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酸雌二醇-醋甲羟孕酮序贯治疗在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秋叶 冀瑞霞 王红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0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研究戊酸雌二醇(E_(2)V)-醋甲羟孕酮(MPA)序贯治疗在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辉县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6例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戊酸雌二醇(E_(2)V)-醋甲羟孕酮(MPA)序贯治疗在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辉县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6例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止血、抗炎、抗感染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E_(2)V-MPA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及血清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_(2))、血管生成素-1(Ang-1)、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两组月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孕囊组织排出后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较对照组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研究组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P、β-hCG水平均降低,E_(2)水平均升高,研究组P、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Ang-1、VEGF、Ang-2水平均降低,研究组Ang-1、VEGF、Ang-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3%)与对照组(1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_(2)V-MPA序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可有效改善阴道出血情况、卵巢功能,加快月经复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出血 药物流产 戊酸雌二醇 甲羟孕酮 卵巢功能
下载PDF
蒙药暖宫七味散治疗宫寒致不孕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2年第5期22-23,共2页
目的:评价宫寒致不孕采用蒙药暖宫七味散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治疗的120例宫寒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安宫黄体酮片治疗,观察组选择蒙药暖宫七味散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子... 目的:评价宫寒致不孕采用蒙药暖宫七味散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治疗的120例宫寒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安宫黄体酮片治疗,观察组选择蒙药暖宫七味散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PI、RI指数,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以及妊娠率。结果:与对照组比对,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PI、RI指数,中医症候积分以及妊娠率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宫寒不孕采用蒙药暖宫七味散治疗,能够使子宫内膜厚度血流情况得到改善,提高妊娠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暖宫七味散 宫寒不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6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刘秋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0182-0183,共2页
探讨于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为何。方法:临床分组后,命名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治疗方式确定为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命名为观察组患者治疗方式确定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方式。结果:命名为观察组患者组... 探讨于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为何。方法:临床分组后,命名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治疗方式确定为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命名为观察组患者治疗方式确定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方式。结果:命名为观察组患者组间与命名为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手术时间指标,结果提示P值<0.05,组间对比其他指标,确定为住院时间、失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提示命名为观察组优于命名为对照组患者,结果P值<0.05;组间对比术后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率,命名为观察组远远超过命名为对照组患者,结果提示P值<0.05。结论:针对临床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方式,对患者术后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加快术后康复及缓解术后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效果
下载PDF
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董梅芬 靳伟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38例患者于晚上睡前空腹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 mg,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内分泌水平、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目的观察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38例患者于晚上睡前空腹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 mg,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内分泌水平、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观察月经情况,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