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母皂苷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卓 金英 +2 位作者 刘婉珠 闫恩志 齐志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SAaB)是否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炎症反应有改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损伤组、LPS+SAaB(20、40mg·kg-1)组。对照组和LPS损伤组大鼠灌胃给予0.2%的二甲基亚砜,SAaB组大鼠灌胃给予SAa...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SAaB)是否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炎症反应有改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损伤组、LPS+SAaB(20、40mg·kg-1)组。对照组和LPS损伤组大鼠灌胃给予0.2%的二甲基亚砜,SAaB组大鼠灌胃给予SAaB。连续给药7d后,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LPS30μg/只大鼠,注射量为5μl,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脑室注射后d2进行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连续6d,训练期间继续给药。水迷宫实验结束后,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改变;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别与integrinαM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IL-1β表达部位;Westernblot检测海马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 SAaB(40mg·kg-1·d-1)能明显改善LPS所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表现在明显缩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加大鼠在原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较LPS组明显减轻,对抗LPS引起的IL-1β及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显示IL-1β主要在小胶质细胞表达,少量在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结论 SAaB能改善LPS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抑制其海马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 脂多糖 海马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水迷宫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世兴 金英 +4 位作者 李亚男 姜艳 闫恩志 齐志敏 魏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8-354,共7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是否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治疗改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于d1和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是否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治疗改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于d1和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给予0.2%二甲亚砜。d2给药处理后,Aβ1-42损伤组及Pio处理组大鼠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25μL(2.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时,d2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连续6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改变;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脑室注射Aβ1-42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逃避潜伏期延长,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降低;形态学上表现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浸润;同时海马IL-1β和iNOS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加。Pio(40和80mg·kg-1)能明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浸润,抑制Aβ1-42引起的IL-1β及i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io能改善Aβ1-42损伤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抑制海马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学习障碍 记忆障碍 海马 炎症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引起的大鼠海马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信号传导通路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亚男 金英 +4 位作者 王世兴 姜艳 闫恩志 齐志敏 魏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d1与d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d1与d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给予0.2%二甲亚砜。d2给药处理后,Aβ1-42损伤组及Pio处理组大鼠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25μL(2.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继续给药6d,处死大鼠,取海马CA1区,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3/6(MKK3/6)、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ATF-2),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化的蛋白激酶2(MAPKAPK-2)和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脑室内注射Aβ1-42可引起海马CA1区磷酸化的MKK3/6、磷酸化的p38MAPK和磷酸化的ATF-2表达明显增加,而磷酸化的MAPKAPK-2和磷酸化的HSP27表达明显降低。Pio可明显抑制Aβ1-42引起的磷酸化的MKK3/6、磷酸化的p38MAPK和磷酸化的ATF-2表达的增加;逆转Aβ1-42引起的磷酸化的MAPKAPK-2和磷酸化的HSP27表达降低的变化。结论Pio对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β1-42引起的磷酸化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信号传导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Aβ1-42引起的大鼠海马MAP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李亚男 金英 +4 位作者 王世兴 姜艳 闫恩志 齐志敏 魏佳 《中国药理通讯》 2008年第3期20-20,共1页
目的:研究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淀粉样β蛋白(Amyloid-β protein,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Pio(20、40、80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 目的:研究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淀粉样β蛋白(Amyloid-β protein,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Pio(20、40、80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大鼠灌胃给予0.2%的二甲基亚砜(Dimethy1 Sulfoxide,DMSO),24h后,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2 5μL(2.0mmol/L)制备大鼠痴呆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1-42 大鼠海马 吡格列酮 信号转导通路 MAP激酶 PPAR-Γ激动剂 protein 淀粉样β蛋白
下载PDF
知母皂苷对脂多糖引起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NO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卓 隋海娟 +2 位作者 闫恩志 刘婉珠 金英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是否能抑制脂多糖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和NO释放并探讨PI3K/Akt/p70S6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24 h,加入不同浓度知母皂苷(1、10和100μmol/L)或加入不同的阻断剂(PI3K特异性...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是否能抑制脂多糖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和NO释放并探讨PI3K/Akt/p70S6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24 h,加入不同浓度知母皂苷(1、10和100μmol/L)或加入不同的阻断剂(PI3K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Akt特异性阻断剂TCBN),之后加入脂多糖(10 mg/L)继续培养。ELISA法和Griess法分别测定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NO的含量;免疫化学荧光染色法观察巨噬细胞磷酸化p70S6K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加入脂多糖作用2 h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α开始含量明显增加,24 h达高峰。知母皂苷(1、10和100μmol/L)、LY294002(20μmol/L)和TCBN(10μmol/L)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脂多糖引起的巨噬细胞TNF-和NO产生增加。知母皂苷(100μmol/L)可减少脂多糖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磷酸化p70S6K表达增加。结论:知母皂苷显著抑制脂多糖引起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和NO释放,其作用机制与知母皂苷下调PI3K/Akt/p70S6K信号转导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 巨噬细胞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核糖体蛋白S6激酶
原文传递
知母皂苷抑制Aβ_(25-35)引起巨噬细胞TNF-α释放及信号传导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卓 金英 +2 位作者 隋海娟 闫恩志 刘婉珠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SAaB)能否通过PI3K/mTOR/p70S6K信号通路抑制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释放的增多。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24h,分别加入不同浓度SAaB(10、30、100 mol/L)、雷帕霉素(RAPA,0.0...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SAaB)能否通过PI3K/mTOR/p70S6K信号通路抑制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释放的增多。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24h,分别加入不同浓度SAaB(10、30、100 mol/L)、雷帕霉素(RAPA,0.05 mol/L)和LY294002(20 mol/L),之后加入Aβ25-35(20 mol/L)继续培养。ELISA方法测定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观察巨噬细胞磷酸化p70S6K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Aβ25-35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释放增多和磷酸化p70S6K表达明显增加,SAaB各浓度、RAPA和LY294002均可不同程度抑制Aβ25-35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释放增多,SAaB(100 mol/L)可下调Aβ25-35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磷酸化p70S6K表达增加。结论 :SAaB能够明显的抑制Aβ25-35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产生增多,这种作用机制与SAaB下调巨噬细胞PI3K/mTOR/p70S6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 巨噬细胞 淀粉样-β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磷脂酰肌醇3位羟基激酶 雷帕霉素 核糖体蛋白S6激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