌握情况较好;影响课程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者性别、年级、学位类型及专业类型。据此,提出学校应丰富课程体系和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教师需针对学习者的不同课程需求,实现差异化教学,学习者要积极培养教育研究兴趣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 课程认知 课程需求
下载PDF
构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美工课程体系的原则——以贵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朱莉萍 李旭 袁会晴 《教师教育论坛》 2017年第3期79-83,88,共6页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工课程应具备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整合性的课程内容、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专业性的师资配备。但长期以来,因为照搬其他专业的美工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等,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结果与目标出现较大偏...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工课程应具备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整合性的课程内容、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专业性的师资配备。但长期以来,因为照搬其他专业的美工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等,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结果与目标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美工课程体系十分必要。贵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拓宽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创新课程活动方式、培养课程实现主体、更新课程评价理念探索构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美工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关工课程 实践总结
下载PDF
基于“新能力标准体系”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威荣 许麒麟 《高教学刊》 2017年第6期8-11,共4页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即"新能力标准体系"。文章分析了"新能力标准体系"的特点及其对贵州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启示,针对此科公共课存在的问题,重构...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即"新能力标准体系"。文章分析了"新能力标准体系"的特点及其对贵州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启示,针对此科公共课存在的问题,重构了课程内容框架、改进了教学手段及方法、革新了课程评价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师范生 教育技术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中外合作项目酒店专业学生实习满意度及对策分析——以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
4
作者 李勤 《智库时代》 2019年第37期143-143,147,共2页
毕业实习是各个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的最终手段,更是检验学校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重要标尺。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2016级酒店实习满意度情况,并从酒店企业方探讨学生实习满意度... 毕业实习是各个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的最终手段,更是检验学校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重要标尺。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2016级酒店实习满意度情况,并从酒店企业方探讨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专业 毕业实习 实习满意度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校企课程共建的实效性探索——以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
5
作者 李勤 罗玉梅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9年第6期116-117,共2页
文章以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分析了在贵州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与企业课程共建的意义,并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性、课程开发原则性、教学条件完善性、课程评价多元性四个方面探析了校企课程共建的实践方法,围绕“能力本位”理念,... 文章以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分析了在贵州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与企业课程共建的意义,并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性、课程开发原则性、教学条件完善性、课程评价多元性四个方面探析了校企课程共建的实践方法,围绕“能力本位”理念,形成了四个“1/3”体系的课程共建模式,为校企课程共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课程共建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卫星 翟常秀 刘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SCL 90对 173名来自 4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做了比较,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显示: 173名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水平: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随着年级增高,心理问题出现率呈上升趋势;城乡... 采用SCL 90对 173名来自 4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做了比较,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显示: 173名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水平: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随着年级增高,心理问题出现率呈上升趋势;城乡不同来源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当;独生子女心理问题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高于非独生子女。以上各纬度有不同程度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师范大学 心理问题 专业 女生 非独生子女 男生 出现率 状况 SCL-90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生职业兴趣倾向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亚娟 谢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44-48,共5页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贵州师范大学本科生职业兴趣倾向 :1 该校学生职业兴趣倾向的基本情况 ,2 职业兴趣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 ,3 职业兴趣倾向与职业生涯设计的关系 ,4 大学生职业兴趣倾向的自我认知。基于以上分析 ,为贵州师范大学建...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贵州师范大学本科生职业兴趣倾向 :1 该校学生职业兴趣倾向的基本情况 ,2 职业兴趣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 ,3 职业兴趣倾向与职业生涯设计的关系 ,4 大学生职业兴趣倾向的自我认知。基于以上分析 ,为贵州师范大学建立职业兴趣倾向。网上测评系统提供意见 ,同时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师范大学 本科生 职业兴趣倾向 网上测评 职业生涯设引 自我认知
下载PDF
贵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探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任胜洪 胡安徽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第5期26-30,35,共6页
