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80例的中医辨治
1
作者 王景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20-21,共2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比较难治的慢性周围血管器质性病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如治疗不当易造成截肢。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中医治疗
下载PDF
臁疮膏治疗臁疮120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恩良 何连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臁疮 臁疮膏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的中西药治疗对比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荣辉 李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49,共1页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在...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及颅内压的变化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脑缺血 中药疗法
下载PDF
杨吉相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占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661-662,共2页
重点介绍杨吉相教授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经验 ,主要从前列腺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药防治经验 (综合 )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 前列腺炎 中医药治疗 老中医经验 杨吉相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为主治疗雷诺氏病37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景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1-33,共3页
雷诺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是原因不明的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临床报道尚少,治疗亦较为棘手。笔者于1980年以来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外用温经汤薰洗治疗3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雷诺氏病 周围血管病 当归四逆汤
下载PDF
急性腹主动脉末端栓塞围手术期的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勇 谭鸿雁 +1 位作者 吕延伟 张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回顾性分析2年间6例急性腹主动脉末端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示1例治愈;2例死亡,与术前、术中处理不当有关;1例高位截肢为就诊较晚所致;另2例下肢缺血改变或坏死。提示诊治及时与否,围手术期的处理恰当与否,与急性腹主动脉栓塞临床疗... 回顾性分析2年间6例急性腹主动脉末端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示1例治愈;2例死亡,与术前、术中处理不当有关;1例高位截肢为就诊较晚所致;另2例下肢缺血改变或坏死。提示诊治及时与否,围手术期的处理恰当与否,与急性腹主动脉栓塞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腹主动脉
下载PDF
托里消毒散治疗虚证脑疽 发背64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景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0-21,共2页
脑疽、发背是中医外科常见的疮疡重症。笔者从五十年代末期,运用陈实功《外科正宗》所载托里消毒散加减治疗脑疽、发背,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64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托里消毒散 脑疽 发背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83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景春 田钟秀 +2 位作者 姜子臣 王桂英 边永旭 《江苏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17,共2页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深部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多因外伤感染,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血栓。往往由于治疗不当,致下肢肿胀日久不愈。我们自1979~1987年运用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治疗本病83例,收效满意,现...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深部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多因外伤感染,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血栓。往往由于治疗不当,致下肢肿胀日久不愈。我们自1979~1987年运用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治疗本病83例,收效满意,现报导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3例中,住院20例,门诊63例,均进行系统观察。其中女性43例,男性40例,年龄20~30岁27例,31~40岁17例,41~50岁19例,51岁以上20例。诱发原因:产后22例,外伤15例,手术后9例,感染13例,脑外伤手术后1例,心梗卧床2例,股骨颈骨折后1例,原因不明20例。病变部位:左下肢70例,右下肢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髌股静脉 血栓形成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配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9
作者 刘荣辉 李皓 +1 位作者 胡光勇 史艳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 1265-1266,共2页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颅内血肿显微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大黄粉每次1 g,每日3次...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颅内血肿显微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大黄粉每次1 g,每日3次口服或鼻饲;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催醒时间(28.6h)和再出血率(5.0%)与对照组(45.3h、16.1%)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再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活血汤剂 脑出血 高血压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一效膏对糖尿病肢端坏疽创面愈合的影响
10
作者 李大勇 吕延伟 谭鸿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 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效膏对糖尿病肢端坏疽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糖尿病肢端坏疽病人80例,分成一效膏外用组和无菌换药组,观察创面愈合的情况;并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的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讨一效膏对糖尿病肢端坏疽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糖尿病肢端坏疽病人80例,分成一效膏外用组和无菌换药组,观察创面愈合的情况;并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的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一效膏外用组创面愈合率为35%,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无菌换药组(P<0.05),且创面EGF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无菌换药组(P<0.05).结论:一效膏能明显促进创面的愈合,其机理之一是一效膏能明显提高创面EGFR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效膏 糖尿病足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
11
