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中医学院班风学风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贾亚玲 罗俊刚 +2 位作者 杨孝芳 陈凤彩 刘杨 《科技资讯》 2015年第19期208-209,211,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贵阳中医学院班风学风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措施,为高校改善班风学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贵阳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和辅导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班风学风建设的调查。结果贵阳中医... 目的深入了解贵阳中医学院班风学风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措施,为高校改善班风学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贵阳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和辅导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班风学风建设的调查。结果贵阳中医学院班风学风建设的整体情况较好,但是迟到、旷课问题、学习主动性问题、专业自信心问题、考试作弊问题等不容忽视。结论完善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辅导员的监督管理职能、提高任课教师水平、加强学生自律意识、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等可作为高校改善班风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中医学院 班风 学风 措施
下载PDF
针灸戒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欧桂珍 杨涛 +3 位作者 崔瑾 王兴桂 于浩 邹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通过针灸、东莨菪碱等对吗啡成瘾大鼠模型的治疗,以积分高低来判定治疗的优劣,并通过测试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观察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实验结果:针灸治疗组较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在戒断症状恢复上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方面分别具... 通过针灸、东莨菪碱等对吗啡成瘾大鼠模型的治疗,以积分高低来判定治疗的优劣,并通过测试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观察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实验结果:针灸治疗组较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在戒断症状恢复上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方面分别具有良好疗效,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00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针灸疗法 东莨菪碱 纳络酮 针灸效应
下载PDF
六经形层理论指导推拿临床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硕 张军 +4 位作者 秦元星 莫倩 邢袁若愚 麦雪珠 司元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3,共3页
对病变层次的准确判断是决定推拿临床疗效的关键。"六经形层理论"将人体病变层次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主皮毛,阳明肌肉,少阳主腠理,太阴主胸腹,少阴主血脉、骨,厥阴主筋膜,推拿依据此理论作用于不同... 对病变层次的准确判断是决定推拿临床疗效的关键。"六经形层理论"将人体病变层次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主皮毛,阳明肌肉,少阳主腠理,太阴主胸腹,少阴主血脉、骨,厥阴主筋膜,推拿依据此理论作用于不同的层次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理论 六经形层 临床指导
原文传递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模式初探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宁 杨志虹 +1 位作者 杨孝芳 陈波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4期2127-2129,共3页
中医学是融合了人文、自然科学的医学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行动"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从国际传播学的基本要素出发,对"互联网+"背... 中医学是融合了人文、自然科学的医学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行动"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从国际传播学的基本要素出发,对"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展开分析与讨论,初步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可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药文化 传播模式
下载PDF
针灸特定穴位的理论与临床 被引量:6
5
作者 顾鸿 聂英杰 冯晓燕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4期48-49,共2页
针灸作为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和进行保健的有效手段。随着针灸学临床应用的不断推广,针灸特定穴位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面。在简单介绍中医针灸特定穴位的... 针灸作为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和进行保健的有效手段。随着针灸学临床应用的不断推广,针灸特定穴位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面。在简单介绍中医针灸特定穴位的基础上,就目前的针灸特定穴位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就其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特定穴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在推拿教学中引进四大经典思想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硕 张军 +4 位作者 秦元星 麦雪珠 司元红 张宁 徐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5期156-156,159,共2页
推拿学是高等中医院校一门重要的课程,但其发展现状及教学模式等存在不少问题,故进行推拿教学改革可谓是迫在眉睫,本课题意在探讨推拿教学中引进四大经典思想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以中医思维指导推拿临床运用能力的影响,初步验证了该教学... 推拿学是高等中医院校一门重要的课程,但其发展现状及教学模式等存在不少问题,故进行推拿教学改革可谓是迫在眉睫,本课题意在探讨推拿教学中引进四大经典思想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以中医思维指导推拿临床运用能力的影响,初步验证了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和中医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学 四大经典思想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医罐法负压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分泌血栓调节蛋白(TM)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帅 崔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拔罐法中的负压因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修复、迁移以及对舒血管物质血栓调节蛋白(TM)分泌的影响。方法:通过传代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取对数期生长的第五、六代细胞进行分组观察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低... 目的:研究中医拔罐法中的负压因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修复、迁移以及对舒血管物质血栓调节蛋白(TM)分泌的影响。方法:通过传代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取对数期生长的第五、六代细胞进行分组观察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低负压组(-300mmHg)、高负压组(-600mmHg)并用自制的模拟罐法负压装置对血管内皮模型进行持久稳定的负压刺激,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自我修复的能力,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负压刺激对HUVEC分泌TM功能的影响。结果:细胞划痕实验中,负压组细胞迁移修复划痕的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负压组的细胞迁移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负压组细胞迁移率比低负压组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负压组都能够促进细胞分泌血栓调节蛋白(P<0.05),高负压组细胞分泌的血管舒缩物质浓度比低负压组高。结论:模拟罐法负压刺激体外络脉,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能力,促进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从而进一步说明负压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形态修复,调节血管紧张度,促进微血管舒张,并且对血管重构和新生血管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疗法 负压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概念图在学生学习针灸经典中的应用情况研究
