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水稻品种适宜施氮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敏 姬广梅 +4 位作者 罗德强 江学海 周维佳 王学鸿 李树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1,共4页
为明确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及适宜施氮量,以贵州省生产上广泛使用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35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0,12.5,15,17.5kg/667m^2),研究各水稻品种(组合)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及适宜施... 为明确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及适宜施氮量,以贵州省生产上广泛使用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35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0,12.5,15,17.5kg/667m^2),研究各水稻品种(组合)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及适宜施氮量,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35个参试品种施氮区平均产量变幅为523.6-833.4kg/667m^2,参试品种的最高产量变幅为562.4-856.9kg/667m^2。2)适宜施氮量为10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个,占5.7%;适宜施氮量为12.5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9个,占25.7%,适宜施氮量为15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0个,占57.1%;适宜施氮量为17.5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4个,占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组合) 适宜施氮量 产量 基因型差异 贵州
下载PDF
巨胚水稻W025在贵州省的适应性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玉珊 朱速松 +4 位作者 张时龙 余本勋 江学海 张大双 徐如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共4页
为了解功能性水稻巨胚稻W025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而为加快功能性水稻在贵州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巨胚水稻W025在贵州省6个不同地区种植,并首次对其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进行分析,... 为了解功能性水稻巨胚稻W025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而为加快功能性水稻在贵州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巨胚水稻W025在贵州省6个不同地区种植,并首次对其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进行分析,测定其糙米中微量元素铁、锌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W025在贵州最适合的种植区域是贵阳地区,产量可达493.06 kg/666.7m2,中感稻瘟病。W025糙米率达79.71%,适宜作巨胚稻米的加工原料,精米食味品质好,但糙米口感粗糙。W025胚的重量占糙米的9.87%,是普通稻米的2~4倍,糙米微量元素铁、锌含量分别为29.53 mg/kg和23.33 mg/kg,高于普通稻米糙米的铁、锌含量。说明,W025是优良的功能性水稻种质资源,贵州省应培育生育期相对短、千粒重大的巨胚品种,以适应贵州省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型水稻 适应性 巨胚稻 品质
下载PDF
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品种品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涂敏 甘雨 +1 位作者 李敏 金帮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7,共3页
通过对近5年来参加贵州省区试的103个杂交籼稻组合主要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贵州近年在水稻优质育种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出糙率、直链淀粉、胶稠度、垩白度等指标,约90%参试品种达标;长宽比指标,68%参试品种达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 通过对近5年来参加贵州省区试的103个杂交籼稻组合主要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贵州近年在水稻优质育种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出糙率、直链淀粉、胶稠度、垩白度等指标,约90%参试品种达标;长宽比指标,68%参试品种达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等指标,约50%参试品种达标。表明,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难度较大。因此,进一步抓好贵州水稻优质育种,重点是提高杂交水稻新组合整精米率和降低垩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 品质性状
下载PDF
贵州省水稻区试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树杏 涂敏 +3 位作者 黄贵民 金邦文 郭慧 甘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采用DPS处理系统对贵州省2010年水稻区试迟熟组D组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优华占(V 1)和成丰A/R 894(V 7)产量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贵州各个地区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丰优185(V 2)、中浙优1号(V 4)、两优T ... 采用DPS处理系统对贵州省2010年水稻区试迟熟组D组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优华占(V 1)和成丰A/R 894(V 7)产量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贵州各个地区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丰优185(V 2)、中浙优1号(V 4)、两优T 16(V 11)和宜香优20(V 12)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适应性,适宜在贵州省部分地区推广,其他品种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稳定性 适应性
下载PDF
贵州地方水稻广亲和资源筛选
5
作者 吴朝昕 张习春 +1 位作者 龙武华 朱速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44-2150,共7页
【目的】探明贵州地方水稻品种资源的广亲和基因,为籼粳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5^(n)、S5^(i)和S5^(j)序列存在136 bp差异,采用分子标记辅助筛选贵州地方水稻广亲和资源。【结果】利用分子标记qh在609份贵州地方水稻种质... 【目的】探明贵州地方水稻品种资源的广亲和基因,为籼粳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5^(n)、S5^(i)和S5^(j)序列存在136 bp差异,采用分子标记辅助筛选贵州地方水稻广亲和资源。【结果】利用分子标记qh在609份贵州地方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到糯旱谷⁃1、本地燕麦谷、旱谷、纳包糯旱稻2号、弼佑旱稻、双江旱稻、八百粒和旱禾⁃3共8份广亲和水稻资源。通过分子标记检测8份广亲和水稻资源S5位点OFR3、OFR4和OFR5的基因型,其中八百粒基因型为+⁃n,为广谱性广亲和品种。【结论】贵州地方水稻资源品种八百粒为广谱性广亲和品种,qh标记可用于广亲和基因资源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基因 分子标记 贵州地方品种 资源筛选
下载PDF
贵州省水稻区试20年的回顾与小结 被引量:8
6
