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濒危植物梵净山冷杉的种子育苗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玉武
刘盈盈
+5 位作者
张珍明
王莹
陈翔
贺红早
张祖绪
王季槐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27,共3页
梵净山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本研究以2014年秋季采收的梵净山冷杉种子为材料,于2014和2015年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研究了梵净山冷杉种子繁育技术。结果表明,梵净山冷杉的出苗时间为3月初至4月下旬。不同播种时间、不同...
梵净山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本研究以2014年秋季采收的梵净山冷杉种子为材料,于2014和2015年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研究了梵净山冷杉种子繁育技术。结果表明,梵净山冷杉的出苗时间为3月初至4月下旬。不同播种时间、不同基质和不同遮阳方式的梵净山冷杉出苗时间、出苗率和苗木保存率不同。当年播种的出苗时间在3月初较第2年播种的提前1个月出苗;以黔中山地黄壤+松林腐殖土为基质出苗数量和苗木保存率为最高;3—10月搭建遮阳网比不遮阳苗木保存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冷杉
种子
育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氮维管束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玉武
张珍明
+7 位作者
陈翔
贺红早
王莹
刘兆敏
刘盈盈
张祖绪
张家春
张维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850-3855,共6页
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省梵净山区域内的固氮维管束植物进行点与面相结合的系统调查,并对其生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固氮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固氮维管束植物10科44属104种(包括...
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省梵净山区域内的固氮维管束植物进行点与面相结合的系统调查,并对其生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固氮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固氮维管束植物10科44属104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其中蕨类植物门1科1属4种,裸子植物门2科2属3种,被子植物门7科41属97种。其中木本植物73种,草本植物31种(包括水生植物4种)。梵净山低山林带、中山林带和高山林带等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固氮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维管束植物
生态分布
名录
梵净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栖息环境对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娄熙源
孙雪
+7 位作者
刘讯
李剑峰
张超
吴安康
钱长江
冉景丞
张雪
孙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472-11483,共12页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于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上珍贵稀有灵长类动物之一。肠道微生物是动物机体内最重要的“微生物器官”,参与机体营养吸收、代谢调节及免疫功能,在维持生物体健康和适应性进化等方面均发挥...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于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上珍贵稀有灵长类动物之一。肠道微生物是动物机体内最重要的“微生物器官”,参与机体营养吸收、代谢调节及免疫功能,在维持生物体健康和适应性进化等方面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不同栖息环境下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在宿主能量代谢、营养平衡、食物消化等功能作用,对其种群保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鲜少有研究聚焦于不同栖息环境特别是在圈养条件下黑叶猴由于食物的变化,从而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改变及所产生的影响,这些目前尚不清楚。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分别来自野外环境(5只)和圈养环境(4只)下的黑叶猴个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及功能差异。结果表明:在物种组成上,黑叶猴肠道内核心微生物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野生黑叶猴独有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大于圈养组,不同栖息环境下的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物种组成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及差异性。Alpha多样性指数显示野外环境与圈养环境中的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独立性检验发现,野外环境与圈养环境中的黑叶猴肠道微生物中出现极显著差异的为甲烷菌门(Methanobacteriota)(P<0.01)。在功能作用上,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大部分基因与新陈代谢及基因与遗传信息处理相关,且野外环境与圈养环境黑叶猴中在氨基酰基TRNA生物合成、嘧啶代谢、丙酸代谢等相关途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通过调节FOX2基因的表达提升了黑叶猴在圈养环境下生成乙酰基辅酶A的能力。研究揭示了贵州省野外环境和圈养环境对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功能的影响,有助于科学评估野外黑叶猴种群生理健康状况,并为这一珍稀物种的野外种群保护及圈养种群繁育提供肠道微生物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肠道微生物
群落特征
饮食差异性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濒危植物梵净山冷杉的种子育苗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玉武
刘盈盈
张珍明
王莹
陈翔
贺红早
张祖绪
王季槐
机构
贵州
省生物
研究
所
贵州
梵净山
森林
生态系统
定位
观测
研究站
贵州
科学院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2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160037)
贵州省社发科技攻关项目(编号:黔科合SY[2013]3152
+5 种基金
[2013]3157
[2015]3022)
贵州省省院合作项目(编号:黔科合院地合[2013]7002
[2014]7002)
贵州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编号:黔科院J合字[2013]04
[2015]01)资助
文摘
