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小型猪主要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的控制
1
作者 田维毅 钱宁 +1 位作者 王文佳 吴曙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9-750,共2页
关键词 贵州小型猪 病原生物 控制
下载PDF
合欢皮乙醇提取物对荷瘤小鼠IL-2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田维毅 尚丽江 +1 位作者 白惠卿 马春玲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5期392-393,共2页
目的观察合欢皮乙醇提取物对荷瘤小鼠IL 2生物活性的影响 ,探讨其体内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EL 4细胞株建立C57BL/ 6小鼠荷瘤模型 ,在不同时间给予合欢皮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 ,观察其对荷瘤小鼠IL 2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荷瘤小鼠造模后给... 目的观察合欢皮乙醇提取物对荷瘤小鼠IL 2生物活性的影响 ,探讨其体内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EL 4细胞株建立C57BL/ 6小鼠荷瘤模型 ,在不同时间给予合欢皮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 ,观察其对荷瘤小鼠IL 2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荷瘤小鼠造模后给药组IL 2的生物活性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合欢皮乙醇提取物能对荷瘤小鼠IL 2的生物活性具有显著增强作用 ,提示该药在荷瘤鼠体内的抗瘤活性与其免疫增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醇提取物 荷瘤小鼠 白细胞介素2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肠菌生物转化对白头翁水提液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岳文鹏 田维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肠菌群生物转化对白头翁水提液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自愿者新鲜粪便制备肠菌液生物转化模型,常规管碟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白头翁水提液经肠菌群生物转化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 目的:探讨肠菌群生物转化对白头翁水提液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自愿者新鲜粪便制备肠菌液生物转化模型,常规管碟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白头翁水提液经肠菌群生物转化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痢疾杆菌(ShigellaCastellani and Chalmer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细菌的抗菌作用变化。结果:白头翁水提液经肠菌群转化前后对以上五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在转化后明显增强。结论:人肠菌群生物转化可提高白头翁水提液对痢疾杆菌等的体外抑菌作用,这可能是口服白头翁治疗肠道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 肠菌群 生物转化 体外抑菌
下载PDF
天麻生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田维毅 库尔马汉 +4 位作者 王文佳 韩洁 王平 蔡琨 曾繁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考察天麻生长地局部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特征,探索可能会影响天麻品质的土壤微生态因素。方法选择天麻采收期采集不同产地的野生和栽培天麻生长地土壤样本,主要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总数及优势菌的构成状况,初... 目的考察天麻生长地局部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特征,探索可能会影响天麻品质的土壤微生态因素。方法选择天麻采收期采集不同产地的野生和栽培天麻生长地土壤样本,主要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总数及优势菌的构成状况,初步分析天麻生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状况。结果所采集天麻生长地土壤样本中,来自不同产地的野生天麻细菌总数和细菌/真菌比值明显低于栽培天麻(P<0.05),其他指标基本一致;野生天麻生长地局部土壤中优势菌的种类比栽培天麻复杂,且许多种类为非共有。结论不同产地野生和栽培天麻生长地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存在差异,可能是影响天麻品质的重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土壤 微生物 优势菌
原文传递
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霞 郑邦英 +5 位作者 刘蕾 郭俊峰 钱宁 吴曙光 王明镇 田维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6,161,共4页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mino Guizhounensis Yu.)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试验应用改良的Pascual双重银染法显示贵州小型猪消化道黏膜的嗜银细胞。结果表明:除食管外,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mino Guizhounensis Yu.)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试验应用改良的Pascual双重银染法显示贵州小型猪消化道黏膜的嗜银细胞。结果表明:除食管外,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布,主要位于固有层腺泡上皮细胞之间,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很少;细胞分布密度以胃体最高,其次为贲门、胃窦,结肠最低;嗜银细胞形态以锥体形最常见,此外还可见圆形、卵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等;细胞的突起可指向腺泡腔、腺泡上皮细胞或固有层的结缔组织。说明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内有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的嗜银细胞,可能是贵州小型猪胃肠道强大而复杂的内分泌功能的组织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小型猪 消化道 嗜银细胞