作者 钟鑫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 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行腹部手术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25例病人采用持续性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道外营养,同时结合中医方剂治疗.结果:本组25例全部治愈,...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行腹部手术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25例病人采用持续性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道外营养,同时结合中医方剂治疗.结果:本组25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0~20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术后炎性肠梗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代晓宁 吕延伟 《中国康复》 2006年第6期417-419,共3页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医 下肢
下载PDF
自拟通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例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荻 《中医药学刊》 CAS 2001年第3期250-250,共1页
关键词 通达汤 慢性胆囊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马应龙痔疮栓射频并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6例
14
作者 刘岩 梁伟 《中医药学刊》 CAS 200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运用马应龙痔疮栓联合射频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指出 ,有促进炎性吸收及消散 ,改善局部组织通透性 ,协同治疗作用。治疗 96例 ,其中显效 6 5例 (6 8% ) ,好转 2 7例 (2 8% ) ,无效 4例 (4% ) ,总有效率 96 %。 96例病人治疗后 ,慢性... 运用马应龙痔疮栓联合射频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指出 ,有促进炎性吸收及消散 ,改善局部组织通透性 ,协同治疗作用。治疗 96例 ,其中显效 6 5例 (6 8% ) ,好转 2 7例 (2 8% ) ,无效 4例 (4% ) ,总有效率 96 %。 96例病人治疗后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与 10 0例对照组病人相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但两组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马应龙痔疮栓 射频 热水坐浴 治疗
下载PDF
粘连性肠不全梗阻46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王元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肠不全梗阻 临床观察 腹部外科手术 肠粘连缓解汤 反复发作 上升趋势 治疗方法 加减治疗 急腹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5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吴玉丰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5期 932-933,共2页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起病急骤,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现就我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其中35例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锥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2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年海 张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锥颅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表达在实验性腹主动脉瘤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18
作者 李大勇 车艳 +3 位作者 房修椢 张强 杨镛 吕延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 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不同阶段,动脉壁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经腔内导管灌注制成大鼠AAA模型,分别于3 d、1、2、4周切取腹主动脉,应用... 目的探讨实验性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不同阶段,动脉壁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经腔内导管灌注制成大鼠AAA模型,分别于3 d、1、2、4周切取腹主动脉,应用原位杂交、Western蛋白质印迹、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AA发病不同时期动脉壁中MCP-1基因表达情况及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 MCP-1 mRNA表达于灌注后1周达高峰,阳性率为39.5%±7.5%;CD68、MCP-1蛋白表达均于灌注后2周达高峰,与其他时段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动脉壁中MCP-1基因做为AAA发病过程中的一种早期表达基因,诱导了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壁的黏附、浸润,对AAA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1 动脉壁 腹主动脉瘤 AAA 实验性 灌注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表达 发病过程 CD68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动脉壁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
19
作者 李大勇 车艳 +2 位作者 杨镛 张强 吕延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 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在发病不同时期动脉壁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增殖与凋亡的改变. 方法建立大鼠AAA模型,分别于术后3 d、1、2、3、4周切取腹主动脉,应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TUNEL)和免...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在发病不同时期动脉壁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增殖与凋亡的改变. 方法建立大鼠AAA模型,分别于术后3 d、1、2、3、4周切取腹主动脉,应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腹主动脉壁中SMC凋亡和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的表达. 结果 TUNEL及PCNA表达高峰时段分别为术后2~3周和1周;术后3 d至1周凋亡细胞少于PCNA阳性SMC,2~4周多于PCNA阳性SMC且SMC数量明显减少;bcl-2与bax蛋白表达分别于术后1、3周达到峰值(P<0.01). 结论动脉壁SMC增殖和凋亡的失衡与AAA发病密切相关;bcl-2与bax基因参与了对AAA动脉壁中SMC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动脉壁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发病中低氧诱导因子-1α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20
作者 李大勇 杨镛 +3 位作者 张强 车艳 吕延伟 亓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 395-396,共2页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AA)发病不同时期动脉壁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及与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凋亡的关系.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制成AAA模型,分别于术后1、3、7、14、21 d切取腹主动脉,应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TUNEL)检测SMC中...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AA)发病不同时期动脉壁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及与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凋亡的关系.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制成AAA模型,分别于术后1、3、7、14、21 d切取腹主动脉,应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TUNEL)检测SMC中的凋亡信号,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及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HIF-1α的表达于术后3 d达表达高峰,为(18.4±3.5)%;术后7 d左右是TUNEL染色及p53蛋白表达的高峰时段,分别为(19.8±3.8)%、(17.6±3.3)%;bcl-2蛋白在术后1 d时表达较强烈,为(14.1±2.9)%.结论 HIF-1α参与了腹主动脉缺血缺氧状态下的继发损害过程,并可通过调节动脉壁中p53、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促进SMC的凋亡,是AAA发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