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CNE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及内耳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杨咏琪 王丽媛 +2 位作者 褚田青 刘好华(综述) 胡斌(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3期3576-3580,共5页
KCNE辅助亚基参与调控多种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目前许多研究显示,KCNE家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心血管疾病和内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由于其复杂的遗传机制及其易受到地域、种族和个体差异等的... KCNE辅助亚基参与调控多种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目前许多研究显示,KCNE家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心血管疾病和内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由于其复杂的遗传机制及其易受到地域、种族和个体差异等的影响,还需对KCNE SNP与疾病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及遗传规律进行探索,以探讨KCNE SNP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故该文主要就KCNE SNP与心血管疾病和内耳疾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E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房颤动 长QT综合征 梅尼埃病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乳酸的一个潜在靶点
2
作者 苏晶 张源媛 +3 位作者 黄犇犇 钟朕 刘先发 钟佳宁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70-477,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在L-乳酸和D-乳酸条件下的蛋白功能影响及其效应机制。方法:通过AlphaFold2对ACE2进行了蛋白结构预测,将ACE2分别与L-乳酸、D-乳酸、丙酮酸和MLN-4760进行分子对接模...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在L-乳酸和D-乳酸条件下的蛋白功能影响及其效应机制。方法:通过AlphaFold2对ACE2进行了蛋白结构预测,将ACE2分别与L-乳酸、D-乳酸、丙酮酸和MLN-4760进行分子对接模拟分析,其中MLN-4760为ACE2的特异性抑制剂,作为本研究的阳性对照。基于分子对接模拟分析结果,使用ACE2活性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L-乳酸和D-乳酸对ACE2酶活性的影响。对HEK-293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同时转染RBD-Flag和ACE2-HA质粒后分别用L-乳酸和MLN-4760处理,co-IP检测RBD与ACE2的结合水平。结果:对接结果显示L-乳酸和D-乳酸结合在ACE2的氯离子结合位点,体外酶活性测定发现L-乳酸和D-乳酸均能够以浓度依赖性抑制ACE2酶活性,L-乳酸对ACE2的抑制作用较D-乳酸强,丙酮酸对ACE2活性无显著影响。ACE2是介导SARS-CoV-2入侵细胞的关键受体,co-IP实验结果发现,L-乳酸能够增强SARS-CoV-2病毒S蛋白RBD和ACE2结合,而ACE2抑制剂MLN-4760对RBD与ACE2的结合无显著影响。结论:L-乳酸能够抑制ACE2酶活性,并促进RBD与ACE2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糖尿病 高血压
下载PDF
M2小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斯柔 张谦 +2 位作者 赵国建 张梦杰 黄志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6,共6页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和出血性脑卒中,以前者为主。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发病机制有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兴奋性毒性损伤,而神经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及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和出血性脑卒中,以前者为主。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发病机制有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兴奋性毒性损伤,而神经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及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在脑卒中发生时第一时间监测到损伤部位并做出免疫应答。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主要极化为促炎性M1型和抗炎性M2型。前者通过分泌促炎介质加重神经损伤,而后者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元的再生与髓鞘的修复及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在对抗急性期损伤和促进慢性期康复中改善神经功能障碍。这提示M2型小胶质细胞可能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靶点,精准调控M1/M2型的活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脑保护的治疗价值。该文重点以M2小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以及各类药物或针灸疗法调节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的机制进行论述,以期为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和新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M2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神经元再生 药物 干预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4
作者 金颂植 熊永清 +4 位作者 于赵龙 祝子健 程铭 李加林 吴素珍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糖尿病(Diabetics mellitus,DM)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伴随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脏器的损害(如肌肉、大脑、眼、肾、心脏和血管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糖尿病急性心脏损伤(心... 糖尿病(Diabetics mellitus,DM)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伴随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脏器的损害(如肌肉、大脑、眼、肾、心脏和血管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糖尿病急性心脏损伤(心肌梗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和学习能力减退等)、糖尿病性肌萎缩(肌肉组织的萎缩和肌力减弱)和糖尿病眼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和眼部症状)等。研究发现,人类许多疾病都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的失调有关,其中包括糖尿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中独特的一员,与其他家族成员不同的是,HDAC6定位于细胞质中,它几乎只对细胞质的蛋白质进行脱乙酰化。研究表明,HDAC6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急性肝损伤和肿瘤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和活性增加。此外,研究发现,HDAC6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且HDAC6抑制剂有效减缓了各种代谢性疾病的进展,这表明靶向抑制HDAC6的表达或活性可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综述了HDAC6的独特功能,并概述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表观遗传学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直肠癌关键基因筛选
