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的锂电池荷电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涛 文贤馗 +2 位作者 谈竹奎 曾鹏 胡明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7,共8页
锂电池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电量即荷电状态实时估计,避免储能锂电池出现过充电与过放电等故障,为储能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准确估计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文中基于电化学... 锂电池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电量即荷电状态实时估计,避免储能锂电池出现过充电与过放电等故障,为储能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准确估计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文中基于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对宽温度范围内不同荷电状态的锂电池进行测试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阻抗谱的宽温度范围下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温度(15℃~45℃)范围内,10 Hz~1000 Hz频带内阻抗幅值在不同温度下可以有效表征电池SOC,而阻抗相位基本不随电池SOC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与不同SOC下的阻抗幅值与相位,文中选取了10 Hz、100 Hz、1000 Hz作为特征频率,将三个频率下阻抗幅值及环境温度作为输入参量,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算法实现了锂电池的SOC估计。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SOC估计模型能够将估计误差控制在4%以内,可有效为锂电池SOC估计提供参考,提高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的设备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锂电池 荷电状态估计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电力设备标准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2
作者 林正平 吕黔苏 +2 位作者 石嘉豪 杨宇亮 王志明 《电气自动化》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针对电力设备数据数据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电力设备标准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首先,对电力设备数据中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抽取,利用PowerRoberta-BiLSTM-CRF模型对电力设备标准数据文本进行实体关系识别,为电力设备标准知识图谱... 针对电力设备数据数据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电力设备标准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首先,对电力设备数据中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抽取,利用PowerRoberta-BiLSTM-CRF模型对电力设备标准数据文本进行实体关系识别,为电力设备标准知识图谱提供数据支撑;然后,提出了自顶向下的电力设备标准本体构建模型,为知识图谱构建提供辅助;最后,建立电力设备标准系统对设备标准知识进行可视化展示。试验结果表明,电力设备标准知识图谱能提供准确的设备信息,提高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标准 知识图谱 实体识别 本体体系 智能化
下载PDF
变电站蓄电池并列输出技术在贵州电网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博 张承模 +1 位作者 吴玉柱 张俊玮 《贵州电力技术》 2016年第5期46-48,62,共4页
提出蓄电池并列输出技术,即把单节蓄电池与匹配的AC/DC充电模块、DC/DC升压模块等设计为"智能蓄电池模块",再通过多个模块并联后,为变电站直流负载供电。采用并列输出技术后可以解决串联方式下诸多问题,并大大提升直流系统运... 提出蓄电池并列输出技术,即把单节蓄电池与匹配的AC/DC充电模块、DC/DC升压模块等设计为"智能蓄电池模块",再通过多个模块并联后,为变电站直流负载供电。采用并列输出技术后可以解决串联方式下诸多问题,并大大提升直流系统运行可靠性。文章对蓄电池并列输出技术核心模块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应用方式和产生经济效益,为后续该技术具体实施和推广应用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并列输出 智能模块 在线核容
下载PDF
数字电网边缘侧用电量数据缓存快速部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奇迹 辛明勇 祝健杨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8期77-81,共5页
用电量数据缓存部署过程中受到存储空间限制,导致读写数据缓存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因此提出数字电网边缘侧用电量数据缓存快速部署方法。使用容器技术处理数字电网边缘侧用电量数据,使边缘侧用电量数据能够协同工作。在只考虑截止时间和... 用电量数据缓存部署过程中受到存储空间限制,导致读写数据缓存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因此提出数字电网边缘侧用电量数据缓存快速部署方法。使用容器技术处理数字电网边缘侧用电量数据,使边缘侧用电量数据能够协同工作。在只考虑截止时间和能耗代价的情况下,通过动态子图匹配方式卸载读写任务,快速选择缓存位置。使用轮询调度方式选择最大队列报文进行轮询,维护用电量数据读写队列秩序。将轮询调度结果读写入队列,释放缓存空间,供其他数据分组入队使用,以此实现用电量数据缓存快速部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只丢失了写入数据[12,1],出现了新数据[11,6],其余数据均与理想数据一致,说明该方法能够满足用电量数据部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网 边缘侧 用电量数据 缓存快速部署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10 kV配电网的混合式电力电子变压器仿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涛 刘君 +4 位作者 曾华荣 杨佳鹏 杨斌 王建华 季振东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7年第22期22-29,49,共9页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力电子变压器能量转换效率低,传输容量小等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10 k V配电网的混合式电力电子变压器。在所提出的拓扑基础上,推导数学模型并设计合适的控制器、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电网无功治理、动态电压跌落恢复、一次...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力电子变压器能量转换效率低,传输容量小等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10 k V配电网的混合式电力电子变压器。在所提出的拓扑基础上,推导数学模型并设计合适的控制器、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电网无功治理、动态电压跌落恢复、一次侧电压故障容错运行等功能。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拓扑、数学模型、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变压器 无功补偿 电压跌落 容错运行 电能质量
