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藏族青少年体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温有锋 叶丽平 +1 位作者 席焕久 任甫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72,共9页
为了探讨藏族青少年体型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本文应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2530名藏族青少年体型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藏族青少年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2.40—3.29—3.72),女性为中间型(3.65—2.87—3.32);男性的体型以外胚... 为了探讨藏族青少年体型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本文应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2530名藏族青少年体型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藏族青少年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2.40—3.29—3.72),女性为中间型(3.65—2.87—3.32);男性的体型以外胚层系体型为主(58.52%),女性体型以内胚层系(32.62%)和外胚层系为主(35.40%);随着年龄的增长,藏族青少年的体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男性由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经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又发展回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女性由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经历均衡的外胚层型发展为均衡的内胚层型。因此,本文认为,藏族男性青少年身体的线性程度高、外形上比较瘦削、肌肉较发达;藏族女性青少年较男性身体的脂肪含量多、线性程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 藏族 青少年 Heath—Carter体型法
下载PDF
成骨诱导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植骨材料对兔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德宇 刘建生 +3 位作者 杨依勇 秦书俭 包翠芬 姚素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1-444,476,共5页
目的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与β-磷酸三钙(TCP)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B-MSCs;取传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绘制细... 目的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与β-磷酸三钙(TCP)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B-MSCs;取传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OCN)和钙离子的含量;成骨诱导后UCB-MSCs与β-TCP复合培养后形成人工植骨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在β-TCP表面的生长状况;按人工植骨材料的形状制作兔颅骨全层缺损模型,术后4周行颅骨X线摄片,分析人工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采用Percoll(1.073 g/m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得到的UCB-MSCs大小较为均匀、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成骨诱导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无明显变化;UCB-MSCs内AKP、培养基中的OCN含量和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成骨诱导的细胞在β-TCP表面生长良好,在细胞周围有白色的钙盐沉积。人工植骨材料植入骨缺损4周后,发现复合材料与颅骨缺损中间大部分被高密度影所充填。结论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呈现成骨细胞特性,在β-TCP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与β-TCP构成人工植骨材料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诱导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Β-磷酸三钙 人工植骨材料 骨缺损修复
下载PDF
西藏藏族起源初探——来自掌指纹的线索 被引量:7
3
作者 温有锋 叶丽平 +1 位作者 胡荣 席焕久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捺印1183名藏族青少年的掌指纹,分析掌指纹参数,然后与其他56个群体的掌指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进而从肤纹学角度探讨藏族的起源。发现藏族指纹以斗型纹为主(52.89%),其次为箕型纹(42.95%),弓形纹出现频...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捺印1183名藏族青少年的掌指纹,分析掌指纹参数,然后与其他56个群体的掌指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进而从肤纹学角度探讨藏族的起源。发现藏族指纹以斗型纹为主(52.89%),其次为箕型纹(42.95%),弓形纹出现频率最低(4.16%);总指嵴线计数为139.01(其中男性为144.75,女性为133.87);atd角在男性为42.95°,女性为43.28°。掌指纹参数聚类分析显示: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后裔(门巴族、普米族、羌族等)等我国北方人群聚在一起。因而从肤纹学角度推断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起源 掌纹 指纹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减轻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 被引量:10
4
作者 邹金发 刘晓光 +1 位作者 齐凤杰 叶丽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两种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给药组用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灌胃。采用羟胺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各组肝脏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两种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给药组用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灌胃。采用羟胺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各组肝脏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成功复制小鼠CCl4和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SOD活性由对照组(874±41)U/mgprot分别降至两模型组的(265±25)、(225±19)U/mgprot(P<0.05),葡萄籽原花青素组最高可分别升至(628±36)、(469±16)U/mgprot(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ALT、AST含量也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MDA、ALT、AST含量(P<0.01),同时可明显减轻肝脏组织变性及坏死程度。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减轻小鼠CCl4肝损伤和酒精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ALT AST SOD MDA
