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军 郭豫 +2 位作者 杨燕妮 张大勇 张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2-795,共4页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为合理规划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平均最邻近方法分析区域内门诊空间分布模式,利用热点分析方法分析以疫苗接种量为权重区域内接...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为合理规划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平均最邻近方法分析区域内门诊空间分布模式,利用热点分析方法分析以疫苗接种量为权重区域内接种人员、接种周期冷链设备和门诊面积的配置和设置情况,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范围。结果:此研究区域内预防接种门诊空间分布格局呈离散性,门诊接种人员、接种服务时间、冷链设备、门诊服务面积在空间上配置具有差异,并鉴别出资源配置充足的热点区域58个和资源配置薄弱的冷点区域15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可及范围为28 666km2。结论:利用距离分析、空间热点分析、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服务资源的配置情况、服务可及范围,可为区域内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模式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平均最邻近 热点分析 缓冲区分析 卫生服务可及性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2003-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峻 罗涛 +3 位作者 吴念标 周文红 唐德亮 潘宏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724-726,共3页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疾控中心2003-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03-200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6起,发病7203例,死亡48例...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疾控中心2003-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03-200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6起,发病7203例,死亡48例,罹患率4.19%,病死率0.67%,以传染病暴发疫情(占68.67%)和食物中毒(占22.89%)为主,90%以上的突发事件发生在农村和学校,3-4月(占30.13%)和9-10月(占21.08%)为高发月份,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5~15岁为高发年龄。结论黔东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必须落实各项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涛 吴家莲 +1 位作者 李涛 (王方)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第5期53-54,共2页
为评价黔东南州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综合防治碘缺乏病效果,了解和掌握黔东南州碘缺乏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根据全国第5次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5月进... 为评价黔东南州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综合防治碘缺乏病效果,了解和掌握黔东南州碘缺乏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根据全国第5次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5月进行了1次碘缺乏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黔东南州 碘缺乏病 监测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民食盐加碘 综合防治 持续防治 病监测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2005~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4
作者 罗涛 唐德亮 +3 位作者 潘宏 周峻 周文红 吴念标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1033-1034,共2页
关键词 贵州省黔东南州 麻疹疫苗 流行病学分析 强化免疫活动 流行病学特点 科学依据 发病率 免疫后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州2005年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家莲 王娟 +2 位作者 姚仲英 赵德运 刘铭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黔东南州碘缺乏病(IDD)现状,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防治策略,为2005年黔东南州达到消除IDD控制目标作准备。方法:贵州省疾控中心地病所按照全国第五次IDD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产生30个县,其中该... 目的:了解和掌握黔东南州碘缺乏病(IDD)现状,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防治策略,为2005年黔东南州达到消除IDD控制目标作准备。方法:贵州省疾控中心地病所按照全国第五次IDD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产生30个县,其中该州有5县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和检测方法:尿碘采用尿中碘的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盐碘采用B/T13025.7—1999氧化还原滴定法,智商(IQ)采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2图册》进行智力测验,五年级学生及18~35岁育龄妇女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8~10岁学生甲状腺触诊肿大率4%,尿碘中位数259.6μg/L,盐碘中位数33.1mg/kg,IQ均值95.5,五年级学生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平均70.6分,18~35岁育龄妇女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平均72.2分。结论:黔东南州人群碘营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要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防治策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碘 盐碘 智商 监测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入校新生结核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6
作者 吴家莲 李涛 +3 位作者 杨万忠 王方林 吴娅 肖力川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660-660,共1页
关键词 入校新生 流行情况调查 结核病 自治 贵州省 侗族 苗族 感染现状
下载PDF
黔东南州实施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5年效果分析
7