原文传递
中药淡豆豉高效发酵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琨 田维毅 +1 位作者 韩洁 王文佳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24期51-51,57,共2页
目的:以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指标,筛选淡豆豉的高效发酵菌株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从自然发酵淡豆豉中分离出来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于大豆中进行纯种发酵实验,通过比较各个菌株发酵后淡豆豉中主要药效成分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 目的:以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指标,筛选淡豆豉的高效发酵菌株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从自然发酵淡豆豉中分离出来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于大豆中进行纯种发酵实验,通过比较各个菌株发酵后淡豆豉中主要药效成分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筛选高效发酵菌株,并对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体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结果:从自然发酵淡豆豉中分离出两株高效的发酵菌株,经鉴定均为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枯草芽孢杆菌 大豆异黄酮
下载PDF
“脾虚证”大鼠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田维毅 周爱丽 刘燕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1-62,共2页
本文就不同因素塑造“脾虚”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作了初步探讨。实验动物分正常对照组、番泻叶组、劳倦组、饥饿组、饮食失节组。造模成功后,取大鼠股静脉血作酶母菌红细胞C36 受体花环率、酵母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以及红细... 本文就不同因素塑造“脾虚”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作了初步探讨。实验动物分正常对照组、番泻叶组、劳倦组、饥饿组、饮食失节组。造模成功后,取大鼠股静脉血作酶母菌红细胞C36 受体花环率、酵母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以及红细胞总数的检测。结果:除番泻叶组红细胞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外,其余模型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或P< 0-01) 。提示“脾虚证”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对照组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大鼠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防风多糖对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6
8
作者 杨淳 田维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防风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索防风多糖活化巨噬细胞的部分机制。方法:常规提取防风多糖组分,体外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ELISA法检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 目的:观察防风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索防风多糖活化巨噬细胞的部分机制。方法:常规提取防风多糖组分,体外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ELISA法检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CK)的影响。结果:防风多糖组分在一定浓度下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Mφ释放IL-1和IL-8,其效应具有浓度差异性(P<0.05或P<0.01)。结论:防风多糖能明显增加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释放IL-1和IL-8,提示中药防风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多糖组分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多糖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苗药验方复方白毛夏枯草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文佳 李海峰 田维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白毛夏枯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复方白毛夏枯草的抗菌作用。结果:复方白毛夏枯草水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大剂量水煎剂抑菌效果... 目的:探讨复方白毛夏枯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复方白毛夏枯草的抗菌作用。结果:复方白毛夏枯草水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大剂量水煎剂抑菌效果较强,MIC为0.125~0.5g/mL,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0.25g/mL;体内可延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减少感染小鼠的病死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结论:复方白毛夏枯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与其抗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白毛夏枯草 体外抗菌 体内抗菌
下载PDF
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淋巴组织分布规律研究
10
