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合层开发煤层气井产层含气性特征研究
1
作者 魏元龙 朱世良 +2 位作者 赵凌云 向刚 郭志军 《能源与节能》 2022年第7期11-14,共4页
贵州省是中国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地区,以贵州省及其周边地区已开发的煤层气井为研究对象,结合钻井、测井、排采等现场资料,从贵州省煤层气井的含气量、气体组成、等温吸附特征和含气饱和度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省煤层气... 贵州省是中国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地区,以贵州省及其周边地区已开发的煤层气井为研究对象,结合钻井、测井、排采等现场资料,从贵州省煤层气井的含气量、气体组成、等温吸附特征和含气饱和度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省煤层气产层的含气量主要集中在10~18 m^(3)/t;500 m以深解吸CH_(4)的体积分数均超过90%;相比于周边地区,不同区块的兰氏体积、兰氏压力差异明显;含气饱和度主要为70%~90%,整体含气性较好,见套压时所对应的井底流压变化较大,在2.0~8.0 MPa范围。贵州省单一产层对比周边地区煤层气井产层没有优势,体现了多煤层开发工艺在贵州省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其含气量、兰氏体积、兰氏压力差异明显,层间干扰严重,但是总体含气性较好,临界解析压力较高,认为贵州省煤层气产出的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正确地优选适合合采的煤层,在不同井组乃至不同井之间,根据其储层物性的变化,制订专属的排采工艺及制度,从而实现煤层气井的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合层开发 煤层气 含气性特征
下载PDF
从页岩到页岩气储层:论泥(页)岩层构成油气储集层的必要条件
2
作者 周文 蒋柯 +3 位作者 徐浩 周秋媚 胡钦红 刘瑞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近10年来,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对于传统意义上作为“油气烃源岩或盖层”的富有机质泥(页)岩能否作为“储层”还需验证。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测、分子示踪剂扩散实验、孔隙度与脉冲渗透率测试等手段,系统分析了泥(页... 近10年来,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对于传统意义上作为“油气烃源岩或盖层”的富有机质泥(页)岩能否作为“储层”还需验证。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测、分子示踪剂扩散实验、孔隙度与脉冲渗透率测试等手段,系统分析了泥(页)岩的储集属性特征。结果表明:(1)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有机质孔隙(10~100 nm)和无机孔隙(10~500 nm),孔隙度在1%~10%之间,具备储集油气的有效空间;(2)富有机质泥(页)岩在高演化阶段(高成熟至过成熟阶段)发育与裂解气同期形成的大量微-纳米级有机质气孔,天然气能就近无阻力充注于有机质孔隙中,在克服运移阻力后经过短距离运移可以充注于与有机质孔连通的无机孔隙中;(3)泥(页)岩微-纳米孔隙系统呈网状连通,页岩渗透率小于0.01×10^(-3)μm^(2),天然气分子可以沿网状连通孔隙运移,但流动速度缓慢。综合分析认为富有机质泥(页)岩具备形成天然气储层的3个必要条件(储气空间、储集天然气和天然气流动),可作为“页岩气储层”,但能否作为油的储层,还需进一步验证,其他类型的泥(页)岩层只能被作为盖层及烃源岩层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有机质气孔 微孔隙类型 连通网络 气体分子流动
下载PDF
贵州六盘水煤田构造煤储层特征与煤层气勘探开发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文慈 桑树勋 +7 位作者 郭志军 韩思杰 周效志 周培明 吴章利 桑国蕴 张斌斌 高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966,974,共9页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构造煤的发育制约了煤层气增储上产,通过研究贵州构造煤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适配的勘探开发技术,为提高贵州构造煤储层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技术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煤层力学性质非均质性和构造应力...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构造煤的发育制约了煤层气增储上产,通过研究贵州构造煤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适配的勘探开发技术,为提高贵州构造煤储层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技术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煤层力学性质非均质性和构造应力场不均匀分布的控制下,构造煤分层现象更为普遍。