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19年某儿童医院890例精准气道护理状况和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陶静 韩雪婷 +2 位作者 杨晓彤 史贻芳 崔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3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实施精准气道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90例2岁以上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2018年445例设置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9年445例设置为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实施精准气道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90例2岁以上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2018年445例设置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9年445例设置为观察组,采用精准气道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X线片阴影消散、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气道护理能明显提高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提高辅治依从性、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精准气道护理 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微量元素与儿童免疫功能的认识及进展
2
作者 廖培成 穆亚平 李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7期69-71,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已显著减少,但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儿童,其常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机体各种代谢,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完整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已显著减少,但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儿童,其常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机体各种代谢,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完整性、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等。微量元素是维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淋巴组织、细胞免疫功能和吞噬细胞杀菌作用的影响更明显。因此,阐明微量元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对保障儿童的健康、预防相关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铁、铜、硒免疫机制的探讨初步阐述微量元素与儿童免疫功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免疫功能 儿童 先天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 综述
下载PDF
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智永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方法:孤独症患儿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予以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54例,予以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各语言... 目的:分析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方法:孤独症患儿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予以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54例,予以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各语言障碍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2组各语言障碍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语言障碍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孤独症患儿的语言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智力糖浆 综合康复训练 孤独症 语言障碍
下载PDF
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操作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庹秀敏 谢晓芳 +1 位作者 王宇 刘志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5期468-469,共2页
