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地区骨科医师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金财 项卫卫 +2 位作者 曾文添 朱文清 姬广林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调查赣南地区骨科医师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纠正骨科医师工作倦怠,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应用一般状况调查表、马斯勒倦怠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进行心理测查。... 目的调查赣南地区骨科医师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纠正骨科医师工作倦怠,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应用一般状况调查表、马斯勒倦怠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进行心理测查。结果 1.赣南地区骨科医师中轻微倦怠的医师占85.3%,明显倦怠的医师占6.8%,另外7.9%的医师为无倦怠;2.工作倦怠在年龄、职称、学历、年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不良嗜好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3.骨科医师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与心理健康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成就感缺乏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结论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均存在不同程度工作倦怠及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有效地干预对预防和改善这些不良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地区 骨科医师 工作倦怠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在骨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飞 高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6期3013-3016,共4页
背景:纤维蛋白胶是一种生物蛋白制剂,由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及其他生物活性因子组成,具有止血、趋化及促细胞有丝分裂等特性,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对纤维蛋白胶在骨科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以"fibringlue,biomaterial,applic... 背景:纤维蛋白胶是一种生物蛋白制剂,由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及其他生物活性因子组成,具有止血、趋化及促细胞有丝分裂等特性,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对纤维蛋白胶在骨科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以"fibringlue,biomaterial,applica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纤维蛋白胶,骨科,应用"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Med、BP、SD、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1995-01/2011-05相关文献,选取纤维蛋白胶在骨科中的应用有关文献30篇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纤维蛋白胶是一种具有多向生物活性的生物蛋白,能迅速形成立体网状结构,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在注射部位局部形成凝胶圈,起封闭与粘合作用。具有预防脊柱手术后硬脊膜外腔粘连,抑制局部炎症扩散,减轻水肿压迫,促进术后切口愈合的作用。能充当生物基质,应用于骨或软骨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骨科 应用 生物相容性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镜子配合手电筒在骨科下肢牵引患者皮肤观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阳淑琴 莫建文 +2 位作者 叶红燕 杨千绮 肖霞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5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镜子配合手电筒在骨科下肢牵引患者皮肤观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创伤骨科病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下肢骨折患者行骨牵引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抽签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观察牵引肢体的皮肤,观... 目的探讨镜子配合手电筒在骨科下肢牵引患者皮肤观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创伤骨科病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下肢骨折患者行骨牵引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抽签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观察牵引肢体的皮肤,观察组使用镜子配合手电筒的方法观察牵引肢体的皮肤。在保障有效牵引的前提下,评定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观察皮肤时引起的疼痛程度和护理交接班时间两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查牵引肢体的皮肤时引起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11.517±1.667)s,对照组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50.688±4.01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镜子配合手电筒在骨科下肢牵引患者进行皮肤观察时,不仅能保持有效的牵引,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缩短了护理人员交接班的时间,能更全面的、直观的观察牵引肢体的皮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电筒 镜子 下肢牵引 皮肤观察
下载PDF
误诊病例导入法应用于骨科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高辉 赖笑雨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26-727,共2页
关键词 骨科教学 误诊病例 应用 导入法 华西医科大学 外科系统 教学方法 创造精神
下载PDF
COVID-19流行期间医院非隔离病区疫情防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千绮 韩清波 +5 位作者 莫建文 徐房添 赖允梅 许连香 左金梅 黄郁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33-135,151,共4页
目的:探讨COVID-19流行期间,医院非隔离病区疫情防控与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针对SARS-CoV-2的传播途径,建立以排查疫源地接触史、减少人员流动、严密消毒隔离、制定制度流程为核心的多维度防控体系。结果:该防控体系内容具体,可操作性... 目的:探讨COVID-19流行期间,医院非隔离病区疫情防控与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针对SARS-CoV-2的传播途径,建立以排查疫源地接触史、减少人员流动、严密消毒隔离、制定制度流程为核心的多维度防控体系。结果:该防控体系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实施以来我院非隔离病区未出现COVID-19疑似及确诊病例。结论:非隔离病区内包括病人、陪护人员、医护人员、运送保洁等其他人员,人员相对聚集,各类人员的活动轨迹复杂,因此制定科学全面的非隔离病区疫情防控体系对控制COVID-19在病区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医院感染 防控 非隔离病区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在骨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育巧 郭阗廷 +2 位作者 许强 刘通 姬广林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1068-1072,共5页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新兴医用材料,其优势来自于生物活性与安全性,目前在骨科领域,主要用于修复病灶缺损、承当负重支撑、携带治疗药物等,同时在组织工程中也被深入研究。随着羟基磷灰石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功能开发完善,越来越受业界关注,本...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新兴医用材料,其优势来自于生物活性与安全性,目前在骨科领域,主要用于修复病灶缺损、承当负重支撑、携带治疗药物等,同时在组织工程中也被深入研究。随着羟基磷灰石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功能开发完善,越来越受业界关注,本文就羟基磷灰石在促进骨生长因素及骨科应用方向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骨科 植骨术 材料