以六盘水煤田大河边向斜11号煤层为例,开展等温吸附、压汞、低温液氮、低温CO_(2)吸附实验,研究了各分层储层物性特征,讨论了厚煤层构造煤分层形成机制及煤层气富集模式,比较了复杂煤体结构厚煤层煤层气适配性勘探开发技术及其适用性。研究表明:(1)大河边向斜11号煤层平均厚度为4.48 m,厚煤层的形成是盆地沉降速率和物源沉积补偿平衡的结果,在后期挤压和推覆构造作用下,11号煤层出现挤压、破碎甚至层间滑动,构造煤分层开始发育,中部分层应力集中且煤岩力学性质偏弱;(2)11号煤层在垂向上发育“三明治”特征,自上而下分别为原生结构煤、糜棱煤和碎裂煤;(3)中部煤储层的微孔比例最高,吸附能力最强,最大吸附量的兰氏体积呈现出中分层(16.55 cm^(3)/g)>下分层(14.69 cm^(3)/g)>上分层(13.96 cm^(3)/g)的规律;(4)研究区11号煤层形成岩性-断层-水力封堵型气藏,针对煤体结构分层特征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的开发技术路线,提出适用性最强的水平井构造煤软分层造穴卸压煤层气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分层 煤层气 厚煤层 储层特征 勘探开发方向
下载PDF
贵州省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及“十四五”开发战略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福平 孙钊 +4 位作者 桑树勋 周效志 韩忠勤 赵凌云 吴章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5,共11页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近十年来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但当前仍面临若干问题。为了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梳理了贵州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十四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工作部署、工作重点等进行了研究...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近十年来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但当前仍面临若干问题。为了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梳理了贵州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十四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工作部署、工作重点等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作进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体系已逐步建立,煤层气井产气效果取得了不断突破,六盘水、毕节煤层气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②战略目标:完成16~20个区块煤层气勘探工作,累计提交探明储量800×10^(8)m^(3),年产能8×10^(8)m^(3),年产量4×10^(8)m^(3);③总体布局:以钟山为勘探开发示范区,盘州、织金为重点建产区,带动周边重点勘探开发试验区、后备勘探区的勘探开发工作;④工作重点:分批投放探矿权16个以上,开展毕节、遵义等区块煤层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5项,实施煤层气重点勘探开发项目30项,开展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与高效开发技术重大专项研究;⑤保障措施:省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完善资金投入支持体系建设,推进专业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煤层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结论认为,贵州省煤层气开发潜力巨大、产业化前景广阔,在省级层面引导与政策支持下,依托专业人才培养与技术模式创新,“十四五”期间可迎来贵州地区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煤层气 勘探开发进展 十四五 开发战略 工作重点 总体布局 保障措施
下载PDF
织纳煤田张家湾区块煤储层特征与煤层气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志军 杨永宇 +4 位作者 温书鹏 孔令飞 黎建 刘伟 张雄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4期414-420,共7页
