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域旅游视角下贺州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燕群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第10期878-880,共3页
从全域旅游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贺州市体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认为贺州市是广西东部新兴的旅游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体育旅游的有利条件,体育旅游产品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在全域旅游建设的环境下,贺州市发展体... 从全域旅游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贺州市体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认为贺州市是广西东部新兴的旅游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体育旅游的有利条件,体育旅游产品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在全域旅游建设的环境下,贺州市发展体育旅游,需着力提升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层次,做好体育旅游规划,打造出适量的一流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知名的节庆体育旅游品牌,并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贺州 体育旅游
下载PDF
东融视阈下贺州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廖琛 曾凡智 农丽颖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5期19-23,共5页
东融是贺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新业态转化培育的主要目标,因此贺州要紧跟东融步伐,大力发展创新经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东融产业生态圈的亮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和SWOT分析等方法,构建SWOT分析模型... 东融是贺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新业态转化培育的主要目标,因此贺州要紧跟东融步伐,大力发展创新经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东融产业生态圈的亮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和SWOT分析等方法,构建SWOT分析模型,对贺州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大体育旅游开发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加大体育旅游的市场运营监管,规范制度;加强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突出品牌特色,以及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融 体育旅游 产业集群发展 SWOT分析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的民族体育节庆:人才培养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双轮驱动研究
3
作者 韦忠建 廖琛 +1 位作者 周丽洁 潘彦宏 《漫科学(科技应用)》 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本文聚焦南岭民族走廊的民族体育节庆,深入探讨其在人才培养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所发挥的双轮驱动作用。通过分析民族体育节庆的多元内涵、表现形式以及独特价值,阐述其如何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富资源与实践平台,同时促进各民族在文化... 本文聚焦南岭民族走廊的民族体育节庆,深入探讨其在人才培养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所发挥的双轮驱动作用。通过分析民族体育节庆的多元内涵、表现形式以及独特价值,阐述其如何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富资源与实践平台,同时促进各民族在文化、情感、社会等多层面的深度交往交流交融,进而提出强化双轮驱动效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南岭民族走廊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振兴以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民族体育节庆 人才培养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寿城吸氧操的开放式传承对贺州体育旅游的影响
4
作者 廖琛 陈家强 +1 位作者 徐彬超 农丽颖 《体育科技》 2023年第4期80-82,共3页
对贺州地区的寿城吸氧操的价值和传承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分析寿城吸氧操开放式传承与发展对贺州体育旅游的影响,研究认为,寿城吸氧操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贺州体育旅游的发展,加强了民众对贺州体育旅游的认可,促进了贺州体育旅游... 对贺州地区的寿城吸氧操的价值和传承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分析寿城吸氧操开放式传承与发展对贺州体育旅游的影响,研究认为,寿城吸氧操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贺州体育旅游的发展,加强了民众对贺州体育旅游的认可,促进了贺州体育旅游经济的增长,寿城吸氧操的传承与发展对贺州体育旅游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城吸氧操 传承 发展 影响 体育旅游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初探——以贺州学院为例
5
作者 廖琛 农丽颖 《广西教育》 2021年第7期154-155,共2页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中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跑团”组织、学生跑步锻炼时间较少等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的建议:鼓励学生参与跑步锻炼,落实激励政策;组建校内“跑团”组织,增加...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中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跑团”组织、学生跑步锻炼时间较少等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的建议:鼓励学生参与跑步锻炼,落实激励政策;组建校内“跑团”组织,增加跑步人群基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跑步锻炼;定期举行校园生态马拉松赛事,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校园马拉松 迷你马拉松
下载PDF
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燕群 《新西部》 2017年第5期72-73,共2页
广西贺州乡村游艺民俗赋存深厚,是满足大众回归自然、调适身心的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推动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发者应采取多样化的开发模式,加强宣传推介的力度;开发模式多样化,加强参与性旅游项目的开发... 广西贺州乡村游艺民俗赋存深厚,是满足大众回归自然、调适身心的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推动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发者应采取多样化的开发模式,加强宣传推介的力度;开发模式多样化,加强参与性旅游项目的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游艺民俗旅游产品的活力;发展旅游演艺,打造精品,树立品牌形象;加强宣传推介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可持续发展 游艺民俗 乡村游 贺州 模式多样化 开发者 回归自然 乡村旅游
下载PDF
体育旅游: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18
7
作者 郑向敏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8,共10页
体育旅游既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交融产生的新型业态,也成为旅游学与体育学交融产生的、属于社会文化科学的一门多学科交融的新专业。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体育旅游不仅在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上不明晰,在研究对象、研究体系架构和方法... 体育旅游既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交融产生的新型业态,也成为旅游学与体育学交融产生的、属于社会文化科学的一门多学科交融的新专业。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体育旅游不仅在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上不明晰,在研究对象、研究体系架构和方法应用等方面也模糊不清。文章基于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宏观视角和研究逻辑角度,试图通过体育旅游本质要素分析和逻辑起点辨析来认知并建构体育旅游理论体系,从专业源头及学科种属的"家族相似性"辨析学科属性,从方法的传承、依附与突破视角来探索体育旅游研究方法体系,从结构与层次建构逻辑来剖析体育旅游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逻辑起点 理论体系 方法论 研究框架
