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调查及教育对策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远刚 董成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48,共5页
本文以"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卡特尔16PF测验为研究工具。研究结论为:"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各种一级人格因素得分均居中值;"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一级人格因素女生总体上优于男生;&... 本文以"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卡特尔16PF测验为研究工具。研究结论为:"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各种一级人格因素得分均居中值;"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一级人格因素女生总体上优于男生;"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次元人格因素有50%左右低于理论均值;"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次元人格因素结果表明女生大多数心理素质优于男生;"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低相关,而与人际关系好坏高相关。相应的教育对策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学习指导;注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 普师院校 大学生 人格特质
下载PDF
论交往视域下的教育要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德显 李海芳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交往是社会个体或群体之间通过一定的媒介而展开的相互作用、彼此沟通的过程。交往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从交往视域下审视教育活动,其要素应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学习手段五个方面。教育活动是教育主客体对象化... 交往是社会个体或群体之间通过一定的媒介而展开的相互作用、彼此沟通的过程。交往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从交往视域下审视教育活动,其要素应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学习手段五个方面。教育活动是教育主客体对象化活动、教育主体间交往活动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教育要素 教育手段 学习手段
下载PDF
公德困境形成的机理及其对学校公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9
3
作者 傅维利 刘靖华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4,共7页
在由公德、私德和职业(学业)道德共同构成的现代道德体系中,我国的公德状况令人忧虑。形成公德困境的机理是:公共领域的历史性缺失使中国人缺少形成公德的深厚观念基础;转型时期的文化价值观念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结构型冲突使当代中国人... 在由公德、私德和职业(学业)道德共同构成的现代道德体系中,我国的公德状况令人忧虑。形成公德困境的机理是:公共领域的历史性缺失使中国人缺少形成公德的深厚观念基础;转型时期的文化价值观念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结构型冲突使当代中国人的公德形成面临两难困境;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衰微,使学校难以成为打破公德困境的重要突破口。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改善我国公民公德状况的基础性经济与社会条件正在不断形成和聚集,这使得学校在提高年轻一代公德水平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诸多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公共领域观念,为学生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相互冲突奠定好正确的观念基础;学校还要身体力行,成为先进公德的倡导者和先行实践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德困境 形成机理 价值观念 社会结构 学校 公德教育
下载PDF
学校教育中生命价值的异化与回归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淑萍 郭文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共4页
生命是教育的基点,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本真的教育尊重生命、追求生命的自由、注重提升生命的质量。然而,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存在着主智教育遮蔽了生命的价值、过度规训压抑生命的自由以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边... 生命是教育的基点,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本真的教育尊重生命、追求生命的自由、注重提升生命的质量。然而,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存在着主智教育遮蔽了生命的价值、过度规训压抑生命的自由以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边缘化等问题,导致了生命价值的异化。鉴于此,学校教育必须构筑完善的知识观,摆脱规训教育模式,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实现教育向生命价值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生命价值 异化 回归
下载PDF
青少年道德榜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宁波 袁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9,共6页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榜样教育陷入重重困境,其表现为社会和学校树立的榜样与青少年崇尚的榜样价值取向不一致;道德榜样教育由宣传"精神"异化为宣传"人";被动灌输式的榜样教育模式效果乏善可陈;缺乏道德榜样教育...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榜样教育陷入重重困境,其表现为社会和学校树立的榜样与青少年崇尚的榜样价值取向不一致;道德榜样教育由宣传"精神"异化为宣传"人";被动灌输式的榜样教育模式效果乏善可陈;缺乏道德榜样教育的专业人才等。社会和学校要重塑青少年榜样的道德教育功能,则需要深入分析青少年道德认知系统和心理特征,选取富有时代特色、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榜样;充分挖掘榜样的道德资源;重视榜样教育中"事"与"精神"的宣传;从"灌输"模式转向"对话"模式。此外,还要不断地提高榜样教育者自身素质,加快青少年道德思想意识教育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 青少年 道德认知
下载PDF
“选择式”教育实习模式的有效表征及实施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宁波 薛猛 李桂英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3,共5页
本文重点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探讨,尝试构建选择式教育实习模式,并对其内涵、目的、表征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支持鼓励师范生进行积极的个性化实习选择,力求提升实践层次,在职前阶段提高师范生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选择式教育实习模式 表征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桂春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思想倾向性、理想性和激进性,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政策研制、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及评价等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并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观念的构建及教学行动方式...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思想倾向性、理想性和激进性,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政策研制、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及评价等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并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观念的构建及教学行动方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育思潮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复杂性思想视域下教师教育观念的特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海芳 李德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8-41,共4页