下载PDF
骨科手术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千绮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手术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形成抑...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手术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形成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造成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因素较多,6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抑郁患者310例,占51.7%+患者手术前SDS评分为(37.60士8.75)分,与全国常规SDS(55.46±8.55)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及相关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抑郁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铁调素敲除对雄性小鼠铁代谢及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禄林 江小伟 +6 位作者 廖直斌 赖长君 张福生 曹子厚 刘午阳 姬广林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利用铁调素基因敲除雄性小鼠构建铁蓄积小鼠模型,观察小鼠铁代谢指标以及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慢性铁蓄积对小鼠骨转换、氧化应激指标的动态作用。方法根据基因鉴定将小鼠分为铁调素敲除组(KO组)与野生型组(WT组),正常饮食,分别在7... 目的利用铁调素基因敲除雄性小鼠构建铁蓄积小鼠模型,观察小鼠铁代谢指标以及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慢性铁蓄积对小鼠骨转换、氧化应激指标的动态作用。方法根据基因鉴定将小鼠分为铁调素敲除组(KO组)与野生型组(WT组),正常饮食,分别在7、12、18月龄作为观察点,检测小鼠体重、胫骨铁含量,肝脏铁染色,分析小鼠股骨骨微结构,检测血清铁调素、铁蛋白、骨转换指标骨钙素(OCN)、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水平以及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比较两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各时间点KO组小鼠的血清铁调素指标均显著低于WT组小鼠,KO组小鼠的血清铁蛋白、肝铁、骨铁含量均显著高于WT组小鼠;KO组小鼠纵向比较提示随着年龄增大,铁蓄积越来越明显。Micro-CT结果显示,与WT组小鼠比较,KO组松质骨BMD、Tb.Th、BV/TV、Tb.N、ConnD均显著下降(P<0.05),Tb.Sp、SMI显著升高(P<0.05)。KO组小鼠皮质骨面积低于WT组小鼠。横向同年龄比较,KO组小鼠的血清OC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WT组小鼠(P<0.05),而CTX除7月龄时无明显差异,在12、18月龄时均显著高于WT组小鼠,MDA水平各时间点KO组均高于WT组小鼠(P<0.05)。结论铁调素基因敲除后小鼠出现慢性累积性铁蓄积,铁蓄积可刺激氧化应激水平提高,并通过抑制成骨活性、促进破骨吸收而加重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铁调素 骨转换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平 叶勇军 +2 位作者 朱宁 陈建 胡超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54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LEDVT分为LEDVT组(n=60)和非LEDVT...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54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LEDVT分为LEDVT组(n=60)和非LEDVT组(n=194)。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前LEDVT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的LEDVT发生率为23.62%。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LEDVT组与非LEDVT组的年龄≥65岁、体重指数≥25 kg/m^(2)、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静脉血栓栓塞症史、骨折至手术时间≥5 d比例和血红蛋白(Hb)、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β=1.303,OR=3.680,95%CI:1.685~8.035)、吸烟史(β=0.843,OR=2.323,95%CI:1.016~5.312)、静脉血栓栓塞症史(β=1.337,OR=3.809,95%CI:1.295~11.206)、骨折至手术时间≥5 d(β=1.703,OR=5.493,95%CI:1.680~17.960)、高Hb水平(β=0.175,OR=1.191,95%CI:1.085~1.308)、高HCT水平(β=0.118,OR=1.125,95%CI:1.033~1.226)、高Hcy水平(β=0.118,OR=1.125,95%CI:1.033~1.226)、高D-二聚体(D-D)水平(β=0.266,OR=1.305,95%CI:1.088~1.565)为髋部骨折患者术前LE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吸烟史、静脉血栓栓塞症史、骨折至手术时间≥5 d、高Hb水平、高HCT水平、高Hcy水平、高D-D水平会增加髋部骨折患者术前LEDVT的发生风险,术前应积极给予抗凝治疗,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术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 抗凝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甲基化修饰在多种肿瘤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旭华 陈兆元 +2 位作者 周华强 刘午阳 罗嘉全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0-127,共8页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ine,m6A)甲基化修饰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失调的m6A甲基化修饰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和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m6A甲基化修饰由甲基化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识别蛋白动态...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ine,m6A)甲基化修饰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失调的m6A甲基化修饰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和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m6A甲基化修饰由甲基化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识别蛋白动态调节。本文主要对近年来m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m6A甲基化领域的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也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N6-甲基腺苷 甲基化修饰 甲基化转移酶 去甲基化酶 甲基化识别蛋白
下载PDF
Bobath理念引导的康复护理结合多模式镇痛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春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Bobath理念引导的康复护理结合多模式镇痛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30)... 目的探讨Bobath理念引导的康复护理结合多模式镇痛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Bobath理念引导的康复护理结合多模式镇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功能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的HSS膝功能评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理念引导的康复护理结合多模式镇痛应用于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干预中,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理念 多模式镇痛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和临床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