8
作者 刘迪成 冯玲媚 +5 位作者 陈孟平 冯麟 杨孝芳 岳香雪 史林威 王丹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客观反映出概念图在学生学习针灸经典中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概念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法:选择08、09、10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通过老师教授概念图,然后以问卷调查、走访、个别交谈、统计报表等形式全面地... 目的:客观反映出概念图在学生学习针灸经典中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概念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法:选择08、09、10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通过老师教授概念图,然后以问卷调查、走访、个别交谈、统计报表等形式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概念图的了解、学习、应用及其应用效果等情况。结果: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将概念图运用于针灸经典的学习当中。结论:概念图可提升学生对针灸经典的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图 针灸经典 应用情况
下载PDF
浅谈针灸的防病保健应用
9
作者 顾鸿 冯晓燕 谷慧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421-421,共1页
通过日常的保健和调养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一直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思想,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长,这一理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灸不仅能治疗相关的疾病和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病保健作用,本文... 通过日常的保健和调养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一直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思想,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长,这一理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灸不仅能治疗相关的疾病和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病保健作用,本文在简单介绍针灸防病保健历史的基础上,就针灸防病保健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防病保健 应用
下载PDF
五脏证候针灸治要(下)
10
作者 路绍祖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3-15,共3页
1.脾虚气陷 主证:食少纳呆,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黄肌瘦,腹满便溏,中气下陷者,语音低怯,气短乏力,时时自汗,便意频数,或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舌淡苔薄白,脉象沉缓而弱。 治则:健脾益气,补中升提,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取穴:脾俞、章... 1.脾虚气陷 主证:食少纳呆,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黄肌瘦,腹满便溏,中气下陷者,语音低怯,气短乏力,时时自汗,便意频数,或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舌淡苔薄白,脉象沉缓而弱。 治则:健脾益气,补中升提,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取穴:脾俞、章门、天枢、中脘、太白、足三里、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脾脏 肝脏 肾脏
下载PDF
基于针灸古典医籍中“合治内府”理论探讨麦粒灸对脾虚泄泻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明 冯麟 +3 位作者 田鹏 李直兵 赵勉慧 左娇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5期667-669,共3页
目的:通过针灸古典医籍中"合治內府"的理论,研究麦粒灸对脾虚泄泻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方法:32只wister大鼠采用番泻叶造模的方法建立大鼠脾虚泄泻的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上巨... 目的:通过针灸古典医籍中"合治內府"的理论,研究麦粒灸对脾虚泄泻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方法:32只wister大鼠采用番泻叶造模的方法建立大鼠脾虚泄泻的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上巨虚组用麦粒灸灸大鼠的上巨虚穴,大肠俞组用麦粒灸灸大鼠大肠俞穴。连续治疗15d后,予以D-木糖灌胃,测量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结果: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正常组(P<0.05)>上巨虚组(P<0.05)>大肠俞组(P<0.05)>模型组(P<0.05)。结论:本实验中,麦粒灸灸上巨虚穴对大鼠脾虚泄泻治疗效果明显,提示用"合治內府"理论加麦粒灸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木糖 脾虚泄泻 麦粒灸 合治內府
下载PDF
李杲针灸学术思想浅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宽德 许建阳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9-31,共3页
一、阐发幽微 深得要旨;二、调理脾胃 振奋阳气;三、善用灸法 辨证施艾(灸);四、崇尚泻血 效如反掌。
关键词 针灸 李杲 学术思想
全文增补中
《金匮要略》针灸疗法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瑞敏 李忠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7-9,共3页
《金匮要略》虽是讨论内伤杂病方药的辩证应用的典籍,但书中不乏论及针灸的治疗。本文结合该书内容,就扶阳固既、清肝泻实、引阳散寒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也对该书在论及针灸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金匮要略方论 针炙
全文增补中
关于冰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可行性的中西医学探析
14
作者 杨艳芬 杨丹 陈奔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6年第4期257-258,共2页
关于冰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可行性,目前人们各抒己见,从中西医学理论认识角度主要可划分为两大对立立场即:可行与不可行。本文欲从中西医学角度探析冰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可行与否,以此引发广大学者进行共同探析而使得分歧同一,更好... 关于冰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可行性,目前人们各抒己见,从中西医学理论认识角度主要可划分为两大对立立场即:可行与不可行。本文欲从中西医学角度探析冰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可行与否,以此引发广大学者进行共同探析而使得分歧同一,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敷 肩关节周围炎
下载PDF
试论葛洪的针灸学术思想
15
作者 王德青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54-56,共3页
葛洪,字稚川(约公元261~341年),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著名道学家和医学家。他于三世纪末成书的《肘后备急方》(以下简称《肘后》)是二本最早专论急证处理的医学方书。书中对急救原则、具体救治措施及... 葛洪,字稚川(约公元261~341年),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著名道学家和医学家。他于三世纪末成书的《肘后备急方》(以下简称《肘后》)是二本最早专论急证处理的医学方书。书中对急救原则、具体救治措施及很多行之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都有论述,并将针灸治法特别是灸法广泛运用于各类疾病中,对灸法治病的效用、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针灸疗法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高校针灸学视听教学之我见