目的探讨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操作体会。方法利用负压吸引法吸出分泌物使药液进入鼻窦内,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结果 32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治愈率93%(298/320),总有效率100%。结论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通过有效评估,采取正确... 目的探讨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操作体会。方法利用负压吸引法吸出分泌物使药液进入鼻窦内,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结果 32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治愈率93%(298/320),总有效率100%。结论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通过有效评估,采取正确体位,在患儿或家长正确配合下,利用负压吸引法使鼻腔和鼻窦内正负压交替改变,使药液进入鼻窦内,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置换疗法 护理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胸腔镜下超微创漏斗胸矫治术22例术后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 总结22例胸腔镜下超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尽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呼吸道管理,重视宣教,正确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的实施.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恢... 目的 总结22例胸腔镜下超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尽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呼吸道管理,重视宣教,正确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的实施.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5个月,矫形效果19例为优良,2例为良好,除1例出现钢板移位经再次手术外,其余漏斗胸纠治效果满意.结论 术后应避免发生钢板移位等并发症发生,加强护理,取得患儿和家长的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外科学 超微创漏斗胸矫正术 护理 儿童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谢丽娜 李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6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系统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14 d。采用吞咽障碍调查问卷(DDS)和简体中文版PedsQLTM 3.0量表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吞咽障碍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D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D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D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快速反应聚合物光纤氧测定装置及其用于活体动物机械通气下动脉血氧分压连续动态变化的初步实验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兴国 陈荣声 +11 位作者 王桂芝 杨希营 赵晓勇 于剑锋 张蕊 冀玉萍 李军 李浩 张也 马铭欣 陈荣 邹昱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2,共9页
目的:我们在中国尝试使用超快反应聚合物光纤氧感受器置入整体活体动物动脉血管,再通过光电转换测定系统以记录活体动物颈动脉PO_(2)(PaO_(2))连续动态的快速变化,为完善整体整合生理学理论体系中循环参与呼吸调控和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 目的:我们在中国尝试使用超快反应聚合物光纤氧感受器置入整体活体动物动脉血管,再通过光电转换测定系统以记录活体动物颈动脉PO_(2)(PaO_(2))连续动态的快速变化,为完善整体整合生理学理论体系中循环参与呼吸调控和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调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超快反应氧感受器制作、性能及其测定系统标定:在实验室加热总长2 m光纤的远端5 mm部分,拉动直到它成锥形尖端,清洁并干燥后,将1 mm锥形光纤尖端浸涂到发光体掺杂聚合物溶液中,在溶剂快速蒸发同时将其缓慢抽出来形成氧气感测尖端,室温干燥24 h。对完成制作的感受器进行性能标定,并于第37日重复标定。②动物实验:在潍坊医学院实验室对山羊全麻气管插管氧气机械通气下,切皮暴露双颈动脉和左侧股动脉,分别把超快反应氧传感器直接插入动脉中,通过光导纤维、激发与检测Y型光纤耦合器经光电转换连接到个人电脑,实现机械通气下活体山羊颈动脉PaO_(2)的连续动态反应,主要分析PaO_(2)的呼吸间波浪式交替升降和肺-颈动脉时间延迟。结果:该置入式超快反应氧传感器在液相的响应时间为100 ms。活体山羊实验40%~60%氧气机械通气心率和血压稳定,左和右颈动脉PaO_(2)随着呼吸机的吸气和呼气呈现波浪式上升和下降的呼吸交替现象,幅度高达15 mmHg;左侧股动脉位置记录的信息噪音显著干扰PaO_(2)变化。肺-颈动脉时间延迟是在吸气和呼气开始后1.5~1.7 s左侧和右侧颈动脉PaO_(2)都开始上升和下降;即肺通气开始后3次心跳,左心室可把肺毛细血管后动脉化的肺静脉血液送到外周化学感受器位置中断吸气切换为呼气和中断呼气切换为吸气,如此实现吸呼周而复始。结论:活体动物置入动脉的超快反应氧传感器及其测定系统可测定PaO_(2)生理性波浪式变化,能为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中解释吸气和呼气相互切换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反应聚合物光纤氧传感器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 活体整体动物 动脉血氧分压波动幅度 肺-动脉时间延迟 呼吸调节控制信号 吸气和呼气相互切换机制