12
作者 王旭华 陈兆元 +2 位作者 周华强 刘午阳 罗嘉全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5期1642-1645,1675,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RT4)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机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有关肿瘤患者中SIRT4表达情况及预后的临床试验。应用Review Manager 5.... 目的 系统评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RT4)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机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有关肿瘤患者中SIRT4表达情况及预后的临床试验。应用Review Manager 5.4.1和STATA 11.0软件对纳入文献中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汇总的风险比(HR)和比值比(OR)及相应95%置信区间(CI),评估SIRT4表达情况与肿瘤患者总生存期(OS)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12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SIRT4高表达肿瘤患者的OS优于SIRT4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66,95%CI:0.52~0.85,P﹤0.01)。SIRT4低表达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SIRT4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31~0.85,P﹤0.01)。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结果表明,SIRT4低表达预示着更短的OS。结论 SIRT4低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肿瘤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 肿瘤 META分析 预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脂代谢重编程与骨肉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邝小华 赖仲宏 刘午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308-1311,1316,共5页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原发恶性肿瘤,其增殖和转移与代谢重编程密切相关。脂代谢对于维持机体正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被发现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脂代谢相关分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骨肉瘤的恶性表型。阐明脂代谢重...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原发恶性肿瘤,其增殖和转移与代谢重编程密切相关。脂代谢对于维持机体正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被发现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脂代谢相关分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骨肉瘤的恶性表型。阐明脂代谢重编程有助于理解骨肉瘤的发生和转移机制,靶向脂质代谢途径可能是骨肉瘤十分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就脂代谢重编程与骨肉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脂代谢 脂质合成 瘦素 铁死亡
下载PDF
疼痛性椎体血管瘤诊疗进展
14
作者 刘中瑞 刘禄林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椎体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s,V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良性肿瘤,通常无症状,多数可保守治疗、定期观察。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局部疼痛或伴有脊髓压迫症状。针对有明显症状的VH患者,临床上可采用无水酒精、放疗、血管栓塞术、椎体成... 椎体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s,V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良性肿瘤,通常无症状,多数可保守治疗、定期观察。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局部疼痛或伴有脊髓压迫症状。针对有明显症状的VH患者,临床上可采用无水酒精、放疗、血管栓塞术、椎体成形等治疗。目前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VH疗效显著且应用广泛,术中大多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骨填充材料,但由于其无法被吸收降解、在椎体内与骨组织的结合会随时间逐渐减弱等,限制了其在VH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中的应用。新一代可吸收骨水泥的临床研究以及应用于疼痛性VH的年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性椎体血管瘤 椎体成形术 可吸收骨水泥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弯长短节段固定治疗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潘建 蔡剑 +5 位作者 徐房添 赖仲宏 张亚梁 赖凌勇 缪圣旺 周波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230-1235,1244,共7页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畸形(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术后疗效差异。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21年2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长、短节段固定治疗的42例DL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根据...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畸形(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术后疗效差异。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21年2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长、短节段固定治疗的42例DL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根据固定节段是否超越侧弯的上下端椎,分为长节段组(22例)和短节段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末次随访和术前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5~73个月,平均39个月。短节段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长节段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n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腿部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P=0.663),但腰背部疼痛VAS评分的改善率,长节段组明显好于短节段组(P<0.05)。长节段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冠状面失平衡值(C7 plumb line-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CSVL)、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及矢状面失平衡值(C7 plumb line-sagittal vertical axis,C7-S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短节段组改善有限(P>0.05)。Cobb角、C7-CSVL、LL、C7-SVA的术前与末次随访差值(改善程度),长节段组也明显优于短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固定相较于长节段固定创伤更小,但不如长节段固定矫形能力强。建议长节段固定优先应用于身体状况良好且存在冠、矢状面失衡或以腰背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短节段固定则主要用于以神经卡压症状为主、冠矢状面平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弯畸形 长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下载PDF