贵州省织纳煤田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以织纳煤田三塘向斜张家湾区块为研究区,根据参数井取心资料,分析煤储层的煤体结构、含气性、孔渗特性及力学特性,探讨与之相适应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模式。结果表明,张家湾区块发育... 贵州省织纳煤田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以织纳煤田三塘向斜张家湾区块为研究区,根据参数井取心资料,分析煤储层的煤体结构、含气性、孔渗特性及力学特性,探讨与之相适应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模式。结果表明,张家湾区块发育薄—中厚复杂煤层群,具有10个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埋深200~500 m;各煤层为高阶煤储层,大多数煤层的煤体结构较好,煤层含气量为9.36~18.05 m^(3)/t(平均为14.14 m^(3)/t),呈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具备较好的煤层气开发潜力;煤层渗透性较低,特别是6、7煤层的渗透性极低,适用于压裂改造或间接增透模式开发;煤储层强度和脆性随深度增加呈现增加趋势。该区块首选开发模式为丛式井“分段压裂、合层排采”,对于厚煤层可考虑开展小规模水平井前瞻探索,对于煤炭开采区建议积极探索“煤—气”资源协同开发模式。研究成果可为张家湾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储层 参数井 开发模式 织纳煤田
下载PDF
贵州省煤层气产业发展机遇与风险对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钊 魏元龙 +3 位作者 赵凌云 龙萃芸 刘锦钿 周效志 《中国煤层气》 2022年第2期40-43,共4页
随着贵州省内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煤矿安全生产与碳减排压力逐渐增大,煤层气产业发展方向日趋明确。“十四五”期间,贵州省煤层气产业发展仍面临资源、技术、经济与政策风险,因此应重视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与适配性技术研究,加大煤... 随着贵州省内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煤矿安全生产与碳减排压力逐渐增大,煤层气产业发展方向日趋明确。“十四五”期间,贵州省煤层气产业发展仍面临资源、技术、经济与政策风险,因此应重视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与适配性技术研究,加大煤层气勘查开发资金投入与开发利用财政补贴力度,强化煤层气产业政策支持与专业化服务保障,重视煤层气专业研究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煤层气产业 发展趋势 风险 对策
下载PDF
贵州织纳煤田三塘向斜X区块煤层气储层特征研究
7
作者 赵恒仪 邹江海 杨永宇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98-100,105,共4页
为了查明贵州织纳煤田三塘向斜内煤层气储层特征,通过露头、录井、测井、试井等资料,开展了室内实验、测井曲线分析等内容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三塘向斜内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煤层层数多而薄,煤体结构以碎裂煤和原生结构煤为主,主要煤... 为了查明贵州织纳煤田三塘向斜内煤层气储层特征,通过露头、录井、测井、试井等资料,开展了室内实验、测井曲线分析等内容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三塘向斜内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煤层层数多而薄,煤体结构以碎裂煤和原生结构煤为主,主要煤层含气量在8.98~18.05 m^(3)/t,孔隙度在1.47%~7.67%,渗透率在0.027 1~0.21 m D,节理缝连通性较好,微裂缝发育,部分被充填。研究取得的成果对三塘向斜后续煤层气规模化开发时压裂地质选层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纳煤田 三塘向斜 龙潭组 储层特征
下载PDF
贵州合层开发煤层气井产层孔渗特征研究
8
作者 周培明 汪俊 +2 位作者 魏元龙 向刚 徐虎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3年第2期124-127,135,共5页
贵州省煤层发育,煤层气资源富集,对其合层开发煤层气产层孔渗特征进行研究能够为煤层气高产、稳产提供依据。基于贵州合层排采煤层气井产层特征统计,综合现有地质及工程数据,系统研究产层孔渗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境内受煤变质程度... 贵州省煤层发育,煤层气资源富集,对其合层开发煤层气产层孔渗特征进行研究能够为煤层气高产、稳产提供依据。基于贵州合层排采煤层气井产层特征统计,综合现有地质及工程数据,系统研究产层孔渗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境内受煤变质程度高的影响,煤层气产层孔隙度较低,主要在2%~6%之间;煤储层大多发育两组相互近正交的内生裂隙,外生裂隙则与区内深大断裂活动以及煤层厚度有关;产层渗透率均低于0.35 mD,属于中低渗透率产层,且以小于0.1 mD的低渗产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煤层气 煤层气井 孔渗特征
下载PDF
贵州织纳煤田文家坝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开发工艺研究
9
作者 郑鹏宇 向刚 赵凌云 《能源新观察》 2023年第4期50-53,共4页
