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峰市某医院阑尾炎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唐琳 王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剖腹阑尾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16年6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实施剖腹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按... 目的:探究剖腹阑尾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16年6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实施剖腹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2比例在同类手术中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中选取与病例组患者性别相同、手术时间相差≤5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体质指数(BMI值)、高血压、低蛋白血症、麻醉方式、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手术时机、病理分型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和性别的前提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引起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急诊手术(OR5.025;95%CI(1.339-18.856),P=0.017)、高BMI(OR4.487;95%CI(2.090-9.633),P<0.001)、手术时长(OR2.464;95%CI(1.034-5.872),P=0.042)及住院天数(OR1.209;95%CI(1.123-1.301),P<0.001).结论:导致剖腹阑尾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众多,与高BMI值、手术操作时间过长、急诊手术及住院天数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手术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彩霞 孙庆芬 李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218-1219,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8月20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903例,实查903例,实查率为100%,发现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现患率为4.32%。感染部位...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8月20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903例,实查903例,实查率为100%,发现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现患率为4.32%。感染部位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抗生素使用率为54.49%,治疗用药病原送检率为23.81%。结论: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及时纠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下载PDF
中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热点分析——基于SIFIC论坛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煜隆 单娇 +7 位作者 包小源 金梦 周璐 张超 孙庆芬 韩玲样 高燕 胡必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关注热点的趋势变化。方法基于Python爬虫程序设计方法,抓取2007年4月6日—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中发表的内容,对其进行中文...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关注热点的趋势变化。方法基于Python爬虫程序设计方法,抓取2007年4月6日—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中发表的内容,对其进行中文分词处理并提取出现频次位于前5位的有效词作为热点词汇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取2007—2017年SIFIC论坛93个板块共3112840条数据。从年度纵向分析来看,年度热点词汇前3位主要为“消毒”、“监测”、“培训”等。2009年全球暴发新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成为年度第一热词;2017年10个医院感染管理新规范正式施行,“规范”成为年度第二热词。从重点版块横向来看,每一专业版块均有自己不同的侧重方向,表现出医院感染管理学科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控制领域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关注重点的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论坛 PYTHON语言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庆芬 于莉 +1 位作者 段秀琴 杜欣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某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1日—2018年1...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某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进行常规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月1日—9月20日进行集束化干预的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集束化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及感染部位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18%(28/342),低于对照组的17.40%(75/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最明显(28.85%VS 9.80%),其次为急性白血病患者(24.42%VS 13.27%),集束化干预前后两种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两者在呼吸系统、口腔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构成比均有所下降,而血液感染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能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恶性血液病 淋巴瘤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下载PDF
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孙庆芬 张亚军 +1 位作者 顾彩霞 李曼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通过改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感染管理模式,探索提高N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本院2010年开始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引入NICU的感染管理工作,通过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感染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感染... 目的通过改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感染管理模式,探索提高N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本院2010年开始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引入NICU的感染管理工作,通过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感染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和标准操作规程,并对干预措施的落实加以巩固。观察2009年和2010年NICU医院感染率及相关质控指标的变化。结果 2009年NICU医院感染率16.9%,2010年NICU医院感染率9.6%,两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6,P<0.05);2010年NICU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及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与2009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ICU引进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感染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管理