ATF4/Nrf2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肖曜升 王思思 +2 位作者 庄诗雨 黄贤华 吴龙火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密度和骨强度降低、骨骼脆性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OP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关于调节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仍不明...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密度和骨强度降低、骨骼脆性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OP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关于调节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仍不明确。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是调节线粒体及内质网应激的重要转录因子,而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细胞防御化学/氧化应激的重要调节因子,它们在骨质疏松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综述概述了ATF4/Nrf2在O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TF4不仅可作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形成、分化的关键因子,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还可以通过内质网应激上调PERK/eIF2α/CHOP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凋亡。Nrf2主要通过调控ROS,减轻成骨细胞氧化损伤,同时,Nrf2可与ATF4相互作用,共同调节骨质疏松的病理过程。这些结果表明,ATF4/Nrf2可能是改善骨质疏松的关键治疗靶点,可为OP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激活因子4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姬广林 徐房添 +5 位作者 吴东保 何澄 赖光松 刘午阳 温煦 黄为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00年2月-2005年12月对34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6~61岁,平均39岁。术前根据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00年2月-2005年12月对34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6~61岁,平均39岁。术前根据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简单型骨折13例,复合型骨折21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ek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6例及前后联合入路5例进行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螺钉进行固定。手术平均耗时2.5h,术中平均失血0.6L。[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31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8例,复位满意9例,复位不满意3例,4例关节轮廓复位。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关节功能优11例,良15例,一般4例,差4例,优良率为76.5%。解剖复位加满意复位的临床优良率为85.2%,而差及关节轮廓复位的优良率为42.9%(P〈0.05)。X线片结果按Epstein标准评价,优10例,良17例,一般3例,差4例,优良率为79.4%。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3例,其中BrookerⅠ°1例,Ⅱ°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无手术死亡、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 术前完善的影像学资料、正确的骨折分型、及时手术、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髋臼 分型 手术入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9
18
作者 姬广林 陈庆真 +2 位作者 温煦 徐房添 肖文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7例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8个月,平均24.6个月。6个月后植...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7例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8个月,平均24.6个月。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融合节段松动表现,内固定稳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25例患者的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提高,只有2例A级患者的Frankel分级无改善。[结论]后前路联合手术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后前路 手术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基于SCI数据库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辉 何澄 +2 位作者 黄为民 温煦 朱文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4133-4142,共10页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目的:利用SC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的研究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目的:利用SC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的研究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以"hip arthroplasty(髋关节置换);loosening(松动);infection(感染);fracture(假体周围骨折);dislocation(假体脱位)"为关键词,检索SCI数据库2001-01/2010-12的相关文献,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检索与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①研究原著。②会议文章。③综述。④快报。⑤编辑素材。⑥会议摘要。⑦复印版本。⑧勘误。排除标准:①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②大于10年较陈旧的文献。③未发表的文章。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出版时间、国家地区分布、机构分布、文献类型、来源期刊、文献被引情况、基金资助情况、学科类别以及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I数据库2001/2010共检索到5602篇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相关的文献,研究原著以5134篇位居首位,其中有8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文献数量在2001/2010呈总体上升趋势,Journal of Arthroplasty《关节成形术杂志》发表文献量最多,747篇,占全部文献的13.34%。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I数据库关于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现状、趋势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松动 感染 假体周围骨折 假体脱位 文献计量 SCI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亚东 周娟 +3 位作者 唐文 张飞 刘氜 魏晓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6年9月,在内科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糖尿病足合并Wagner分级2级以上的足部溃疡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35例共36足。结果术后皮瓣血运良好,创... 目的探讨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6年9月,在内科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糖尿病足合并Wagner分级2级以上的足部溃疡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35例共36足。结果术后皮瓣血运良好,创面愈合良好,无皮瓣坏死。所有病例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成活良好,耐磨压,大部分患者可恢复保护性感觉,患足可行走,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临床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病程,其手术操作简单,易推广,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糖尿病足 溃疡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