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住院诊疗质量控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利漫 刘沫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5期78-80,共3页
通过对比分析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相关诊疗质量指标,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以及实施后的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临床路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减少术前住院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 通过对比分析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相关诊疗质量指标,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以及实施后的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临床路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减少术前住院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但对于药费的控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应不断完善改进临床路径,提高医院诊疗质量,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临床路径 诊疗质量
下载PDF
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弥龙 宋云龙 +7 位作者 王东 毕永民 李相生 郝永 刘侠 贾梓 祝红线 方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双源CT诊断APE24例,采用Lung PB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肺血管图像(CTPA)和DEPI,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双室...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双源CT诊断APE24例,采用Lung PB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肺血管图像(CTPA)和DEPI,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双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依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PE组(n=9)和非严重APE组(n=15),比较两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严重APE组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中位数分别为32.5%(15.0%62.5%)、45.0%(27.5%75.0%)和1.16(1.041.45),而非严重APE组分别为12.5%(0%37.5%)、12.5%(2.5%42.5%)和1.03(0.851.41),严重APE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严重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灌注缺损指数与RV/LV及栓塞指数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635,P〈0.05;r=0.790,P〈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评价APE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灌注成像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大鼠心肌解偶联蛋白2表达及能量代谢变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晓燕 孟可 +4 位作者 张红明 纪丽丽 张国明 晋群 陈英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心肌能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渐进训练组、渐进训练力竭组,每组15只。4周后,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及心肌线粒体三...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心肌能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渐进训练组、渐进训练力竭组,每组15只。4周后,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及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线粒体UCP2的表达变化。结果渐进训练力竭组ATP含量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与渐进训练组(P<0.01);渐进训练力竭组血清FFA浓度明显升高,分别是安静对照组和渐进训练组的2.0倍和1.7倍(P<0.01)。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安静对照组及渐进训练组相比,渐进训练力竭组心肌线粒体UCP2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线粒体UCP2的表达与血清FFA浓度呈正相关(r=0.795,P<0.01),而与ATP含量呈负相关(r=-0.843,P<0.01)。结论力竭运动训练可引起大鼠血清FFA浓度升高及心肌线粒体ATP含量降低,同时可诱导心肌线粒体UCP2表达。UCP2的表达与FFA浓度呈正相关,而与ATP含量呈负相关,提示UCP2可能参与了力竭运动中心的肌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解偶联蛋白2 线粒体 心脏 能量代谢
下载PDF
Nance弓和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中支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边翔 杨永进 +2 位作者 法永红 沈焕 李志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研究Nance弓和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过程中,二者在三维方向上磨牙支抗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Angle I类中度拥挤,或Angle II类I分类软组织侧貌前突不明显者40人,随机分组,上、下颌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设计方案为中度支抗,两步法关闭... 目的:研究Nance弓和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过程中,二者在三维方向上磨牙支抗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Angle I类中度拥挤,或Angle II类I分类软组织侧貌前突不明显者40人,随机分组,上、下颌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设计方案为中度支抗,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排齐整平后和治疗阶段结束时取模型,拍摄口内像和头颅侧位片。测量各标志点的线距和磨牙角度变化。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在阻止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前移、水平宽度或垂直方向、近中倾斜差异无显著性,但在磨牙旋转的控制上,Nance弓组磨牙向近中舌向旋转3.70°±1.20°,横腭杆组向近中舌向旋转8.50°±3.59°(P<0.05)。结论:在磨牙旋转支抗控制上,Nance弓明显优于横腭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腭杆 NANCE弓 三维方向 尖牙远移 支抗
下载PDF
IL-6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晓芳 袁笑 +3 位作者 王玉红 苏晓 张英辉 郑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0期2474-2477,共4页