作者 吴家莲 李涛 +1 位作者 杨万忠 吴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8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世行贷款/英国增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5年的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2006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项目季报表。结果5年全州初诊病人平均就诊率为1.78‰,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8107例。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2.68%...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世行贷款/英国增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5年的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2006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项目季报表。结果5年全州初诊病人平均就诊率为1.78‰,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8107例。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2.68%,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77.95%。结论黔东南州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5年取得了显著成就,发现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病人。但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仍需进一步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黔东南州
下载PDF
黔东南州10起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8
作者 吴念标 周峻 +2 位作者 唐德亮 罗涛 潘宏 《预防医学论坛》 2007年第7期661-662,共2页
关键词 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 事件分析 黔东南州 AEFI 接种疫苗 监测系统
下载PDF
贵州省第4次碘缺乏病监测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喻小青 刘铭 +6 位作者 姚仲英 黎平 敖中越 何绍君 谭惠明 罗怡 王述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为制定贵州省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结果居民户盐碘中位数为34.9mg/kg,食用碘盐合格率87.2%,变异系数26.8%,高碘盐比例(>60mg/kg或>50mg/kg)较第3次监... 目的了解贵州省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为制定贵州省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结果居民户盐碘中位数为34.9mg/kg,食用碘盐合格率87.2%,变异系数26.8%,高碘盐比例(>60mg/kg或>50mg/kg)较第3次监测时明显降低;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340.4μg/L,<50μg/L的比例为0;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10.5%,B超法为14.2%。水碘均值<10μg/L;10岁儿童智商(IQ)均值为93.9±19.6,智力低下占9.9%。结论随着盐碘、尿碘中位数水平的降低和碘盐合格率提高,甲肿率明显降低。碘盐浓度还有下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碘缺乏病 碘盐 尿碘 甲肿率 智商
下载PDF
贵州省儿童接种卡证建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盛利 左树岩 +6 位作者 童亦兵 唐光鹏 张大勇 周峻 杜雯 龙昌兵 冯子健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4-505,共2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入学入托儿童的接种卡证建立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996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996名儿童中,有接种证的342人,接种证持有率为34... 目的了解贵州省入学入托儿童的接种卡证建立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996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996名儿童中,有接种证的342人,接种证持有率为34.3%;有接种卡的445人,建卡率为44.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建卡、是否认为接种疫苗可预防相应疾病、母亲的文化程度、知道计划免疫包括的疫苗种数、是否是流动人口对接种证的持有率有很大影响,方程中各变量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依次升高。结论为了提高接种证持有率,要大力加强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流动儿童的建证工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 证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儿童
下载PDF
黔东南州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卫芳 周峻 +2 位作者 潘宏 苏亚玲 周小琴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867-868,共2页
为了解黔东南州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对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提供科学的本底资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县市1377名儿童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表明我州0~2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4.21%。不同年龄、性别和民族的... 为了解黔东南州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对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提供科学的本底资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县市1377名儿童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表明我州0~2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4.21%。不同年龄、性别和民族的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乙肝疫苗接种者和未接种者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推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是阻断乙肝病毒传播、降低儿童HBsAg携带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尤其是首针及时接种率,积极推行安全注射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携带率
下载PDF
黔东南州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和报告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文红 陶沁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11期593-595,共3页
