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鼻槁33例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梁祥男 马仲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鼻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鼻槁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老中医经验方中药汤剂口服、外用香油滴鼻...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鼻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鼻槁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老中医经验方中药汤剂口服、外用香油滴鼻、生理性海盐水喷鼻,对照组予口服西药、外用香油滴鼻、生理性海盐水喷鼻,治疗3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3%(P<0.05)。结论:采用老中医经验方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鼻槁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围绝经期 绝经后 鼻槁
下载PDF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邦江 张洪春 +23 位作者 张忠德 黄烨 刘力 朱亮 周爽 陈晓蓉 吴建浓 刘良徛 齐文升 姚卫海 叶勇 梁群 李旭成 李桂伟 孔立 任毅 曹德胜 尹琴 伍宏泽 刘婉嫣 陈海明 马骏麒 刘祖发 李芹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自2023年春季以来,流行性感冒发病在我国各地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于中医“疫病”“时行感冒”范畴,中医药在减轻、消除流感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显著,为有效防治当前春季流感,提高中医药治疗流感的诊疗水平,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 自2023年春季以来,流行性感冒发病在我国各地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于中医“疫病”“时行感冒”范畴,中医药在减轻、消除流感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显著,为有效防治当前春季流感,提高中医药治疗流感的诊疗水平,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和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中西医结合急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研究所等学术组织与机构组织全国中医一线防治专家在就流感发病特点、证候规律及治疗原则等开展调研与讨论,进而形成本《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以期对当前春季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起到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中医药 专家共识 春季 防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近况 被引量:5
3
作者 许梦洋 王翠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1期1971-1974,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作者通过参考近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肾虚为主,标实多为痰湿、气滞、血瘀,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作者通过参考近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肾虚为主,标实多为痰湿、气滞、血瘀,治疗多采用辨证论治、中药周期疗法,配合针刺、穴位埋线、中药保留灌肠等治疗方法,同时教育患者节饮食、畅情志、适运动,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药周期治疗 针药相合 中药保留灌肠
下载PDF
中医对肺痿及与肺纤维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吕晓东 庞立健 +1 位作者 周健 于国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0,共2页
全面叙述了几千年祖国医学对肺痿的详述的论述,并指出了肺纤维化与中医“肺痿”的共同点,即肺纤维化应归属于中医的“肺痿”。
关键词 肺痿 肺纤维化 探讨
下载PDF
中医之脾在糖尿病中的发病机制浅探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燕 王镁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2期6-7,共2页
早在《内经》就有从脾的角度阐述消渴的论述,《难经》也将胰腺作为脾的一部分进行解剖结构的论述。现代医家熊曼琪、潘善余、刘振杰、冯明清等也在这一理论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糖作为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亦由饮食水... 早在《内经》就有从脾的角度阐述消渴的论述,《难经》也将胰腺作为脾的一部分进行解剖结构的论述。现代医家熊曼琪、潘善余、刘振杰、冯明清等也在这一理论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糖作为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亦由饮食水谷转化而来,所以水谷精微应该包括糖。我们可以间接地将"糖代谢紊乱"理解为"对水谷精微运化异常"。这样在对糖尿病进行中医论治"脾"便成为了不可脱离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病机
下载PDF
中风中医康复治疗临床实践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雪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中风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 目的:探讨中风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中医康复治疗,能够真正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康复治疗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基于“木郁土壅,痰瘀互结”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铁死亡的相关性
7
作者 张曼 王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7期8-10,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内皮,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的一种慢性炎症性改变。铁沉积与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为其特征表现,其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肝体失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内皮,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的一种慢性炎症性改变。铁沉积与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为其特征表现,其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肝体失养,疏泄不及,痰湿内生,日久生瘀,痰瘀互结,阻于脉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木郁土壅,痰瘀互结”的病机与铁死亡病理机制相关性,旨在为中医药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木郁土壅
原文传递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
8
