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 被引量:22
1
作者 蒲芳 陈怡 +2 位作者 刘洁 杨仕美 郑付敏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4期320-321,共2页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学科的快速发展,危重儿、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救治水平的大幅提升,侵入性操作大大增加,侵入性操作、低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加之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特别是早产儿、...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学科的快速发展,危重儿、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救治水平的大幅提升,侵入性操作大大增加,侵入性操作、低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加之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特别是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抵御外来微生物侵袭的能力较低,易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新生儿病房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0237-0238,共2页
相关调查发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患儿有着4.5-11.4%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所以说在医院所有区域中这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域,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制定针对... 相关调查发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患儿有着4.5-11.4%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所以说在医院所有区域中这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域,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总结经验,在下一个循环中带入未解决的问题,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亚低温治疗中的价值及对睡眠质量的改善研究
3
作者 李婷婷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1期0206-0208,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亚低温治疗中的价值及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04月~2023年04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儿睡...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亚低温治疗中的价值及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04月~2023年04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儿睡眠质量、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有效率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AIS、NBN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AIS、NBN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期间,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患儿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罗丹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4期0200-0202,共3页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06月7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遵循双盲选法均分为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袋鼠式护理。观察患儿在护理期间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且以咳...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06月7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遵循双盲选法均分为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袋鼠式护理。观察患儿在护理期间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且以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三项为主要指标。监测应激反应状况(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和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期间,予以袋鼠式护理模式,可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缓解应激反应,优化睡眠质量,值得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模式 新生儿肺炎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附52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丽 王多德 +4 位作者 石碧珍 李懿 陈敏 杨阳 陈兰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996-99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治疗 主要死亡原因 NRDS 疗效满意 早产儿 常见病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佳 刘玲 +1 位作者 陈姝姝 陈兰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003-1004,共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产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患儿呼吸障碍,是导致患儿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此类患儿的病死率高。有效的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本文选择我院新生儿呼吸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产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患儿呼吸障碍,是导致患儿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此类患儿的病死率高。有效的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本文选择我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4例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佳 刘玲 +1 位作者 石碧珍 吴克烽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087-1088,共2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威胁到新生儿生命健康的消化道疾病,目前国内病死率在10%~50%[1]。现对本院新生儿科NEC患儿5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威胁到新生儿生命健康的消化道疾病,目前国内病死率在10%~50%[1]。现对本院新生儿科NEC患儿5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新生儿科NEC患儿54例,男30例,女24例;阴道分娩34例,剖宫产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母乳喂养
下载PDF
酚妥拉明、阿拉明联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兰 杨阳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肺炎并心力衰竭 新生儿重症 临床分析 联合治疗 酚妥拉明 阿拉明 多器官功能衰竭 综合治疗
下载PDF
1例新生儿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21型病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兰 赫纹 刘玲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6-309,共4页
1例1日龄男性新生儿因哭声弱1 d,反复唇周青紫2 h入院。患儿出生时有特殊面容,双手通贯掌,扁平足,哭声弱,喂养困难,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头颅MRI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显示CTCF基因第3外显子c.778_781delAAAG(p.Lys260ValfsTer2)新发突... 1例1日龄男性新生儿因哭声弱1 d,反复唇周青紫2 h入院。患儿出生时有特殊面容,双手通贯掌,扁平足,哭声弱,喂养困难,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头颅MRI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显示CTCF基因第3外显子c.778_781delAAAG(p.Lys260ValfsTer2)新发突变,蛋白功能预测提示为致病突变,可能损害CTCF蛋白功能。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分析结果,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21型。该病例提示,对于临床上有不明原因喂养困难,不能用感染、缺氧等原因进行解释的新生儿,应尽早进行遗传学分析,以帮助早期诊断和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21型 CTCF基因 新发突变 喂养困难 新生儿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佳 陈姝姝 刘玲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所占比例与有效所占比例之和)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 H值、Pa O2、Pa 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呼吸窘迫相关症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蒲芳 盛明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器官损害 护理