作者 涂敏 黄贵民 李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总结回顾了贵州省水稻区试20年来的发展与成效,分析了水稻区试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抓好区试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 水稻 区试
下载PDF
贵州省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游俊梅 陈能刚 +2 位作者 陈惠查 阮仁超 焦爱霞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2,共3页
对贵州省引进和新育成的30份三系杂交水稻新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50%的恢复系来源于明恢63;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贵州省内自育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结实率均值低于引进的恢复系,但... 对贵州省引进和新育成的30份三系杂交水稻新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50%的恢复系来源于明恢63;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贵州省内自育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结实率均值低于引进的恢复系,但变异系数大于引进恢复系,说明贵州省内自育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结实率有着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 农艺性状 分析 贵州
下载PDF
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敏 张洪程 +4 位作者 李国业 魏海燕 殷春渊 马群 杨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7-1063,1056,共8页
提高氮效率是当前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水稻基因型间氮效率差异的客观事实,从根系、叶片光合与衰老、库容量、氮代谢、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机理。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提高氮效率是当前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水稻基因型间氮效率差异的客观事实,从根系、叶片光合与衰老、库容量、氮代谢、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机理。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水稻氮效率与高产的协同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效率 基因型差异 机理 高产 协同
下载PDF
贵州省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德强 王绍华 +7 位作者 江学海 李刚华 周维佳 李敏 姬广梅 丁艳锋 凌启鸿 刘正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17-1826,共10页
2011—2012年以超级杂交籼稻金优785为试材,研究贵州高原山区6个试验点的中产(9.0~10.5 t hm^(–2))、高产(10.5~12.0 t hm^(–2))、超高产(12.0~14.5 t hm^(–2))群体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有效穗数差异最大,其次是穗... 2011—2012年以超级杂交籼稻金优785为试材,研究贵州高原山区6个试验点的中产(9.0~10.5 t hm^(–2))、高产(10.5~12.0 t hm^(–2))、超高产(12.0~14.5 t hm^(–2))群体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有效穗数差异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和结实率,千粒重差异最小,有效穗数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0.5822和0.7304,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1和0.8858;(2)抽穗期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差异较小,成熟期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两年平均为21.9 h hm^(–2),分别比高产和中产群体提高了7.7%和15.9%,差异达显著水平;(3)抽穗期粒叶比以超高产群体最高,与高产和中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颖花数/叶面积分别提高9.7%和21.5%,实粒数/叶面积分别提高10.9%和17.8%,粒重/叶面积分别提高4.3%和8.4%;(4)超高产和高产群体穗型较大,每穗250粒以上的大穗比例较多,100粒以下的小穗比例较少;(5)顶四叶叶长顺序在不同产量水平群体间也有较大差异,中产群体以顶一叶最长、顶四叶最短,高产和超高产群体以顶二叶或顶三叶最长、顶四叶最短。因此,要实现贵州高原水稻超高产,需增加有效穗数、促大穗形成,确保抽穗期拥有适宜叶面积和较高的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不同产量 群体质量 干物质 粒叶比 穗型
下载PDF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10
作者 朱明 阮仁超 聂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5期163-166,共4页
贵州省拥有较为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有的传统种质属稀有、特有资源,是国家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整理、保存了以稻、油菜、玉米、小麦等为主的贵州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采用种质资源库(包括国家长期库、中期库和地方中短... 贵州省拥有较为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有的传统种质属稀有、特有资源,是国家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整理、保存了以稻、油菜、玉米、小麦等为主的贵州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采用种质资源库(包括国家长期库、中期库和地方中短期库)与异生境繁种相结合、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互为补充保存体系,实施种质更新和资源保护。概述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保护途径。并就加强贵州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交换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种质资源 基因库 保存 畀位保护 贵州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占烈 林泽川 +1 位作者 戴高兴 曹立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6-1290,共5页
为加强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糖类代谢途径生理因子和遗传因子的研究,更好了解灌浆充实内在信息,以促进水稻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及相应栽培措施的制定。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特性、影响灌浆充实的生理因素、相关酶活性和同化物转运基因研究以... 为加强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糖类代谢途径生理因子和遗传因子的研究,更好了解灌浆充实内在信息,以促进水稻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及相应栽培措施的制定。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特性、影响灌浆充实的生理因素、相关酶活性和同化物转运基因研究以及相关籽粒灌浆充实QTL定位等进行综述,并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分子水平上解析灌浆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浆充实 酶基因 QTL定位
下载PDF