目的评价黔东南州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以下简称网络直报)质量,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的及时性和敏感性,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方法计算传染病报告单位类型、报告及时率、报告病例分类、乡镇疫情报告率等指标。结果对网络... 目的评价黔东南州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以下简称网络直报)质量,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的及时性和敏感性,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方法计算传染病报告单位类型、报告及时率、报告病例分类、乡镇疫情报告率等指标。结果对网络直报工作的管理和督导检查,获得全州传染病报告质量现状。结论对网络直报质量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网络直报管理中存在问题,以指导今后网络直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直报 运行状况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贵州不明原因疾病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昭孝 王定明 +6 位作者 唐光鹏 刘铭 胡丽娟 吕太富 许世文 李昭毅 岳中伟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10期953-955,共3页
近二十年来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但地球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加剧,导致许多新的疾病出现和原有的疾病复发,不应忽视疾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类疾病中一些病因不明而无法明确,或病因多种和临床... 近二十年来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但地球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加剧,导致许多新的疾病出现和原有的疾病复发,不应忽视疾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类疾病中一些病因不明而无法明确,或病因多种和临床表现各异而难于判断,给现场调查和处理带来困难.贵州为山区省,发展滞后,上述情况逐年增多,流行有日益加重之势,给贵州各族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带来影响,笔者主持或参与现场调查和处理类似事件数十起,根据实验数据,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不明原因疾病 病因分析 防治对策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贵州省玉屏、镇远、岑巩县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峻 田兴国 +5 位作者 吉光辉 高岚 唐光鹏 邓军 吴国刚 高前荣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20-523,共4页
目的:为了解玉屏、镇远、岑巩的洞坪、沙水坪、洪家湾、异溪、响水等5个村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方法:每村随机抽取各年龄组人群150人,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结果: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 目的:为了解玉屏、镇远、岑巩的洞坪、沙水坪、洪家湾、异溪、响水等5个村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方法:每村随机抽取各年龄组人群150人,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结果: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6.49%、31.35%、3.92%、2.57%、18.11%和42.16%。HBV感染模式以模式13(5项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模式8(仅抗-HBs阳性)和模式12(仅抗-HBc阳性)最多(占检测总数84.87%)。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增高,HBsAg和HBeAg阳性率在20-29岁最高(分别为10.94%和9.38%),以后HBsAg阳性率逐渐下降,而HBeAg阳性率下降后,在50-59岁又有一个小高峰(7.14%),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在30-39岁形成成人峰(分别为50.57%、31.03%和61.67%),以后维持在较平稳的水平。结论:为了阻断HBV传播,首先,对易感人群尤其是新生儿和20岁以下青少年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其二,强化对卫生医疗机构和饮食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其三,加强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检测
下载PDF
黔东南州2006/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芳 唐德亮 +3 位作者 罗江淑 唐珍 刘静 田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81-882,共2页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实施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后麻疹疑似病例早期IgM抗体检测情况,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州十六县(市)送检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2006年...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实施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后麻疹疑似病例早期IgM抗体检测情况,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州十六县(市)送检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2006年,两者差异有显著性,2007年显著升高,2岁及以下年龄组检出率最高,6岁组也有较高的检出率,说明强化免疫后免疫空白人群或易感人群的积累,发病率上升。有免疫史者仍有发病,说明除疫苗的保护率因素外,还存在免疫接种质量不高等问题。结论: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性分布,发病高峰仍为冬春季节,标本采集时差与检出阳性比较,显示发病早期检出率较高。只有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服务质量、提高接种率,才能保证逐步降低麻疹发病率,直至消除麻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疑似病例 IgM-抗体 检测结果
下载PDF
黔东南州2004年10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文红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10期529-531,共3页
目的对黔东南州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辖区内乙脑报告病例进行调查;通过MicrosoftExcel建立病例数据库,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分析。运用EI... 目的对黔东南州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辖区内乙脑报告病例进行调查;通过MicrosoftExcel建立病例数据库,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分析。运用EIA检测急性期病人血清中的抗乙脑IgM抗体。结果全州报告的106例乙脑病例,90.57%发生在农村,88.68%的发病村寨近三年没有接种过乙脑疫苗,0 ̄9岁儿童接种率为14.66%,≤9岁儿童发病91例,占85.85%。在所采的28份血清中抗乙脑IgM抗体阳性率为78.57%。结论黔东南州乙型脑炎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农村卫生条件差,适宜蚊虫孳生,免疫接种率低,为引起流行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农村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把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络直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直报 管理经验
