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设想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绍荣 龙国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毕节地区 马铃薯产业 发展优势 现状 组织领导 科技 栽培技术 产品加工 市场开拓
下载PDF
毕节地区气象因素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钟声 阮培均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0,共3页
本文采用相关、回归的统计方法,结合产量丰欠年型的评定,对毕节地区小麦产量和其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定量地探讨了小麦产量与温度、降雨、日照气象条件的基本关系,为趋利避害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及根据气象因素进行... 本文采用相关、回归的统计方法,结合产量丰欠年型的评定,对毕节地区小麦产量和其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定量地探讨了小麦产量与温度、降雨、日照气象条件的基本关系,为趋利避害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及根据气象因素进行测报提供农业气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气象因素 产量
下载PDF
毕节地区马铃薯品种选育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绍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57,共4页
建国以来毕节地区在马铃薯品种引进上取得了较大成绩 ,育种上也有一定的进展。今后毕节地区马铃薯育种研究主要方向是 ;加强品种资源的征集研究和基础遗传研究 ;加强与大专院校及先进科研单位合作促进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与育种实践... 建国以来毕节地区在马铃薯品种引进上取得了较大成绩 ,育种上也有一定的进展。今后毕节地区马铃薯育种研究主要方向是 ;加强品种资源的征集研究和基础遗传研究 ;加强与大专院校及先进科研单位合作促进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与育种实践的接轨 ;适时确立育种目标 ,努力培育出适于食用、加工及出口等各种用途的多类型品种 ,促进毕节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选育 生态条件 育种目标 育种策略
下载PDF
毕节地区马铃薯科研生产概况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龙国 张绍荣 +1 位作者 曹曦 王锦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147-150,共4页
马铃薯作为粮食、大宗蔬菜、牲畜饲料和加工原料,在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分析毕节地区马铃薯科研生产概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科研生产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毕节地区
下载PDF
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丽君 胡建风 《耕作与栽培》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为促进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通过对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毕节地区 马铃薯 产业 对策
下载PDF
毕节地区芸豆品种生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初探
6
作者 周训明 张晓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6期59-63,共5页
毕节地区芸豆资源丰富,品种的生态类型各异。生长习性有蔓生、矮生两大类型,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规律性,蔓生型品种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而递减,矮生类型则反之。出苗至开花天数和全生育日数都有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的趋势。荚质有硬... 毕节地区芸豆资源丰富,品种的生态类型各异。生长习性有蔓生、矮生两大类型,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规律性,蔓生型品种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而递减,矮生类型则反之。出苗至开花天数和全生育日数都有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的趋势。荚质有硬荚、软荚两种类型,软荚类型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硬荚则相反。籽粒大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矮生类型和硬荚类型耐低温性能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生态类型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毕节地区大豆品种生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利用价值
7
作者 付业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2期29-33,共5页
毕节地区大豆品种资源丰富,品种生态类型各异,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规律。从东到西,随海拔逐渐上升,温度逐渐下降,早熟品种减少,中晚熟品种增多,平均全生育期逐渐延长;有限结荚习性品种逐渐增多,无限结荚习性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逐... 毕节地区大豆品种资源丰富,品种生态类型各异,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规律。从东到西,随海拔逐渐上升,温度逐渐下降,早熟品种减少,中晚熟品种增多,平均全生育期逐渐延长;有限结荚习性品种逐渐增多,无限结荚习性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逐渐减少;白花类型增多,紫花则减少,株型是中间型品种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全区品种都以收敛型为主。籽粒大小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全区大豆种皮包以黄色为主,茸毛以棕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生态利用
下载PDF
分子标记聚合育种在毕节地区马铃薯抗病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初探
8
作者 杨胜先 付业春 +2 位作者 顾尚敬 周平 王朝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2,共4页
简要阐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优势。结合毕节地区马铃薯育种实际,对毕节地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马铃薯抗病基因聚合育种的重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毕节地区今后的马铃薯育种工作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分子标记 马铃薯 基因聚合育种
下载PDF
调整马铃薯育种目标,选育加工型品种,促进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
9
作者 龙国 张绍荣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马铃薯 育种目标 加工型品种 种质资源 亲本选配 后代选择鉴定
下载PDF
贵州省粳稻育种中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变化趋势初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尚敬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49,共2页
对1987~1992年贵州省常规粳稻良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各年参试品系的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1987~1989年)产量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大致趋势为:亩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随着品种改良和育种目标的改... 对1987~1992年贵州省常规粳稻良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各年参试品系的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1987~1989年)产量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大致趋势为:亩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随着品种改良和育种目标的改变、近期内,即90年代初(1990~1992)育成的品种产量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趋势则有所改变,大致趋势是:千粒重>穗实粒数>亩有效穗数。由此说明,亩有效穗数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对产量的增长作用不及提高千粒重和穗实粒数。近期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千粒重和实粒数的提高。同时产量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有效穗数与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受亩有效穗数的制约,只有适当控制亩有效穗数,才能相应提高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穗实粒数与千粒重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在育种中可以同时获得。因此,目前的选育目标,应是在一定的亩有效穗数的基础上,着重选择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较高的品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育种 产量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Helmithosporium turcicum Pass)生理小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兰光燮 王宗明 +3 位作者 陆宁 李雷松 周建华 周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89-93,共5页