5
作者 李珂云 彭昇 +6 位作者 曹镐禄 曾涵仪 石圣成 陈水亲 万绍贵 李珍妮 张文娟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90-395,400,共7页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并分析其与生存预后和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基因表达谱GSE178145。用R软件筛选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并分析其与生存预后和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基因表达谱GSE178145。用R软件筛选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这些基因以确定它们的生物学作用。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鉴定结直肠癌进展的关键基因,然后通过GEPIA2数据库验证其表达水平及生存预后情况。最后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预后相关基因与免疫浸润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出897个DEGs。GO分析表明,DEGs主要集中在调控金属离子输运、离子通道活性、收缩纤维等过程。KEGG通路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传导等通路。通过PPI分析得到10个关键基因,使用GEPIA2数据库验证发现,其中CXCL2、IL-1β、CXCL10和UPS18的差异方向一致且有显著性差异。生存分析显示CXCL2和IL-1β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免疫浸润分析得出,CXCL2和IL-1β的表达与巨噬细胞的浸润相关。结论:CXCL2、IL-1β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并与结直肠癌的生存预后和免疫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生物信息学 预后 肿瘤浸润
下载PDF
CY-09减轻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张文娟 李珂云 +8 位作者 秦静茹 冯嘉禾 林乐迎 熊俊 金胜芳 沈夏朗 刘俊芳 宋奕漫 曹镐禄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999-1004,共6页
目的:探讨NLRP3抑制剂CY-09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构建CY-09干预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中病理学变化,通过RT-q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N... 目的:探讨NLRP3抑制剂CY-09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构建CY-09干预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中病理学变化,通过RT-q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活化和肝脏纤维化情况。Hyp试剂盒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结果:HE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核大、圆,呈蓝色,细胞浆呈现粉色;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虫卵且肝小叶结构已经完全破坏,可见增多的炎性细胞和周围沉积的胶原纤维。天狼星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肝组织被染成黄色或者淡黄色,而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虫卵周围的大量胶原纤维被染成红色。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α-SMA、Collagen-Ⅰα1 mRNA表达增加(P<0.05),Hyp含量升高(P<0.05),NLRP3、pro-caspase-1、Caspase-1、pro-IL-1β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CY-09干预组小鼠肝组织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CY-09干预组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小鼠比较,CY-09干预组小鼠的虫卵所致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CY-09可抑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的NLRP3炎性小体活化,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肝纤维化 NLRP3炎性小体 CY-09
下载PDF
染料木素磺酸钠减轻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焦亡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邢亚康 张丽梅 +3 位作者 王恺迪 温亚娟 黎晓 帅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3′-sodium sulfonate,GSS)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ligation,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3′-sodium sulfonate,GSS)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ligation,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2-VO+Vehicle)、治疗组(2-VO+GSS)3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的活性变化;并应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及(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429);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含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3)。对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5,P<0.0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大脑皮层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P<0.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中NLRP3、GSDMD和Caspase-1 P20的mRNA水平(P=0.0443,P=0.0229,P<0.0001)及蛋白表达水平(P=0.0003,P=0.0007,P=0.0741)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脑皮层中NLRP3、GSDMD和Caspase-1 P20的mRNA水平(P=0.0012,P=0.0044,P=0.0058)及蛋白表达水平(P=0.0084,P=0.0268,P=0.0385)均降低。结论:GSS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焦亡减轻慢性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染料木素磺酸钠 细胞焦亡
下载PDF
钙敏感受体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8
作者 张文娟 李珂云 +7 位作者 冯嘉禾 林乐迎 熊俊 秦静茹 胡衡 李珍妮 贺喆 曹镐禄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tive receptors,CaSR)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tive receptors,CaSR)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肝组织中CaSR和纤维化相关指标表达,ALT和AST试剂盒检测肝组织氨基转移酶含量,天狼星红和VG染色技术观察CaSR抑制剂(Calhex231)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未感染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整齐,感染组小鼠肝组织中出现大量虫卵且虫卵周围有胶原纤维沉积,形成虫卵肉芽肿,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未感染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组织未见明显胶原沉积,感染组小鼠肝组织大量破坏,出现大量假小叶且周围有大量胶原纤维化增生;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和CaSR表达增加,ALT和AST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肝组织结构已经严重破坏,且出现大量胶原纤维沉积;CaSR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肝组织结构出现破坏,但尚有部分组织为完整结构;VG染色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肝组织已呈现出大量粉红色,而CaSR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肝组织呈现出部分粉红色,尚有部分完整组织结构。结论:CaSR可能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钙敏感受体