下载PDF
新生儿首次呼吸前后脐带动静脉血液氧和二氧化碳变化探索呼吸调控机制的初步报告Ⅱ—同一个新生儿同一时间的脐带动静脉血液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值个体化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方 孙兴国 +20 位作者 李启威 葛万刚 李浩 刘艳玲 慈政 陈升平 宋桂芹 王桂芝 谭晓越 崔闫 张也 朱嘉宝 李银俊 邓维 黄燕 马铭欣 陈荣 邹昱馨 台文琦 徐凡 石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自主呼吸产生机制,前文已对新生儿出生后自主呼吸开始前脐带动静脉氧气和二氧化碳差值进行了人群组间分析;而本部分则对相关信息进行个体化分析。方法:在产前经所有胎儿父母签署知情同意书,新生儿出生后还没有呼吸之...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自主呼吸产生机制,前文已对新生儿出生后自主呼吸开始前脐带动静脉氧气和二氧化碳差值进行了人群组间分析;而本部分则对相关信息进行个体化分析。方法:在产前经所有胎儿父母签署知情同意书,新生儿出生后还没有呼吸之前在脐带动脉和脐带静脉分别连续逐搏取血,仅有3例同时采集到Pua和Puv血液样本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计算分析脐带静脉和脐带动脉的异同和动态变化。结果:虽然准备了数十产妇,但仅有3例同时采集到Pua和Puv血液样本,同一时间的PuvO_(2)显著高于PuaO_(2)(P均<0.01),平均相差(24.17±7.09)mmHg;而PuvCO_(2)显著低于PuaCO_(2)(P均<0.01),平均相差(-7.67±3.70)mmHg。在同一时间的Puv-uaO_(2)显著高于PuvuaCO_(2)(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自主呼吸前,全部氧气供应由脐带静脉运输,只要胎盘开始剥离则新生儿的PuaO_(2)随时间(心跳次数)逐渐降低,当PuaO_(2)达到触发呼吸阈值(最低值)诱发第一次吸气开始其自主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出生后呼吸前 脐带动脉和脐带静脉连续逐搏取血 血液气体分析 脐带动脉血氧分压 呼吸调节控制信号
下载PDF
新生儿首次呼吸前后脐带动静脉血液氧和二氧化碳变化探索呼吸调控机制的初步报告Ⅰ—血液氧和二氧化碳分压脐带动静脉差值的组间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方 孙兴国 +20 位作者 李启威 葛万刚 李浩 刘艳玲 慈政 陈升平 宋桂芹 王桂芝 谭晓越 崔闫 张也 朱嘉宝 李银俊 邓维 黄燕 马铭欣 陈荣 邹昱馨 台文琦 徐凡 石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胎儿没有实际上的呼吸,新生儿出生后才开始呼吸,我们假设人的第一次呼吸主要是由于低氧而触发。本研究对流经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后的脐带动脉血液氧分压(PuaO_(2))变化规律和下限进行分析以探讨新生儿自主呼吸产生机制。方法:... 目的:胎儿没有实际上的呼吸,新生儿出生后才开始呼吸,我们假设人的第一次呼吸主要是由于低氧而触发。本研究对流经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后的脐带动脉血液氧分压(PuaO_(2))变化规律和下限进行分析以探讨新生儿自主呼吸产生机制。方法:选择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正常分娩产妇数十例,仅14例新生儿在自主呼吸开始前成功完成脐带动脉或静脉置管。分别进行逐搏取血及顺序血气分析,计算血气指标的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统计比较脐带动静脉的异同。结果:在14例新生儿自主呼吸开始前完成采集脐带动脉(Pua)样本9例,脐带静脉(Puv)样本8例。就PO_(2)而言,所有9例PuaO_(2)随时间(心跳次数)呈逐渐降低倾向,直至在自主呼吸产生大约8~10次心跳后Pua挛缩、基本上无法取得足够的血样。PuaO_(2)平均值是(25.94±6.79,18.04~37.51)mmHg,最高值是(29.11±6.46,23.00~45.90)mmHg,最低值是(21.34±5.54,14.00~33.60)mmHg;但PuaCO_(2)变化趋势和规律则不够稳定,PuaCO_(2)平均值是(47.26±7.71)mmHg。PuvO_(2)随时间(心跳次数)虽也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多数还呈现随母亲呼吸节律的规律性交替升降的倾向,特别是母亲吸氧时。所有8例PuvO_(2)平均值是(53.35±21.35,32.56~100.73)mmHg,最高值是(90.38±48.44,43.40~153.00)mmHg,最低值是(36.96±14.90,24.80~73.80)mmHg;PuvCO_(2)平均值是(41.04±6.44)mmHg。虽然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但PuvO_(2)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均显著较PuaO_(2)高(P<0.05);PuvCO_(2)虽略低于PuaCO_(2),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胎儿娩出为新生儿后自主呼吸前PuaO_(2)随时间(心跳次数)逐渐降低,在达到触发呼吸的阈值时诱发第一次吸气,从而开始自主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出生后呼吸前 脐带动脉和脐带静脉连续逐搏取血 血液气体分析 脐带动脉血氧分压 呼吸调节控制信号
下载PDF