下载PDF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过载能力评估算法及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喻清 刘君 +2 位作者 付胜军 徐舒蓉 夏龙浩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过载能力评估对于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缺乏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过载能力的关键因素,结合变压器的设计原理和片式散热片油箱等效散热面积的概念,首次提出了一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过载能力评估对于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缺乏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过载能力的关键因素,结合变压器的设计原理和片式散热片油箱等效散热面积的概念,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油平均温升和顶层油温度的工程评估方法。所提方法考虑了变压器的热特性、冷却系统性能、负载电流、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变压器温升的影响。该工程评估方法不仅简化了计算过程,还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在运电力变压器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工程计算验证。通过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过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过载能力 绕组热点温度 顶层油温升 评估算法
下载PDF
面向电力铁塔倾角检测的电磁式微风能量采集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长宝 辛明勇 +3 位作者 古庭赟 薛世涵 王熙 鲁彩江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电力铁塔倾斜检测是保障高压输电线路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状态检测设备存在功耗高、依赖化学电池供电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集成自供能铁塔倾角无线传感系统,通过电磁能量采集器收集高空铁塔风能,由低功耗能源管理电路进... 电力铁塔倾斜检测是保障高压输电线路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状态检测设备存在功耗高、依赖化学电池供电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集成自供能铁塔倾角无线传感系统,通过电磁能量采集器收集高空铁塔风能,由低功耗能源管理电路进行能源存储与负载供电。该系统的性能经电磁仿真和实验验证,采集器可在2 m/s的风速下启动,在8 m/s的风速下,装置空载情况的电压为1.25 V,输出功率为8.2 mW。得到了用BQ25570芯片搭建低功耗能源管理电路,通过升压后输出3.3 V电压对倾角传感器进行供能测试。根据实验结果,此装置可以为铁塔倾角传感器或其他小型电气设备供电,这将为自供能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能量采集 铁塔倾角 状态检测 能源管理 自供电
下载PDF
电网电压暂降下配电网SOP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分析及虚拟电容器控制策略
8
作者 阚鹏 郑华俊 +3 位作者 袁旭峰 熊炜 张超 蔡永翔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7,共12页
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能够提供实时潮流控制、故障快速自愈和馈线负载平衡,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电网电压暂降(grid voltage dips,GVD)是典型的大扰动工况,无法通过小信号方法分析配电网SOP在该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能够提供实时潮流控制、故障快速自愈和馈线负载平衡,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电网电压暂降(grid voltage dips,GVD)是典型的大扰动工况,无法通过小信号方法分析配电网SOP在该工况下的稳定运行机理。为此,采用混合势理论(mixed potential theory,MPT)研究了GVD工况下SOP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增强SOP稳定性的参数优化策略和虚拟电容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SOP的非线性平均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MPT推导出SOP在GVD条件下的大信号稳定性判据(large signal stability criterion,LSSC)。此外,为了增强SOP系统的稳定性,基于LSSC提出了参数优化策略和构建虚拟电容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时域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即:1)基于LSSC可以有效地分析SOP在GVD下的稳定性;2)基于LSSC的系统参数优化策略和构建虚拟电容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在大扰动条件下的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电压暂降 智能软开关 混合势理论 大信号稳定性 虚拟电容器
下载PDF
贵州电网科技项目后评估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阳东升 颜霞 范利国 《贵州电力技术》 2016年第2期70-73,共4页
阐述了贵州电网科技项目后评估管理系统,包括科技项目自动后评估模块、科技项目基层单位评价模块和科技项目专家评估模块。其中科技项目自动后评估模块可以实现对于单个电网科技项目的多层次、多指标后评估,科技项目基层单位评估模块实... 阐述了贵州电网科技项目后评估管理系统,包括科技项目自动后评估模块、科技项目基层单位评价模块和科技项目专家评估模块。其中科技项目自动后评估模块可以实现对于单个电网科技项目的多层次、多指标后评估,科技项目基层单位评估模块实现各基层单位对于年度科技项目完成情况等指标的评估,科技项目专家评估模块实现同类科技项目的整体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科技项目 后评估系统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贵州电网的发展(一):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谈竹奎 程乐峰 +1 位作者 李正佳 高华 《新型工业化》 2018年第9期82-90,共9页
本文着重研究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贵州电网的发展情况。首先,对世界相关国家(欧盟、美日韩及中国)发展能源互联网构想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对相关能源互联网政策进行概述。然后,从多个方面对国内外能源互联网技术和理论研究现状进... 本文着重研究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贵州电网的发展情况。首先,对世界相关国家(欧盟、美日韩及中国)发展能源互联网构想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对相关能源互联网政策进行概述。然后,从多个方面对国内外能源互联网技术和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相关能源互联网项目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最后,对能源互联网在贵州电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贵州电网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可行性,为后续的研究工作——能源互联网在贵州电网发展的前瞻性分析,打下坚实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贵州电网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研究现状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电力装备逆向物流价值评估模型研究
