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酸对不同品种烟草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俞海冰 陆玉芳 +4 位作者 汤利 施卫明 高维常 郭亚利 朱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探究最新发现的植物源生物硝化抑制剂丁香酸对烟草品种K326和云烟85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通过基质培养试验,设置0、10、25、50、100、200 μmol/L 6个丁香酸浓度,研究了不同浓度丁香酸在不同时间(3 d和5 d)对K326和云烟85主根伸长量和... 为探究最新发现的植物源生物硝化抑制剂丁香酸对烟草品种K326和云烟85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通过基质培养试验,设置0、10、25、50、100、200 μmol/L 6个丁香酸浓度,研究了不同浓度丁香酸在不同时间(3 d和5 d)对K326和云烟85主根伸长量和一级侧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0 μmol/L)相比,25~100 μmol/L丁香酸能促进K326主根伸长,在3 d时促进率为13.33%~30.67%,在5 d时促进率降为8.54%~22.55%,最适浓度为50 μmol/L;10~50 μmol/L丁香酸促进云烟85主根伸长,在3 d时促进率为7.81%~18.75%,在5 d时促进率维持在4.10%~10.66%,最佳促进浓度25 μmol/L;丁香酸对两个烟草品种主根伸长的促进效果均为3 d优于5 d。在侧根发育方面,低浓度丁香酸能显著促进K326和云烟85一级侧根数,两个品种促进侧根发育的最适浓度均为25 μmol/L。相关性分析表明,丁香酸处理下两个烟草品种苗期的主根伸长变化率与侧根数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适宜浓度的丁香酸对两个典型烟草品种苗期主根增长和侧根发育均为促进效应。生物硝化抑制剂丁香酸具有促进烟草根系生长的潜力,为研发烤烟新型专用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硝化抑制剂 丁香酸 主根伸长量 一级侧根数量 K326 云烟85
下载PDF
采收时间对不同生态区烟叶香气品质和香型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圣江 贺帅 +9 位作者 李磊磊 李鹏志 涂永高 罗贞宝 蒋红娟 李德仑 韦克苏 仲维黔 陈丽萍 刘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以云烟87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T_(1)~T_(5)处理分别表示打顶后16、18、20、22、24 d采收)对大方蜜甜香和威宁清甜香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两生态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 以云烟87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T_(1)~T_(5)处理分别表示打顶后16、18、20、22、24 d采收)对大方蜜甜香和威宁清甜香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两生态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脂肪酸类物质、生物碱类物质、其他未分类致香物质、致香物质总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大方烟区T3处理的叶绿素降解产物和T2处理的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最高外,其他均以T4处理的最高;除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及其他未分类致香物质外,大方烟区烟叶的其他致香物质含量均高于威宁的,且致香物质总含量比威宁的高8.44%。1-(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丁烯-1-酮等7种物质是彰显大方烟叶蜜甜香风格的关键致香物质,1-(1H-吡咯-2-基)-乙酮等4种物质是彰显威宁清甜香风格的关键致香物质。两生态区均以打顶后22 d采收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总含量最高;大方、威宁烟区分别在打顶后24、20 d采收烤后烟叶的感官质量较佳、风格更加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时间 生态区 致香物质 感官质量 香型风格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分析两个不同生态区烟草叶片蛋白组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3
作者 雷波 秦嘉 +5 位作者 廖成松 赵会纳 丁福章 任竹 郭玉双 潘文杰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6年第3期25-31,共7页
种植在不同生态区的烟草具有不同的香型。但香型物质形成在蛋白组水平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用基团标记技术(iTRAQ)对种植在两个不同生态区的烟草主要生育时期叶片中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定量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定到... 种植在不同生态区的烟草具有不同的香型。但香型物质形成在蛋白组水平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用基团标记技术(iTRAQ)对种植在两个不同生态区的烟草主要生育时期叶片中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定量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定到的2005个蛋白中,有291个在两个生态区烟草4个重要生长发育期叶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生理成熟期差异表达蛋白的数目分别为:64、65、90、72。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位于细胞基质、细胞组分以及细胞器中,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组成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过程;参与光合作用、次生代谢途径的蛋白质在两个生态区的生理成熟期烟叶中的表达差异显著。这暗示不同生态区的烟草叶片蛋白组表达模式不同,参与光合作用和次生代谢物质生物合成相关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导致不同生态区的烟叶中形成不同的香型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态区 ITRAQ 叶片蛋白组 烟草