正常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不同潮气量和频率影响活体山羊颈动脉血氧动态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桂芝 孙兴国 +11 位作者 陈荣声 杨希营 赵晓勇 于剑锋 张蕊 冀玉萍 李军 李浩 张也 马铭欣 陈荣 邹昱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在初步验证超快反应聚合物基质光纤氧传感器及其测定系统记录颈动脉氧分压(PaO_(2))连续动态变化使用基础上,为了分析探讨肺通气对PaO_(2)连续动态变化的影响,我们设计本活体整体动物实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杂种山羊4只,全身麻醉... 目的:在初步验证超快反应聚合物基质光纤氧传感器及其测定系统记录颈动脉氧分压(PaO_(2))连续动态变化使用基础上,为了分析探讨肺通气对PaO_(2)连续动态变化的影响,我们设计本活体整体动物实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杂种山羊4只,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空气机械通气下,切皮直接暴露把后接测定系统的氧传感器直接插入左侧颈动脉连续记录PaO_(2)动态变化。正常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分别通过三种潮气量实施:正常潮气量(潮气量V_(T)=15 ml/kg、呼吸频率Rf=20 bpm)、减半潮气量(V_(T)减半、Rf加倍)和加倍潮气量(V_(T)加倍、Rf减半)。三种潮气量通气时间分别稳定10~15 min,选取后180 s分析计算PaO_(2)平均值、呼吸间PaO_(2)变化的升降幅度和肺-颈动脉延迟时间。以ANOVA及两两比较统计学差异分析不同潮气量的影响。结果:活体山羊正常通气量机械通气实验时心率和血压均稳定;肺-颈动脉延迟时间为1.4~1.8 s(约为此时的3次心跳)。机械通气正常潮气量下PaO_(2)平均值在(102.94±2.40,99.38~106.16)mmHg,升降幅度是(21.43±1.65,19.21~23.59)mmHg,占平均值的(20.80±1.34,18.65~22.22)%;减半潮气量下,PaO_(2)平均值维持在(101.01±4.25,94.09~105.66)mmHg,虽略降但不显著(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5),但PaO_(2)升降变化幅度却显著降低为(18.14±1.43,16.46~20.05)mmHg,占平均值的(17.95±1.07,16.16~18.98)%(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1);加倍潮气量机械通气下,虽仅略升的PaO_(2)平均值维持在(106.42±4.74,101.19~114.08)mmHg(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5,与减半潮气量机械通气比较P<0.05),但PaO_(2)升降幅度却显著增大为(26.58±1.88,23.46~28.46)mmHg,占平均值的24.99%±1.58%(与正常机械通气和减半潮气量比较P均<0.01)。结论:正常肺通气的吸气和呼气是颈动脉PaO_(2)上升和下降的始动因素。正常通气量机械通气下减半潮气量和倍增潮气量显著改变PaO_(2)升降幅度,但PaO_(2)平均值仅小幅改变,而肺-颈动脉延迟时间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反应聚合物光纤氧传感器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 活体整体山羊 颈动脉血管内氧分压测定 潮气量 动脉血氧分压波动幅度 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值 肺-颈动脉时间延迟 呼吸调节控制信号
下载PDF
Max试验验证症状限制心肺运动试验为最大极限运动进一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也 孙兴国 +16 位作者 刘方 郝璐 宋雅 台文琦 葛万刚 李浩 石超 徐凡 王继楠 张艳芳 周晴晴 陈荣 邹昱馨 马铭欣 夏蕊 黄燕 谢友红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验证临床受试者所完成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为最大极限运动,进一步设计完善Max试验验证CPET结果客观定量功能评估的准确性及以某特定指标的特定数值作为停止运动的标准是否可行。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阜外医院签署知情... 目的:验证临床受试者所完成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为最大极限运动,进一步设计完善Max试验验证CPET结果客观定量功能评估的准确性及以某特定指标的特定数值作为停止运动的标准是否可行。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阜外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CPET和Max试验受试者216例。其中正常受试者41例,因CPET峰值呼吸交换率(RER)≤1.10,或运动中心率和血压不上升,对CPET极限运动结果存在质疑的临床患者175例进行研究。其中60例已初步报告,本研究进一步扩大研究。Max试验方法:完成CPET测试后,先蹬车≥60r/min,再施加130%峰值功率的恒定功率,鼓励受试者运动至不能坚持的极限状态。计算分析Max试验30 s的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及其与峰值心率和峰值摄氧量之间的差值和百分差值。百分差值=(Max值-峰值值)/Max值×100%。评测标准:(1)若心率和摄氧量任一指标的差值百分比≤-10%(Max测试的数值低于CPET峰值数据)则定义Max试验操作失败,否则为成功;(2)若心率和摄氧量的差值百分比均在-10%~10%,则Max试验操作成功,证明CPET数据为极限运动,CPET峰值相关数据较为准确;(3)若心率和摄氧量差值任一指标差值百分比≥10%时,则Max试验操作成功,证明CPET结果为非极限运动。结果:病例组峰值摄氧量(L/min、ml/(min·kg)、%pred)、无氧阈(L/min、ml/(min·kg)、%pred)、峰值氧脉搏(ml/beat、%pred)、峰值RER、峰值收缩压(mm Hg)、峰值运动负荷(W/min)、峰值心率(bpm)、摄氧有效性峰值平台(OUEP)(比值、%pred)低于正常组,二氧化碳通气有效性平均90 s最低值(Lowest V_(E)/VCO_(2))(比值、%pred)、二氧化碳通气效率斜率(V_(E)/VCO_(2) Slope)(比值、%pred)高于正常组(P<0.05)。所有正常组与病例组均安全无任何事件完成CPET和Max试验。216例受试者中,Max试验成功198例(91.7%),其中证明CPET为极限运动182例,为非极限运动16例;失败18例(8.3%)。结论:在临床检查中,若对CPET结果是否为最大极限存在质疑,利用Max试验可验证CPET是否为极限运动。Max试验方法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症状限制最大极限运动 呼吸交换率 Max试验 血压 心率