下载PDF
绿原酸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姚素艳 李全胜 郑德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对体外培养状态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无菌状态下复苏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取传4代的细胞,向培养基内加入CHA,使其终浓度达到0、25、50、100、200、500μmol/L,应用CCK-8体... 目的探讨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对体外培养状态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无菌状态下复苏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取传4代的细胞,向培养基内加入CHA,使其终浓度达到0、25、50、100、200、500μmol/L,应用CCK-8体外抑制实验进行筛选CHA的最佳抑癌浓度。选择CHA最佳抑癌浓度,作用于CNE-1细胞系。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中端粒酶活性、抑癌基因p27和p16的表达、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的表达。结果经CCK-8体外抑制实验进行筛选CHA的最佳抑癌浓度为100μmol/L。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CHA,维持10d,CNE-1细胞株中其端粒酶活性为1.621,远低于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和未处理的CNE-1细胞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CHA处理CNE-1细胞株10d后,抑癌基因p27和p16均有少量的表达,而在阳性对照组(HT1080细胞)和未处理的CNE-1细胞几乎没有表达。应用CHA处理CNE-1细胞株10d后,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量与阳性对照组(HT1080细胞)和未处理的CNE-1细胞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应用100μmol/L CHA 10d,可以降低CNE-1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增加抑癌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CHA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作用是通过活化抑癌基因和抑制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鼻咽癌 抑癌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 端粒酶 P27 P16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姚素艳 杨依勇 +1 位作者 秦书俭 郑德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5067-5070,共4页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脂肪组织中也存在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组织可以从美容吸脂中获得,来源丰富,取材方便,蕴藏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离心...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脂肪组织中也存在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组织可以从美容吸脂中获得,来源丰富,取材方便,蕴藏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离心的方法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行贴壁培养。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结果与结论:采用消化、离心分离获得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呈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接后第5天细胞进入指数增生期,至第9天后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超过90%细胞为CD29、CD45和CD105阳性。提示体外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仪 免疫细胞化学 分离培养 鉴定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及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邹金发 吴秀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39-4240,共2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及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10 ml/kg原花青素每24 h灌胃给药1次,连用1 w,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末次给药后1 h建立大鼠脑缺...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及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10 ml/kg原花青素每24 h灌胃给药1次,连用1 w,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末次给药后1 h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两组大鼠炎症和自由基产生水平。结果对照组炎症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髓过氧化物酶(0.42±0.09)U/g vs(0.32±0.02)U/g,C反应蛋白(306.72±26.37)mg/L vs(172.34±11.23)mg/L,P<0.05〕;对照组自由基水平产生也显著高于观察组〔丙二醛(6.93±1.23)nmol/mg vs(5.82±0.97)nmol/mg〕,超氧化物歧化酶(224.76±19.82)U/mg vs(272.38±20.23)U/mg,P<0.05〕。结论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自由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自由基 髄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小鼠胚胎肾细胞凋亡与胀亡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潮 邵姝元 +1 位作者 刘玉玲 郭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肾发育中细胞凋亡与胀亡的超微结构。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胚龄大鼠肾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作为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胀亡出现在发育的。肾中,但与凋亡相比出现的频率不高。凋亡与胀亡的不同仅在于细胞质的...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肾发育中细胞凋亡与胀亡的超微结构。