贵州文家坝区块煤层气资源丰富,为了能够提高文家坝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效果,探索出一套适合织纳煤田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以文家坝区块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质特征,煤储层具有高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高孔隙度、低—中等渗透率、... 贵州文家坝区块煤层气资源丰富,为了能够提高文家坝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效果,探索出一套适合织纳煤田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以文家坝区块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质特征,煤储层具有高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高孔隙度、低—中等渗透率、储层压力欠压—正常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开发工艺进行研究。一是井型工艺采用直井单井、丛式井组原位开采与多分支水平井连续注水激励卸压开采方式,以丛式井井型为主;二是煤储层改造工艺采用“活性水+煤层组电缆传输射孔桥塞联作分层压裂”,依据煤层气井周边导水断层情况和各井压裂煤层靶向点距离确定压裂改造规模和范围;三是排采工艺采用多煤层区多层合采方式。依据主产层优选指数,组合指数,产能贡献指数3个参数,运用“三步法”对产层组合进行优选,排采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以实现煤层气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家坝 煤层气 地质 特征 开发工艺 研究
下载PDF
贵州关岭花江背斜勘查区煤层气富集特征与开发潜力评价
10
作者 吴传杰 朱世良 赵凌云 《中国煤层气》 2022年第4期8-11,25,共5页
系统地分析贵州关岭花江背斜勘查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初步评价煤层气的开发潜力,并通过制定有利区的评价标准,确定了下一步勘探开发的目标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厚度、埋深的共同影响下,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含气量总体呈现以花江背斜轴... 系统地分析贵州关岭花江背斜勘查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初步评价煤层气的开发潜力,并通过制定有利区的评价标准,确定了下一步勘探开发的目标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厚度、埋深的共同影响下,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含气量总体呈现以花江背斜轴为中心向两翼逐渐增大的规律性。综合认为有较好煤层气赋存条件的有利区Ⅰ和有利区Ⅱ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江背斜 煤层气 开发潜力评价
下载PDF
贵州省煤层气规划区块煤储层特征与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向文鑫 桑树勋 +5 位作者 吴章利 屠斌 郭志军 韩思杰 周效志 周培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6-164,共9页
煤层气有利区块的科学评价,是煤层气勘探开发部署和效益最大化。基于贵州省新划定的18个矿权空白的煤层气规划区块,综合区块现有地质与工程数据,系统研究了18个区块煤层气地质背景、资源特征、赋存特征和储层特征,并基于煤阶分类评价原... 煤层气有利区块的科学评价,是煤层气勘探开发部署和效益最大化。基于贵州省新划定的18个矿权空白的煤层气规划区块,综合区块现有地质与工程数据,系统研究了18个区块煤层气地质背景、资源特征、赋存特征和储层特征,并基于煤阶分类评价原则,运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18个区块进行了区块优选。结果表明:(1) 18个规划区块龙潭组煤层形成于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构造条件相对复杂,煤阶变化范围宽,煤储层地域性特征明显,具有薄-中厚煤层发育、含气量高、储层能量高但渗透率低的总体特征;(2)建立了高阶煤煤层气、中阶煤煤层气有利区分类优选方法,基于不同类型煤层气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方法原则,优选了15个选区评价参数,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参数权重,并建立各参数隶属度函数,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样本得分,得到综合评价系数;(3)根据综合评价系数,划分出有利区3个、次有利区6个、后备区9个,其中中阶煤煤层气大河边向斜区块、照子河向斜盘北区块和高阶煤煤层气大方背斜南段区块为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评价结果为未来贵州省煤层气整体有序的勘探开发工作部署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规划区 煤层气有利区 煤储层特征 分类评价 层次分析法 复杂构造区 贵州省
下载PDF
薄—中厚煤层群煤层气井高产的地质与工程协同控制技术——以贵州织纳煤田文家坝区块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畅然 周效志 +4 位作者 赵福平 孟海涛 朱世良 赵有州 魏元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4,共10页