梵净山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本研究以2014年秋季采收的梵净山冷杉种子为材料,于2014和2015年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研究了梵净山冷杉种子繁育技术。结果表明,梵净山冷杉的出苗时间为3月初至4月下旬。不同播种时间、不同基质和不同遮阳方式的梵净山冷杉出苗时间、出苗率和苗木保存率不同。当年播种的出苗时间在3月初较第2年播种的提前1个月出苗;以黔中山地黄壤+松林腐殖土为基质出苗数量和苗木保存率为最高;3—10月搭建遮阳网比不遮阳苗木保存率高。
关键词
梵净山冷杉
种子
育苗
分类号
S791.1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氮维管束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玉武
张珍明
陈翔
贺红早
王莹
刘兆敏
刘盈盈
张祖绪
张家春
张维勇
机构
贵州
省生物
研究
所
贵州
梵净山
森林
生态系统
定位
观测
研究站
贵州
省植物园
贵州
梵净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850-3855,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社发攻关项目[黔科合SY(2013)3152号
黔科合SY(2013)3157号]
+2 种基金
贵州省省院合作项目[黔科合院地合(2013)7002号]
贵州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黔科院J合字(2013)04号]
贵州科学院人才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省梵净山区域内的固氮维管束植物进行点与面相结合的系统调查,并对其生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固氮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固氮维管束植物10科44属104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其中蕨类植物门1科1属4种,裸子植物门2科2属3种,被子植物门7科41属97种。其中木本植物73种,草本植物31种(包括水生植物4种)。梵净山低山林带、中山林带和高山林带等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固氮植物。
关键词
固氮维管束植物
生态分布
名录
梵净山
Keywords
vascular plants with nitrogen fixation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directory
Fanjing mountain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栖息环境对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娄熙源
孙雪
刘讯
李剑峰
张超
吴安康
钱长江
冉景丞
张雪
孙悦
机构
贵州
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
贵州梵净山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贵州
草海湿地
生态系统
观测
研究站
贵州
省高等学校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贵州
森林
野生动物园
贵州
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省林业科学
研究
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472-11483,共12页
基金
贵州省林业局科研项目(黔林科合[2023]11)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黔教技[2022]254号)
+1 种基金
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自主科研项目(2022DXS110)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计划项目([20123]Y223)。
文摘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于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上珍贵稀有灵长类动物之一。肠道微生物是动物机体内最重要的“微生物器官”,参与机体营养吸收、代谢调节及免疫功能,在维持生物体健康和适应性进化等方面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不同栖息环境下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在宿主能量代谢、营养平衡、食物消化等功能作用,对其种群保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鲜少有研究聚焦于不同栖息环境特别是在圈养条件下黑叶猴由于食物的变化,从而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改变及所产生的影响,这些目前尚不清楚。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分别来自野外环境(5只)和圈养环境(4只)下的黑叶猴个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及功能差异。结果表明:在物种组成上,黑叶猴肠道内核心微生物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野生黑叶猴独有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大于圈养组,不同栖息环境下的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物种组成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及差异性。Alpha多样性指数显示野外环境与圈养环境中的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独立性检验发现,野外环境与圈养环境中的黑叶猴肠道微生物中出现极显著差异的为甲烷菌门(Methanobacteriota)(P<0.01)。在功能作用上,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大部分基因与新陈代谢及基因与遗传信息处理相关,且野外环境与圈养环境黑叶猴中在氨基酰基TRNA生物合成、嘧啶代谢、丙酸代谢等相关途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通过调节FOX2基因的表达提升了黑叶猴在圈养环境下生成乙酰基辅酶A的能力。研究揭示了贵州省野外环境和圈养环境对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功能的影响,有助于科学评估野外黑叶猴种群生理健康状况,并为这一珍稀物种的野外种群保护及圈养种群繁育提供肠道微生物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黑叶猴
肠道微生物
群落特征
饮食差异性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Keywords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gut microbiota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dietary difference
metagenomic sequenc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Q938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濒危植物梵净山冷杉的种子育苗试验研究
张玉武
刘盈盈
张珍明
王莹
陈翔
贺红早
张祖绪
王季槐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氮维管束植物资源研究
张玉武
张珍明
陈翔
贺红早
王莹
刘兆敏
刘盈盈
张祖绪
张家春
张维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栖息环境对黑叶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功能的影响
娄熙源
孙雪
刘讯
李剑峰
张超
吴安康
钱长江
冉景丞
张雪
孙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