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部分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慧 马均 +3 位作者 李树杏 李敏 朱萍 陈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8-1454,共7页
【目的】在孕穗期对水稻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探讨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以期为提高水稻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分别设置3个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于复水后,每隔6 d采样分... 【目的】在孕穗期对水稻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探讨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以期为提高水稻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分别设置3个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于复水后,每隔6 d采样分析生理指标等。【结果】随着复水天数的增加,不同水稻品种轻旱处理B叶片的水势、SPAD、净光合速率增加速度较快,可溶性糖的补偿效应大于重旱处理C;经过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茎流速度均下降。对于产量构成因素,水分胁迫处理的每株穗数和每株实粒数均有下降,每株粒数下降值受水分胁迫程度影响明显;除D优363外,其他品种结实率均以处理B最高;与对照处理A相比,受水分胁迫的两个处理B、C的千粒重和单株穗重均有所下降。【结论】水稻在孕穗期经过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恢复常规管理后,受到轻度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部分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性状均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水分胁迫 复水 生理物性 补偿效应
下载PDF
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部分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树杏 郭慧 +3 位作者 马均 李敏 朱萍 陈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2期1750-1755,1809,共7页
[目的]在孕穗期对水稻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探讨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以期为提高水稻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分别设置3个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于复水后,每隔6 d采样分析生... [目的]在孕穗期对水稻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探讨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以期为提高水稻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分别设置3个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于复水后,每隔6 d采样分析生理指标等。[结果]随着复水天数的增加,不同水稻品种轻旱处理B叶片的水势、SPAD、净光合速率增加速度较快,可溶性糖的补偿效应大于重旱处理C;经过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茎流速度均下降。对于产量构成因素,每株穗数和每株实粒数均有下降,每株粒数下降值受水分胁迫程度影响明显;除D优363外,其他品种结实率均以处理B最高;与对照处理A相比较,受水分胁迫的两个处理B、C的千粒重和单株穗重下降。[结论]水稻在孕穗期经过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恢复常规管理后,受到轻度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部分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性状均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水分胁迫 复水 补偿效应
下载PDF
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学海 李刚华 +6 位作者 陆波 罗德强 刘正辉 李敏 蒋明金 陈永莲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3-464,共12页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在每一生态区的代表试点进行杂交籼稻生育期试验,按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4个阶段分析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 a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的安全播种期呈现提前的趋势,黔南、黔东、黔北、黔西南和黔中稻区安全播种期的倾向率分别为-6.5、-5.4、-4.9、-4.7和-4.1 d·10 a^(-1);5个生态区杂交籼稻的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时长相差6.0~17.2 d,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较长、黔南稻区灌浆成熟阶段较短。本田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由东向西增高,黔西南稻区(612.5 mm)高于其他稻区,30 a杂交籼稻生长前两阶段ET_(0)呈下降趋势,后两阶段ET_(0)呈升高的趋势;本田期有效降水量(P_(e))由东向西增加,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P_(e)高于其他稻区,孕穗开花、灌浆成熟阶段P_(e)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需水量(ET_(c))分布在空间上的差异大于时间,5个生态稻区水分亏缺(WD)与有效降水量呈负相关,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阶段WD由东向西南升高、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WD由南向北升高;有效分蘖、孕穗开花阶段WD分别以黔西南和黔中高于其他稻区;各稻区生殖生长阶段的降水协同指数(C_(d))低于营养生长阶段,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孕穗开花阶段的C_(d)较低。[结论]黔西南稻区有效分蘖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的孕穗开花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降水协同指数降低,因水分亏缺而减产的风险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杂交籼稻 生育时期 水分亏缺 时空变化
下载PDF
贵州山区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培英 向红琼 祖庆学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6,共4页
应用rep-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03—2005年采自贵州地区20个地州、市的20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显示,每个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2-15条DNA带,经UPGMA聚类分析,在0.774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19个遗传谱系,其中L7、L6为... 应用rep-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03—2005年采自贵州地区20个地州、市的20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显示,每个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2-15条DNA带,经UPGMA聚类分析,在0.774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19个遗传谱系,其中L7、L6为优势谱系。采用传统的植物病理学方法,对其中88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88个菌株分为7群,20个小种,其中ZB、ZC群为优势群,ZB13、ZB15为优势小种。菌株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同一遗传谱系的菌株可来自多个不同的生理小种,而同一生理小种的菌株亦可分属于几个不同的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REP-PCR 遗传谱系 生理小种 贵州山区