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胚龄大鼠肾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作为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胀亡出现在发育的。肾中,但与凋亡相比出现的频率不高。凋亡与胀亡的不同仅在于细胞质的表现。结论:在肾发育中细胞凋亡仍然为主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胀亡只处于辅助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胀亡 肾发育 电镜 小鼠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对人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佳 宋慧娟 +2 位作者 李丹 刘婷婷 叶丽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74-378,392,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对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pc DNA3.1(+)-Grp78重组质粒转染舌癌细胞系Tca-8113筛选得到稳定表达Grp78的克隆(78C6),再应用si RNAGrp78转染...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对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pc DNA3.1(+)-Grp78重组质粒转染舌癌细胞系Tca-8113筛选得到稳定表达Grp78的克隆(78C6),再应用si RNAGrp78转染78C6敲除Grp78表达,应用Transwell实验分析其侵袭能力,免疫荧光和细胞伸展实验检测细胞骨架排列和细胞伸展情况,GST-pulldown技术对Rac1和Rho A活性进行分析,Western blot检测Rac1、Rho A、MMP-9和MMP-2的表达。结果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特异性上调Grp78表达明显促进舌癌细胞的侵袭,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以被si RNA-Grp78转染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Grp78高表达可以促进舌癌细胞Tca-8113的伸展和极性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骨架染色结果表明特异性上调Grp78后,细胞骨架微丝主要分布于细胞边缘,而这种作用可以被si RNA-Grp78转染抑制,导致细胞皮质部位出现明显的应力纤维。GST-pulldown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rp78高表达使Rac1的活性水平增高,Rho A活性降低,而si RNA-Grp78转染的细胞中Rac1活性降低,Rho A活性升高。Western blot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ca-8113/Grp78细胞中MMP-2和MMP-9表达增高(P<0.05),si RNA-Grp78转染的细胞中MMP-2和MMP-9表达降低(P<0.05),而Rho A和Rac1的表达前后无变化。结论 Grp78通过激活Rac1抑制Rho A活性及上调MMP-2和MMP-9表达来促进舌癌Tca-8113细胞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糖调节蛋白78 TCA-8113 侵袭
下载PDF
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姝元 张敬坤 +1 位作者 张莉 郭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31-1833,共3页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小鼠海马发育中Bcl-2和Bax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Bcl-2免疫组化结果:胚龄(embryonic day,E)16 d CA1区有少量阳性细胞。E18 d,海马各区均可见阳...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小鼠海马发育中Bcl-2和Bax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Bcl-2免疫组化结果:胚龄(embryonic day,E)16 d CA1区有少量阳性细胞。E18 d,海马各区均可见阳性细胞,以锥体层居多。生后(postnatal day,P)1~21 d,海马各区阳性细胞先密集后稀疏,以P7 d最密集,CA3区最密集。P28 d后趋于稳定。锥体细胞层Bcl-2阳性表达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值先增加后减小,P7 d为最大值(P<0.01),P28 d后趋于稳定(P>0.05)。Bax表达结果与Bcl-2结果相似。Bcl-2/Bax比值E18 d~P1 d逐渐降低(P<0.01),之后趋于稳定(P>0.05)。结论 Bcl-2和Bax在胚胎期和生后早期小鼠海马有高表达,其凋亡高峰是生后1 d。成年及老年后保持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BCL-2 BAX 小鼠
原文传递
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金发 叶丽平 刘晓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28-3729,共2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120 mg/kg的PC。分析两组再灌注后血...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120 mg/kg的PC。分析两组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含量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PC处理观察组血清NO浓度升高,心肌SOD活性回升,MDA、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大鼠的心肌梗死范围(19.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4±4.9)%(P<0.05)。结论 PC对于大鼠血流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 心肌缺血 再灌注 活性因子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肝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翠芬 邵姝元 +2 位作者 刘玉玲 邵佑之 郭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5-640,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其肝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被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组(IAKI)和双肾切除组(BNx),每组10只。成功制造IAKI模型后24 h经颈总动脉取血进行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测;采用光学显微...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其肝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被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组(IAKI)和双肾切除组(BNx),每组10只。成功制造IAKI模型后24 h经颈总动脉取血进行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测;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肝脏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IAKI大鼠肝脏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的动物发生了急性肝损伤,肝功能受损。肝脏出现了大小不等坏死病灶。肝细胞损伤的形态学分类包括苍白样坏死、空泡样坏死,固缩性死亡以及细胞凋亡,其中细胞坏死多见。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AKI诱导的肝细胞受损过程中PARP-1和Caspase-3被激活。结论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可引起肝细胞坏死和凋亡,但以细胞坏死为主。PARP-1介导细胞死亡、Caspase依赖细胞死亡均参与了IAKI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 肝细胞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凋亡相关蛋白在小鼠海马发育和老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姝元 李潮 +1 位作者 张敬坤 张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8,62,共4页
