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张荣洪 邱吉明 +1 位作者 刘菲 刘慧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行MECT治疗的S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琥珀胆碱+丙... 目的:探究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行MECT治疗的S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琥珀胆碱+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维库溴铵+丙泊酚麻醉,两组均MECT治疗3周。比较两组麻醉围手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症状程度[阳性及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结果:麻醉中、麻醉后,两组SBP、DBP、HR较麻醉前均升高,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更小(P<0.05)。两组围手术期Sa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琥珀胆碱比,维库溴铵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MECT,能够维持SZ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丙泊酚 肌松药 症状程度
下载PDF
依托咪酯诱导全麻对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张荣洪 陶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5月—2023年5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SP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进行MECT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5月—2023年5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SP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进行MECT治疗,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诱导全麻,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后5 min(T_(1))收缩压、心率均低于麻醉前(T_(0)),T_(1)时舒张压高于T_(0)时,MECT时(T_(2))、MECT后5 min(T_(3))时收缩压、心率均高于T_(0)、T_(1)(P<0.05);观察组T_(1)时收缩压、心率均低于T_(0)时,T_(2)、T_(3)时收缩压及心率均高于T_(0)、T_(1)时(P<0.05);观察组T_(0)、T_(1)、T_(2)、T_(3)时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时收缩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T_(3)时两组甲肾上腺(NE)、肾上腺素(E)水平、皮质醇(Cor)均提高,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诱导全麻利于稳定SP患者MECT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应激反应,保障治疗顺利完成,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依托咪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