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叙事中叙述者与文本的关系浅析
1
作者 曾丽君 《丹东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25-28,共4页
本文从小说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文本中叙述者与作家作品的关系,以及叙事层次的划分。叙述者在文体中不同的角色定位为小说不同的结构方式及风格形成起到了基础作用,而叙述层次的划分,又受制于小说篇幅,也影响了长短篇小说不同的意蕴表... 本文从小说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文本中叙述者与作家作品的关系,以及叙事层次的划分。叙述者在文体中不同的角色定位为小说不同的结构方式及风格形成起到了基础作用,而叙述层次的划分,又受制于小说篇幅,也影响了长短篇小说不同的意蕴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叙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者 小说叙事 文本 叙述层次 短篇小说 意蕴 作家作品 表达方式 文体 结构方式
下载PDF
“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的逻辑生成与叙事特征
2
作者 刘广远 孙淑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166,共9页
“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可以从几个方面被论证和考察,一是关注“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的生成及其历史维度、时间长度、空间广度;二是考察其文献史料的特征、文学表征;三是东北“书写”的独特性。将“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置于中国抗战... “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可以从几个方面被论证和考察,一是关注“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的生成及其历史维度、时间长度、空间广度;二是考察其文献史料的特征、文学表征;三是东北“书写”的独特性。将“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置于中国抗战文学研究乃至于全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研究的大框架中,有助于界定“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的社会性、普遍性和历史性的意义,从而拓宽国难文学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国难文学 报告文学 “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
下载PDF
《长门》、《自悼》考论 被引量:6
3
作者 毕庶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77,共5页
清人顾炎武、何焯认为《长门赋》非司马相如所作,但仅就《长门赋》序文之纰谬而言之。从赋作正文加以考察,亦可发现《长门赋》乃托名司马相如而作。《长门赋》是后世宫怨文学的发端,而《自悼赋》却正是宫怨体的滥觞,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关键词 司马相如 《长门赋》 班婕好 《自悼赋》 宫怨体
下载PDF
俗赋嬗变刍论(上)——从“但见”、“怎见得”说起 被引量:5
4
作者 毕庶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独立的形式存活于民间。然而,似... 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独立的形式存活于民间。然而,似乎自唐开始,俗赋便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形态,从而,变成始自宋元,而成熟于明代,繁盛于长篇章回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之中的俗赋。讲唱文学中俗赋的发现将大大有益于对赋本体及秦杂赋的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见 领起语 俗赋
下载PDF
汉语表达中的焦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登堂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4-36,共3页
焦点是句中新信息的重点,是指语义焦点。焦点依存于语境,对焦点的研究只有在一定语境下才有意义。焦点有语音、词汇、语法、情境和语序五种表现手段。从表现形式上焦点又可分为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它们在句中有各自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语义焦点 汉语 表现手段 分布规律 语法
下载PDF
关于连动句构成条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登堂 洪波 《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2-64,共3页
 连动句在汉语句型系统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连动句的构成条件问题是连动句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语和连动动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充分讨论这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对连动句构成条件进行了重新界定。
关键词 连动句 主语 动词
下载PDF
连动动词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登堂 洪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年第6期91-93,共3页
连动句是汉语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句法结构。动词研究是句型研究的关键,动词的特性决定着句型结构的特点。本文从时间性、空间性和类型学三个角度揭示连动动词的部分特性,同时对连动句的一些相关问题作出解释。
关键词 连动动词 时间性 空间性 类型学
下载PDF
俗赋嬗变刍论(下)——从“但见”、“怎见得”说起 被引量:3
8
作者 毕庶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在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中,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 在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中,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独立的形式存活于民间。然而,似乎自唐开始,俗赋便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形态,从而,变成始自宋元,而成熟于明代,繁盛于长篇章回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之中的俗赋。讲唱文学中俗赋的发现将大大有益于对赋本体及秦杂赋的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见 领起语 俗赋
下载PDF
突出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文化品格——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郑玲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0-41,共2页
文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文化品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的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本文从突出人文精神,加强文本阅读,着重培养文学感受与审美能力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思索和探求现代文学教... 文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文化品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的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本文从突出人文精神,加强文本阅读,着重培养文学感受与审美能力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思索和探求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文化品格 文学本体 审美能力
下载PDF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6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王维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继承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的基础上,将它们高度融合于一体,发展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他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 调动了绘画的艺术手段,将透视、色彩、动静、虚... 王维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继承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的基础上,将它们高度融合于一体,发展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他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 调动了绘画的艺术手段,将透视、色彩、动静、虚实、形神引入诗中,形成自己“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本文力图从画技与画理阐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田园诗 绘画特征
下载PDF
两代人的“残酷物语”——影片《十三棵泡桐》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洪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1,共1页