探讨Bcl-2和Bax在C57/BL6小鼠海马发育和老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取胚龄(E)18、20d和生后(P)1、3、5、7、14、21、28d以及2、3、6、15、18个月(M)的CA7/BL6小鼠海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cl-2... 探讨Bcl-2和Bax在C57/BL6小鼠海马发育和老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取胚龄(E)18、20d和生后(P)1、3、5、7、14、21、28d以及2、3、6、15、18个月(M)的CA7/BL6小鼠海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E18d~P7d,海马CA区及齿状回Bcl-2和Bax阳性细胞逐渐密集。P14-P21d,CA区两种阳性细胞稀疏;齿状回Bcl-2阳性细胞逐渐稀疏,Bax阳性细胞P14d密集,P21d稀疏。P28d后均趋于稳定。图像分析显示,E18d-P21d,除12)(3区Bcl-2的平均光密度值无差异外,BcP2和Pax均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Bcl-2和Bax表达E18d~P7d逐渐增多,P14~P21d减少;P28d后趋于稳定。Bcl-2/Bax在P1d降低,P3d~P5d增高,P7d~P21d降低,P28d后趋于稳定。结论: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早期表达较多,成年及老年期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它们可能参与了海马的塑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海马 BCL-2 BAX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脂肪因子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金发 齐凤杰 +1 位作者 董新茜 刘晓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85-2087,共3页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瘦素(Leptin)、抵抗素、脂联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高脂血症模型组(H组)、原花青素高剂量组(HD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LD组),各10例。除...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瘦素(Leptin)、抵抗素、脂联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高脂血症模型组(H组)、原花青素高剂量组(HD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LD组),各10例。除对照组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6 w后检测大鼠血脂,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及TNF-α、IL-6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和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原花青素干预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和TNF-α、IL-6含量降低(P<0.01或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1)。结论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和TNF-α、IL-6在高脂血症的病理和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原花青素通过增加脂联素,降低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TNF-α和IL-6含量,控制炎症反应,对高脂饮食所致高脂血症相关性胰岛素抵抗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高脂血症 瘦素 抵抗素 脂联素 肿瘤坏死因子 IL-6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中β-抑制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普帅 高静 +1 位作者 李文慧 席焕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9-784,共6页
目的检测神经胶质瘤中β-抑制蛋白1(ARRB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胶质瘤细胞系中ARRB1的表达水平;通过肿瘤微阵列数据库(Oncomine)及Project Betastasis平台分析ARRB1 mRNA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情... 目的检测神经胶质瘤中β-抑制蛋白1(ARRB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胶质瘤细胞系中ARRB1的表达水平;通过肿瘤微阵列数据库(Oncomine)及Project Betastasis平台分析ARRB1 mRNA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及瘤旁脑组织中ARRB1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 Meier分析ARRB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人脑组织和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相比,神经胶质瘤细胞系中ARRB1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Oncomine数据库结果显示,多个神经胶质瘤基因芯片中ARRB1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ARRB1在恶性程度较高的胶质母细胞瘤中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瘤旁脑组织相比神经胶质瘤中ARRB1表达降低,而且Ⅲ-Ⅳ期较Ⅰ-Ⅱ期神经胶质瘤降低更加明显。此外,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RRB1的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神经胶质瘤ARRB1水平下调,可作为反映神经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的指标;另外,ARRB1可作为判断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β-抑制蛋白1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老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皮质中γ-氨基丁酸A受体β亚基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素艳 刘建生 +1 位作者 金涛 郑德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526-552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帕金森病(PD)状态下皮质中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各个β亚基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分离6-羟基多巴(6-OHDA)制作成功的PD动物模型的皮质,应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皮质中GABA的含量,应用qRT-PCR的方法检测GABA A受体中β1、β... 