下载PDF
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对正常人心肺运动试验整体功能的影响Ⅱ——亚极限运动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璐 孙兴国 +11 位作者 宋雅 刘方 台文琦 葛万刚 李浩 张也 陈荣 邹昱馨 马铭欣 夏蕊 黄燕 谢友红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24,134,共6页
目的:观察健康志愿者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CPET亚极限运动相关核心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在一周内不同工作天随机完成中等适度程度(30 W/min)及比较低(10 W/min)和比较高(60 W/min)3... 目的:观察健康志愿者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CPET亚极限运动相关核心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在一周内不同工作天随机完成中等适度程度(30 W/min)及比较低(10 W/min)和比较高(60 W/min)3种不同功率递增速率CPET。按标准方法比较12名志愿者CPET亚极限运动相关核心指标:无氧阈(AT)、单位功率摄氧量(ΔVO_(2)/ΔWR)、摄氧通气有效性峰值平台(OUEP)、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平均90 s最低值(Lowest V_(E)/VCO_(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_(E)/VCO_(2) Slope)及截距(intercept)和无氧阈时的摄氧通气效率值(VO_(2)/V_(E)@AT)和无氧阈时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值(V_(E)/VCO_(2) @AT)。对三组不同功率递增速率下各个指标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结果:中等适度功率递增速率组与比较低和比较高功率递增速率组相比摄氧通气有效性峰值平台(42.22±4.76 vs 39.54±3.30 vs 39.29±4.29)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平均90 s最小值(24.13±2.88vs 25.60±2.08vs 26.06±3.05)明显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低、比较高功率递增速率组与中等适度功率递增速率组相比,单位功率摄氧量显著升高和降低((8.45±0.66 vs 10.04±0.58 vs 7.16±0.60)ml/(min·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氧阈值没有发生明显改变((0.87±0.19 vs 0.87±0.19 vs 0.89±0.19)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低、比较高功率递增速率可以明显改变摄氧通气有效性、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有效性、单位功率摄氧量等CPET亚极限运动相关指标;选择比较低和比较高的功率递增速率和适度功率递增速率CPET相比明显降低了健康个体的摄氧通气有效性和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有效性。CPET规范化操作要求选择适合受试者的功率递增速率,这样得到的CPET亚极限相关指标才最能反应受试者的真实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功率递增速率 亚极限运动相关指标 通气效率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及其合并心脏内右向左分流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特征性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冬 孙兴国 +5 位作者 张也 邹昱馨 冯云红 陈荣 李浩 杨戈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8,共8页
目的:明确肺动脉高压及合并心脏内右向左分流(R-L)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CP_(ET))气体交换变化。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从2016-10至2017-08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CP_(ET)的73例肺动脉高压病人CP_(ET)数据,采取双盲方式抽取四位... 目的:明确肺动脉高压及合并心脏内右向左分流(R-L)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CP_(ET))气体交换变化。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从2016-10至2017-08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CP_(ET)的73例肺动脉高压病人CP_(ET)数据,采取双盲方式抽取四位医生作为判读者分别独立识别R-L后,结果分为四组:①分流阳性组(n=20)、②分流可疑组(n=9)、③无分流组(n=37)、④分流延迟开放组(n=6)。选择同期完成CP_(ET)正常人14例作为对照。