11
作者 代洲 王文辉 +3 位作者 廖媛媛 谢鹏 毛先胤 张辉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目前在对电力装备进行逆向物流处理时,一般采用拍卖、直接报废等形式,未能准确评估装备剩余价值,甚至按照原材料重量等方式进行价值评估,极大低估了装备的剩余价值。本文经系统调研电力企业装备运行情况,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电... 目前在对电力装备进行逆向物流处理时,一般采用拍卖、直接报废等形式,未能准确评估装备剩余价值,甚至按照原材料重量等方式进行价值评估,极大低估了装备的剩余价值。本文经系统调研电力企业装备运行情况,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电力装备逆向物流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由外观检查、电气性能等10个指标组成。进而利用熵权法进行了指标权重确定。在此基础上,利用南方电网公司实际案例对模型的科学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装备 逆向物流 熵权法 价值评估 模型
下载PDF
面向电力变压器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
12
作者 辛明勇 杨婧 +3 位作者 祝健杨 张洋 王熙 鲁彩江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4期25-32,共8页
变压器作为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十分重要。然而,如何为各类监测传感器提供经济、绿色的电能是实现变压器智能运维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面向电力变压器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以收集变压器在工作时产生... 变压器作为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十分重要。然而,如何为各类监测传感器提供经济、绿色的电能是实现变压器智能运维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面向电力变压器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以收集变压器在工作时产生的100 Hz附近的振动能量,从而实现变压器监测传感设备的自供能。文中采用机械弹簧组将含有线圈的振子悬浮放置,以定量控制其共振频率,进而放大振动幅值,同时在外围配置磁场。建立了采集器的理论模型用以预测其输出电压大小,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对采集器的共振频率和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制作了试验样机,通过实验平台模拟振幅为10μm、频率为100 Hz的振动工况,测得其最大输出功率约为7.1 mW,证明了该文提出的振动能量采集器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高频振动 能量采集 电磁式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贵州电网的发展(二):前瞻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谈竹奎 程乐峰 +1 位作者 李正佳 高华 《新型工业化》 2018年第9期91-98,共8页
承接上一篇关于能源互联网及其在贵州电网的发展现状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贵州电网的发展现状及能源互联网在贵州电网发展的前瞻性分析。首先,对贵州的能源资源概况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然后,... 承接上一篇关于能源互联网及其在贵州电网的发展现状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贵州电网的发展现状及能源互联网在贵州电网发展的前瞻性分析。首先,对贵州的能源资源概况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然后,指出了贵州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并介绍了其近年来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情况。最后,对贵州电网未来发展能源互联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未来建设"绿色贵州""气化贵州"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贵州电网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电力系统 前瞻性分析
下载PDF
Citespace视角下暖通空调节能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14
作者 陈栋才 蔡永翔 陈湘萍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5年第2期24-32,共9页
目前,暖通空调(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系统的节能研究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知识图谱能够直观地呈现HVAC系统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脉络,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 目前,暖通空调(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系统的节能研究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知识图谱能够直观地呈现HVAC系统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脉络,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从时空分布、国家与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研究趋势变化等方面研究其涵盖的方向及热点。基于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得到当前研究热点主要有HVAC系统的建模方式、能耗影响因素挖掘、可采用的控制措施以及可控制对象;基于高被引文献突变分析,得到未来的研究趋势以先进建模技术和先进控制策略为主,如模型预测控制和强化学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通空调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建筑节能
下载PDF
贵州电网输电管理模式数字化变革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冉腾飞 张啟黎 +2 位作者 张伟 杜昊 彭赤 《电力大数据》 2022年第12期85-92,共8页
贵州电网公司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手段解决输电线路“线树”矛盾,通过全新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达到联防联动效果,减少森林火灾、线路跳闸和危及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通过增加新技术应用,建立全面精准的树... 贵州电网公司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手段解决输电线路“线树”矛盾,通过全新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达到联防联动效果,减少森林火灾、线路跳闸和危及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通过增加新技术应用,建立全面精准的树障隐患台账,优化工作流程,快速、高效、及时开展树障清理工作,有效降低了设备的运维风险;通过创新树障赔付方式,确保赔付资金安全、赔付款及时到位、支付流程合规合法、降低与树障赔偿相关的廉洁风险。为实现数字化转型、管理模式变革打下基础,为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运用 联防联动机制 输电管理 树障清理 树障赔付