目的探讨IL-6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SAH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和脑脊液(CSF)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SAH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和CSFWBC、多个核细胞数均... 目的探讨IL-6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SAH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和脑脊液(CSF)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SAH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和CSFWBC、多个核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和CSFIL-6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H患者痉挛组外周血WBC、NE%与未痉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多个核细胞数显著高于未痉挛组(P<0.05),血清和CSFIL-6显著高于未痉挛组(P<0.05)。SAH患者痉挛组外周血WBC、NE%和CSFWBC、多个核细胞数在第1、2、3、5、7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H患者痉挛组血清和CSFIL-6水平在第1、2、3、5、7天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AH后患者机体存在高强度全身和局部炎症,其中局部炎症与CVS的发生密切相关。而CSF中高水平的IL-6可能正是通过诱导局部炎症来介导CVS的发生。与此同时,在CVS发生后患者血清和CSFIL-6水平的持续升高可能正是通过维持高强度的炎症进而参与CV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炎症 白细胞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郑伟 杨智 +2 位作者 安殿梅 孟冬娅 胡晓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2,76,共5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TaqMan实时PCR技术检测各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TaqMan实时PCR技术检测各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脑梗死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1)。与之相反,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1=-0.80,r2=-0.83)。脑血管病组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和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MTHFR C677T的TT型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CT型和CC型(P<0.01)。但CT型和CC型的血清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突变及低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引起血清Hcy水平升高的遗传和营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血管病 机制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欣悦 孙成春 +2 位作者 公衍文 杨传伟 刘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在体外探讨莫西沙星( MFX)、头孢哌酮/舒巴坦( 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 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2... 目的:在体外探讨莫西沙星( MFX)、头孢哌酮/舒巴坦( 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 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20株临床分离 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用肉汤富集浓度为1013 CFU&#183; L-1 CRAB,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 MFX 和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20株临床分离CRAB的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 SI)。结果 MFX联合CFS后,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 MFX和CFS单用对上述20株CRAB的选择指数分别为:4-128、8-64,两者联合后选择指数下降为:1-8、4-16,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选择指数分别下降2-16、2-4倍。结论 MFX与CFS联用后,均可降低其单用对CRAB的MPC,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防止耐药突变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突变选择窗 莫西沙星 头孢哌酮 舒巴坦 碳青霉烯类 联合用药
下载PDF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爽 刘海峰 张成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697-1701,共5页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stress-induced gastricmucosal lesions)是由于手术创伤、休克、烧伤等应激引起胃黏膜保护机制与损伤机制发生失衡而出现的以溃疡或糜烂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其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广泛而表浅的糜烂,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stress-induced gastricmucosal lesions)是由于手术创伤、休克、烧伤等应激引起胃黏膜保护机制与损伤机制发生失衡而出现的以溃疡或糜烂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其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广泛而表浅的糜烂,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由神经内分泌失调、胃黏膜保护屏障受损、损伤因子增强、细胞凋亡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 机制 神经内分泌紊乱 胃黏膜屏障受损 损伤因素 凋亡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高Hcy血症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晓芳 安殿梅 +2 位作者 袁笑 孟冬娅 郑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5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脑梗塞组的血清Hcy水平...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脑梗塞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1)。与之相反,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1=-0.80,r2=-0.83)。结论高Hcy血症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存在负反馈的调节机制可能正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血管病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人型支原体拓扑异构酶Ⅳ氨基酸变异与喹诺酮耐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静波 王璐 +1 位作者 张明磊 孟冬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6期1792-1793,1796,共3页