复杂性思想具有辩证法的色彩,注重在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建立联接。两重性逻辑是复杂性思想的重要支柱之一,它把在表象上相互对立、事实上不可分割的两种逻辑统一起来思考复杂事物的特征。在复杂性思想视域下审视教师教育观念,可以超越&q... 复杂性思想具有辩证法的色彩,注重在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建立联接。两重性逻辑是复杂性思想的重要支柱之一,它把在表象上相互对立、事实上不可分割的两种逻辑统一起来思考复杂事物的特征。在复杂性思想视域下审视教师教育观念,可以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且教师教育观念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互依存、有序性与无序性彼此促进、构成性与生成性相辅相成、自主性与依赖性对立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思想 教师教育观念 两重性逻辑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的国际比较与合理性判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国林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3,共6页
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后学校规模的失衡与政策标准的滞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合理规模的关注。国外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教育效益等方面小规模学校比大规模学校更具优势。判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的合... 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后学校规模的失衡与政策标准的滞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合理规模的关注。国外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教育效益等方面小规模学校比大规模学校更具优势。判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的合理性首先需要明确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的关系。其次,要通过破解影响学校规模的基本要素找出合理规模的分析思路。初步研究表明,沿着对教育系统内部限定条件和教育系统外部条件的分析思路,可逐渐得出较为明确的学校合理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规模 合理性 国际比较 义务教育阶段
下载PDF
教育改革与当代中国教育家群体的历史责任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维利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共4页
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到核心领域,因此,必定会走进教育家主导的时代。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多种要素、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世界,单个教育家已经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呼唤教育家群体的崛起。... 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到核心领域,因此,必定会走进教育家主导的时代。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多种要素、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世界,单个教育家已经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呼唤教育家群体的崛起。这个群体包含三种类型两个层次,其本质特征是创新。要培育中国的教育家群体,一是要将教育专业工作者与教育家区分开来,突出关注"创新"这个教育家核心要素的培育;二是要注意同时培育理论型教育家和实践型教育家两支队伍;三是创建有利于教育家成长和工作的社会环境;四是合理使用教育家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家群体
原文传递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原理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国辉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12,共4页
当今社会,全球化已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对世界的政治、文化、社会构造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化也对中国成人教育提出了挑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要求成人教育的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和谐.差异.共生"... 当今社会,全球化已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对世界的政治、文化、社会构造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化也对中国成人教育提出了挑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要求成人教育的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和谐.差异.共生"要求成人教育发挥"安全网""稳压器"作用;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本论的再兴要求成人教育关注人力资本的价值提升等。为应对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全球化 挑战 改革原理
下载PDF
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学术情怀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丽菊 赵红艳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学术情怀不仅代表着一个研究者对自身研究对象独特的学术化思考方式与立场选择,也反映了研究者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彰显着研究者的学术品位与现实情怀。本文通过对格兰·A·琼斯(Glen A.Jones)、露丝·海霍(Ruth Ha... 学术情怀不仅代表着一个研究者对自身研究对象独特的学术化思考方式与立场选择,也反映了研究者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彰显着研究者的学术品位与现实情怀。本文通过对格兰·A·琼斯(Glen A.Jones)、露丝·海霍(Ruth Hayhoe,中文名:许美德)、比尔·雷丁斯(Bill Reading)三位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者对高等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独特学术研究方式与价值追求的分析,进而展示出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者独特的学术研究视野和人文情怀,以此呈现出一向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不受关注的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独特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高等教育研究者 学术情怀
下载PDF