作者 刘霞 郑邦英 +5 位作者 郭俊峰 钱宁 吴曙光 王明镇 王平 田维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165,共4页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mino Guizhounensis Yu.)胃肠黏膜淋巴组织的分布特点,研究随机抽取封闭群健康成年贵州小型猪,采集胃肠道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和分析其淋巴组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mino Guizhounensis Yu.)胃肠黏膜淋巴组织的分布特点,研究随机抽取封闭群健康成年贵州小型猪,采集胃肠道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和分析其淋巴组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黏膜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固有层;小肠黏膜的淋巴细胞较胃黏膜极显著增加(P<0.01),且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上升趋势;回肠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集合淋巴小结;大肠黏膜淋巴细胞由上至下呈减少趋势(P<0.01)。胃肠黏膜各段均可见上皮内淋巴细胞,其中以小肠最多,且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下降趋势,大肠次之,胃黏膜最少。说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淋巴组织分布规律与人及大鼠、小鼠等哺乳动物相似,以小肠最丰富,大肠其次,胃黏膜最少;小肠三段黏膜淋巴组织呈上升趋势,回肠最丰富,而大肠黏膜淋巴组织则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小型猪 胃肠黏膜 淋巴组织
原文传递
复方绞股兰口服液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宪容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60-60,34,共2页
关键词 绞股兰口服液 复方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酶标SPA-ELISA法检测兔抗白色念珠菌MANNAN抗体
12
作者 孟宪容 《贵州医药》 CAS 1990年第2期69-72,共4页
自从Forsgren证明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eal protein A,以下简称SPA)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IgG的Fc段发生迅速而牢固的非特异性结合以来,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学等许多领域中;现已开始与荧光、酶标及放射免疫等... 自从Forsgren证明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eal protein A,以下简称SPA)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IgG的Fc段发生迅速而牢固的非特异性结合以来,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学等许多领域中;现已开始与荧光、酶标及放射免疫等技术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 ELISA法 白色念珠菌
下载PDF
应用戊二醛──过碘酸钠法交联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白色念球菌MN抗原
13
作者 孟宪容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60-61,63,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免疫学检测中酶标记抗原的新方法。将戊二醛──过碘酸钠法交联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白色念珠菌MN抗原上,此法可供酶联免疫EUSA检测中竞争抑制法应用。
关键词 戊二醛 过碘酸钠法 白色念珠菌 抗原 HRP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多糖组份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释放TNF-α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松 周兰波 +2 位作者 张智伟 王文佳 田维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探索犀角地黄汤控制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部分机制。方法:制备犀角地黄汤水煎剂中多糖组份,分别以大、中、小剂量和生理盐水(NS)罐服小鼠,连续给药7天后收集动物含药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含药血清在体外对正常的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小... 目的:探索犀角地黄汤控制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部分机制。方法:制备犀角地黄汤水煎剂中多糖组份,分别以大、中、小剂量和生理盐水(NS)罐服小鼠,连续给药7天后收集动物含药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含药血清在体外对正常的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在加LPS的样品中,同NS对照组比较:与犀角地黄汤水煎剂和犀角地黄汤多糖组份一定剂量组含药血清共同培养的小鼠腹腔Mφ释放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具有剂量差异性(P<0.05);而在未加LPS的样品中,同NS对照组比较,其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犀角地黄汤多糖组份具有剂量差异性(P<0.01)。结论:犀角地黄汤水煎剂中多糖组份含药血清对LPS活化的Mφ释放TNF-α具有抑制作用,而对未经LPS活化的Mφ释放TNF-α具有促进作用,这可能与该方调控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多糖 含药血清 TNF-Α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下载PDF
中医院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15
作者 高小娇 王平 +5 位作者 梁建东 蔡琨 何光志 韩洁 杜文 田维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5年第6期293-294,共2页