下载PDF
全域旅游背景下地方长寿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以广西贺州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段明明 罗丹 黎春花 《河池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
在全域旅游建设背景下,长寿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对居民健康生活、区域城市建设及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疫情常态化下,社会大众对健康与出游的诉求愈加急切,长寿主题旅游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以全域旅游示范区、长寿之乡广西贺州... 在全域旅游建设背景下,长寿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对居民健康生活、区域城市建设及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疫情常态化下,社会大众对健康与出游的诉求愈加急切,长寿主题旅游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以全域旅游示范区、长寿之乡广西贺州市为案例地,发现其在长寿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过程中有全域发展,凸显区域长寿特色、产业带动,助力乡村振兴、品牌塑造,注重媒体赋能等特色,存在长寿品牌复合性较弱、品牌形象不鲜明、旅游产品单一、基础支撑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品牌融合发展、促进品牌形象外化、打造多层次长寿旅游产品、落实管理及建设保障等建议,期望对地方长寿旅游目的地品牌及相关主题旅游品牌建设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长寿旅游 旅游目的地品牌
下载PDF
基于钻石模型的广西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廖琛 曾凡智 农丽颖 《市场论坛》 2021年第8期70-75,共6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基于钻石模型,构建了广西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四大要素、机遇和政府进行了深入分析,建议:提高广西体育旅游的生产要素;大力宣传广西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扩大影响力;鼓励关联企业共同建设广西体育旅...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基于钻石模型,构建了广西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四大要素、机遇和政府进行了深入分析,建议:提高广西体育旅游的生产要素;大力宣传广西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扩大影响力;鼓励关联企业共同建设广西体育旅游产业;规范广西旅游服务行业,建章立制;加强"体旅"复合型人才培养,明确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石模型 体育旅游 旅游产业 集群发展 评价
下载PDF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贺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进芳 龙光灿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8-85,共8页
以世界长寿市贺州市为例,对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评,为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2011—2018年的数据构建贺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 以世界长寿市贺州市为例,对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评,为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2011—2018年的数据构建贺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贺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协调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旅游经济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说明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越来越好。(2)旅游经济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之间的比值介于0.01~0.86,说明旅游经济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但由旅游经济严重滞后状态逐渐发展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基本同步状态。(3)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方面,2011年和2012年分别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和磨合耦合阶段,其它时间都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方面,2011年为严重失调状态、2012年和2014年为轻度失调状态、2013年和2015年为濒临失调阶段、2016和2017年为勉强协调阶段、2018年为轻度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耦合度,贺州市应该借助优良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并借助旅游经济反哺生态环境建设,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贺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燕群 《新西部》 2018年第12期80-81,共2页
休闲农业旅游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途径。依托丰富的资源,广西贺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初显成效。为了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当地开发者应加强整合、优化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加强乡村服务接待能力。
关键词 休闲农业旅游 旅游发展 贺州市 乡村 农业旅游资源 农业农村现代化 现代农业示范区 旅游产品
下载PDF
“非典型”传统村落景观格局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明村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凯永 梁景慧 +1 位作者 孙硕 王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非典型”传统村落是指虽未纳入“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但仍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村落。广西桂林明村地处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核心保护区,三面峰林环绕,一面贴近漓江,生态环境优越,历经数百年,荟萃了“非... “非典型”传统村落是指虽未纳入“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但仍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村落。广西桂林明村地处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核心保护区,三面峰林环绕,一面贴近漓江,生态环境优越,历经数百年,荟萃了“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精华。其聚落选址布局、景观格局以及空间结构整体都具有传统村落很好的代表性,但城市化等外部冲击导致村落发展失序,主体缺位带来生态旅游发展停滞。藉此提出保护与更新村落环境,活化利用生态景观文化旅游廊道,展示农耕文化,营造田园诗意等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传统村落 聚落格局 景观结构 生态旅游 喀斯特地域 桂林
下载PDF
贺州市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13
作者 段明明 张海清 罗丹 《北方经贸》 2022年第7期157-160,共4页
当前游客越来越看重旅游中的体验感,而旅游景区提供服务质量的优劣对消费者体验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也愈发注重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使用SER VPER F评价模型,借鉴“PZB五要素属性”和具体细化的SERVQUAL量表,以广西... 当前游客越来越看重旅游中的体验感,而旅游景区提供服务质量的优劣对消费者体验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也愈发注重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使用SER VPER F评价模型,借鉴“PZB五要素属性”和具体细化的SERVQUAL量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为案例地,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AU软件对数据进行数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移情性、保障性两个要素对景区服务质量有正向影响关系,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三个要素对景区服务质量影响不显著;从旅游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服务水平、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贺州市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 贺州市