《十三棵泡桐》获得第19届东京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影片表面上描写现代一群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但深层挖掘不难发现导演也意在透过孩子折射出一个"成人世界"的残酷风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深深地影... 《十三棵泡桐》获得第19届东京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影片表面上描写现代一群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但深层挖掘不难发现导演也意在透过孩子折射出一个"成人世界"的残酷风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深深地影响着影片中的父亲一辈,他们迷茫、焦虑,失去信仰甚至人格,他们的残酷青春还在继续,而眼下这种残酷却又波及了他们的下一代。《十三棵泡桐》诉说的正是两代人的"残酷物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棵泡桐 两代人 焦虑 浮躁
下载PDF
新世纪武侠电影的情欲凸显与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洪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7,共1页
中国传统武侠电影中的情爱表现含蓄、清浅,这是东方人独有的关照世界的方式。而新世纪的武侠片中则有凸显情欲的趋势,这必将疏离、消解甚至葬送中国武侠电影的精神特质,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志士、中国式的侠义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独特的... 中国传统武侠电影中的情爱表现含蓄、清浅,这是东方人独有的关照世界的方式。而新世纪的武侠片中则有凸显情欲的趋势,这必将疏离、消解甚至葬送中国武侠电影的精神特质,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志士、中国式的侠义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独特的东方韵味都将随之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武侠电影 情欲凸显 反思
下载PDF
“迷惘的一代”的心声——浅析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晓雁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描写了一个试图摆脱悲剧命运却惨遭失败的悲剧人物。作品以其浓重的迷惘和悲剧色彩而成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峰。
关键词 海明威 迷惘的一代 《永别了 武器》 小说
下载PDF
新世纪武侠电影与传统武侠电影之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洪义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武侠电影以富有中国特色的武打设计和武打场面,动人的情节,以及鲜明的侠士形象和感人的侠义精神,弘扬传统的武侠文化,并迎合了人们的某种期待心理。20世纪武侠电影从各方面分析,大体表现出一致性。但进入新世纪后,武侠电影的叙事主题、... 武侠电影以富有中国特色的武打设计和武打场面,动人的情节,以及鲜明的侠士形象和感人的侠义精神,弘扬传统的武侠文化,并迎合了人们的某种期待心理。20世纪武侠电影从各方面分析,大体表现出一致性。但进入新世纪后,武侠电影的叙事主题、叙事策略、人物塑造、影像风格、情节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武侠电影 传统武侠电影 特征 比较
下载PDF
中国文学早期的口头传播方式与叙事传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丽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7-79,共3页
“叙事”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中,写作“序事”,虽然不特指文学,但它强调的就是顺序,与当代的叙事学理论的某些内涵不谋而和。从文学的发生和传播角度考察,中国早期文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叙事传统,并且以叙事的技巧,包括完整、生动程度,... “叙事”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中,写作“序事”,虽然不特指文学,但它强调的就是顺序,与当代的叙事学理论的某些内涵不谋而和。从文学的发生和传播角度考察,中国早期文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叙事传统,并且以叙事的技巧,包括完整、生动程度,决定了早期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文学 叙事 传播方式 口头传播
下载PDF
典如潮涌 明心言志——论辛词之用典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洪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27-29,共3页
用典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辛词用典是独树一帜的,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看,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辛词用典是为明心言志。所言之志分三种:建功立业之雄心,退隐闲居之操守,壮志难酬之悲慨。辛词以典明志,也反映出... 用典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辛词用典是独树一帜的,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看,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辛词用典是为明心言志。所言之志分三种:建功立业之雄心,退隐闲居之操守,壮志难酬之悲慨。辛词以典明志,也反映出辛弃疾多元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使词由代言体变为言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词 用典 言志
下载PDF
陆游休妻原因再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洪义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学术界对陆游休掉唐婉的原因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因陆母求孙心切,而唐婉一直未育;二是因唐婉礼节不周,触怒公婆;三是因陆游求官心切,舍弃爱情。但细心研究,此三种说法虽能说出一定道理,却终不可信。陆游休唐婉的真正原因是,才貌俱佳、... 学术界对陆游休掉唐婉的原因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因陆母求孙心切,而唐婉一直未育;二是因唐婉礼节不周,触怒公婆;三是因陆游求官心切,舍弃爱情。但细心研究,此三种说法虽能说出一定道理,却终不可信。陆游休唐婉的真正原因是,才貌俱佳、通晓诗词的唐婉影响了陆游的前程,为追求仕途的公婆所不容,是封建时代结出的苦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休妻 原因
下载PDF
歌词创作中设问运用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晓燕 董仁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7期8-11,共4页
对于歌词里经常运用的设问修辞格,根据问句与答句的接续形式的不同,分为单问单答、单问连答、连问单答、连问连答四种类型,可集中明显地认识设问在歌词创作中的普遍应用和广泛体现。设问在歌词创作上具有兴波助澜,引人思索的语言艺术功... 对于歌词里经常运用的设问修辞格,根据问句与答句的接续形式的不同,分为单问单答、单问连答、连问单答、连问连答四种类型,可集中明显地认识设问在歌词创作中的普遍应用和广泛体现。设问在歌词创作上具有兴波助澜,引人思索的语言艺术功能,用得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诱人思考,使演唱的内容变得更加吸引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词 修辞 设问 语言艺术
下载PDF
骆宾基与抗战文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淑玲 《丹东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骆宾基是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是抗战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紧随时代步伐,深刻地多角度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各色人等的心路历程,为读者提供了别开生面的抗战文学作品和脍炙人口的阅读兴趣。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颇有深度... 骆宾基是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是抗战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紧随时代步伐,深刻地多角度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各色人等的心路历程,为读者提供了别开生面的抗战文学作品和脍炙人口的阅读兴趣。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颇有深度和独具特色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 骆宾基 东北作家群 中国现代文学史 心路历程 创作 作品 抗战时期 时代
下载PDF
浅谈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荐芳 《丹东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11-112,共2页
政府机构改革历经多次,是一个"旧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前几次改革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问题,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是历次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这里我要浅谈一下对"人员分流"的... 政府机构改革历经多次,是一个"旧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前几次改革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问题,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是历次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这里我要浅谈一下对"人员分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机构改革 人员分流 新问题 难点 成效 存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