中国西南地区煤层气资源量十分丰富,且主要赋存于上二叠统煤系薄—中厚煤层群中,贵州地区虽然有近10年的煤层气规模化试采与探采工程实践,但仍存在低产井、低效井比例偏高的问题。为了推进贵州地区薄—中厚煤层群煤层气高效探采工作,在... 中国西南地区煤层气资源量十分丰富,且主要赋存于上二叠统煤系薄—中厚煤层群中,贵州地区虽然有近10年的煤层气规模化试采与探采工程实践,但仍存在低产井、低效井比例偏高的问题。为了推进贵州地区薄—中厚煤层群煤层气高效探采工作,在系统梳理织纳煤田文家坝区块地质条件、煤储层特征、开发工艺与开发效果基础上,分析了煤层气井高产及井间产气差异的地质控制因素,探讨了地质适配性分层压裂与合层排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薄—中厚煤层群具有埋藏浅、含气性好、渗透率较高、储层压力欠压—正常的特征;②煤层气井高产既受阿弓向斜轴部构造应力集中、水力封堵作用下煤层气富集影响,同时也与浅埋藏条件下煤储层原始渗透性较高有密切关系,区内断裂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共同导致了丛式井组内井间产气效果差异;③应根据丛式井压裂煤层靶点间距及导水断层距离合理控制水力压裂施工规模,注前置液造缝阶段快速提升注入排量并非连续段塞增大裂缝延伸长度,注携砂液支撑阶段阶梯式连续加砂有效支撑裂缝;(4)长期维持小于0.5 MPa的低套压合层排采条件,缩短憋压持续时间,延长提产持续时间以提高稳产前的压裂液返排率,保证排采过程连续性以避免储层伤害,产气量提升阶段主动缓慢暴露上部产层。结论认为,文家坝区块具备煤层气探采的有利储层条件,浅埋藏背景下的煤储层特征及井区构造、水文条件共同影响到煤层气井的产气表现,选择与煤储层特征相匹配的分层水力压裂、合层排采工艺对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纳煤田 文家坝区块 上二叠统 煤层气高产井 地质因素 工程因素 协同控制 水力压裂 合层排采
下载PDF
贵州含煤小向斜煤储层特征及试采效果研究——以毕节市织金县阿弓向斜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海鹰 孟贵希 郭晋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20年第7期1-3,32,共4页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层数多、累计厚度大且含气量较高,主要含煤构造为残留型中小向斜,对含煤小向斜的煤储层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对影响煤层气试采效果的资源基础、储层压力及孔渗性等方面,结合压裂工程响应和试采效...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层数多、累计厚度大且含气量较高,主要含煤构造为残留型中小向斜,对含煤小向斜的煤储层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对影响煤层气试采效果的资源基础、储层压力及孔渗性等方面,结合压裂工程响应和试采效果分析,总结了针对多层、薄层煤层的改造选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小向斜 煤储层主要特征 试采效果 贵州
下载PDF
贵州石炭系黑色页岩层系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树藩 陈祎 +2 位作者 罗香建 何犇 符宏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2-685,共14页
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的推进,在局部地区已经取得突破并建成一定规模的产能,但天然气资源保障形势依然严峻,亟需加强拓展页岩气新层系沉积环境和富集规律,以进一步扩大页岩气的勘探范围和规模。贵州石炭系黑色页岩作为新发现的页岩气目标... 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的推进,在局部地区已经取得突破并建成一定规模的产能,但天然气资源保障形势依然严峻,亟需加强拓展页岩气新层系沉积环境和富集规律,以进一步扩大页岩气的勘探范围和规模。贵州石炭系黑色页岩作为新发现的页岩气目标层,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由于受水城—紫云裂陷槽的控制,贵州石炭系沉积相变复杂,开展该页岩地层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研究,总结页岩沉积富集特征,有利于推进其页岩气勘探进程。本文通过研究揭示贵州石炭系页岩地层可划分为裂陷槽两侧边缘斜坡相,槽内过渡浅海—半深海相,裂陷槽内槽盆相,水城地区隆起浅海相,威宁地区潮坪—潟湖相沉积,总结具有裂谷边缘—槽盆滞留沉积模式。浅海相、浅海—半深海相、槽盆相、湖盆相是黑色页岩沉积富集的有利区,而具体地层厚度、黑色页岩发育、总有机碳含量(TOC)、干酪根类型受沉积环境和物源区的影响控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页岩气 沉积相 沉积模式 页岩富集
下载PDF