下载PDF
基于AHP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影响因素评价研究——以桂东地区为例
14
作者 廖琛 农丽颖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5-118,F0003,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拟定了桂东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解释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权重值进行比较,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 运用文献资料法、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拟定了桂东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解释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权重值进行比较,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政策规划、开发技术和旅游服务等因素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影响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AHP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旅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时代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审视与探索
15
作者 廖琛 农丽颖 +1 位作者 韦忠建 李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22期24-28,59,共6页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但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文章从区域政策的良性推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及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目标4个维度深度剖析了民族体育旅游的发...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但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文章从区域政策的良性推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及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目标4个维度深度剖析了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契机,并提出了探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体育 体育旅游 发展 审视
下载PDF
乡村体育旅游在城乡大众体育统筹发展的作用
16
作者 李娟 《体育风尚》 2019年第9期89-89,共1页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模式,其在城乡大众体育统筹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以生态理念观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基础的,乡村体育旅游与城乡大众体育统筹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全新的乡村体育旅游与城乡大众体育统筹、可持续...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模式,其在城乡大众体育统筹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以生态理念观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基础的,乡村体育旅游与城乡大众体育统筹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全新的乡村体育旅游与城乡大众体育统筹、可持续发展思路,为我国新型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念 大众体育 统筹发展
下载PDF
来宾市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17
作者 廖琛 农丽颖 《风景名胜》 2019年第11期65-66,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来宾体育旅游活动相关负责人员和目前在景区的26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研究结论提出:①建立少数民族“体育资源...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来宾体育旅游活动相关负责人员和目前在景区的26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研究结论提出:①建立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旅游”发展的模式;②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③引进和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④加大地方特色体育旅游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体育 体育旅游 发展现状
下载PDF
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以广西阳朔县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郭泉 杨主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97,共6页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补偿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利益诉求。基于自然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视角,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生态补偿问题,有利于统...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补偿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利益诉求。基于自然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视角,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生态补偿问题,有利于统筹旅游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协同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典型旅游目的地阳朔县为例,从输血式补偿和造血式补偿相结合的视角构建阳朔县旅游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生态补偿的保障体系,以确保阳朔县旅游生态补偿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生态补偿 机制 阳朔
下载PDF
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文冬妮 杨主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旅游活动日益频繁、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旅...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旅游活动日益频繁、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旅游开发在促进遗产保护传承的同时,也对其传承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探明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进一步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广西为例开展研究,通过相关方法的综合运用,确定了主要的驱动因素,据此对各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协同发展 驱动因素 广西
下载PDF
民族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天雪 蓝振兴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294-298,共5页
民族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和文化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条重要微观实践路径。以广西民族旅游发展的代表桂林龙脊梯田作为田野调查对象,在龙脊梯田由“吃饭农业”到“观光农业”的转变过程中,民族旅游的发展促使广泛参... 民族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和文化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条重要微观实践路径。以广西民族旅游发展的代表桂林龙脊梯田作为田野调查对象,在龙脊梯田由“吃饭农业”到“观光农业”的转变过程中,民族旅游的发展促使广泛参与其中的壮、瑶、苗、侗、汉等各族群众以多种多样的交流交往交融方式,逐渐形成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总结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龙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旅游 龙脊梯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