结果:分流阳性组在运动开始时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氧气通气效率和呼气末氧分压相对于静息期的改变值骤升,分别为(7.36±2.72)L/min、(1.84±3.59)、(5.02±4.34)、(3.75±2.6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6±2.59)L/min、(2.22±2.08)、(-1.46±4.68)、(-3.96±2.82)mmHg);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相对于静息期的改变值骤降(-1.63±1.6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08)mmHg(P均<0.01)。分流延迟开放组在运动后期呼吸商(RER)、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氧气通气效率和呼气末氧分压相对于静息期的改变值骤升,分别为(0.40±0.08)、(11.07±5.60)、(30.55±7.89)、(13.72±2.21)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8±0.12)、(5.67±4.6)、(4.54±3.83)、(5.51±4.24)mmHg;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相对于静息期的改变值骤降(-6.82±1.96)mmHg,明显区别于对照组的(5.67±4.6)mmHg,在恢复期分流延迟开放组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氧气通气效率相对于峰值功率时的改变值(分别为-8.38±3.24、-13.14±6.47),明显低于对照组(6.22±2.87、16.56±4.2)(P均<0.01)。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较正常人CP_(ET)的整体功能和通气效率指标降低;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向左分流患者不仅在静息通气效率受限更剧;且特征性地运动初始时出现P_(ET)O_(2)明显上升、P_(ET)CO_(2)明显下降,RER跳升到1.0左右,V_(E)/VCO_(2)不降反升与VO_(2)/V_(E)不升反降,常有SpO_(2)显著下降,还有V_(E)更大幅度上升;延迟开放型上述特征性变化发生在运动接近峰值的1~3 min而非运动初始,且运动停止后迅速反向变回以示重新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心肺运动试验 气体交换 右向左分流 延迟开放右向左分流
下载PDF
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对正常人心肺运动试验整体功能的影响Ⅰ——峰值运动相关指标及呼吸交换率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璐 孙兴国 +11 位作者 宋雅 刘方 台文琦 葛万刚 李浩 张也 陈荣 邹昱馨 马铭欣 夏蕊 黄燕 谢友红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观察健康志愿者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CPET峰值运动相关核心指标的影响,及运动中呼吸交换率(RER)的变化。以探讨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对CPET峰值运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在一周... 目的:观察健康志愿者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CPET峰值运动相关核心指标的影响,及运动中呼吸交换率(RER)的变化。以探讨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对CPET峰值运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在一周内不同工作天随机完成中等适度程度(30 W/min)及比较低(10 W/min)和比较高(60 W/min)3种不同功率递增速率CPET。按标准方法比较CPET数据主要峰值运动核心指标:峰值运动时的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负荷功率、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心率、血压和氧脉搏,运动持续时间和CPET各时段的RER。对三组不同功率递增速率下各个指标的差异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与中等适度功率递增速率组比较,比较低和比较高功率递增速率组的峰值功率分别显著地降低和升高((162.04±41.59)W/min vs(132.92±34.55)W/min vs(197.42±46.14)W/min,P<0.01);运动时间显著延长和缩短((5.69±1.33)min vs(13.49±3.43)min vs(3.56±0.76)min,P<0.01);峰值RER(1.27±0.07 vs 1.18±0.06 vs 1.33±0.08,P<0.01~P<0.05)与恢复期RER最大值(1.72±0.16 vs 1.61±0.11 vs 1.81±0.14,P<0.01~P<0.05)均显著降低和升高。结论:不同功率递增速率CPET显著改变峰值运动时的功率、运动持续时间、峰值RER和恢复期最大RER。CPET规范化操作要选择个体化适合受试者的中等适度功率递增速率,而且也不能以某一固定的RER值作为保证安全、受试者达到极限运动和提前终止运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交换率 心肺运动试验 功率递增速率 停止运动标准 安全和风险
下载PDF