文章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依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贵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教学的改进、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工作等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设置和师资水平的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 文章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依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贵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教学的改进、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工作等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设置和师资水平的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思政课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较全国平均数;大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学科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改进重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教学方法改进的重点在于"重视实践教学"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对贵州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工作是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给出了相应的评价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校 思政课 学习状况 贵州师范大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梅 《安顺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85-90,共6页
为探讨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与《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贵州师范大学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约为95%。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分别在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担任过班干或院校学生会... 为探讨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与《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贵州师范大学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约为95%。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分别在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担任过班干或院校学生会干部上差异显著(t=2.553,p<0.05;t=2.747,p<0.01);生活满意度在是否担任过班干或院校学生会干部上差异显著(t=3.800,p<0.001);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54,P<0.01);大学生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R2=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情绪智力 主观幸福感 正相关
下载PDF
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凯琳 唐婉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建设校园文化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素质的主要形式。要使高校学生社团稳固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掌握社团的基础理论和发展现状,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学生...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建设校园文化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素质的主要形式。要使高校学生社团稳固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掌握社团的基础理论和发展现状,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学生社团未来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适合各个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最终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社团理论 贵州师范大学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生职业认同调查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11
作者 徐梦玲 《西部素质教育》 2015年第7期33-34,共2页
本文运用访谈、问卷抽样调查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这一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专业背景、社会背景、教育背景的师范生先后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做教师是作为谋生手段,家庭经济较贫困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相对较高... 本文运用访谈、问卷抽样调查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这一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专业背景、社会背景、教育背景的师范生先后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做教师是作为谋生手段,家庭经济较贫困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相对较高,而且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主要受到课程安排、实践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专业选择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师范生 教师职业认同
下载PDF
师范生微课制作技能现状调查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12
作者 罗梦婷 朱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21期127-131,共5页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知识的获取和传递途径多样化,其中微课发展迅速,以其“短小精悍”、交互性强等特点逐渐渗透于教学领域,掀起一场“微课热”。而微课制作是一个较为烦琐复杂的过程,包括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知识的获取和传递途径多样化,其中微课发展迅速,以其“短小精悍”、交互性强等特点逐渐渗透于教学领域,掀起一场“微课热”。而微课制作是一个较为烦琐复杂的过程,包括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视频开发与制作等,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而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预备军,以贵州师范大学在校师范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了解师范生在微课制作现状,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了解到师范生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对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后期视频剪辑制作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针对此现状提出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微课制作 策略 信息化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现代化:应为、难为与可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胜洪 张蓉 胡梦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103,共7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教研与培训服务供给、推动乡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教研与培训服务供给、推动乡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应为之路。但同时也存在平台建设缺乏本土化内容、教师数字化能力亟待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供需错位的难为之境。基于此,依托数字技术共建共享在地化教育资源,发展学校办学特色;构建“任务驱动”培训体系,提高乡村教师数字化素养;推动多元主体互动,强化外来教育信息资源供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 数字化教育资源 教师数字化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现状研究——以贵州省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震祺 余晓莹 王椰 《中国性科学》 2011年第7期28-31,共4页