下载PDF
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生物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慧 李树杏 +5 位作者 向关伦 杨占烈 甘雨 黄宗洪 潘建慧 吴先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39,共5页
通过对5种(D型、K型、冈型、野败型、印尼水田谷型)不同类型质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的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野败型和D型不育系花粉败育时间发生在单核期向双核期过渡阶段,这两种类型胞质不育系花粉败育过程基本类似;冈型不育系、K... 通过对5种(D型、K型、冈型、野败型、印尼水田谷型)不同类型质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的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野败型和D型不育系花粉败育时间发生在单核期向双核期过渡阶段,这两种类型胞质不育系花粉败育过程基本类似;冈型不育系、K型不育系和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这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时期略早于野败型和D型,一般在单核末期就全部败育,而这3种类型的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过程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绒毡层 花粉败育
下载PDF
贵州耐旱性水稻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学海 王丹英 +3 位作者 罗德强 周维佳 彭菊 李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为了应对频发的极端干旱气候,2009—2010年引进生产上具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在非灌溉条件下试种,考察各品种在贵州种植的耐旱性,从中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耐旱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在2 558.8~3 639.3℃的耐旱性水... 为了应对频发的极端干旱气候,2009—2010年引进生产上具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在非灌溉条件下试种,考察各品种在贵州种植的耐旱性,从中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耐旱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在2 558.8~3 639.3℃的耐旱性水稻品种适宜贵州各稻区种植;耐旱性较强及产量表现好的杂交稻品种有荃银1号、赣香优2833、黔两优58、黔优568、国稻1号等,常规稻品种武育粳3号、合系41号等;在干旱胁迫环境下,增加有效穗、穗总粒数及干物质重是栽培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旱性 水稻 适应性 产量 贵州
下载PDF
24份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慧 李树杏 +5 位作者 向关伦 杨占烈 甘雨 黄宗洪 潘建慧 吴先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对生产上广泛应用的24份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的分析表明:在7个开花性状中,只有开花历时和开花时间与异交结实率呈负相关,而柱头双边外露率、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开花历期都与异交结实率呈正相关。通径分析... 对生产上广泛应用的24份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的分析表明:在7个开花性状中,只有开花历时和开花时间与异交结实率呈负相关,而柱头双边外露率、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开花历期都与异交结实率呈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各个开花性状与异交结实率的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柱头双边外露率、开花历期、开花时间、开花历时;其中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柱头双边外露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作用都远大于间接作用,这表明这几个性状与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开花历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开花习性 柱头外露 异交习性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月 宫彦龙 +3 位作者 唐会会 李祖军 朱速松 张玉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9-300,共12页
为探讨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88个不同品种的贵州禾原料酿造白酒,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二维排序法和聚类分析法... 为探讨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88个不同品种的贵州禾原料酿造白酒,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二维排序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禾酿酒适宜性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建立贵州禾酿酒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且品质指标间变异系数各不相同,说明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的白酒品质性状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指标可用3个主成分表示,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6.349%。同时,结合二维排序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知,pH、总酸、总酯、总醛、出酒率和酒精度这6个品质指标可作为综合评价贵州禾酿酒适宜性的关键性指标;此外,可将88个不同品种贵州禾分为4类,第Ⅰ类贵州禾品种(16个)酿酒品质相对较佳,第Ⅱ类贵州禾品种(23个)适宜作为低度酒的酿造,第Ⅲ类贵州禾品种(48个)酿酒品质相对较差,‘牛芒禾’单独聚为第Ⅳ类,其酿酒品质最差,不适合作为白酒酿造的原料。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并为贵州禾优质酒酿品种的选育及贵州禾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禾 酿酒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 被引量:31
20
作者 罗德强 江学海 +1 位作者 周维佳 涂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459-4461,共3页
在控制氮肥总量的条件下,设计了6种不同比例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技术,2005年和2006年在贵州省贵阳市金竹镇和东风镇研究了杂交水稻精确施肥技术,以获得超高产。结果表明:以基蘖与穗粒肥比例为6∶4和5∶5产量最高,分别为11704 kg/hm2和11824... 在控制氮肥总量的条件下,设计了6种不同比例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技术,2005年和2006年在贵州省贵阳市金竹镇和东风镇研究了杂交水稻精确施肥技术,以获得超高产。结果表明:以基蘖与穗粒肥比例为6∶4和5∶5产量最高,分别为11704 kg/hm2和11824kg/hm2,成穗率和氮素当季利用率也最理想;同时采用精确施肥技术水稻产量为12081 kg/hm2,比采用常规施肥技术2年平均增产13.93%。进行精确施肥技术大面积示范,也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超高产 精确施肥 试验 示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