下载PDF
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特征与定量评价
4
作者 高川川 朱文静 +4 位作者 史训瑶 巴金莎 高维常 潘文杰 蔡凯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38-46,共9页
采集500个覆盖贵州主要植烟区的烟田耕层土壤样本,定量评价了基于pH值、有机质、营养元素等19个关键化学指标的综合肥力指数,探究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现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pH值、全氮(TN)、碱解氮(AN)、交换性镁(Mg^... 采集500个覆盖贵州主要植烟区的烟田耕层土壤样本,定量评价了基于pH值、有机质、营养元素等19个关键化学指标的综合肥力指数,探究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现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pH值、全氮(TN)、碱解氮(AN)、交换性镁(Mg^(2+))和水溶性氯(Cl^(-))等含量处于适宜水平;有效硫(S)、有效锰(Mn)、有效铜(Cu)、有效锌(Zn)和有效钼(Mo)等含量处于极高水平;有机质(SOM)、有效磷(AP)、速效钾(AK)、交换性钙(Ca^(2+))、有效硅(Si)、有效硼(B)和有效铁(Fe)含量处于高水平,而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处于低水平。(2)烟田平均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为0.685,属于较高级别;不同植烟区和土壤类型间的IFI值无显著差异,海拔2000 m以上的烟田IFI值显著低于低海拔烟田。(3)2006—2019年土壤综合肥力从中等提升至较高等级,增幅达到20.17%。综上,贵州植烟土壤保育应以“保”为主,以“育”为辅;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需依据烟田肥力的实际情况,且总体上控制微量元素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综合肥力指数 空间分布 定量评价 贵州
下载PDF
温度、湿度、接菌量及pH对烟草青枯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汪汉成 余婧 +1 位作者 蔡刘体 陆宁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2,共5页
烟草青枯病菌是土传病原细菌,其致病力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采用穿刺法接种离体叶片,系统性地研究了温度、湿度、接菌量和pH对烟草青枯病菌致病力的影响。试验范围内青枯病菌可致病的病原菌数量为1.3~1.3×108 cfu,1.3×108 cfu... 烟草青枯病菌是土传病原细菌,其致病力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采用穿刺法接种离体叶片,系统性地研究了温度、湿度、接菌量和pH对烟草青枯病菌致病力的影响。试验范围内青枯病菌可致病的病原菌数量为1.3~1.3×108 cfu,1.3×108 cfu病斑面积最大;致病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为30~35℃,病害潜伏期随着温度升高而变短;40%~100%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均可发病;致病pH范围为5.0~8.0,最适发病pH为6.0。影响青枯病菌致病力的关键因子为温度和pH,湿度不是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为研究烟草青枯病发生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菌 致病力 温度 湿度 PH
下载PDF
不同绿肥防控烟草青枯病的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艳霞 张恒 +5 位作者 姚云静 毛林昌 朱经伟 高维常 李蕾 李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26-2337,共12页
针对烟草青枯病[病原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对烟叶生产造成的危害,探索不同种类绿肥翻压对土壤青枯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生物防控烟草土传病害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以适合西南烟区种植的15种绿肥为材料,利用盆栽生物模拟,... 针对烟草青枯病[病原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对烟叶生产造成的危害,探索不同种类绿肥翻压对土壤青枯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生物防控烟草土传病害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以适合西南烟区种植的15种绿肥为材料,利用盆栽生物模拟,筛选并验证能够抑制土壤中青枯菌数量的绿肥种类,采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荧光定量PCR以及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等技术,鉴定、分析绿肥根系分泌物主要物质种类和含量,并开展田间试验验证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随着绿肥种植时间增加,土壤中青枯菌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绿豆(Vigna radi)根系分泌物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抑菌率达69.05%。2)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根系分泌物中的氨基酸总量最高,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最低,绿豆的酪氨酸含量最高,比最低含量(油菜)高54.74%,二月兰的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绿肥,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的丝氨酸含量比绿豆高33.19%。3)田间施用绿肥后,绿豆处理的青枯病防控率高达55.61%。