贵州复杂构造背景下的页岩气勘查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树藩 何犇 +2 位作者 陈祎 罗香建 符宏斌 《贵州地质》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自从我国引入页岩气概念及页岩气在四川盆地成功实现商业开发,油气勘查工作突破了盆地的界限向盆地外延伸,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找矿发现,扩大了油气勘探的范围,增大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资源潜力。但随着盆外页岩气勘查工作的推进,显示出盆地... 自从我国引入页岩气概念及页岩气在四川盆地成功实现商业开发,油气勘查工作突破了盆地的界限向盆地外延伸,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找矿发现,扩大了油气勘探的范围,增大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资源潜力。但随着盆外页岩气勘查工作的推进,显示出盆地外页岩气成藏条件与盆地相比资源条件变差,普遍存在构造改造强烈、资源贫化、勘查程度低、开发难度大等问题,这其中以贵州省较为典型。贵州省属于盆地外推进页岩气勘查较早的省份,是盆外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个缩影,发育有多套黑色页岩层系,前期实施的部分钻井获得了页岩气的发现,部分甚至取得了勘探突破,但也有部分探井效果不佳,需要解决攻克的问题仍然较多。通过总结贵州省的页岩气勘查现状,提出贵州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现有工作程度下页岩气选区、开发难度仍然较大。建议加大页岩气成藏条件的研究,从大区域勘查转为聚焦潜力较好的背、向斜解剖分析,集中力量开展资源评价,提高区块优选质量,降低后期勘探风险,创新盆外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及勘探开发理论技术,以支撑贵州省页岩气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页岩气 复杂构造区 存在问题 勘查建议
下载PDF
黔北凤冈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彪 邹妞妞 +2 位作者 张大权 杜威 陈祎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8,共12页
利用全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核磁共振(NMR)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方法多尺度定性-定量表征黔北凤冈地区永凤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黔北凤冈地区下... 利用全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核磁共振(NMR)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方法多尺度定性-定量表征黔北凤冈地区永凤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黔北凤冈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成以石英、长石与黏土矿物为主,其次为碳酸盐矿物与黄铁矿;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与微裂缝,有机质孔与黏土矿物粒间孔最为发育。(2)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比表面积平均值为9.536 6 m^(2)/g,总孔体积平均值为0.009 02 cm^(3)/g,介孔体积平均值为0.007 95 cm^(3)/g,宏孔体积为0.000 37~0.004 58 cm^(3)/g,平均为0.001 07 cm^(3)/g,平均孔径为3.381~5.947 nm,介孔最为发育。页岩孔体积主要由介孔与宏孔贡献,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与介孔贡献,微孔与介孔、宏孔连通性相对较差,介孔与宏孔连通性较好,孔隙形态主要为墨水瓶形、圆柱形和裂缝形。(3)研究区牛蹄塘组孔隙结构主要受TOC、黏土矿物与脆性矿物影响,TOC与黏土矿物对比表面积、总孔体积、介孔体积及孔隙度具有积极影响,脆性矿物则对比表面积、孔隙度、介孔体积具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有机质孔 黏土矿物粒间孔 介孔 宏孔 页岩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永凤1井 黔北凤冈地区
下载PDF
氯氧镁水泥在石油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17
作者 徐梦冉 步玉环 +4 位作者 赵恒仪 刘芳 庞学玉 张振 向刚 《特种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3,共14页
普通水泥存在固化后体积收缩、脆性大且生产耗能高等问题,而氯氧镁水泥能较好地改善普通油井水泥的弱点,并具有力学强度高、CO_(2)吸附性强、耐温、抗盐卤腐蚀等工程优势,研究氯氧镁水泥在油气井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 普通水泥存在固化后体积收缩、脆性大且生产耗能高等问题,而氯氧镁水泥能较好地改善普通油井水泥的弱点,并具有力学强度高、CO_(2)吸附性强、耐温、抗盐卤腐蚀等工程优势,研究氯氧镁水泥在油气井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氯氧镁水泥基本组成、水化产物及水化反应机理,总结了氯氧镁水泥在油气井固井、储层堵漏、钻井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并指明了氯氧镁水泥在CCUS、盐膏层固井、深水浅层固井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可为氯氧镁水泥在石油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镁水泥 固井 堵漏 耐水性 抗压强度 CCUS 综述