目的研究人型支原体(Mh)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以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的10株Mh为实验对象,采用PCR测序法对其拓扑异构酶Ⅳ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推算其氨基酸残基,并与标准菌株ATCC23114及野生株(PG21)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Mh... 目的研究人型支原体(Mh)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以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的10株Mh为实验对象,采用PCR测序法对其拓扑异构酶Ⅳ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推算其氨基酸残基,并与标准菌株ATCC23114及野生株(PG21)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Mh拓扑异构酶Ⅳ保守区编码的氨基酸残基变异与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系。结果与野生株相比,对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的8株Mh分离株中,对于parC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6株Mh检出K(Lys赖氨酸)134→R(Arg精氨酸)单一变异,1株Mh检出80位S(Ser丝氨酸)→I(Ile异亮氨酸)变异,1株Mh同时检出上述两种变异;对于parE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其中1株Mh检出D(Asp天冬氨酸)426→N(Asn天冬酰胺)变异,1株Mh检出R447→K变异。对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的Mh菌株及标准菌株均未发现parC基因和parE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残基变异。结论 Mh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可能与parC基因所编码的K134→R氨基酸残基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人型 DNA拓扑异构酶Ⅳ 喹诺酮类 抗药性
下载PDF
新型灾害救援综合手术救治方舱系统研制的必要性及研究内容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会雨 梁明 +5 位作者 王效增 姚天明 孙景阳 梁延春 王猛 韩雅玲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4期88-89,122,共3页
阐述了灾害救援综合手术救治方舱系统研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其主要研究内容,弥补了现有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手术功能方舱在独立性、机动性、专科化救治程度、救治效率、洁净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研制集成性、机动性和洁净程度更高的... 阐述了灾害救援综合手术救治方舱系统研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其主要研究内容,弥补了现有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手术功能方舱在独立性、机动性、专科化救治程度、救治效率、洁净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研制集成性、机动性和洁净程度更高的新型医疗设备,且具备应急条件下对急重症伤病员实施微创介入、外科手术等综合快速诊治能力的手术救治方舱系统,满足了高集成、快速、全科卫勤救援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救援 综合手术 方舱 必要性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晓芳 王璐 +3 位作者 安殿梅 孟冬娅 罗军 郑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1928-1929,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一氧化氮(NO)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炎症状态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126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和NO水平,并与1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一氧化氮(NO)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炎症状态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126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和NO水平,并与1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26.89±17.13)mg/L]和NO[(67.15±14.66)μ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8±0.91)mg/L和(33.05±6.11)μmol/L](P<0.01)。与预后佳组比较,预后不佳组血清hs-CRP[(45.73±17.03)mg/L]和NO[(83.15±7.75)μmol/L]水平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 hs-CRP和NO是介导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高炎性状态和继发性脑损害的关键效应分子。血清hs-CRP和NO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C反应蛋白质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明 张颖 彭宝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804-1806,共3页
椎间盘退变疾病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但退变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是研究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新型椎间盘模型分为动物体外模型和动物体内模型两大类。动物体外模型包括椎间盘细胞模型和椎间盘组织块模型... 椎间盘退变疾病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但退变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是研究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新型椎间盘模型分为动物体外模型和动物体内模型两大类。动物体外模型包括椎间盘细胞模型和椎间盘组织块模型;动物体内模型有机械力学模型和外伤模型等。该文就近年来新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进展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晓芳 李娜 +2 位作者 王玉红 张英辉 郑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2期1988-1990,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ⅠX/Ⅴ复合物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ⅠX/Ⅴ复合物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ⅠX/Ⅴ复合物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ⅠX/Ⅴ复合物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ⅠX/Ⅴ复合物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ⅠX/Ⅴ复合物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呈正相关(r=0.684,P<0.01)。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明显增强了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活化状态。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正是GPⅠb/ⅠX/Ⅴ复合物高表达与血小板聚集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漂白后牙本质颜色改变对牙齿体部与颈部颜色变化不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齐晓宇 杨德圣 +3 位作者 王晓暄 吴理晖 张辉 安英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漂白后牙齿体部与颈部颜色变化不同的原因。方法:将36个新鲜拔除的人前磨牙沿唇(颊)舌方向中央剖开、去髓,随机分成3组,联合漂白组(A):380 mL/L过氧化氢(HP)45 min/d×1次+150 g/L过氧化脲(CP)8 h/d×4次;诊室漂白组(O... 目的:探讨漂白后牙齿体部与颈部颜色变化不同的原因。方法:将36个新鲜拔除的人前磨牙沿唇(颊)舌方向中央剖开、去髓,随机分成3组,联合漂白组(A):380 mL/L过氧化氢(HP)45 min/d×1次+150 g/L过氧化脲(CP)8 h/d×4次;诊室漂白组(O):380 mL/L过氧化氢(HP)45 min/d×2次;家庭漂白组(H):150 g/L过氧化脲(CP)8 h/d×14次。3组分别于漂白前、后用Crystaleye电脑比色仪测量牙齿唇(颊)面靠近剖面中线区体部、颈部及相对应剖面靠近釉牙本质界牙本质漂白前后的ΔE值。结果:3种漂白方案疗程结束后,体部、颈部牙齿颜色及与其对应的剖面牙本质均出现了颜色变浅(P﹤0.05),但体部牙齿颜色改变程度超过颈部(P<0.05)。体部、颈部牙本质颜色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部、颈部牙齿表面与其分别对应的剖面牙本质颜色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漂白剂对牙本质的颜色改变不受釉质厚度的影响。牙本质颜色变化和漂白后体部、颈部牙齿表面颜色变化不相关。