人体动脉血气波浪式变化特点的实验证据—同时间动、静脉血波浪式变化幅度的不同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闫 孙兴国 +12 位作者 慈政 葛万刚 李浩 王桂芝 朱嘉宝 李银俊 邓维 马铭欣 陈荣 黄燕 邹昱馨 谭晓越 刘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人动脉血来源是右心系统并在肺脏进行气体交换的静脉血,右心系统的静脉血是否存在波浪式信号目前尚没有证据支持,本研究旨在对比同时间动、静脉血中信号的连续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心功能正常,需要连续监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 目的:人动脉血来源是右心系统并在肺脏进行气体交换的静脉血,右心系统的静脉血是否存在波浪式信号目前尚没有证据支持,本研究旨在对比同时间动、静脉血中信号的连续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心功能正常,需要连续监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6例,4男2女,年龄(59.00±16.64)岁,体质量(71.67±10.37)kg,左心射血分数(LVEF)(61.33±2.16)%。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择心功能正常需要监测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6例,连续同时桡动脉、颈内静脉逐搏取血,测定PaO_(2)。选取2个典型呼吸周期,用于分析同时段动、静脉血气的波浪式变化。分别比较患者血氧分压最高和最低值,以验证同时段动、静脉血气是否都存在周期性波浪式信号变化。此外,将患者动脉、静脉血气周期性波浪式信号的变化幅度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比较有无差异。结果:共6例患者,抽取动、静脉血液充满肝素化细长塑化管需要15~16次心跳,即取血需要15~16次心跳,全部覆盖超过2个呼吸周期。所有患者动脉血气中PaO_(2)均呈现明显的波浪式变化(P<0.05),幅度是(9.96±5.18)mmHg,是均值的(8.09±2.43)%。患者静脉血气中PaO_(2)波动幅度并不明显,为(1.63±0.41)mmHg,是均值的(3.91±1.22)%,与动脉血气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同时连续逐搏动、静脉取血血气分析法证实,患者自主呼吸时动脉血气有明显的周期性波浪式变化信号,而静脉血气几乎没有周期性波浪式变化信号(很弱),说明动脉血气波浪式信号主要是由于肺通气过程中吸气和呼气期产生肺泡中氧分压规律性上升和下降,通过离开肺毛细血管与肺泡氧气压力平衡的动脉化血液,经过左心室搏血进入动脉血管系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 静脉血气 呼吸调控 逐搏取血 波浪式信号
下载PDF
人体通气状态对动脉血气波浪式幅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闫 孙兴国 +12 位作者 慈政 葛万刚 李浩 王桂芝 朱嘉宝 李银俊 邓维 马铭欣 陈荣 黄燕 邹昱馨 谭晓越 刘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不同通气模式下动脉血气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心功能正常,需要连续监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6例,4男2女,年龄(59.00±16.64)岁,体质量(71.67±10.37)kg,左心射血分数(LVEF)(61.33±2.16)%。患者签...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不同通气模式下动脉血气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心功能正常,需要连续监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6例,4男2女,年龄(59.00±16.64)岁,体质量(71.67±10.37)kg,左心射血分数(LVEF)(61.33±2.16)%。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别于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过度通气状态下连续15~16次心跳桡动脉、颈静脉逐搏取血,测定PO_(2),用于分析三种呼吸状态下动、静脉血气的变化特点。分别比较患者相邻最高和最低值,以验证三种呼吸状态下动、静脉血气是否都存在周期性波浪式信号变化;此外,将患者动、静脉血气周期性波浪式信号的变化幅度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比较有无差异。结果:共6例ICU住院监护患者,抽取动、静脉血液充满肝素化细长塑化管需要15~16次心跳,即取血需要15~16次心跳,全部覆盖超过2个呼吸周期。患者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通气状态下动脉血气中PaO_(2)呈现波浪式变化,幅度分别是(9.96±5.18)mmHg,(5.33±1.55)mmHg和(13.13±7.55)mmHg,分别是各自均值的(8.09±2.43)%,(5.29±2.19)%,(10.40±2.68)%,高通气量呼吸模式波浪式变化幅度大于正常呼吸模式(P<0.05),正常呼吸模式波浪式变化幅度大于憋气状态(P<0.05)。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通气状态下静脉血气中PO_(2)未呈现波浪式变化,幅度分别是(1.63±0.41)mmHg,(1.13±0.41)mmHg和(1.31±0.67)mmHg,分别是各自均值的(3.91±1.22)%,(2.92±1.12)%,(3.33±1.81)%,都显著低于同状态下动脉血气,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分别于三种通气状态下采用连续逐搏动脉取血血气分析法证实,患者高通气状态呼吸时动脉血气的周期性波浪式变化信号增强,憋气时波浪式呼吸变化信号变弱,而静脉血氧分压波浪式变化幅度于三种呼吸状态下都不明显。说明肺通气导致肺换气是影响动脉血液波浪式信号幅度的直接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常呼吸模式 动脉逐搏取血 波浪式呼吸 呼吸调控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中通气效率在心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蕊 孙兴国 黄燕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作为评估整体运动功能,尤其是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以及二者相互协调作用的一项无创性的、可靠的、客观的辅助检查手段,通过采集、分析不同运动负荷状态下多种反映人体心肺储备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客观定量指标,用各... 