4)对照(灭菌自来水接种劳尔氏菌)的根际土壤青枯菌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种植绿肥的土壤,分别是油菜、毛叶苕子、绿豆、二月兰的4.35、4.14、2.90和2.29倍,绿豆处理土壤中的α-变形菌属(Alphaproteobacteria)、粘细菌属(Haliangium)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处理。5)绿肥处理的土壤在氨基酸代谢、转录代谢、复制和修复代谢等功能潜力上有所增强。研究表明,绿肥根系分泌物极大地影响吧土传病原菌数量,绿肥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潜力发生变化,绿豆适宜生物防控青枯病,这为烟草青枯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烟叶生产 青枯病生物防控 茄科劳尔氏菌 根系分泌物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功能基因
下载PDF
贵州省典型覆膜耕地残膜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亮亮 代良羽 +2 位作者 高维常 张淑怡 刘涛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89-2197,共9页
地膜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种植,而且覆膜种植面积正迅速增加。地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条件下短期内很难降解,不合理的应用和不健全的回收体系导致中国农田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地膜... 地膜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种植,而且覆膜种植面积正迅速增加。地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条件下短期内很难降解,不合理的应用和不健全的回收体系导致中国农田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不仅改变了农田土壤的理化性状,而且对农作物的生长、农耕操作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当前地膜残留的增加正带来流域内严重的塑料污染,而针对该区域地膜残留现状和赋存特征方面的研究尚且有限。通过问卷调查与取样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主要覆膜作物(烤烟、蔬菜和辣椒)的地膜使用和残留情况等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并探讨区域内土壤残膜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不同覆膜年限(1—20 a)的29个农田样地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残膜含量分布在8.18—235.39 kg∙hm^(−2),平均值为70.84 kg∙hm^(−2)。随着覆膜年限增加,地膜平均残留含量和数量整体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与覆膜1—5 a相比,6—10 a和11—15 a平均残膜含量增加了87.69%和146.59%,平均残膜数量增加了69.30%和235.10%;而当覆膜16—20 a,平均残膜含量和数量均低于11—15 a。残膜破碎度值也随覆膜年限增加呈现逐年减小趋势,表明覆膜时间越久,残膜破碎程度越大。另外,土壤质地和覆膜作物种类也是影响地膜残留量的重要因素。不同土壤类型平均残膜含量表现为壤土>黏土>砂土;在相同覆膜年限的情况下,蔬菜种植区平均残膜量最大,其次是烤烟,辣椒平均残膜量最小。该研究将为加强地膜残留污染监管和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耕地 土壤 地膜残留量 覆膜年限 赋存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与中红外光谱预测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李学兰 李德成 +6 位作者 郑光辉 曾荣 蔡凯 高维常 潘文杰 姜超英 曾陨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698,共12页
对土壤养分的快速和准确测定有助于适时指导施肥。为进一步研究可见-近红外(350~2500 nm)与中红外光谱(4000~650 cm^(–1))对土壤养分的预测能力,以贵州省500个土样为例,对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SG)平滑去噪处理,再用标准正态化(SNV)... 对土壤养分的快速和准确测定有助于适时指导施肥。为进一步研究可见-近红外(350~2500 nm)与中红外光谱(4000~650 cm^(–1))对土壤养分的预测能力,以贵州省500个土样为例,对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SG)平滑去噪处理,再用标准正态化(SNV)方法进行基线校正,然后分别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SVM)两种方法进行建模,探讨了可见-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对土壤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和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共六种土壤养分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1)无论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还是中红外光谱,PLSR模型的预测精度整体均优于SVM模型。(2)中红外光谱对TN、TK和AN的预测精度均显著高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可见-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均可以可靠地预测TN和TK(性能与四分位间隔距离的比率(RPIQ)大于2.10),中红外光谱可相对较可靠地预测AN(RPIQ=1.87);但两类光谱对TP、AP和AK的预测效果均较差(RPIQ<1.34)。(3)当变量投影重要性得分(VIP)大于1.5时,PLSR模型在中红外光谱区域预测TN和TK的重要波段多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TN的重要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的1910和2207 nm附近,中红外光谱区域的1120、1000、960、910、770和668 cm^(–1)附近;TK的重要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的540、2176、2225和2268 nm附近,中红外光谱区域的1040、960、910、776、720和668 cm^(–1)附近。因此,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PLSR模型对土壤养分预测效果较好,可快速准确预测土壤TN和TK,可为指导适时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土壤养分 偏最小二乘回归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提前采收对清甜香型烤烟上部叶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敬雪艳 涂永高 +7 位作者 刘琼 闫伸 赵祖勇 戴杰 张诚 涂勇 边嘉宾 武圣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6-2897,F0002,共13页