牙齿体部颜色改变慢于颈部可能是体部釉质厚度大于颈部及半透明性改变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漂白 漂白方案 颜色改变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在癌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野 赵丹 +1 位作者 伞洪敏 王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在癌性疼痛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在癌性疼痛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介质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后,平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中重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后的5-HT、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后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精神健康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有助于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感受,降低疼痛介质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加巴喷丁 三阶梯止痛法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前预测术后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耻辱感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娟 顾立学 +2 位作者 李明津 孙伟明 陈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062-206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房切除术(MRM)、乳房切除后重建术(BR)及保乳术(BCS)3种手术方式患者术前对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耻辱感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25例,根据...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房切除术(MRM)、乳房切除后重建术(BR)及保乳术(BCS)3种手术方式患者术前对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耻辱感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2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RM组46例,BR组68例,BCS组211例。通过邮件和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0=最差的,100=最好的)和疾病相关耻辱感(1=极度感到耻辱,5=从未感觉耻辱)。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耻辱感的术前预测值和术后实际值的关系。结果 MRM组、BR组、BCS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升高,术后疾病相关耻辱感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3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和疾病相关耻辱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M组较BR组、BCS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疾病相关耻辱感评分升高(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耻辱感术前预测值与术后实际值有直线回归关系(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前对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耻辱感的预测均是不准确的,尤其是M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生活质量 疾病相关耻辱感
下载PDF
bFGF、COX-2研究进展及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晗 张建永 王滢丽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血管生成因子,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肿瘤间质血管生成的调节,促进细胞迁移、有丝分裂和增殖。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产生影响。环氧合酶-2(COX-2)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血管生成因子,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肿瘤间质血管生成的调节,促进细胞迁移、有丝分裂和增殖。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产生影响。环氧合酶-2(COX-2)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之一,其在组织中呈诱导性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OX-2表达在肿瘤尤其是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发展、分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在胃癌中,bFGF与COX-2均存在特异性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肿瘤血管生成 COX-2 胃癌
下载PDF
CBCT对上气道形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颖 蔡兴伟 +1 位作者 杨永进 郝丽静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5年第6期873-880,共8页
上气道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多种影像学手段的应用,对其认识逐步深入。以往研究有其局限性或不可靠性,目前锥形束CT(CBCT)已成为研究气道形态大小的主要手段。总结应用CBCT研究气道的多种气道划分标准、多种分析测量软件及方法,主... 上气道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多种影像学手段的应用,对其认识逐步深入。以往研究有其局限性或不可靠性,目前锥形束CT(CBCT)已成为研究气道形态大小的主要手段。总结应用CBCT研究气道的多种气道划分标准、多种分析测量软件及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气道容积、长度、不同截面矢状径、横径和面积等项目,研究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气道特点,得出差异所在,用以指导气道疾病的治疗及错颌畸形的正畸正颌手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形态 CBCT 三维测量
原文传递
CRT/CRTD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庄颖珠 晋群 张吉新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9期2964-2967,共4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化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人工心脏起搏技术。CRT在传统单腔、双腔起搏器的基础上改良为左、右心室及右心房三腔起搏,使房室间、室间及室内同步激动,纠正了心脏的电-机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化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人工心脏起搏技术。CRT在传统单腔、双腔起搏器的基础上改良为左、右心室及右心房三腔起搏,使房室间、室间及室内同步激动,纠正了心脏的电-机械失同步,从而改善了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对于存在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患者加植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即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显著降低病死率。因此,CRT/CRTD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拥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 充血性心力衰竭 人工心脏起搏 心脏电复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