目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作为评估整体运动功能,尤其是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以及二者相互协调作用的一项无创性的、可靠的、客观的辅助检查手段,通过采集、分析不同运动负荷状态下多种反映人体心肺储备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客观定量指标,用各项指标综合评定受试者整体功能状态。方法 CPET通气效率作为一类亚极限运动指标,虽不能直接评估最大运动能力,但对于日常活动强度下的劳动及锻炼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结果目前主通气效率要用于心肺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慢病管理、心脏康复中运动处方的制定,同时CPET也在临床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和血液疾病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严重程度、手术耐受度的评估、患者管理和预后预测。结论通气效率是CPET中一类重要的功能评价指标,其临床应用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心脏疾病 肺疾病 通气效率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脑性瘫痪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宁 李洁 +1 位作者 王春南 梁明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辽宁省儿童医院收治的伴有吞咽障碍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脑瘫患儿吞咽...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辽宁省儿童医院收治的伴有吞咽障碍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脑瘫患儿吞咽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康复专科护士、康复科医师、营养科医师、治疗师、高压氧医师、心理医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治疗8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营养状况改善均好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营养状况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能有效提高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吞咽障碍 营养状况 多学科协作 儿童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年年 周婷 张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后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每日1次,每次30min... 目的观察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后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每日1次,每次30min,治疗3个月后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分值及GESELL大运动发育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GMFM百分位及GESELL粗大运动发育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组GMFM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粗大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 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
下载PDF
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庹秀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急救护理.方法分析178例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大剂量激素和足量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和有效的人文护理,无一例死亡.发热、喉喘鸣、声嘶、喉梗阻等主要症状于3~48 h消失的156例,72 h...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急救护理.方法分析178例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大剂量激素和足量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和有效的人文护理,无一例死亡.发热、喉喘鸣、声嘶、喉梗阻等主要症状于3~48 h消失的156例,72 h消失的21例,1例患儿气管插管24 h,5 d治愈.结论 抢救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关键是尽早大剂量使用激素,配合敏感足量抗生素、雾化吸入、吸氧,同时给予有效贴心细致的人文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炎 护理 急救 喉梗阻 护理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