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病患者家庭负担会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测试报告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洁 向孟泽 +1 位作者 高德九 何军 《华西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对Pai等学者编制的精神病患者家庭负担会谈量表(简称BFS)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BFS中,其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r=0.83,p<0.001);两评定员对各客观条目评定的一致性亦较好(Kw=0... 本文对Pai等学者编制的精神病患者家庭负担会谈量表(简称BFS)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BFS中,其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r=0.83,p<0.001);两评定员对各客观条目评定的一致性亦较好(Kw=0.61~1.00);评定员评定的客观负担与患者家属报告的主观负担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01)。提示,BFS的信度和效度较好,可在国内作为衡量精神病患者家庭负担的评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家庭负担 信度 效度 BFS
下载PDF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析ECT成像和临床检验数据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
2
作者 唐娟 李庆华 +12 位作者 邓秀英 鲁婷 唐国强 林志武 刘兴德 吴小利 方其林 李盈 王潇 周燕 李彪 戴传强 李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从影像学和临床检验数据综合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中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T2DM患者600例,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从影像学和临床检验数据综合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中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T2DM患者600例,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收集患者年龄、性别、T2DM持续时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等临床数据。测量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DR相关的危险因素。根据眼底图片进行DR分期,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作为图像分析方法,通过ECT成像技术和临床检验数据评估DR和DN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CNN算法进行分析,无明显DR、轻度非增生型DR(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增生型DR(PDR)组患者的DR和DN病变面积率均高于采用传统算法(TCM)的结果。随着DR的加重,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和尿白蛋白/肌酐均逐渐升高,无明显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PDR组患者的DN发生率分别为1.67%、8.83%、16.16%、22.16%和30.8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持续时间、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尿白蛋白/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动态ECT成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DR的加重,肾血流灌注逐渐减少,从而导致肾过滤功能下降。结论在T2DM患者中,CNN算法早期应用于DR和DN图像的分析,将有助于提高DR和DN病变面积诊断准确性,随着DR病变的加重,DN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ECT成像技术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痊愈后5年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光辉 董太新 杨仁登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7期2237-2238,共2页
目的:做好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工作,减少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2003年临床痊愈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76例5年后现状进行了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复发率占63.6%,以出院后2年内复发最多(46.6%),劳动能力下降者占25%,约三分之一患者社会适... 目的:做好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工作,减少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2003年临床痊愈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76例5年后现状进行了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复发率占63.6%,以出院后2年内复发最多(46.6%),劳动能力下降者占25%,约三分之一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差。结论:药物治疗的选择、社会支持系统及治疗依从性是影响病情现状的重要因素,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临床痊愈 现状调查
下载PDF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太新 李昱 +2 位作者 郭光辉 宋良禄 田建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14期1656-1656,共1页
目的:观察齐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齐拉西酮治疗8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两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 目的:观察齐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齐拉西酮治疗8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两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治疗8周末,以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显效率67.0%,总有效率83.8%,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皮疹、出汗、兴奋和激越等。结论: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对体质量(体重)和内分泌影响小,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女性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5
作者 董太新 郭光辉 +2 位作者 李昱 阮江红 田建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22期950-950,976,共2页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力复君安)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住院分裂症患者191例,采用随机对照,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时,检测肝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催乳素等。结果...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力复君安)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住院分裂症患者191例,采用随机对照,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时,检测肝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催乳素等。结果:齐拉西酮与舒必利的总体疗效相当(P>0.05)。舒必利较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EPS)及胆碱能系统不良反应。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舒必利相比无显著差异,前者不良反应较小,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舒必利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8
6
作者 董梅 王小丽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GDM孕妇6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控制血糖、运动训练等基础治疗,观...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GDM孕妇6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控制血糖、运动训练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医学营养干预。随访两组直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血糖(1hPG)、2h血糖(2hPG),并检测两组分娩前的羊水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分娩体质量指数(BMI)等孕期指标,同时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及两组母婴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等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FPG、1hPG、2hPG水平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羊水指数(108.42±22.67)mm、孕期体质量增长(11.94±1.65)kg(P〈0.05),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25.65±25.81)mm,(14.82±2.78)kg,但两组分娩时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26.5%、35.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9%、8.9%(P〈0.05),但两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剐为50.0%、52.9%,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4.7%、20.6%(P〈0.05),但两组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GDM患者不良结局,降低剖宫产、早产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护理 营养支持 运动疗法 分娩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神经发育危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邓红 刘协和 +21 位作者 蔡贵庆 孙学礼 侯再金 羊礼军 尹承德 曹华琼 聂兵 韩海英 王泽旭 袁有才 熊骊龙 宋天才 梁晓苏 蔡作义 简光媛 何军 熊学智 胡隆珊 黄问一 王忠禹 黄健 苏里成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发育危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前分裂样及分裂型特质量表 (PSST)和病前社会适应量表 (PSA) ,对 16 6个家系中的 3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患者组 )及 30 7名正常同胞 (对照组 )进行评定和病例 对照研... 目的 探讨神经发育危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前分裂样及分裂型特质量表 (PSST)和病前社会适应量表 (PSA) ,对 16 6个家系中的 3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患者组 )及 30 7名正常同胞 (对照组 )进行评定和病例 对照研究 ,并将所有研究对象以PSST和PSA评分按照1/ 3位数划分为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进行比较。对两组神经发育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经病例 对照分析 ,高热惊厥及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比数比 (OR)值分别为 6 0 5和 2 6 4,P值为 0 0 2和 0 0 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亦提示这两个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 (高热惊厥的OR =4 7,P =0 0 6 ,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的OR =2 7,P =0 0 2 )。 (2 )高热惊厥、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与PSST和 /或PSA高分数有一定关系。PSST及PSA的高分和中分者患精神分裂症的机会较低分者增加 (P <0 0 0 1)。结论 高热惊厥及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 ,这两个因素可能与儿童、青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危险因素 发育障碍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