原文传递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宫小慧 孙庆芬 +3 位作者 魏锋 徐妍 白冰 薛华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VAP组和对照组,计算VAP发生率,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VAP组和对照组,计算VAP发生率,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例患者发生VAP33例,感染率为32.6%;机械通气时间长、昏迷与VAP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1);年龄≥60,APACHELII评分≥15分、应用激素会增加VAP感染率(p<0.05),镇静剂使用与否与VAP发生差异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机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加强VAP预防控制细则实施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下载PDF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分析
7
作者 宫小慧 孙庆芬 +3 位作者 魏锋 徐妍 白冰 薛华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9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对其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对其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7株下呼吸道痰液标本检出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5.9%,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8.8%,真菌占5.3%.结论:ICU中VAP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应加强VAP预防控制细则实施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下载PDF
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2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蒙脱石散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取单纯抗生素治疗的73例归为抗生素组,将采取蒙脱石散结合抗生素治疗的73例归为联合用药组。比较两组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 目的研究蒙脱石散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取单纯抗生素治疗的73例归为抗生素组,将采取蒙脱石散结合抗生素治疗的73例归为联合用药组。比较两组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正常排便时间、副作用及有效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止吐快、退热快,恢复正常排便用时短,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药物安全性较高。结论对患有细菌性痢疾者,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可快速止吐,促进代谢及降温,对排便也有较好的改善功效。因此,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散 抗生素 腹泻 细菌性痢疾
下载PDF
五联检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媛 徐新 +1 位作者 张兴 罗春玉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五联检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检验科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的5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镜检,观察组采用常规镜检+五联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分泌物检测... 目的探讨五联检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检验科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的5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镜检,观察组采用常规镜检+五联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分泌物检测结果。结果两组霉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及白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阴道清洁度比较中,Ⅰ~Ⅳ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联检法能够显著提高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的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检测 五联检法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效果分析
10
作者 徐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7期183-184,共2页
目的针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与传统西医治疗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接诊的62例患有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病患,西药治疗的32例归为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疗法的30例归为观察组。在肝功能参数方面做一个系统比对。... 目的针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与传统西医治疗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接诊的62例患有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病患,西药治疗的32例归为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疗法的30例归为观察组。在肝功能参数方面做一个系统比对。结果两组肝功能参数比较,观察组肝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中西药结合疗效好,毒副作用较小,将成为今后主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中西医结合 西药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光滑假丝酵母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春玉 孙丽红 +2 位作者 王洪全 孙庆芬 才建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40-254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临床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光滑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新生儿感染菌株的同源性,追踪其感染源与传播途径,从而为新生儿假丝酵母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5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 目的探讨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临床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光滑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新生儿感染菌株的同源性,追踪其感染源与传播途径,从而为新生儿假丝酵母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5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均经过法国科马嘉假丝酵母菌显色鉴定培养基和法国生物梅里埃APl20CAUX酵母菌鉴定试剂盒进行鉴定、纯化,其后采用RAPD多态性分析,获得菌株的RAPD指纹图,应用NTSYS软件计算出相似系(sAB),并进行聚类分析,比较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15株菌株中14株被鉴定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且鉴定分离的2~14号的光滑假丝酵母菌相似系数均≥0.8,表明菌株之间基因型相似度较高,具有基因同源性,而第一株菌株与其他13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均〈0.6,不具有基因同源性。结论本研究发现新生儿感染的13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具有基因同源性,初步证实了试验分离的光滑假丝酵母菌在住院患儿间进行水平传播,提示了光滑假丝酵母菌易引起新生儿院内交叉感染,预防宜采取综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光滑假丝酵母菌 DNA多态性
