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校企融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
贾艳东
宋月杨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7 |
2
|
|
2
|
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初探 |
王学志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3
|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
董锦坤
贾艳东
孙洪军
魏巍
邢婕思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4
|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
董锦坤
贾艳东
孙洪军
邢婕思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5
|
“水质工程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
肖静
赵丽红
王雅贤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OBE教育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辽宁工业大学建筑构造课程为例 |
王雪英
丁心怡
许东
贾艳东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试论基层团学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辽宁工业大学土建学院“秋雁学堂”为例 |
王化思
王力岩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8
|
浅谈辽宁工业大学七号教学楼建筑设计 |
郭与浮
薛静
王虹允
陈慧玲
|
《前卫》
|
2021 |
0 |
|
9
|
土木建筑CAD绘图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贾艳东
刘玉臣
鄂凯闻
|
《高等建筑教育》
|
2008 |
6
|
|
10
|
依托红色社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探析——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
刘刚
王力岩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4
|
|
11
|
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培养模式探讨——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
董锦坤
吴艳
赵薇
曹春阳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4
|
|
12
|
建筑结构模型设计中的选型与设计——以2014年辽宁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赛题为例 |
马宏亮
韩伊彤
于景东
张赛
|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15 |
9
|
|
13
|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
董锦坤
吴艳
赵薇
曹春阳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4
|
基于OBE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关系研究 |
贾艳东
|
《大学教育》
|
2024 |
0 |
|
15
|
浅谈辽宁工业大学专业导师制 |
王学志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6
|
一流课程背景下“水质工程学Ⅱ”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建设 |
孟多
王东旭
赵丽红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5 |
0 |
|
17
|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 |
詹春涛
董锦坤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2
|
|
18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综述 |
刘舰
刘承宇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
0 |
|
19
|
建筑结构模型制作的方法与技巧——以2014年辽宁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赛题为例 |
张赛
于景东
马宏亮
韩伊彤
|
《门窗》
|
2015 |
0 |
|
20
|
多能互补建筑能源系统优化研究进展——基于设计负荷与柔性负荷动态协同及容量配置 |
姜瑞
赵薇
杨萌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