1987~1991年,测定了采自贵州省毕节、大方、威宁、水城、兴义、贵阳、遵义,金沙、黔西、织金、纳雍、赫章等市县的玉米大斑病菌标样,按照国际上划分生理小种的毒力公式评定所测定的125个菌株,结果表明,黔西北特殊玉米生态区和遵义、兴... 1987~1991年,测定了采自贵州省毕节、大方、威宁、水城、兴义、贵阳、遵义,金沙、黔西、织金、纳雍、赫章等市县的玉米大斑病菌标样,按照国际上划分生理小种的毒力公式评定所测定的125个菌株,结果表明,黔西北特殊玉米生态区和遵义、兴义、水城等广大地区的玉米大斑病菌存在着1号、2号和3号3个生理小种.1号小种有97个菌株,占测定菌株数的80.17%;2号小种有11个菌株,占9.09%;3号小种有13个菌株,占10.74%.1号小种各地均有分布,2号小种和3号小种分布也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菌 生理小种
下载PDF
贵州高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本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测定了36个贵州高原粳稻地方品种,各品种间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结果表明:贵州粳稻地方品种分属6个不同类群,且类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而类群内品种间遗传差...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测定了36个贵州高原粳稻地方品种,各品种间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结果表明:贵州粳稻地方品种分属6个不同类群,且类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而类群内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小。初步筛选出黄黄(?)等几个较为理想的粳稻地方品种。这一研究将在水稻育种和地方品种资源改良中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原 粳稻 品种资源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贵州高原粳稻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本勋 顾尚敬 潘亚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6期13-16,共4页
本文估算了36个贵州高原粳稻地方品种8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结果表明,性状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为:全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每穗粒数→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在5%的选择强度下,单株谷重、每穗粒数、结实率... 本文估算了36个贵州高原粳稻地方品种8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结果表明,性状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为:全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每穗粒数→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在5%的选择强度下,单株谷重、每穗粒数、结实率等性状可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研究结果认为:在贵州高原粳稻杂交育种中,全生育期、株高、穗长宜在早代进行选择,结实率、千粒重、每穗粒数亦可在早代加强选择,单株谷重和单株有效穗数则应着重根据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与产量有关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原 粳稻 遗传力 遗传进度
下载PDF
毕节大白蒜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祖晓勤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大白蒜 栽培技术 毕节
下载PDF
毕节大白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厚明 余莉 余慧明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毕节大白蒜 栽培技术 产业化经营 地膜覆盖 田间管理
下载PDF
毕节试验区玉米产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和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贤森 陆焱 陈永发 《中国种业》 2014年第9期24-25,共2页
毕节试验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总耕地面积39万hm2。玉米是本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3万hm2以上,占贵州玉米播种面积的1/3左右。2000年玉米总产量达到105.64万t,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45.58%,说明玉米单产的高低、总产量的多少,... 毕节试验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总耕地面积39万hm2。玉米是本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3万hm2以上,占贵州玉米播种面积的1/3左右。2000年玉米总产量达到105.64万t,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45.58%,说明玉米单产的高低、总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全区粮食的增减。由于毕节地区境内山高坡陡,海拔高差大(2443m),生态类型多样,所以需要多个品种来适应不同的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限制因素 玉米总产量 生态区 生态类型 播种面积 品种审定 持续增长 农业基础设施 气候因素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火棘的栽培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宗平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7期57-58,81,共3页
多年实践表明,一个品种带动一个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比较普遍,黔西北地区农民增收,摆脱贫困,利用当地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应用不时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通过对我区野生花卉资源中的火棘的栽培及应用介绍,发挥我区资源优势,为山区农村... 多年实践表明,一个品种带动一个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比较普遍,黔西北地区农民增收,摆脱贫困,利用当地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应用不时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通过对我区野生花卉资源中的火棘的栽培及应用介绍,发挥我区资源优势,为山区农村经济探索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繁殖 栽培技术 开发 应用
下载PDF
贵州山区高淀粉玉米毕单13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付业春 范厚明 《中国种业》 2009年第6期57-59,共3页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贵州省第一个高淀粉杂交玉米新品种.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对其子粒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进行化验分析,粗蛋白质9.72%,粗脂肪5.04%。粗淀粉75.22%,赖氨酸0...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贵州省第一个高淀粉杂交玉米新品种.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对其子粒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进行化验分析,粗蛋白质9.72%,粗脂肪5.04%。粗淀粉75.22%,赖氨酸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贵州山区 玉米新品种 粗蛋白质 测试中心 监督检测 谷物品质
下载PDF
试论毕节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
19
作者 祖晓勤 《耕作与栽培》 1997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毕节市 蔬菜 基地建设
下载PDF
浅析塘四平头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翔 曹绍书 +4 位作者 罗仕文 王进 祝云芳 沈建华 陈泽辉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0-22,25,共4页
分析了塘四平头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优良玉米自交系塘四平头、黄早四、515、444、昌7-2等和杂交种掖单2号、掖单4号、烟单14、鲁玉3号、京早7号等对中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产生了重... 分析了塘四平头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优良玉米自交系塘四平头、黄早四、515、444、昌7-2等和杂交种掖单2号、掖单4号、烟单14、鲁玉3号、京早7号等对中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间利用的主要杂优模式为塘四平头杂优群与Lan.杂优群Mo17亚群和改良Reid杂优群等。新世纪如何继续沿用原有杂优模式和创建新的杂优模式都值得玉米育种家高度重视,为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塘四平头杂优群 杂优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