下载PDF
黔东南州农村人畜饮水水质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静 刘芝凯 +3 位作者 张华生 王芳 单竹周 罗江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110-1111,共2页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农村人畜饮水水质现状。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对完成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水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95份水样中感官指标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三级以上的为73.68%,化...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农村人畜饮水水质现状。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对完成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水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95份水样中感官指标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三级以上的为73.68%,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达到三级以上的为100%,细菌学指标达到三级以上的为35.79%。结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仅仅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受益人的饮水安全并未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人畜饮水 水质
下载PDF
黔东南州2003-2012年新发麻风患者畸残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涛 唐德亮 +2 位作者 龙黔清 王方林 陈怀艳 《皮肤病与性病》 2015年第5期306-307,共2页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近10年来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黔东南州各县(市)新发病例175例的麻风登记个案资料经核实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黔东南州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比为8.33%.到2...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近10年来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黔东南州各县(市)新发病例175例的麻风登记个案资料经核实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黔东南州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比为8.33%.到2012年为50%;Ⅱ级畸残比由2003年的4.17%,到2012年的36.36%;有8个县(市)畸残比超过40%。畸残者中,Ⅰ、Ⅱ级畸残均为19.43%.Ⅱ级畸残人数超过50%的有8个县(市)。年龄在15岁以下的畸残比为42.86%,(15—65)岁者为37.50%。65岁以上者为62.5%。麻风病期在2年以内发生畸残比为37.58%,超过2年和5年者为23.08%和69.23%。少菌型患者的Ⅱ级畸残比(63.64%)明显高于多菌型(33.10%)。结论黔东南州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比较高,近10年程度无明显变化。因麻风诊断的延迟、麻风反应及麻风型别的不同,畸残比差异非常明显,与性别、年龄间差异无显著性。早期发现患者,规范进行联合化疗.有效处理及控制麻风反应是预防新发患者发生畸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 麻风 畸残
下载PDF
黔东南州网络直报使用前后传染病报告对比分析
19
作者 罗涛 周文红 唐德亮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3627-3628,3631,共3页
[目的]对"网络直报"使用前(2001 ̄2003年)(以下简称直报前)和使用后(2004 ̄2006年)(以下简称直报后)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给国家、省提供基层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客观的评价,揭示系统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目的]对"网络直报"使用前(2001 ̄2003年)(以下简称直报前)和使用后(2004 ̄2006年)(以下简称直报后)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给国家、省提供基层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客观的评价,揭示系统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应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直报前)和网络直报系统(直报后),通过计算网络直报前后传染病发病率、发病至诊断、诊断至审核等指标,对黔东南州网络直报前后的传染病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网络直报是按现住址统计发病数,能较合理地体现当地传染病发病的发病情况,便于及时追踪和发现病人;直报后与直报前比较:及时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诊断至报告"的时间缩短了2.91d,"报告至审核"的时间缩短了3.71d,报告单位类型也发生了相应改变;网络直报后传染病报告及审核的及时性有明显提高,诊断到报告的间隔时间缩短了4.19d,未及时报告率从72.07%下降到32.33%,报告到审核的间隔时间缩短了0.56d,未及时审核率从17.31%下降到4.88%。[结论]网络直报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快捷性,为及时发现和处置传染病疫情,有效控制其流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网络直报 对比分析
下载PDF
2006~2007年黔东南州乙脑疑似病例乙脑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芳 邓茂铭 +1 位作者 罗江淑 唐珍 《预防医学论坛》 2008年第11期991-991,994,共2页
[目的]了解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黔东南州各县(市)送检的乙脑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及部分双份血清乙脑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202例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Ig... [目的]了解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黔东南州各县(市)送检的乙脑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及部分双份血清乙脑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202例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IgM抗体阳性的150例,阳性率为74.25%。乙脑IgM抗体阳性率,有乙脑疫苗接种史的23例为69.57%,无接种史的104例为80.77%,免疫史不详的75例为66.67%(P〉0.05);2006年的125例为84.80%,2007年的77例为59.21%(P〈O.01);10岁以下159例为78.62%,10岁以上的43例为60.47%(P〈0.05)。[结论]应提高免疫质量和接种率,搞好防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