目的探讨在帕金森病(PD)状态下皮质中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各个β亚基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分离6-羟基多巴(6-OHDA)制作成功的PD动物模型的皮质,应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皮质中GABA的含量,应用qRT-PCR的方法检测GABA A受体中β1、β2、β3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GABA A受体中β1、β2、β3亚基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PD模型大鼠注射侧的皮质中GABA的浓度较对照侧及正常对照的双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皮质中,β1、β2、β3亚基的mRNA表达均有所降低,β2和β3亚基降低更明显(P<0.01);各个亚基的蛋白水平的变化趋势与mRNA的变化一致。结论 GABA A受体的β1、β2、β3亚基在皮质中均有表达,且与GABA在PD动物脑组织中含量相适应,β1、β2、β3亚基均有受体下调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Γ-氨基丁酸 受体 Β亚基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Skp2和p27^(Ki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艳凌 孙黎光 +2 位作者 叶丽平 肖建英 张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肝癌Bel-7402细胞Skp2、p27Kip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Wortmannin组,MTT法分析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肝癌Bel-7402细胞Skp2、p27Kip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Wortmannin组,MTT法分析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Skp2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Skp2、p27Kip蛋白的表达。结果:bFGF组细胞增殖比显著增加;bFGF可诱导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且上调Sk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27Kip蛋白表达;PI3K的抑制剂Wortmannin可部分抑制bFGF的上述作用。结论:bFGF可能通过激活PI3K/PKB途径调节Skp2、p27Kip表达,促进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BEL-7402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
下载PDF
缓激肽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红良 张慧云 何韶衡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4年第4期306-311,共6页
作为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终末效应物质之一,缓激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扩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非血管平滑肌收缩等。近年来围绕缓激肽在过敏性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从激肽... 作为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终末效应物质之一,缓激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扩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非血管平滑肌收缩等。近年来围绕缓激肽在过敏性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缓激肽受体及受体后信号转导,缓激肽与过敏性疾病、血管性水肿的关系及以缓激肽为靶点的抗过敏药物研发等方面综述了缓激肽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血管性水肿
下载PDF
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经典凋亡和坏死性凋亡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姝元 刘玉玲 +1 位作者 郭敏 李晓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观察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胚龄12、14、16、18 d胎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结果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有经典... 目的观察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胚龄12、14、16、18 d胎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结果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有经典凋亡、坏死性凋亡和副凋亡3种方式。随着小鼠胚龄增加,凋亡指数逐渐升高,在胚龄18 d达到高峰[(29.45±3.34)%,P<0.05]。Bcl-2和Bax蛋白表达也逐渐增加,均于胚龄18 d达到高峰,分别为(80.52±4.06、33.67±3.42,P<0.05)。结论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各部位PCD的表现具有明显差异,出现了多种细胞凋亡形式,其中以经典凋亡为主,还出现了坏死性凋亡和副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单位 发育 程序性细胞死亡 坏死性凋亡 小鼠
原文传递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姝元 刘玉玲 +1 位作者 邵佑之 包翠芬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1-443,共3页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对实验性大鼠肾缺血45min再灌注24h后的肝进行观察。结果:肝内出现了灶状性坏死,有两种坏死细胞出现,即肿胀式坏死和固缩式坏死。多...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对实验性大鼠肾缺血45min再灌注24h后的肝进行观察。结果:肝内出现了灶状性坏死,有两种坏死细胞出现,即肿胀式坏死和固缩式坏死。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阳性细胞多分布在坏死灶周边。肝组织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肝出现灶状性细胞坏死。PARP-1介导细胞损伤构成了肝细胞坏死的一个形式。中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肝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微细结构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