原文传递
耳念珠菌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小强 王广芬 +3 位作者 孙庆芬 韩玲样 廖丹 周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7-320,共4页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一种新型的多重耐药真菌,它能引起侵袭性感染,病死率高,用传统的酵母菌鉴定方法难以识别。2009年首次在日本发现,后陆续在全球各地相继被报道。耳念珠菌可定植于患者皮肤,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并在患者间进行传播...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一种新型的多重耐药真菌,它能引起侵袭性感染,病死率高,用传统的酵母菌鉴定方法难以识别。2009年首次在日本发现,后陆续在全球各地相继被报道。耳念珠菌可定植于患者皮肤,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并在患者间进行传播,造成医院感染的暴发。预防和控制耳念珠菌的传播需要公共卫生机构的通告、接触预防措施的落实、彻底的环境清洁与消毒、感染控制的评估、追踪接触者及筛查定植者,是微生物记录的回顾性分析及病例的前瞻性监测。本文对目前世界上耳念珠菌感染的流行、耐药性、毒力及推荐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耐药念珠菌 感染预防与控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通过暴发案例归纳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庆芬 王广芬 +1 位作者 韩玲样 史庆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37-3040,共4页
目的近年来,全球医疗机构水源性暴发感染事件层出不穷,相关感染病原体多样且来源复杂,现有防控策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暴发的案例,发现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及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的... 目的近年来,全球医疗机构水源性暴发感染事件层出不穷,相关感染病原体多样且来源复杂,现有防控策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暴发的案例,发现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及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和曲霉菌等真菌是引起感染暴发的常见水源性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来源于饮用水、水槽、水龙头、淋浴设备、心脏体外循环冷热交换器、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等设施,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气溶胶等方式感染易感人群。水源性感染暴发涉及的病原体和污染源极为广泛,难以建立简单、统一的预防措施,而是必须要根据不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制定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根据检索结果,总结水源性感染暴发的可能污染源及病原体,针对主要传播环节,提出预防和控制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暴发的措施,为今后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暴发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暴发 水源性感染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A71型致人扁桃体上皮细胞系UT-SCC-60B凋亡和S期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广成 苏萌 +6 位作者 于莉 李丹 潘靖丹 王宏 章青 杜娈英 段招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4,共8页
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是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为研究EV-A71感染人扁桃体上皮细胞后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确定ERK1/2、JNK1/2、PI3K/Akt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 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是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为研究EV-A71感染人扁桃体上皮细胞后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确定ERK1/2、JNK1/2、PI3K/Akt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的作用,本文以人扁桃体上皮细胞系UT-SCC-60B为细胞模型,CCK-8试剂盒检测EV-A71对UT-SCC-60B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EV-A71感染组和抑制剂处理组的凋亡和细胞周期、Caspase活力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力。EV-A71以感染剂量和感染时间依赖方式抑制UT-SCC-60B增殖;EV-A71感染致UT-SCC-60B发生细胞凋亡,抑制ERK1/2、JNK1/2和PI3K/Akt能够降低UT-SCC-60B细胞凋亡比例;EV-A71感染UT-SCC-60B后发生S期阻滞,抑制ERK1/2、JNK1/2、PI3K/Akt和Caspase阻止UT-SCC-60B发生S期阻滞;EV-A71感染UT-SCC-60B能够活化Caspase-3,Caspase-8,Caspase-9且ERK1/2、JNK1/2和PI3K/Akt调控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力。因此,EV-A71能够导致人扁桃体上皮细胞UT-SCC-60B发生凋亡和S期阻滞,并且ERK1/2、JNK1/2、PI3K/Akt和Caspase参与凋亡和S期阻滞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71型(EV-A71) UT-SCC-60B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预防体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静 韩玲样 +2 位作者 孙庆芬 黄小强 张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4-1756,共3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死亡率增高。本文评估预防体位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益,解释可能的机制,以期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体位 预防
原文传递
国外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重复使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静 韩玲样 +2 位作者 孙庆芬 黄小强 张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73-2875,2880,共4页