【目的】探索提前采收对清甜香型上部烟叶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为贵州清甜香型上部烟叶质量提升和风格特征彰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时间与成熟度(CK,正常采收/成熟;T1,提前4 d采收/尚熟;T2,提前8 ... 【目的】探索提前采收对清甜香型上部烟叶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为贵州清甜香型上部烟叶质量提升和风格特征彰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时间与成熟度(CK,正常采收/成熟;T1,提前4 d采收/尚熟;T2,提前8 d采收/欠熟)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并解析贵州清甜香型上部烟叶风格特征彰显的物质基础。【结果】随采收时间的提前和成熟度的降低,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变差,主要表现在颜色、成熟度和叶片结构等方面;相较于CK,T1和T2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总分分别下降8.33%和22.92%。T1处理能显著提高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脂肪酸类物质、未分类致香物质、总致香物质(除新植二烯)及总致香物质含量(P<0.05,下同),其中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7.54%,且有利于清甜香烟叶风格特征的彰显(评价分值增幅3.64%)。T2处理烤后烟叶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为4.27%,但不利于烟叶风格特征的彰显。筛选出6种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藏红花醛、β-大马酮和巨豆三烯酮Ⅰ~Ⅳ)、3种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苯乙醇、苯乙醛和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2种未分类致香物质[(E)-3-已烯-1-醇和壬醛]以彰显烟叶清甜香风格特征为主;2种美拉德反应产物[癸醛和1-(1H-吡咯-2-基)-乙酮]和1种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以彰显烟叶青香风格特征为主;2种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和亚麻酸甲酯)以彰显烟叶甜香风格特征为主。CK和T1处理的感官质量评价总分显著高于T2处理,增幅分别为7.57%和7.41%,工业可用性和配方适配性均高于T2处理1个档次/水平。【结论】提前4 d采收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及风格特征彰显度,并筛选了16种风格特征彰显的标志物质,但提前4 d采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变差;提前8 d采收烤后上部烟叶质量整体较差。因此,贵州清甜香型上部烟叶提前采收须根据烟叶质量调整相应烘烤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提前采收 清甜香型 风格特征 物质基础
下载PDF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江明华 程建中 +4 位作者 李心清 高维常 蔡凯 曾陨涛 姜超英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6-736,共11页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或者限氧条件下经热解后产生的富碳产物。目前,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土壤碳汇。生物炭还田后,使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CO_(2)的排放。本文从生物炭...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或者限氧条件下经热解后产生的富碳产物。目前,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土壤碳汇。生物炭还田后,使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CO_(2)的排放。本文从生物炭理化特性、土壤性质以及生物炭稳定性等角度综述生物炭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炭化温度和生物质来源的生物炭特性(pH、比表面积、孔径、挥发分和灰分等)及其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生物炭还田土壤特性变化及其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生物炭稳定性及其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本文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生物炭的固碳减排效应进行展望,以期为生物炭的合理施用、农田固碳减排等提供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稳定性 CO_(2)排放 激发效应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农用地膜残留对土壤氮素运移及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高维常 蔡凯 +5 位作者 曾陨涛 林叶春 吴思 罗小宝 潘文杰 李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6-1563,共8页