下载PDF
黔西向斜西翼南段煤层气藏控气因素及其开发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章利 张金超 +3 位作者 赵凌云 周培明 向刚 徐虎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2年第5期33-35,179,共4页
为探明黔西向斜西翼南段煤层气区块主采煤层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其主控气因素,基于黔西县定新整装勘查资料、煤矿样品测试以及试井数据,分析各煤层的煤级、煤岩特征以及埋深与含气量之间的关系,查明影响黔西向斜西翼南段区煤层气藏的主... 为探明黔西向斜西翼南段煤层气区块主采煤层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其主控气因素,基于黔西县定新整装勘查资料、煤矿样品测试以及试井数据,分析各煤层的煤级、煤岩特征以及埋深与含气量之间的关系,查明影响黔西向斜西翼南段区煤层气藏的主要控气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向斜西翼南段区构造、煤级、煤岩特征、埋深对含气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控气因素为埋深和构造作用。结合黔西向斜西翼南段区储层压力梯度、渗透率、地应力等储层开发特征评价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表明研究区4号煤的煤层气开发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向斜 煤层气 控气因素 开发潜力
下载PDF
西南地区合层开发煤层气井产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传杰 朱世良 +3 位作者 赵凌云 周培明 吴章利 徐虎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2年第5期36-39,共4页
贵州是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大省,通过对贵州及周边地区的合层开发煤层气井的产水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将产水过程分为高产水、快速衰减、低产水3种类型,并从最高日产水量、累计产水量、稳定后日产水量、最低稳定日产水量和产出水... 贵州是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大省,通过对贵州及周边地区的合层开发煤层气井的产水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将产水过程分为高产水、快速衰减、低产水3种类型,并从最高日产水量、累计产水量、稳定后日产水量、最低稳定日产水量和产出水来源5个方面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贵州煤层气井最高日产水量在2.0~23.1 m^(3)/d,平均8.8 m^(3)/d,周边地区最高日产水量主要集中在1.9~8.0 m^(3)/d,平均为6.5 m^(3)/d;累积产水量主要集中在200~1200 m^(3),而周边地区多数井集中在61.9~600 m^(3);稳产气后产水量平均为1.85 m^(3)/d,周边地区为0.61 m^(3)/d;最低稳定产水量平均为1.22 m^(3)/d,而周边地区多以<0.10 m^(3)/d为主;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发现贵州地区的产出水多为压裂液,认为产层的供水能力弱,排出水以压裂液为主,是导致产水多且呈快速衰减型和低产水型的主要原因,而其主要煤田的压裂层段变化较大导致了注入压裂液总量的有所差异,造成了排采初期日产水变化较大且较高的特征,而较低的反排率也导致了贵州省煤层气难以实现稳产。认为贵州省煤层气井的排采应尽量排出更多的压裂液,扩大压降漏斗的扩散,从而实现煤层气井的高产和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合层开发 煤层气 产水特征
下载PDF
新形势下贵州省天然气产业发展及思考
20
作者 王少雷 《能源新观察》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低碳、高效的化石能源,随着能源转型和结构的调整,在新形势下贵州省天然气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收集了大量天然气发展方面的数据,通过整理、分析、研究,提出了贵州省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设想,...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低碳、高效的化石能源,随着能源转型和结构的调整,在新形势下贵州省天然气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收集了大量天然气发展方面的数据,通过整理、分析、研究,提出了贵州省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设想,认识和观点有待商榷,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下 天然气 产业发展 思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