预防医学是中医院校各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有助于提升医务工作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意识。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建立适合中医院校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不同地区杜仲树皮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生态功能结构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娟 董醇波 +3 位作者 陈万浩 梁建东 韩燕峰 梁宗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及宏基因组分析法对采自贵州遵义县枫香镇、湖南慈利县零阳镇、四川旺苍县木门镇3个产地的杜仲树皮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及生态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从所试样本中共获得内生真菌有效序列110 865条,聚类后OTUs对应的真菌类群... 基于高通量测序及宏基因组分析法对采自贵州遵义县枫香镇、湖南慈利县零阳镇、四川旺苍县木门镇3个产地的杜仲树皮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及生态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从所试样本中共获得内生真菌有效序列110 865条,聚类后OTUs对应的真菌类群涉及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的10纲、25目、41科、57个属的74种真菌。其中,四川旺苍样本(EWP)中优势属为丛赤壳科Nectriaceae中的未定属,相对丰度为55. 03%。湖南慈利样本(ECP)中优势属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中的未定属,相对丰度为40. 23%。贵州遵义样本(EZP)中优势属为扁孔腔菌属Lophiostoma,其相对丰度为47. 15%。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杜仲树皮内生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ECP(1. 340 2)>EZP(1. 380 4)>EWP(1. 168 3); Simps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EWP (0. 427 3)> EZP (0. 332 5)> ECP (0. 313 6)。经FUNGuild软件平台解析,3个产地的杜仲树皮内生真菌包含14个生态功能群,即植物病原菌群、动物病原菌群和内生真菌群等,3产地杜仲样本的共有功能群数达到8个,超过了总数的二分之一。对杜仲皮内生真菌群落与4种活性成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四川旺苍样本(EWP)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及绿原酸含量与内生真菌中大卫氏菌科Davidiellaceae中的未定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有不同程度的正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宏基因组技术 内生真菌 真菌多样性
原文传递
葛根散等3首解酒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俞琦 王平 +2 位作者 王文佳 田维毅 杨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6-2048,共3页
目的:比较葛根散等3首方剂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干预效果,探讨3首方剂防治酒伤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各给药大、中、小剂量组,制备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给药组以中药水煎剂灌胃,... 目的:比较葛根散等3首方剂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干预效果,探讨3首方剂防治酒伤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各给药大、中、小剂量组,制备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给药组以中药水煎剂灌胃,对照组代以蒸馏水,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肝细胞凋亡指数、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肝细胞凋亡指数及肝细胞Bax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Bcl-2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散和葛花解酲汤在一定剂量下都能显著减少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肝脏凋亡指数和Bax蛋白的表达(P<0.01),显著增加小鼠肝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P<0.01);石膏汤在一定剂量下能显著减轻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P<0.01),但对小鼠肝脏凋亡指数及Bcl-2、Bax的表达无影响,与葛根散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散和葛花解酲汤能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减少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解酒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散 石膏汤 葛花解酲汤 细胞凋亡 实验小鼠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杜仲根际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娟 董醇波 +3 位作者 张芝元 梁建东 韩燕峰 梁宗琦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7-340,共14页
基于宏条码技术对采自贵州遵义县、湖南慈利县和四川旺苍县3个杜仲产地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根际土壤真菌有效序列共10 775条,聚类后OTUs对应的真菌类群涉及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 基于宏条码技术对采自贵州遵义县、湖南慈利县和四川旺苍县3个杜仲产地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根际土壤真菌有效序列共10 775条,聚类后OTUs对应的真菌类群涉及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类原生动物门Rozellomycota的22纲、59目、103科、108个属的550个真菌分类单元(OTUs)。在属的水平上,湖南慈利样本(ECS)有119个属,优势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为16.31%,其次是被孢霉属Mortierella(14.67%)、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一未定属(13.01%)和木霉属Trichoderma(11.37%)等。