下载PDF
外侧缰核及其神经环路在重度抑郁症中的作用
9
作者 赵国建 齐月 +3 位作者 张子炜 杨梅 黄志华 唐晓璐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988-992,1042,共6页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LHb)位于上丘脑,参与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编码。研究表明,LHb异常活动与MD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MD...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LHb)位于上丘脑,参与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编码。研究表明,LHb异常活动与MD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MDD研究领域的重要脑区。本文就外侧缰核细胞构筑、纤维联系及其在重度抑郁症中的相关神经环路机制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发现,LHb介导抑郁相关的神经环路包括外侧缰核-腹侧被盖区、中缝背核-外侧缰核、腹侧苍白球-外侧缰核、下丘脑穹窿周围区/外侧区-外侧缰核、无名核-外侧缰核、内侧前额叶皮质-外侧缰核、腹侧被盖区-外侧缰核。这为MDD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外侧缰核 神经环路
下载PDF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谦 王斯柔 黄志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是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发病过程复杂且治疗方法十分有限。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drug delivery systems,NDDS)在治疗脑部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纳米载体可以携带药物通过血脑屏...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是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发病过程复杂且治疗方法十分有限。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drug delivery systems,NDDS)在治疗脑部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纳米载体可以携带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并通过靶向配体的修饰将药物递送到特定的细胞。本文主要综述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以及当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最后提出该领域的挑战和未来方向,以推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外泌体 脑靶向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血脑屏障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1
作者 王志璇 朱勇越 +1 位作者 袁博翔 薛进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782,共5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NHIE)定义为围生期缺氧、缺血而引起的脑损伤性病变,常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氧化应激指体内氧自由基代谢失衡的过程,从而导致自由基蓄积过多,进而损伤机体组织细胞。氧化应激已被发现...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NHIE)定义为围生期缺氧、缺血而引起的脑损伤性病变,常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氧化应激指体内氧自由基代谢失衡的过程,从而导致自由基蓄积过多,进而损伤机体组织细胞。氧化应激已被发现在NHIE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氧化应激与NHIE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旨在从氧化应激的角度进一步优化NHIE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氧化应激 炎症 线粒体损伤 凋亡 自噬 铁死亡
原文传递
基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腊珍 陈红池 +1 位作者 李秋霞 李坊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医学图像的准确分割在现代临床影像检查、精准诊断和治疗规划中意义至关重要。近10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NN)凭借其独特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成绩显著。CNN架构中存在的局部感受野和固有归纳偏置局限,限制其对图像中远程依... 医学图像的准确分割在现代临床影像检查、精准诊断和治疗规划中意义至关重要。近10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NN)凭借其独特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成绩显著。CNN架构中存在的局部感受野和固有归纳偏置局限,限制其对图像中远程依赖关系的有效建模。近年来,Transformer架构依赖其对全局信息的捕获能力,有助于建模长距离的依赖关系并挖掘语义信息,在生物医学图像分割领域展示出卓越的性能和巨大潜力。在此,对Transformer架构的组成及其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从全监督、无监督和半监督的角度出发,对Transformer架构在医学图像的腹部多器官分割、心脏分割和脑肿瘤分割中的运用价值及性能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Transformer模型在分割任务中存在的局限不足进行了概括总结,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及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 图像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医学图像
下载PDF
转录组学技术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孟英 肖根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90-93,共4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具有高病死率,以肺血管阻力增加、肺血管重构、肺动脉压力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为临床特点,其中肺血管重构涉及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增生、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过度增殖和迁移、外膜...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具有高病死率,以肺血管阻力增加、肺血管重构、肺动脉压力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为临床特点,其中肺血管重构涉及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增生、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过度增殖和迁移、外膜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等。转录组是细胞在特定发育阶段或生理条件下的全部转录本及其数量总和,转录组学能够揭示基因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表达水平和模式,从而深入了解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其研究方法包括基于杂交技术的基因芯片和基于测序技术的转录组测序等。目前,已有关于PVECs、PASMCs、肺组织炎症免疫及PAH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的转录组学研究,对此进行总结可以为揭示PAH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提供依据。此外,转录组学还可以为PAH的诊治提供新的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地方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4