16
作者 周文憬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1991年第1期32-33,共2页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并运用针刺,艾灸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又有极为丰富的实践内容。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17世纪后,
关键词 用针刺 视听教学 中医基础理论 刺法灸法学 电视教材 针灸教学 现代科学 刺灸方法 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
下载PDF
艾灸对原发性痛经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子宫组织PGF_(2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陈盼碧 杨孝芳 +3 位作者 王兴桂 杨志虹 冯麟 宣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26-829,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痛经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缩宫素所致的大鼠痛经模型,选择治疗痛经的常用腧穴关元和三阴交对痛经大鼠模型进行艾灸或针刺治疗,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推测艾灸治疗痛经...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痛经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缩宫素所致的大鼠痛经模型,选择治疗痛经的常用腧穴关元和三阴交对痛经大鼠模型进行艾灸或针刺治疗,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推测艾灸治疗痛经的机制。结果:艾灸或针刺痛经模型大鼠关元、三阴交后,均能明显降低痛经大鼠30分钟内的扭体次数和扭体发生率(与模型组比较,P<0.01),且与针刺组比较,扭体反应次数及扭体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经艾灸治疗后痛经大鼠血液流变性(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子宫组织PGF2α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且与针刺组比较,也有显著意义(P<0.05)。艾灸后血浆比黏度、子宫组织PGF2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可拮抗缩宫素致大鼠实验性痛经,其抗痛经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下调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痛经 血液流变学 PGF2Α 大鼠
下载PDF
热敏灸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IgE、IL-4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陈盼碧 宣锦 +5 位作者 史林威 李俊君 程聪 康弸泽 林子钰 杨孝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gE、IL-4含量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西替利嗪组、艾灸组和热敏灸组,每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相结合的方法复制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gE、IL-4含量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西替利嗪组、艾灸组和热敏灸组,每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相结合的方法复制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各组间症状积分的差异,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E、IL-4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的症状积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盐酸西替利嗪组、热敏灸组及艾灸组间比较,盐酸西替利嗪组与热敏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西替利嗪组、热敏灸组优于艾灸组(P<0.05);模型组血清中IgE、IL-4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血清中IgE、IL-4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可降低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gE、IL-4含量,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过敏性鼻炎 IGE IL-4
下载PDF
不同层次简易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硕 陈波 +3 位作者 陈盼碧 吴高鑫 路绍祖 刘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6-37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层次埋线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脂肪层简易埋线组(简称脂肪层组)、肌肉层简易埋线组(简称肌肉层组)以及脂肪层与肌肉层交替简易埋线组(简称交替层组),每组15... 目的:观察不同层次埋线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脂肪层简易埋线组(简称脂肪层组)、肌肉层简易埋线组(简称肌肉层组)以及脂肪层与肌肉层交替简易埋线组(简称交替层组),每组15例进行1周1次共4次的埋线治疗。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变化。结果:(1)组间比较:13组方法治疗前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无差异P>0.05,2与脂肪层比较:肌肉层组体重差值、体重指数差值、腰围差值有差异P<0.01,臀围无差异P>0.05;交替层组体重差值、体重指数差值、腰围差值有差异P值分别为P<0.01、P<0.05、P<0.01,臀围无差异P>0.05。3肌肉层与交替层比较:体重差值、体重指数差值有差异P<0.05,腰围差值、臀围差值无差异P>0.05。(2)组内比较:3组方法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有差异P<0.01。(3)3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脂肪层组86.67%,交替层组53.33%,肌肉层组33.33%。结论:3组埋线方法对治疗单纯性肥胖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脂肪层组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穴位埋线 单纯性肥胖 脂肪层 肌肉层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正畸家兔外周和中枢痛觉调控物质5-羟色胺与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莹 陈波 +3 位作者 蔡绍祥 李萍 杨庆 吴小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44-284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疗法干预正畸家兔痛阈变化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18只雄性家兔平均分为3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正畸模型组、TEAS组建立正畸牙痛模型,TEAS组用疏密波刺激双侧两上颌第一磨牙体表对应"阿是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疗法干预正畸家兔痛阈变化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18只雄性家兔平均分为3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正畸模型组、TEAS组建立正畸牙痛模型,TEAS组用疏密波刺激双侧两上颌第一磨牙体表对应"阿是穴"和双侧"合谷穴",2次/d,20 min/次,连续治疗2 d后,观察各组家兔中切牙牙龈痛阈、外周血清和中枢脑脊液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畸模型组比较,TEAS治疗抑制了正畸模型家兔中切牙牙龈痛阈的下降(P<0.05);TEAS组家兔血清和脑脊液中释放的5-HT均较正畸模型组增加(P<0.01,P<0.05);血清中释放的SP较正畸模型组略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释放的SP较正畸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 TEAS防治正畸牙痛主要通过提高脑脊液5-HT和SP的含量实现的,中枢途径可能是其镇痛机制的主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正畸牙痛 痛阈 5-羟色胺 P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