现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思想界出现一系列新旧观念的碰撞。近年来,随着国内性氛围的日益宽松,西方性道德观影响日益突出,使得中国传统性道德观受到冲击。在东西方性道德观的碰撞中,处于思想变革时期的大学生感到迷茫,而... 现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思想界出现一系列新旧观念的碰撞。近年来,随着国内性氛围的日益宽松,西方性道德观影响日益突出,使得中国传统性道德观受到冲击。在东西方性道德观的碰撞中,处于思想变革时期的大学生感到迷茫,而高校性道德教育又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大学生的性道德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现立足当代中国,本着培养大学生健康性道德观的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以贵州省大学生为例,对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现状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道德 性道德教育 现状
下载PDF
美国社区参与型教师教育项目研究——以鲍尔州立大学为例
15
作者 戴伟芬 汪燕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1,113,共8页
将社区知识纳入教师教育项目并实现大学、学校(中小学、早教中心,下同)、社区的知识权力均等化,是培养职前教师积极回应多元化学生群体的一种有效路径。美国鲍尔州立大学的社区参与型教师教育项目在“教师教育中谁的知识重要”“培养何... 将社区知识纳入教师教育项目并实现大学、学校(中小学、早教中心,下同)、社区的知识权力均等化,是培养职前教师积极回应多元化学生群体的一种有效路径。美国鲍尔州立大学的社区参与型教师教育项目在“教师教育中谁的知识重要”“培养何种教师”及“如何培养教师”的问题上,实现了基本理念的突破。该项目通过大学、学校、社区的密切合作,大学课程、学校实习、社区学习的互动,批判性服务学习的开展,职前教师的持续反思及文化回应性教学宣言的确立等方式,培养出具有文化回应性和社会正义倾向的职前教师,同时推进了社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社区参与 教师教育项目
下载PDF
数字时代贵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字素养研究
16
作者 李高祥 陶泽发 +1 位作者 邹小芳 凌爽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4-87,共14页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生态的重塑,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字素养关乎教育数字化进程与教育高质量体系的有序推进。通过随机抽样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4510名教师,分析了教师的数字素养现状。结果显示:一是教师数字素养呈现中等水平,表明近...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生态的重塑,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字素养关乎教育数字化进程与教育高质量体系的有序推进。通过随机抽样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4510名教师,分析了教师的数字素养现状。结果显示:一是教师数字素养呈现中等水平,表明近几年组织实施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学历、任教学段、任教地点、教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培训次数等是影响教师数字素养的显著性因素;三是教师对于《教师数字素养》关注度不高,并且教师更多使用数字化设备、软件或平台来服务便利自己,而将其应用于学生多元评价以及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的较少;四是各维度的发展依旧不平衡,尤其在“数字化应用”“专业发展”“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从“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持续鼓励教师学历提升”“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数字时代教师数字素养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义务教育 教育高质量 教师数字素养 教育数字化转型 贵州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乡村教育振兴(笔谈)
17
作者 李森 张鸿翼 +7 位作者 杜尚荣 汪莹 赵鑫 李敏 王天平 牌代琼 张姝 朱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共2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乡村教育振兴具体表现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乡村教育质量振兴、乡村文化特色彰显和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乡村教育振兴具体表现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乡村教育质量振兴、乡村文化特色彰显和乡村教育资源共享振兴。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具有文化性、育人性、整体性和生态性特征。共同富裕中全面富裕、共建共富和逐步富裕理念为乡村教育振兴指明了方向。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资源配置和文化供给为实现振兴提供支持,通过共生、共治、共建、共享等路径,构建乡村教育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新格局。未来的乡村教育需突显学校、社会、个体各层面的乡土化、现代化和共享化,从巩固、衔接、振兴三个实践向度,以政府顶层设计、内生格局构建、良性联动机制等构筑行动框架,统筹乡村教育发展规划、激发乡村教育永续动力、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教育振兴 内涵特征 理论逻辑 历史经验 行动框架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胜洪 张国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45-148,共4页
心理适应能力与个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适应在个体享有高效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贵州省部分高校的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少数... 心理适应能力与个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适应在个体享有高效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贵州省部分高校的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适应与职业取向方面的适应较好,但在学习适应与恋爱与性心理适应方面仍需改善和加强指导。为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改善和提高心理适应状况,本文从学校和个人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认为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学习规划、学习方法、性生理与性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女大学生 心理适应能力 教育对策
下载PDF
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何以“下得去、留得住”?——基于8名公费师范生教育信念变化的考察
19
作者 吴金航 苏皓天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培养公费师范生是我国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举措。选取地方高校8名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公费师范生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编码,分析公费师范生就读前、就读中、毕业后从教信念的变化轨迹,发现教学实践、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是... 培养公费师范生是我国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举措。选取地方高校8名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公费师范生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编码,分析公费师范生就读前、就读中、毕业后从教信念的变化轨迹,发现教学实践、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是影响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群体下乡长期从教的因素。基于此,要使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应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践安排,夯实公费师范生长久留乡从教信念;改善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稳固公费师范生长久留乡从教意愿;丰富人际交互与关怀方式,凝聚公费师范生长久留乡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念 变化轨迹 公费师范生 地方高校
下载PDF
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历史、政策与价值
20
作者 杜尚荣 王著琴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伏、历史趋势中推进和历史潮流中转折这四个阶段;其政策上体现为在乡村发展与现代进程的契合中创设、在制度环境与运行机理的融合中执行、在时代发展与现实困境的碰撞中接续等三个方面;其价值上主要涉及乡村教育的乡土性唤醒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教育的生态性夯实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乡村教育的在地性增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本色、乡村教育的现代性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程等四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振兴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