为了揭示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运移及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设置0(CK)、450 kg·hm^(–2)(T1)、900 kg·hm^(–2)(T2)以及1350 kg·hm^(–2)(T3)四个残膜梯度,进行土柱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为了揭示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运移及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设置0(CK)、450 kg·hm^(–2)(T1)、900 kg·hm^(–2)(T2)以及1350 kg·hm^(–2)(T3)四个残膜梯度,进行土柱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以及烤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根尖数和干物质累积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地膜残留对土壤养分运动产生阻滞作用,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迁移明显减弱;随着残膜量的增加,烤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根系形态参数逐渐降低,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当残膜量高于900 kg·hm^(–2)时,对烤烟根部和地上部生长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地膜残留会明显阻碍土壤养分的运移并制约烤烟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硝态氮 铵态氮 烤烟 根系形态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云飞 赵光明 +4 位作者 熊承飞 杨承 李正鹏 莫静静 林叶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34-37,共4页
为贵州烤烟生产上适宜育苗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大方基质、金福基质、大兴基质和瑞安基质4种育苗基质,采用漂浮育苗方法,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基质所育烟苗各生育期的叶色均为浅绿,金福... 为贵州烤烟生产上适宜育苗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大方基质、金福基质、大兴基质和瑞安基质4种育苗基质,采用漂浮育苗方法,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基质所育烟苗各生育期的叶色均为浅绿,金福基质出苗最早,大兴基质出苗最晚,大兴基质成苗最早,大方基质成苗最晚;4种基质最终出苗率均>90%,依次为大兴基质>金福基质>瑞安基质>大方基质。4种基质育苗的出苗率、成苗率和烟苗素质等均达烤烟生产技术要求,以金福基质育出的烟苗素质最好;各种基质均可进一步优化其配方与工艺,以进一步提高基质的吸水及松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育苗基质 出苗率 成苗率 烟苗素质 贵州
下载PDF
烤烟抗赤星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3
13
作者 孔德钧 王志红 +5 位作者 陈丽莉 吴春 杨春元 韦克苏 潘文杰 林英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22-27,173,共7页
为了充分发掘并利用烤烟抗赤星病优异种质资源,寻找新的烤烟赤星病抗源,扩大赤星病抗病育种可用亲本的遗传基础,对不同来源的390份烤烟种质资源赤星病抗性进行系统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来源的烤烟种质资源中,61份贵州省内地方品... 为了充分发掘并利用烤烟抗赤星病优异种质资源,寻找新的烤烟赤星病抗源,扩大赤星病抗病育种可用亲本的遗传基础,对不同来源的390份烤烟种质资源赤星病抗性进行系统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来源的烤烟种质资源中,61份贵州省内地方品种抗赤星病种质资源共有10份,分别为晓丰8号、湄潭-2、黔江1号、大方自留种、YA-2、惠水-1 、惠水-2、福泉-2 、福烟6号和YQ-1;90份贵州省内育成品种中只有紫江一号具有赤星病抗性;105份贵州省外引进的种质资源中有10份种质资源具有抗病能力,分别为云烟100、云烟110、单育2号、中烟86、大白筋599、许金4号、龙江911、辽烟8100、净叶黄和潘园黄;134份国外引进品种中只有Coker spedlgred和Oxford 26两份抗赤星病种质资源。可见,贵州省内地方品种中抗赤星病种质资源最为丰富,可以作为新的烤烟赤星病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赤星病 抗性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引进品种 抗病育种
下载PDF
烤烟套种甘薯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祖韦军 潘文杰 林叶春 《农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其相对含水率提高幅度介于12.03%~91.88%,烤烟产量增幅为12.29%~31.26%。烤烟套种甘薯以紫薯产量最高,块根产量达29400 kg/hm^2,且单薯质量大于100 g占总薯重的比例在紫薯中最高。烤烟套种甘薯提升了烤烟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和总氮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烤烟套种甘薯降低了上部烟叶含梗率,但增大了上部烟叶叶面密度,以烤烟套种紫薯表现突出。烤烟与紫薯套种,可作为一种烟田增产、烟叶增值和烟农增收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甘薯 套种 产质量 土壤温湿度
下载PDF
不同含青度清甜香型烤烟致香物质分析与感官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琼 罗贞宝 +9 位作者 黄赟 彭华伟 吴学巧 邓春燕 贺帅 韦克苏 王红星 刘涛 蔡荣 武圣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14,共7页