作者 邹丽君 高艳芳 胡恭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754-760,共7页
目的:构建科学的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为地方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⑴基于文献复习和专家函询,初步拟定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评价指标库... 目的:构建科学的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为地方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⑴基于文献复习和专家函询,初步拟定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评价指标库;⑵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⑶应用优序图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67%、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5、0.78;协调系数分别为0.429、0.494(P<0.001),对两轮专家函询结果分析筛选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的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大小排序依次是基本条件(0.259)、教学组织与管理(0.255)、教学效果评价(0.245)、人才培养(0.241)。结论:在所构建的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和协调性均较好,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硕士 实践基地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优序图法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蛋白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梁媛 俞文波 +1 位作者 熊健宪 刘子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54-356,382,共4页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导致死亡最常见的疾病,病情危急,进展快。主要发病因素包括细胞组学因素及临床疾病因素,但导致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由于对主动脉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倾向于...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导致死亡最常见的疾病,病情危急,进展快。主要发病因素包括细胞组学因素及临床疾病因素,但导致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由于对主动脉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倾向于对主动脉夹层的分子机制展开。主动脉壁中层细胞外基质蛋白构成的异常,细胞外基质的破坏,打破了主动脉壁的平衡机制,导致主动脉生理性变化,进而引起主动脉夹层的形成。了解主动脉夹层形成的蛋白分子机制,以达到通过人为干预的手段影响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及进展。本综述主要阐述主动脉夹层的蛋白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分子机制 蛋白质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16
作者 周晓磊 徐岩 +1 位作者 金煜 叶俊松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2,共12页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肝纤维化,但因其可能的致癌性、促癌性及移植所需细胞量大等问题受到限制。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以更小的体积、更低的免疫原性、无致癌性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肝纤维化,但因其可能的致癌性、促癌性及移植所需细胞量大等问题受到限制。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以更小的体积、更低的免疫原性、无致癌性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临床应用上也受到限制:首先,目前对不同种类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缺乏更为标准统一的方式;其次,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尚不清晰;最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存在靶向活化的肝星状细胞(aHSC)能力弱、外泌体产量低、载药能力和递送效率低等问题。鉴于以上原因,对引起常见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提取效果差异的因素、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肝纤维化的机制及其优化策略进行综述,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理解、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肝纤维化 机制 优化策略
原文传递
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蛋白组学分析
17
作者 王庭俊 肖根发 +2 位作者 蔡晓琪 李金泽 谢良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8-346,共9页
目的应用蛋白组学研究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动脉血管重塑过程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20周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和SHR各15只,各随机选取6只进行三级肠系膜动脉的形态学检测,剩余各9只进行肠系膜三级动脉的蛋白组学分... 目的应用蛋白组学研究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动脉血管重塑过程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20周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和SHR各15只,各随机选取6只进行三级肠系膜动脉的形态学检测,剩余各9只进行肠系膜三级动脉的蛋白组学分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蛋白鉴定和定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结果与WKY大鼠相比,SHR肠系膜动脉的管壁厚度/管腔半径(0.21±0.02比0.17±0.02,t=3.286,P=0.008)及管壁面积/管腔面积(0.46±0.06比0.37±0.04,t=3.272,P=0.009)明显增高。两种成年大鼠肠系膜动脉中有277个差异表达蛋白,SHR中143个蛋白表达上调,134个蛋白表达下调。化学突触传递、肽抗原结合和质膜分别是最显著富集的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成分条目。细胞色素P450对异源物质的代谢是最显著富集的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在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中,核糖体蛋白L26(RPL26)、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醌脱氢酶1(NQO1)、钙黏蛋白2(CDH2)、谷胱甘肽S-转移酶mu4(GSTM4)、胎盘碱性磷酸酶(ALPP)、von Willebrand因子(vWF)、丝氨酸家族C成员1(SERPINC1)与其他差异表达蛋白关联度最高。结论蛋白组学分析显示,在成年SHR肠系膜动脉血管重塑过程中,化学突触传递和细胞色素P450对异源物质的代谢等相关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这可能为高血压阻力血管重塑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组学 高血压 肠系膜动脉 化学突触传递 细胞色素P45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