下载PDF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蒲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3-914,共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致使胎儿出生后肺组织不能扩张,多见于早产儿,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用于解剖...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致使胎儿出生后肺组织不能扩张,多见于早产儿,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用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较高的频率通过胸壁的震动产生双向压力变化从而使肺组织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机械通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68例治疗前后尿酸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佳 王多德 陈姝姝 《贵州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尿酸水平 治疗前后 临床分析 HIE患儿 窒息后脑损伤 儿童病因 生化指标
下载PDF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80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懿 《贵州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20-521,共2页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MODS)多继发于全身严重缺氧状态和感染性休克,是许多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表现。一旦进入器官衰竭期,往往难以逆转。如何有效控制MODS发展,避免器官衰竭的发生,是临床救治的关键。现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6...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MODS)多继发于全身严重缺氧状态和感染性休克,是许多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表现。一旦进入器官衰竭期,往往难以逆转。如何有效控制MODS发展,避免器官衰竭的发生,是临床救治的关键。现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6—2008年收治的80例MODS患儿的病因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多器官功能损害 病因 MODS 感染性休克 缺氧状态 危重疾病 器官衰竭
下载PDF
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足月小样儿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平 王鸿娟 王腾姣 《贵州医药》 CAS 1995年第5期276-277,共2页
运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51例足月小样儿进行行为评分及CDCC智能随访。结果显示:3天NBNA评分明显落后于正常新生儿,有极显著差异性。随着日龄增加行为评分增加,差异性缩小;足月小样儿NBNA评分均大于35分,CDCC智测结... 运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51例足月小样儿进行行为评分及CDCC智能随访。结果显示:3天NBNA评分明显落后于正常新生儿,有极显著差异性。随着日龄增加行为评分增加,差异性缩小;足月小样儿NBNA评分均大于35分,CDCC智测结果12月龄以前智能发育指数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小样儿 行为科学 新生儿 神经测定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薇 陈丽 +1 位作者 王多德 陈姝姝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94-395,397,共3页
关键词 休克 感染 婴儿 新生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新生儿百日咳5例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兰 周文 刘玲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429-1430,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百日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例确诊新生儿百日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儿中有4例患儿病前有“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史,平均发病日龄为17 d,5例患儿早期均表现为轻微咳嗽,或伴鼻阻,呈卡他... 目的探讨新生儿百日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例确诊新生儿百日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儿中有4例患儿病前有“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史,平均发病日龄为17 d,5例患儿早期均表现为轻微咳嗽,或伴鼻阻,呈卡他症状,3~5 d后咳嗽迅速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1例伴有鸡鸣样回声,3例伴有发绀,2例需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患儿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程中有发热,余4例体温正常。5例患儿CRP、PCT均正常,4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比值升高。4例患儿经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疗程10~14 d,症状均明显改善,预后良好。1例明确诊断后予红霉素治疗4 d,症状好转。结论新生儿百日咳症状隐匿,且易进展为重症,对于出现阵发性痉咳、有“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有“慢性咳嗽”患者接触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且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的新生儿应高度警惕百日咳可能。应及时行深部痰百日咳鲍特菌PCR检测,尽早隔离及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临床表现 新生儿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碧涛 王薇 +1 位作者 吴克烽 李懿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进行机械通气,提高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NICU收治的72例因呼吸衰竭而予机械通气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患儿的通气情况显著改善,尤其是氧合指数(OI)几乎恢复正常水平。治愈56...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进行机械通气,提高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NICU收治的72例因呼吸衰竭而予机械通气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患儿的通气情况显著改善,尤其是氧合指数(OI)几乎恢复正常水平。治愈56例,占77.78%。结论合理使用呼吸机是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呼吸功能不全 通气 机械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附168例分析)
19
作者 毕朝燕 荣嵘 +2 位作者 吴永彦 刘栋志 王多德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324-325,F003,共3页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的常见病,主要由宫内窘迫致新生儿窒息缺氧引起.有64%的患婴可获康复,25%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11%死亡.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T诊断 病变密度 病变部位 病变范围 病变形态 颅内出血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72例并发症临床分析
20
作者 王薇 陈丽 +1 位作者 吴克烽 李懿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类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为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对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72例机械通气患儿产生并发症分析如下。
关键词 机械通气治疗 新生儿呼吸衰竭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