作者 郭婷 张威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后遗症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患者在学习、记忆、语言、视觉空间以及执行等方面的能力均受到了损伤。基于“络病理论”,运用中医药治疗PSCI优势显著,为PSCI诊疗提供了新思路。中医学认为PSCI发病...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后遗症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患者在学习、记忆、语言、视觉空间以及执行等方面的能力均受到了损伤。基于“络病理论”,运用中医药治疗PSCI优势显著,为PSCI诊疗提供了新思路。中医学认为PSCI发病基础为髓海空虚,与肾精不足、血脉瘀阻、脾虚痰困等有关,基于络病理论视角探讨PSCI的病因病机与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卒中后认知障碍 中医治疗
原文传递
中医“形神”理论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指导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程思谟 高宏 殷东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22-124,共3页
中医"形神"理论指导肿瘤的中、西医综合诊治时,把肿瘤变化及其对身体结构的损伤(形)和合并症及症状(神,包括身体症状和精神症状)的相互影响关系,放在肿瘤的早、中、晚三个不同阶段中分别加以考虑,早期在治形为主、肿瘤根除基... 中医"形神"理论指导肿瘤的中、西医综合诊治时,把肿瘤变化及其对身体结构的损伤(形)和合并症及症状(神,包括身体症状和精神症状)的相互影响关系,放在肿瘤的早、中、晚三个不同阶段中分别加以考虑,早期在治形为主、肿瘤根除基础上,治神以达到形神绝对统一;晚期不治或少治形,而以治神为中心达到形神相对统一;中期在治形以求肿瘤缩小或稳定基础上,全力治神。治神贯穿疾病始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因此,"形神"理论对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理论 肿瘤 形神统一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琇莹 金晔华 +19 位作者 姜婷 范晓蕾 沈杰 钱奕 章渊源 古英 胡春蓉 苏晓 薛鸾 方勇飞 苏励 高明利 薛愉 彭江云 魏强华 刘红霞 黄清春 汪荣盛 朱琦 何东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22-128,共7页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证候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20年1月全国10家医院2 650例R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 650例RA患者肝肾阴虚证最多(1 280例,48.3%);平均发病年龄(51.3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证候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20年1月全国10家医院2 650例R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 650例RA患者肝肾阴虚证最多(1 280例,48.3%);平均发病年龄(51.33±14.20)岁,男女比例1∶4.4;有风湿病相关家族史者135例(5.1%),肝肾阴虚证(81例,6.3%)与湿热痹阻证(18例,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RA患者多于春季发病,不同证型RA患者发病季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病程72(28,145)月,其中湿热痹阻证病程在各证型中最短,与肝肾阴虚证及痰瘀互结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RA患者中位晨僵时间30(2,60)min,寒湿阻络证晨僵时间30(10,60)min,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中位红细胞沉降率(ESR)28.0 mm/h,湿热痹阻证ESR最高。类风湿因子(RF)有效数据811例,其中RF阳性患者680例(83.8%),气血亏虚证患者RF阳性率最高(32例,88.9%)。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有效数据699例,抗CCP抗体阳性患者574例(82.1%),湿热痹阻证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最高(118例,83.1%)。各证型RF和抗CC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DAS28-ESR)评分4.10(3.17,5.08)分,DAS28-ESR达标(DAS28-ESR评分≤3.2分)685例(25.8%)。结论 目前RA患者大多为中年起病,女性比例较高,多数RA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以中高疾病活动度为主,肝肾阴虚证最常见,寒湿阻络证晨僵时间最长,不同证型间抗CCP抗体、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真实世界研究 中医证候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浅谈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护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艳玲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中医护理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治疗颈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雪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S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颈眩汤(川楝子10g,白芍20g,生龙牡各20g,勾藤、元胡、牛膝各10g,菊花15g,白芷12g,云苓15g,泽泻10g,葛根15g,生甘...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颈眩汤(川楝子10g,白芍20g,生龙牡各20g,勾藤、元胡、牛膝各10g,菊花15g,白芷12g,云苓15g,泽泻10g,葛根15g,生甘草6g);1剂/d,水煎300mL,早晚温服。护理组60例①基础护理;②热敷护理;③牵引护理;④导引。连续治疗护理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护理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护理组痊愈4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00%,痊愈率70.0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00%,痊愈率50.00%。护理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颈眩汤 基础护理 热敷护理 牵引护理 导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雪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1S期84-85,共2页
外感发热主要指因外界温热疫毒之气或六淫之邪侵入机体,造成的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等症状,通常伴随不同的临床表现,在小儿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病程短、起病急及传变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分析贴敷、洗浴、涂膜、滴鼻、推拿及雾化吸入等... 外感发热主要指因外界温热疫毒之气或六淫之邪侵入机体,造成的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等症状,通常伴随不同的临床表现,在小儿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病程短、起病急及传变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分析贴敷、洗浴、涂膜、滴鼻、推拿及雾化吸入等中医方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疗效,旨在为小儿外感发热中医护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感发热 中医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糖尿病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欣 杨闯 吴文胜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高频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治疗糖...