四川旺苍样本(EWS)共有116个属,优势属为丝齿菌属Hyphodontia,相对丰度32.32%,其次为镰刀菌Fusarium(13.41%)等。贵州遵义样本(EZS)有110个属,优势属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相对丰度30.74%,其次是木霉属Trichoderma(25.96%)和镰刀菌属Fusarium(4.85%)等。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杜仲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有明显差异。遵义样本(EZS)、慈利样本(ECS)和旺苍样本(EWS)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为:ECS(2.7661)> EZS(2.4841)>EWS(2.1326)。不同杜仲产区土壤理化因子及4个主要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与根际土真菌群落组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主要活性成分皆为四川旺苍(EWS)产地含量最高,其次是湖南慈利,贵州遵义最低甚至不含京尼平苷。杜仲根际土壤样品真菌物种组成丰富,不同地区杜仲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分类单元的相对丰度及优势分类单元皆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杜仲根际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及杜仲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杜仲根际土真菌群落组成的结构谱是杜仲道地性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宏基因组技术 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 活性成分 主成分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天麻生长地土壤生态因子与天麻素含量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亚玉 王文佳 +1 位作者 韩洁 田维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考察天麻生长地生态因子对天麻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土壤生态因子与天麻品质的关系;方法:选择天麻采收期采集不同产地的野生和栽培天麻及其生长地土壤样本,检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有机质含量、金属元素含量、土壤酸碱度及天麻素含量,... 目的:考察天麻生长地生态因子对天麻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土壤生态因子与天麻品质的关系;方法:选择天麻采收期采集不同产地的野生和栽培天麻及其生长地土壤样本,检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有机质含量、金属元素含量、土壤酸碱度及天麻素含量,分析这些生态因子与天麻素含量的关系。结果:在采集样本中,野生和栽培天麻生长地土壤中细菌总数及细菌/真菌比值与天麻素含量总体趋势都呈负相关(P<0.05或P<0.01或P<0.001),真菌总数与天麻素含量总体趋势都呈正相关(P<0.05或P<0.01或P<0.001);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天麻素含量分别在野生或栽培样本群内呈正相关(P<0.05或P<0.01或P<0.001);土壤pH值与天麻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散点图大致以pH6.0为峰值,呈典型的抛物线型趋势分布;土壤中Cu元素和Zn元素分别在个别样本群中与天麻素含量呈相关系数达到0.4以上,但tr值检验没有显著性。结论:天麻生长地土壤细菌/真菌构成状况、有机质含量和pH值很可能是影响天麻品质的重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态因子 天麻品质/天麻素
原文传递
新古尼异虫草内菌核的多菌定殖现象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胜兰 梁建东 +3 位作者 陈万浩 邹晓 韩燕峰 梁宗琦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9-1206,共8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中国江西省宜丰县杨柳镇、贵州省石阡县白沙镇、贵州省湄潭县、贵州省凤岗县和贵州省施秉县5个不同地区的新古尼异虫草Metacordyceps neogunnii的真菌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古尼异虫草生境土壤、菌表及...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中国江西省宜丰县杨柳镇、贵州省石阡县白沙镇、贵州省湄潭县、贵州省凤岗县和贵州省施秉县5个不同地区的新古尼异虫草Metacordyceps neogunnii的真菌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古尼异虫草生境土壤、菌表及其内菌核的真菌类群共涉及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类原生动物门Rozellomycota 4个门及一些未定门的真菌;共17纲、43目、77科、129个属的177种真菌。在属的水平上,新古尼异虫草生境土壤(Cg1)的优势属为被孢霉Mortierella,相对丰度为84.86%,其次是分类地位未定的真菌(4.58%),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 1属(1.22%);虫草菌表(Cg2)的优势属或种为新古尼异虫草M.neogunnii(83.66%),其次是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9.48%),帚枝霉属Sarocladium(2.07%)和被孢霉属(1.12%)。而来自江西(JX)、石阡(SX)、凤岗(FG)、施秉(Cg3)4个不同地区的新古尼异虫草样本的内菌核优势属真菌均为新古尼异虫草,其相对丰度分别为:99.74%、99.50%、99.73%和98.82%,其余属相对丰度均小于1%。来自湄潭的干标本内菌核优势属为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的一个未定属,相对丰度则高达99.97%。综上结果表明,来自5个不同地区的新古尼异虫草种群的内菌核中不仅是新古尼异虫草M.neogunnii,同时有其他真菌存在。施秉样本周围的土壤真菌群落较虫草样本内菌核具明显的多样性。但有趣的是,采集虫草的土壤中不含新古尼异虫草,而具有相对丰度较大的被孢霉Mortierella spp.和木霉Trichoderma spp.。来自湄潭的干标本,不含新古尼异虫草而是相对丰度较高的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一未知成员,其分类地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尼异虫草 内菌核 定殖真菌 宏条码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