以云烟87中部叶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青度(CK:CF3;T_(1):轻度含青;T_(2):中度含青)对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后烟叶T_(1)和T_(2)含青处理有利于提高清甜香型烟叶醇类、酮类致香物质的含量,但不利于提高... 以云烟87中部叶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青度(CK:CF3;T_(1):轻度含青;T_(2):中度含青)对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后烟叶T_(1)和T_(2)含青处理有利于提高清甜香型烟叶醇类、酮类致香物质的含量,但不利于提高醛类、酯类和杂环致香物质的含量;不同含青度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烟叶的成熟度和含青度,含青烟叶的新植二烯含量较低;从总类致香物质总量来看,T_(1)处理的含量最高(1016.84μg/g),CK的居中(946.07μg/g),T_(2)处理的含量最低(936.32μg/g);感官质量评价以T_(1)处理最佳,其次是CK,T_(2)处理最差;工业可用性以T_(1)处理和CK较好。综上,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评价是多种致香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某一类致香物质,适当的含青度有利于彰显烟叶清甜香型风格,可提高烤后烟叶总类致香物质的总量、感官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清甜香型 含青烟叶 成熟度 致香物质 感官质量
下载PDF
耕作深度与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团聚体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祖韦军 潘文杰 林叶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索耕作深度结合翻压绿肥对土壤质量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旋耕深度(浅耕与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黑麦草)后的0~30 cm耕层植烟土壤及烤烟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为对照,分析了土壤机械团聚体状况及烤烟产质量。结果... 为了探索耕作深度结合翻压绿肥对土壤质量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旋耕深度(浅耕与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黑麦草)后的0~30 cm耕层植烟土壤及烤烟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为对照,分析了土壤机械团聚体状况及烤烟产质量。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土壤机械团聚体含量差异明显,粒级>1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平均含量为34.29%;5~3 mm次之,平均含量为15.03%;<0.25 mm的微团聚体含量最少,平均含量为1.40%;与对照土壤相比,在不同耕层范围,各翻压绿肥土壤10~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分别平均减少了11.30%、12.87%和4.59%,下降幅度最小的为20~30 cm的耕层土壤,但翻压光叶紫花苕处理却提高了2.93%;(2)>0.25 mm的DSAC0.25、MWD和GMD均有所提升,KCTP和D有所降低,其中KCTP以光叶紫花苕翻压后的10~20 cm耕层的递减幅度最明显,从对照的4.96递减至翻压绿肥后的3.85;(3)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后,能够明显提升烟株抗病性及烤烟产值产量,显著提升了初烤烟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及上部烟叶叶面密度;降低烟叶含梗率、烟碱含量、总氮水平和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及燃烧性。综上所述,在烟区选取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耕作及栽培模式,改善和提高了不同耕层土壤孔性、抗风蚀的环境质量、机械稳定性和烤烟产质量,总体以深耕模式优于浅耕模式,光叶紫花苕深耕翻压模式表现最佳,可作为一种耕作与栽培模式在贵州烟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耕作深度 土壤团聚体 烤烟 产质量
下载PDF
清洁型炭密集烘烤对烤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胡兴 廖勇 +7 位作者 袁静 陈刚 查继龙 陈翔 邓文国 黄宁 夏海乾 武圣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87-191,共5页
[目的]为清洁型炭密集烤房烘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燃煤密集烤房(CK)和燃清洁型炭密集烤房(T)烘烤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T处理烤后烟叶外观... [目的]为清洁型炭密集烤房烘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燃煤密集烤房(CK)和燃清洁型炭密集烤房(T)烘烤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T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相对较佳;在中性香气物质方面,T处理提高了烤后上部烟叶17种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14种美拉德反应产物,2种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3种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致香物质总量增幅分别为38.59%、114.04%、50.91%、68.09%和25.66%,其中,美拉德反应产物是烤后上部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增幅最大的一类物质;在感官质量评价方面,T处理提高了烤后上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刺激性得分,感官质量评价总分增幅为6.45%,工业可用性从B-提高到B+。[结论]采用燃清洁型炭密集烤房进行烤烟烘烤是可行的,是清洁型炭升级改造和开发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上部叶 清洁型炭 质量
下载PDF
