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丹东地区乙脑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鑫 刘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5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2007年丹东地区乙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治的18例乙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者均来自农村地区,9例从未进行过预防接种,9例预防接种不正规,是否接种乙脑疫苗情况不详。结论:乙脑在本市区重... 目的:研究2007年丹东地区乙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治的18例乙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者均来自农村地区,9例从未进行过预防接种,9例预防接种不正规,是否接种乙脑疫苗情况不详。结论:乙脑在本市区重新流行应引起重视,且其发病高峰后移,建议青少年做乙脑疫苗复种,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乙脑疫苗的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 临床特点 免疫接种 分析
下载PDF
丹东地区28例恙虫病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鞠俊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6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恙虫病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避免误诊。方法:对28例误诊恙虫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28例(100%)均有不同程度发热;26例(92.8%)有低蛋白;25例(89.3%)有不同程度贫血;24例(85.... 目的:分析恙虫病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避免误诊。方法:对28例误诊恙虫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28例(100%)均有不同程度发热;26例(92.8%)有低蛋白;25例(89.3%)有不同程度贫血;24例(85.7%)有溃疡或焦痂;18例(64.3%)有肝损害,17例(60.7%)有肺部损害;16例(57.7%)有血小板减少;14例(50.0%)有肾损害;13例(46.4%)有脾损害;6例(21.4%)有心脏损害;4例(14.3%)有皮疹;3例(10.7%)有淋巴结肿大;3例(10.7%)有白细胞减少,经多西环素治疗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详细询问病史、严格体格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多西环素是治疗恙虫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误诊原因 症状 患者
下载PDF
α-2b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鞠俊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5期83-83,85,共2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应用α-2b干扰素(凯因益生,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00000U每日1次肌注,连用5d;对照...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应用α-2b干扰素(凯因益生,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00000U每日1次肌注,连用5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最大量至60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连用7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腮腺及睾丸消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分别为(1.6±0.8)、(2.7±2.9)、(4.3±1.6)、(3.0±1.1)、(4.1±1.9)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1.0)、(8.0±5.0)、(6.2±2.8)、(5.1±1.9)、(6.4±1.1)d,经t检验,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肌内注射小剂量α-2b干扰素治疗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 睾丸炎 Α-2B干扰素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东北地区2014年1401例麻疹流行和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闫玉光 马玉梅 +10 位作者 魏倪 张明香 韩白乙拉 王艳波 金春英 韩乐强 赵永祥 曹玉芝 方红 胡浩 刘铮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5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比较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不同年龄组麻疹患者流行及临床特征差异。方法连续收集东北地区2014年1至6月10家传染病医院收治住院的麻疹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16岁组和≥16岁组,对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 目的:比较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不同年龄组麻疹患者流行及临床特征差异。方法连续收集东北地区2014年1至6月10家传染病医院收治住院的麻疹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16岁组和≥16岁组,对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到1401例麻疹患者,其中<16岁组402例,≥16岁999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充血性斑丘疹(100.0%)、发热(84.58%)、咳嗽(85.80%)、科氏斑(73.23%)、咽充血(71.23%)、腹泻(43.97%)、咳痰(40.97%)、流泪(39.40%)和流涕(30.55%)。<16岁组患者科氏斑、咳痰、咽充血、腹泻的发生率低于≥16岁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29.768、10.953和6.701,P<0.05或<0.01),但流涕的发生率高于≥16岁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703,P<0.05)。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P)、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等指标存在异常,<16岁组外周血 WBC 升高或下降、PLT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分别为38例(9.45%)、105例(26.12%)、122例(30.35%)和279例(69.40%),均高于≥16岁组患者,分别为45例(4.5%)、202例(20.22%)、14例(1.40%)和347例(34.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3、5.830、274.033和139.385,P<0.05或<0.01);<16岁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水平( TBil)、肌酸激酶( CK)和CRP升高分别为70例(17.41%)、7例(1.74%)、38例(9.45%)和7例(1.74%),而白蛋白(Alb)、K+、Na+、Cl-下降,分别为214例(53.23%)、59例(14.68%)、45例(11.19%)和94例(23.38%),异常率均低于≥16岁组,分别为668例(66.87%)、89例(8.91%)、277例(27.73%)、714例(71.47)和268例(26.83%)、339例(33.93%)、642例(64.26%)、450例(45.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1.230、23.073、50.687、159.740和14.674、114.286、44.268、271.546,P<0.01)。喉炎和肺炎是麻疹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喉炎的发生率<16岁组为12.69%(51/402),≥16岁组为9.31%(93/999),X 线提示斑片影的发生率<16岁组72.89%(121/166),≥16岁组为59.55%(265/44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45和9.249,P<0.05或P<0.01)。结论<16岁组与≥16岁组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加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和成年麻疹疫苗复种能有效控制麻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特点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忠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20期2803-2805,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护理方面,对照组实...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护理方面,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5.92%,对照组的依从率为70.21%,观察组的抗病毒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瘦、失眠、恶心-纳差、骨髓抑制、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行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抗病毒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