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顽固性癫痫病人术前综合评估在致痫灶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侯晓华 林志国 +2 位作者 浦松 王春利 王天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常规脑电图 (REEG)、视频脑电图 (VEEG)、MRI、SPECT检查对癫痫病的诊断及术前综合评估在致痫灶定位中的意义。方法 对 6 8例顽固性癫痫病人行REEG、VEEG、MRI及SPECT检查 ,对 4 4例顽固性癫痫病人术中行皮层电极 (ECoG)和... 目的 探讨常规脑电图 (REEG)、视频脑电图 (VEEG)、MRI、SPECT检查对癫痫病的诊断及术前综合评估在致痫灶定位中的意义。方法 对 6 8例顽固性癫痫病人行REEG、VEEG、MRI及SPECT检查 ,对 4 4例顽固性癫痫病人术中行皮层电极 (ECoG)和深部电极监测 ,同时对REEG、VEEG、MRI和SPECT用于癫痫病人的诊断和致痫灶的定位价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 8例癫痫患者中REEG局灶棘波检出 30例 (4 1.1% ) ,VEEG局灶棘波检出 5 1例 (75 % ) ,经统计学分析局灶棘波检出率在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SPECT异常 32例(80 % ) ,MRI异常 4 7例 (6 9.1% )。在 4 4例行癫痫手术治疗的病人中 ,ECoG与VEEG定位一致 39例 (88.7% ) ,与MRI异常部位一致 33例 (75 % ) ,1例VEEG异常部位与MRI不一致的病例 ,经ECoG证实致痫灶为VEEG异常部位。结论 VEEG对于癫痫的诊断及致痫灶的定位有相当重要的临床价值 ,优于REEG和MRI。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功能性检查尤其是VEEG联合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术前综合评估 致痫灶定位 常规脑电图检查 视频脑电图检查 MRI检查 SPECT检查
下载PDF
顽固性癫病人的术前综合评估(附40例报告)
2
作者 侯晓华 林志国 +2 位作者 浦松 王天成 张晶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脑电图(REEG)、视频脑电图(VEEG)、MRI、SPECT检查对癫病人术前综合评估致灶定位的意义。方法对40例顽固性癫病人进行REEG、VEEG、MRI及SPECT检查,其中32例行手术治疗,术中行皮质电极(ECoG)和深部电极监测,同时对REEG、VEEG... 目的探讨常规脑电图(REEG)、视频脑电图(VEEG)、MRI、SPECT检查对癫病人术前综合评估致灶定位的意义。方法对40例顽固性癫病人进行REEG、VEEG、MRI及SPECT检查,其中32例行手术治疗,术中行皮质电极(ECoG)和深部电极监测,同时对REEG、VEEG、MRI、SPECT定位致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REEG异常40例,局灶棘波17例(42.5%);VEEG异常40例,局灶棘波35例(87.5%),两组局灶棘波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1)。SPECT异常32例(80%),MRI异常31例(77.5%)。在32例手术病人中,VEEG与ECoG病灶一致者30例(93.7%),MRI与ECoG一致者27例(84.3%)。结论VEEG、MRI、EEG、SPE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顽固性癫病人术前致灶的定位和指导手术治疗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癫癎 脑电图 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神经外科
下载PDF
黑质传入纤维投射的荧光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毅 李泽山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253-257,共5页
黑质是哺乳类动物中脑的一个较大核团,随着神经解剖学研究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黑质除与运动调节有关外,还与躯体感觉、视觉、听觉和情感活动等有关。为了进一步弄清黑质与其它神经结构之间的纤维联系,本实验采用荧光示踪物... 黑质是哺乳类动物中脑的一个较大核团,随着神经解剖学研究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黑质除与运动调节有关外,还与躯体感觉、视觉、听觉和情感活动等有关。为了进一步弄清黑质与其它神经结构之间的纤维联系,本实验采用荧光示踪物逆行追踪法研究黑质的传入性纤维联系。结果表明:黑质接受大脑皮质(额前、顶和岛区)、伏隔核、尾壳核、杏仁中央核、脚内核、丘脑底核、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中央灰质腹外侧区、臂旁核及兰斑核的传出纤维;伏隔核到黑质的投射呈内一内、外一外的局部对应关系,并以内一内投射为主;苍白球无传出纤维投射到黑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 伏隔核 苍白球 大鼠 荧光逆行示踪物
下载PDF
应用移植筋膜包裹硅胶片修复创伤性前颅窝底缺损
4
作者 董立辉 何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2期42-42,44,共2页
目的探讨移植筋膜包裹硅胶片在前颅窝底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创伤性前颅窝底缺损患者,根据受伤机制采用冠状皮瓣或额颞部皮瓣开颅,皮瓣分离至眶上缘;根据颅窝底缺损程度取大腿阔筋膜6cm×8cm^10cm×14cm,阔筋膜包裹硅胶... 目的探讨移植筋膜包裹硅胶片在前颅窝底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创伤性前颅窝底缺损患者,根据受伤机制采用冠状皮瓣或额颞部皮瓣开颅,皮瓣分离至眶上缘;根据颅窝底缺损程度取大腿阔筋膜6cm×8cm^10cm×14cm,阔筋膜包裹硅胶片。将阔筋膜与硅胶片复合体平铺于颅窝底缺损处,后缘与正常硬脑膜缝合数针固定,再用生物蛋白胶加固,行前颅窝底重建。结果24例患者中,治愈17例,死亡2例,重残2例,轻残3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2例。结论阔筋膜与硅胶片复合体是前颅窝底重建中较为可靠且取材方便的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筋膜 硅胶片 颅窝底重建
下载PDF
脑外切口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检测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丽文 韩克军 +1 位作者 刘会 张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分析同一时期、同一病房脑外手术后患者切口分泌物分离的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检测。方法K-B法药敏试验,ESBLs表型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编码基因片段并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7株产ESBL... 目的分析同一时期、同一病房脑外手术后患者切口分泌物分离的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检测。方法K-B法药敏试验,ESBLs表型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编码基因片段并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相同,扩增BLA编码基因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为CTX-M-3型ESBLs亲缘关系密切的同源菌。结论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均是同源菌,并在同一病房引起过小规模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切口 肺炎克雷伯菌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