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高频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药处方,将其结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分析。其次,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对高频药物获取化合物对应的靶点,与GeneCards、OMIM、pharmGKB、TTD数据库中检索糖尿病性心脏病相关靶点相互映射并取其交集,通过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关键通路”可视化网络分析。通过R语言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最后,用SYBYL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401篇文献,纳入198首处方,包含183味中药,使用频次最高依次为丹参(121次)、麦冬(92次)、五味子(77次)、黄芪(76次),关联规则得到支持的较高的组合22个。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丹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的99个活性成分,筛选出10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能够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其中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结合能力最强。结论:本研究经数据分析得出,在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多选用药性偏温、平、寒;药味偏甘、苦、辛;归肝、脾、肺、心经的药物,可着重参考麦冬-赤芍、五味子;麦冬-太子参、五味子的配伍。核心中药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是应用槲皮素、豆甾醇、山柰酚、木樨草素、尿苷等活性成分,以TP53、MYC原癌基因(MYC Proto-Oncogene,MY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等为关键靶点发挥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脏病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关联规则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分期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
15
作者 李弋 刘芳 白晓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儿童腺样体肥大,多由于感受外邪及肺脾不足所致,“痰瘀互结”是核心。小儿生理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复感受外邪,或乳食不节,停滞中焦,导致肺脏和脾脏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失常,停滞转化成痰;痰阻气机,气机郁滞,则血液运行不畅,留滞而... 儿童腺样体肥大,多由于感受外邪及肺脾不足所致,“痰瘀互结”是核心。小儿生理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复感受外邪,或乳食不节,停滞中焦,导致肺脏和脾脏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失常,停滞转化成痰;痰阻气机,气机郁滞,则血液运行不畅,留滞而成瘀血,痰瘀互结在鼻咽部逐渐积累而发病。临床以鼻塞、张口呼吸、睡时打鼾为主要症状,治疗时分期论治,初期以疏散外邪、调畅气机、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补脾益气、扶正固本,佐以化痰消瘀为主。总结刘芳教授治疗腺样体肥大临证经验,附病案一则,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儿童腺样体肥大 痰瘀互结 化痰消腺汤 分期论治
原文传递
基于双向孟德尔随机化探究15种微量营养素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因果关系
16
作者 魏晨浩 张秀英 +2 位作者 张诗瑶 张来 李兆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0期8-16,共9页
目的采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究15种微量营养素与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大规模的基因关联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 Med数据库,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中提取暴露和结局数据,其中包括钙、硒、锌等15种微量... 目的采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究15种微量营养素与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大规模的基因关联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 Med数据库,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中提取暴露和结局数据,其中包括钙、硒、锌等15种微量营养素及所有流感、细菌性肺炎等10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在15种微量营养素与10种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依次交替作为暴露因素与结局因素进行双向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利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和简单模式法对结果进行补充检验分析,随后利用异质性检验、多效性检验、留一法来验证所得数据的可靠性。结果正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IVW固定效应模型预测硒与细菌性肺炎(OR=1.0577,95%CI:1.0033~1.1150,P=0.0374)、维生素B9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OR=1.1781,95%CI:1.0326~1.3441,P=0.0148)及与所有流感(OR=1.5254,95%CI:1.0410~2.2352,P=0.0303)、维生素B12与病毒性肺炎(OR=0.3568,95%CI:0.1645~0.7739,P=0.0091)及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OR=0.8774,95%CI:0.7739~0.9947,P=0.0410)、维生素A_(1)与病毒性肺炎(OR=0.3144,95%CI:0.1236~0.7998,P=0.0151)之间均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在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IVW分析显示,病毒性肺炎与维生素E(OR=0.9877,95%CI:0.9780~0.9976,P=0.014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E(OR=0.9641,95%CI:0.9310~0.9985,P=0.0410)、肺炎链球菌肺炎与维生素A_(1)(OR=1.0095,95%CI:1.0004~1.0187,P=0.0400)、所有流感与维生素B12(OR=0.9739,95%CI:0.9523~0.9961,P=0.0213)之间均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哮喘相关性肺炎与锌(OR=0.7962,95%CI:0.6815~0.9301,P=0.0040)存在强相关。异质性检验、多效性分析、留一法结果显示,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E之间存在水平多效性外,其余因果关系均稳健。结论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显示,在15种微量营养素中硒、锌、维生素A_(1)、维生素B9、维生素B12、维生素E水平与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其中哮喘相关性肺炎与锌之间存在强相关,其余均为潜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营养素 呼吸道感染疾病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下载PDF