21世纪初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模式及特质——基于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国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6,共5页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泡沫期以来,伴随日本政治、经济等的急剧变化,学校教育的制度性疲倦也日益严峻。因此,推进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下放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犬山市的以自律性为前提的民主发展模式、土...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泡沫期以来,伴随日本政治、经济等的急剧变化,学校教育的制度性疲倦也日益严峻。因此,推进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下放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犬山市的以自律性为前提的民主发展模式、土佐市的共同参加模式和东京都的市场本位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等来自不同地域的自主性教育实践颇具特色,使21世纪初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实质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教育行政地方分权 基础教育改革 模式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宪军 王延玲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时代赋予教师专业素质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学的素质,还要具备科研的素质。因此,明确教育科研目的、注重教育科研过程、讲究教育科研方法、关注教育科研结果,将有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 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时代赋予教师专业素质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学的素质,还要具备科研的素质。因此,明确教育科研目的、注重教育科研过程、讲究教育科研方法、关注教育科研结果,将有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 问题
下载PDF
试析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的企业内教育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国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71,共6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适应社会经济等发展的需要,日本企业内教育在传统的以工作为中心的岗位培训模式基础上,重视运用脱岗培训模式和自我启发教育模式等。呈现出如下特点:日本的企业内教育一般以岗位培训(OJT)与自我启发教育模式为主...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适应社会经济等发展的需要,日本企业内教育在传统的以工作为中心的岗位培训模式基础上,重视运用脱岗培训模式和自我启发教育模式等。呈现出如下特点:日本的企业内教育一般以岗位培训(OJT)与自我启发教育模式为主体,而将脱岗培训(OFF-JT)作为对主体的补充与完善,近年脱岗培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日本的企业内教育逐渐从阶层别及指名方式的研修转向为自律型及选择型的研修;企业内教育将与公共职业训练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内教育 脱岗培训 自我启发 岗位培训 日本
下载PDF
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基于已有课程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守轩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当下我国已开发或使用的真正"课程"意义上的中小学生命教育教材极其有限。以三本(套)代表性的生命教育教材为例的文本分析发现,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在课程基础、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 当下我国已开发或使用的真正"课程"意义上的中小学生命教育教材极其有限。以三本(套)代表性的生命教育教材为例的文本分析发现,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在课程基础、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探索改进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文本
下载PDF
教师职前培养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构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松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第7期23-25,共3页
教育学课程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它为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教育观念导引和教育技能训练,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被寄予很大期望。然而,教育学课程在实施中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课程目标模糊不清,教学模式保守刻板,课程内容陈旧松散... 教育学课程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它为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教育观念导引和教育技能训练,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被寄予很大期望。然而,教育学课程在实施中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课程目标模糊不清,教学模式保守刻板,课程内容陈旧松散,评价手段简单粗糙。教育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在关注实践与案例拓展基础上,提高师范生的理性思维水平,在完善课程评价方式和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课程 职前培养 价值分析 改革构想
下载PDF
论学习手段作为教育要素的合理性
18
作者 李海芳 李德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前,学界关于教育要素的各种典型分类中,鲜有将学习手段列入教育要素的。学习手段是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内化教育客体时所必须使用的工具、手段和方法。学习手段作为沟通教育主客体对象化活动和教育主体间交往的枢纽,在教育活动展开的... 目前,学界关于教育要素的各种典型分类中,鲜有将学习手段列入教育要素的。学习手段是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内化教育客体时所必须使用的工具、手段和方法。学习手段作为沟通教育主客体对象化活动和教育主体间交往的枢纽,在教育活动展开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可或缺。学习手段作为教育要素是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创新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手段 教育要素 教育主客体对象化活动 教育主体间交往
下载PDF
论教育法律法规中的伦理问题
19
作者 田佳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5,共3页
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手段可依强弱程度被划分为: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各类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不仅承载着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秩序的作用,也在其实行过程中逐步改造着受教育者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教育法律... 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手段可依强弱程度被划分为: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各类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不仅承载着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秩序的作用,也在其实行过程中逐步改造着受教育者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教育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有:教育法律法规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内涵与普遍伦理、教育伦理及教育规律相一致的问题。解决上述冲突的基本思路是:在法律、伦理、教育之间寻求平衡点,即在保证法律权威性基础上尽可能遵循一般伦理原则和教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律法规 伦理 教育规律 冲突
下载PDF
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及其本土化实践探索
20
作者 孟丽菊 柴宇婷 《航海教育研究》 2018年第1期21-26,共6页
通过对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特点的介绍,呈现当前美国工程教育创立的CDIO模式的创新性以及这一模式所产生的世界性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CDIO模式在中国的实践路径,由此阐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前景及预期发展目标。
关键词 美国工程教育 CDIO模式 本土化 中国工程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