不同微地形烟地土壤环境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洪勋 王龙昌 +6 位作者 潘文杰 冉春艳 陈光宇 陈伟 雷波 林叶春 龙明锦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7年第1期35-43,57,共10页
为了揭示不同微地形烟地土壤环境差异,本文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云贵高原山区坝地、坡地和台地3种微地形烟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化学成分及土壤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比较,坝地土壤的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的数量较多,台... 为了揭示不同微地形烟地土壤环境差异,本文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云贵高原山区坝地、坡地和台地3种微地形烟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化学成分及土壤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比较,坝地土壤的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的数量较多,台地较少,坡地含量居中,不同生育期微地形之间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土壤不同化学成分含量、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都表现为坝地>坡地>台地。该研究结果为西南烟区不同微地形烟地养分管理和烟叶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烤烟 土壤特征 差异
下载PDF
微地形耕作土水分分布及对降雨响应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洪勋 王龙昌 +4 位作者 冉春艳 陈光宇 潘文杰 陈伟 林叶春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7年第3期49-61,共13页
西南山区的耕地可划分为坝地、坡地和台地3种微地形。采用小型气象站和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动态监测的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龙井坝微地形烟地10~40 cm土层相对水分含量及其对降雨响应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对土壤相对... 西南山区的耕地可划分为坝地、坡地和台地3种微地形。采用小型气象站和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动态监测的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龙井坝微地形烟地10~40 cm土层相对水分含量及其对降雨响应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对土壤相对含水量具有显著影响。烤烟生育期坝地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高,坡地居中,台地最低;坝地、坡地和台地的各层土壤平均相对水分含量分别为55.7%、51.22%和49.96%。通过降雨量与烤烟生育期不同微地形土层相对水分含量的回归方程得知,降雨主要影响坝地和台地的40 cm土层的水分含量,而坡地为30 cm土层;坡地土层之间差异对降雨最敏感,台地次之,坝地最差。无论降雨过程中还是雨后24 h统计,微地形不同土层相对含水量对降雨强度有着各自不同的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耕作土壤 含水量 降雨 响应
下载PDF
绿肥压青对喀斯特地区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林叶春 李雨 +5 位作者 陈伟 陈懿 高维常 和凤梅 黄化刚 潘文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为研究绿肥压青对喀斯特地区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连续4年绿肥(黑麦草、燕麦、光叶紫花苕和紫云英)压青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绿肥压青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 为研究绿肥压青对喀斯特地区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连续4年绿肥(黑麦草、燕麦、光叶紫花苕和紫云英)压青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绿肥压青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5.04%~31.00%和6.49%~10.84%,土壤有效磷降低了0.62%~9.04%;黑麦草和燕麦压青提高了土壤pH值,而紫云英和光叶紫花苕压青则降低了土壤pH值。与无绿肥压青比较,紫云英压青对土壤细菌Ace指数无显著(P>0.05)影响,但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和燕麦压青分别显著(P<0.05)减小了8.73%、6.41%和8.84%;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燕麦和紫云英压青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分别下降了6.01%、2.01%、2.01%和3.34%;绿肥压青的植烟土壤放线菌门细菌丰度提高了49.83%~114.95%,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分别降低了20.05%~66.83%和25.34%~83.49%。冗余(RDA)分析显示,Rhizomicrobium和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等变形菌门细菌属与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呈正相关关系,厚壁菌门的优势细菌类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则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绿肥压青还田提高了植烟土壤水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改变了土壤pH值,调节了细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烤烟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