艾灸循经筋阿是穴对膝骨关节炎RANKL和OPG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董宝强 张书剑 +2 位作者 李春日 韩煜 陈以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疗效以及对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及破骨细胞分化抑制因子(OPG)调控机制的表达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经穴组、阿是穴组以及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组,共90例患者,连续治疗...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疗效以及对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及破骨细胞分化抑制因子(OPG)调控机制的表达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经穴组、阿是穴组以及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组,共90例患者,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疼痛VAS评分比较,抽取膝关节滑液分离细胞,检测RANKL及OPG表达变化,观察比较各疗法的镇痛疗效和对RANKL及OPG调控机制。结果:三组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经穴组与阿是穴组治疗后RANKL及OPG显著降低,循经筋阿是穴组具有更强的抑制RANKL及OPG表达的作用,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对膝骨关节炎止痛效果良好,在抑制RANKL及OPG介导的炎症反应方面,经穴灸法与阿是穴灸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循经筋阿是穴灸法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 破骨细胞分化抑制因子(OPG) VAS评分 Western BLOT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董德刚 郭恩绵 +2 位作者 张瑶 鲁艳明 张淑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选用Transwell侵袭系统,观察白藜芦醇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用明胶酶谱法、RT-PCR和Western blot法了解白藜芦醇对宫颈癌细胞MMP-2、MMP-9、TIMP-1、TIMP-2的活性...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选用Transwell侵袭系统,观察白藜芦醇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用明胶酶谱法、RT-PCR和Western blot法了解白藜芦醇对宫颈癌细胞MMP-2、MMP-9、TIMP-1、TIMP-2的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1、0.5mmol/L两组平均穿过的细胞数分别为9.20±1.924,10.20±2.049与空白对照组(39.80±2.387)相比,明显减少,P<0.05。同时,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宫颈癌细胞MMP-2、MMP-9的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上调TIMP-1、TIMP-2的活性(F=636.354,P<0.05,F=87.516,P<0.05)、mRNA(F=9.000,P<0.05,F=10.288,P<0.05)及蛋白表达水平(F=39.329,P<0.05,F=12.148,P<0.05),并使得MMP-2/TIMP-2、MMP-9/TIMP-1减小,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宫颈癌侵袭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宫颈癌细胞运动能力、抑制MMP-2、MMP-9的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IMP-1、TIMP-2的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使得MMP-2/TIMP-2、MMP-9/TIMP-1减小,MMP-2/TIMP-2、MMP-9/TIMP-1的平衡能力相应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白藜芦醇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基于“冬病夏治”论穴位贴敷结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列 马铁明 +2 位作者 于本性 马帅 沈红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23-262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穴位贴敷法、小儿推拿法及两者结合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差异,为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9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小儿推拿组、两者结合组,每组30例。穴位贴敷组选用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目的:观察、比较穴位贴敷法、小儿推拿法及两者结合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差异,为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9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小儿推拿组、两者结合组,每组30例。穴位贴敷组选用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伏九贴膏"在每年的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每10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小儿推拿组通过选取肺经、肝经、内八卦、膻中等进行穴位按摩,每天1次,连续10 d为1个疗程,两者结合组采用"伏九贴膏"与小儿推拿的结合方法,操作次数与疗程和另两组相同。通过回访观测证候量表分数的变化,从而比较单纯及结合疗法的不同疗效。结果:穴位贴敷组、小儿推拿组和两者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6.7%和93.3%,治疗后3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小儿推拿疗法及两者结合法对小儿慢性咳嗽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两者结合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有效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小儿推拿 慢性咳嗽
原文传递
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董宝强 张书剑 韩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39-1840,共2页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传统经穴组和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组,共76例患者,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AS评分和WOMAC生活评价。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生活评价...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传统经穴组和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组,共76例患者,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AS评分和WOMAC生活评价。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生活评价差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循经筋阿是穴组的临床疗效更佳,尤其对膝关节屈伸功能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艾灸对膝骨关节炎止痛效果良好,且循经筋阿是穴灸法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艾灸 传统经穴 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 VAS评分 WOMA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