因逐年增加的医疗保健费用,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SUMED)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变得十分常见,如果将其很好地再处理(保证器械功能完好和安全性)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然而,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涉及法律、经济、伦理、医疗安全等问题... 因逐年增加的医疗保健费用,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SUMED)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变得十分常见,如果将其很好地再处理(保证器械功能完好和安全性)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然而,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涉及法律、经济、伦理、医疗安全等问题,尚存在很大的争议,尽管许多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安全的,未出现不良事件或是对患者健康带来损害,本研究回顾再处理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的历史发展过程,调查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现状,从医院感染和伦理学角度来探讨一次性器械重复使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决定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之前需要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使用 医疗器械 安全性 重复使用
原文传递
污染器械是否应在使用科室进行预处理的辩证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孙庆芬 赵静 张美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671-3673,共3页
讨论污染器械是否应在使用科室进行预处理。持不同观点的两组学者,围绕污染器械是否应在使用科室进行预处理展开探讨,全过程分破题立论、总结论点、攻辩、自由讨论、总结陈词五个阶段完成,要求论点清晰,论据充分,引用规范、循证文献作... 讨论污染器械是否应在使用科室进行预处理。持不同观点的两组学者,围绕污染器械是否应在使用科室进行预处理展开探讨,全过程分破题立论、总结论点、攻辩、自由讨论、总结陈词五个阶段完成,要求论点清晰,论据充分,引用规范、循证文献作为论据支持论点。有学者认为污染器械在使用科室进行预处理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内镜作为一种特殊的器械,其在床旁进行及时预处理是污染器械在使用科室进行预处理的范例。其他学者认为污染器械进行预处理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设施条件,而绝大多数使用科室不具备对污染器械进行预处理时所需的设施,易增加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器械使用科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就污染器械预处理问题如何在工作流程上无缝对接,是做好复用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器械 使用科室 预处理
原文传递
热疗联合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对小细胞肺癌H446凋亡及S期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合亮 安子熙 +10 位作者 邵薪诺 李美辰 于莉 阴皓锋 李世昌 杜晶晶 潘靖丹 张嘉琦 李灿 张银广 杜娈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0-1254,1260,共6页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对小细胞肺癌H446凋亡及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446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H446细胞培养过程中不作任何处理;热处理组:将细胞消化后放置离心管中42℃水浴加热2 h;ESPs处理组:...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对小细胞肺癌H446凋亡及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446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H446细胞培养过程中不作任何处理;热处理组:将细胞消化后放置离心管中42℃水浴加热2 h;ESPs处理组:将提取的旋毛虫肌幼虫ESPs(0.30 mg/ml)与H446细胞共培养;热处理联合ESPs组:先经水浴处理后加入ESPs(0.30 mg/ml)与H446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分析细胞周期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周期蛋白Cyclin D1、p27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总凋亡率为11.39%,ESPs处理组细胞总凋亡率为15.94%,热处理组细胞总凋亡率为22.35%,热疗联合ESPs组细胞总凋亡率为29.32%。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为27.01%, ESPs处理组S期细胞占39.83%,热处理组S期细胞占51.54%,热疗联合ESPs组S期细胞占51.83%。ESPs处理组、热处理组、热疗联合ESPs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热处理联合ESPs组与对照组比较Bax、Cyclin D1、p27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热疗联合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可诱导小细胞肺癌H446凋亡,存在S期细胞阻滞,可能与Bax、Cyclin D1、p27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排泄分泌蛋白 凋亡 热疗 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ATP检测方法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静 李曼 +1 位作者 杜欣蕾 徐新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S02期173-173,共1页
目的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方式相比较,探讨ATP检测法的实用性。方法取2018年7月至9月间89条消化内镜清洗后灌洗液样本,分别通过微生物培养和ATP检测。结果RLU与CFU之间相关性为0.487(95%CI=0.2996-0.6387,P<0.001);两种方法检测合格率比... 目的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方式相比较,探讨ATP检测法的实用性。方法取2018年7月至9月间89条消化内镜清洗后灌洗液样本,分别通过微生物培养和ATP检测。结果RLU与CFU之间相关性为0.487(95%CI=0.2996-0.6387,P<0.001);两种方法检测合格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TP法可作为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三磷酸腺苷 高水平消毒
下载PDF
蛋白残留定量检测方法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监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魏静 李曼 徐新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2期0121-0122,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采用光源放大镜检测法与蛋白残留量检测法检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结果:光源放大镜检测法与蛋白残留量检测方法的检测样本阳性率分别为4.01%和23.14%,两组结果... 目的:探讨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采用光源放大镜检测法与蛋白残留量检测法检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结果:光源放大镜检测法与蛋白残留量检测方法的检测样本阳性率分别为4.01%和23.14%,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基础器械、妇科、骨科及眼科器械两种方法间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1,P<0.05,P<0.001,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残留量检测 手术器械 清洗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