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维困境及纾困策略
1
作者 王世铎 于翔 田铁杰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教育者对高职学生进行的以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和人生生活目标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政治理想信念教育、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活理想信念教育三个部分。现阶段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 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教育者对高职学生进行的以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和人生生活目标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政治理想信念教育、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活理想信念教育三个部分。现阶段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面临三维困境:教育者未能准确把握高职学生政治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的本质规律;高职学生正向“三观”和良好德性的生成缺少科学有效地引导;功利主义倾向导致生活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不畅。具体的纾困策略为:用马克思的“两个尺度”理论增强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强化高职学生“三观”的自主建构与有效引导,使个体德性有效创生;建立“实非融合”的生活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机制,还高职学生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价值共创视域下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赋能”进路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作章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5,共7页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能力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的进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不同利益治理主体价值共创和行为协同的过程,为实现“共治”“善治”的治理目标,在“放权...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能力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的进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不同利益治理主体价值共创和行为协同的过程,为实现“共治”“善治”的治理目标,在“放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对治理主体进行“赋能”,促进和发展其治理能力。“赋能”是动态发展的,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突出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认知和行为的改善。依据价值共创网络的分析框架,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宏观层面网络环境的结构赋能、中观层面信息技术的技术赋能和微观层面治理主体的心理赋能,不同层面的赋能都有具体的途径和方法。综合发挥价值共创网络的赋能优点,可以创新和发展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治理能力 现代化 赋能 价值共创
下载PDF
基于协商共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玉 黄丽静 景晓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5-90,共6页
在协商共治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目前,从目标价值层面来看,校企合作缺乏紧密合作的根基;从发展动力层面来看,诱因浅薄造成共建共治共享意愿不足;从... 在协商共治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目前,从目标价值层面来看,校企合作缺乏紧密合作的根基;从发展动力层面来看,诱因浅薄造成共建共治共享意愿不足;从融合发展层面来看,资源融合发展的多元向度有限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对此,基于协商共治理论,建立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发展目标、激发多元利益主体协商共治动力、加强信息交流与资源融合,以真正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载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实践基地 协商共治 资源融合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景晓娜 黄丽静 杨玉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5-92,共8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和突破口,而科学的教育实践基地质量评估指标工具是基地高质量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求与基地建设紧迫现状,遵循政策依据、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和突破口,而科学的教育实践基地质量评估指标工具是基地高质量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求与基地建设紧迫现状,遵循政策依据、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统一、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可比性与普适性相统一四大原则,借鉴层次分析法的体系构建与权重测算法,最终构建由基地条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及合作效果四个维度组成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实践基地 评估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我国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作章 刘玲琨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当前我国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实施,持续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本科教学是地方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培养扎根中国大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当前,以教学评价促进本科教... 当前我国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实施,持续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本科教学是地方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培养扎根中国大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当前,以教学评价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已成学界共识,主张以多元性评价理念统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全过程、以自主评价激发高校内部的自我监控和内生动力。我国地方高校普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基于标准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并对本科教学运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检控和动态评价;但也存在评价力度不够,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制度未落实及评价协同机制不强等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评价规章制度、优化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落实本科教学评价持续改进机制和推进本科教学分类评价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本科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改进
下载PDF
课堂革命驱动下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背离与转向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作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51,共6页
推进课堂革命,加快大学教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教学评价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范式、激发教学活力和品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增强教学治理的合法性与公共性等方面... 推进课堂革命,加快大学教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教学评价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范式、激发教学活力和品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增强教学治理的合法性与公共性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以课堂革命为观照,我国大学教学评价存在诸多的价值背离,具体表现为:张扬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重视选拔分等功能,轻视发展功能;管制性抑制教师教学的自主性;统一性淡化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回归价值本真,大学教学评价需要进行适度的价值转向,即价值思维从工具理性转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融合,价值功能从选拔分等转向个性发展,价值空间从局部评价转向整体评价,价值主体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革命 大学教学 教学评价 价值背离 价值转向
下载PDF
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超学科逻辑及行动路径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哲 杨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7-54,共8页
超学科逻辑形成于超学科概念基础上,超学科逻辑是一个导向性清晰、异质性发达、聚合性强烈和开放性明显的复杂知识生产系统,表达了以知识生产为核心的学科实体中心论向多学科泛在关系论的转变。大学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表明,超学... 超学科逻辑形成于超学科概念基础上,超学科逻辑是一个导向性清晰、异质性发达、聚合性强烈和开放性明显的复杂知识生产系统,表达了以知识生产为核心的学科实体中心论向多学科泛在关系论的转变。大学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表明,超学科逻辑对大学学科具有客观必要性与普遍适用性。基于超学科逻辑的大学学科建设发展路径在于:创建大学学科的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优化大学学科的超学科知识供给结构,构建大学学科的超学科知识应用制度体系,推动大学学科的超学科知识文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学科 学科建设 知识生产 知识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