下载PDF
能源转型背景下亟须加强电网建设与研究
16
作者 邓松 蔡永翔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期10-11,共2页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中,分布式光伏新增约2900万千瓦,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总量的55%,历史上首次突破50%。户用光伏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当前“千家...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中,分布式光伏新增约2900万千瓦,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总量的55%,历史上首次突破50%。户用光伏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当前“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和“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规范有序推进,许多融合“乡村振兴”理念的光伏新村应运而生,农光、林光、牧光、渔光等“光伏+”形式体现出电力和绿色生态产业逐步融合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分布式光伏 统计数据 碳中和 光伏发电 建设与研究 规范有序
下载PDF
基于电力芯片读取的配网历史数据恢复方法研究
17
作者 祝健杨 辛明勇 +1 位作者 徐长宝 王宇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00-103,121,共5页
为改善配网历史数据缺失对配网数据分析质量的影响,提出基于电力芯片读取的配网历史数据恢复方法。首先,选取NAND Flash芯片存储配网历史数据,再利用互信息方法提取电力芯片读取配网历史数据的次序属性特征。然后将提取到的特征作为长... 为改善配网历史数据缺失对配网数据分析质量的影响,提出基于电力芯片读取的配网历史数据恢复方法。首先,选取NAND Flash芯片存储配网历史数据,再利用互信息方法提取电力芯片读取配网历史数据的次序属性特征。然后将提取到的特征作为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入量,通过长短时记忆网络的遗忘门、输入门以及输出门的信息传递,输出配网历史数据恢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恢复电力芯片读取的配网历史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芯片读取 配网历史数据 恢复方法 特征提取 LSTM
下载PDF
智能化监控装置在电力系统作业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18
作者 吴昊 《数码设计(电子版)》 2024年第3期0353-0355,0358,共4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力作业的复杂化,智能化监控装置在电力系统作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为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深入剖析智能化监控装置的基础原理,包括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智能算...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力作业的复杂化,智能化监控装置在电力系统作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为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深入剖析智能化监控装置的基础原理,包括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智能算法的运用以及整体架构。之后,着重探讨智能化监控装置在电力系统作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如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自动化巡检、预测性维护以及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并通过对智能监控装置的作用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着眼于提高作业安全水平、风险预防与控制以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智能化监控装置在电力系统作业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监控装置 电力系统 作业安全管理 运用
下载PDF
基于叠层磁电复合材料的齿形开合电流传感器研究
19
作者 辛明勇 王景琦 +3 位作者 祝健杨 何雨旻 张紫嫣 鲁彩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磁电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磁场测量性能,在电流传感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磁芯的开合形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齿形开合式闭环磁电电流传感器,由FeSiB/PZT-fiber/FeSiB磁电复合材料、硅钢磁芯以及永磁体组成。对比分析齿形开合... 磁电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磁场测量性能,在电流传感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磁芯的开合形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齿形开合式闭环磁电电流传感器,由FeSiB/PZT-fiber/FeSiB磁电复合材料、硅钢磁芯以及永磁体组成。对比分析齿形开合和平面开合磁芯结构对电流传感器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齿形开合结构的磁场汇聚能力更强,在被测电流为0~5.5A范围的工频(50Hz)电流时,是平面开合结构灵敏度的3倍;此外,齿形开合电流传感器始终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度、较小的迟滞性和较强的稳定性。本文提出的齿形开合磁电电流传感器在工频小电流监测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复合材料 电流传感器 齿形磁芯 交流电流检测
下载PDF
SF_(6)/N_(2)混合气体隔离开关的小电流开断特性仿真研究
20
作者 李欣 陈沛龙 +3 位作者 朱石剑 欧阳泽宇 钟尧 王邸博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5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验证SF_(6)/N_(2)混合气体应用于隔离开关的灭弧可靠性,针对252 kV隔离开关开断母线转移电流过程,建立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仿真研究SF_(6)气体和SF_(6)/N_(2)混合气体在不同气体配比、不同开断速度下的燃弧过程。同时建立弧后... 为验证SF_(6)/N_(2)混合气体应用于隔离开关的灭弧可靠性,针对252 kV隔离开关开断母线转移电流过程,建立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仿真研究SF_(6)气体和SF_(6)/N_(2)混合气体在不同气体配比、不同开断速度下的燃弧过程。同时建立弧后电击穿评估模型,通过计算电流过零后100μs内的临界击穿电压,定量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的浓度、隔离开关的开断速度对灭弧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8%SF_(6)+70%N_(2)混合气体具有较好的燃弧性能与弧后击穿特性,可以实现对SF_(6)气体的替代。开断速度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提升混合气体恢复强度,但对隔离开关操动机构提出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N_(2)混合气体 隔离开关 磁流体动力学 灭弧性能 开断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