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建设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人才支撑——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基地建设
1
作者 潘澍 陈凡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3年第6期85-86,共2页
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现专业化、精专化、多样化、应用化、综合化的局面。为了优化硕士生的类型结构,改变研究生教育单一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局面,实现培养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双翼齐飞的转变,促进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 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现专业化、精专化、多样化、应用化、综合化的局面。为了优化硕士生的类型结构,改变研究生教育单一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局面,实现培养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双翼齐飞的转变,促进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在2009年部署增收扩招全日制应用型学位研究生工作,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基地的建设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与显明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全日制 培养基地
下载PDF
“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 被引量:135
2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3,共6页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旨在促进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并以此带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互联网+"嵌入并作用于农业产业链各环节,通过融通整个产业链的物质、资金和信息流,逐步形成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带动产...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旨在促进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并以此带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互联网+"嵌入并作用于农业产业链各环节,通过融通整个产业链的物质、资金和信息流,逐步形成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带动产业链向共生、互利、共赢迈进。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的平台服务与增值服务互补的服务化优势,做好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建设好"最后一公里",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组织",加大培训广度与深度,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产业链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下载PDF
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新态势分析——以湖南、广东创意农业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共4页
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农业竞争更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下,以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创意农业,作为当世界农业领域的新兴业态之一,已显现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方面的多重优势... 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农业竞争更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下,以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创意农业,作为当世界农业领域的新兴业态之一,已显现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方面的多重优势。广东及湖南的创意农业分别是我国南部及中部创意农业的发展先导,本文选取这两省的创意农业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与科技、组织、制度等层面,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能力成长 创意农业
下载PDF
国内外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结构优化之语境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28,共8页
现阶段的世界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世界农业非均衡发展态势严峻,可持续发展需要南北协调。现实需求使得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继科技生产力之后的重要经济引擎。向科技与文化要资源,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之耦合优化农业... 现阶段的世界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世界农业非均衡发展态势严峻,可持续发展需要南北协调。现实需求使得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继科技生产力之后的重要经济引擎。向科技与文化要资源,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之耦合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结构成为世界多国的共同实践。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走出了一条从依靠科技创新向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耦合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动力结构优化 语境 路径
下载PDF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耦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分析——基于1995—2011面板数据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周蜜 《甘肃理论学刊》 2015年第5期134-139,2,共6页
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的核心是创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之耦合是文化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双引擎"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转变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建立包括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简称"双创")指标在内的农业发... 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的核心是创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之耦合是文化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双引擎"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转变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建立包括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简称"双创")指标在内的农业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耦合发展效率测度模型,借鉴耦合理论中耦合的基本概念及其数理框架,构建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及耦合匹配度函数,测度1995—2011年全国各省"双创"耦合发展效率;同时,选取京、沪、粤、川、湘五地区的"双创"耦合度进行主导性比较,进一步分析走"双创"耦合之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绩效。研究发现,1995-2011年间全国各省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都明显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两者的耦合度不高。相对于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文化创意 科技创新 耦合度
下载PDF
公共财政文化支撑研究——为国家文化安全夯基筑防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澍 陈凡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0-65,共6页
文化安全包括国内文化安全和国际文化安全,无论国内文化安全还是国际文化安全,都需要意识形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部分支撑。意识形态是核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基础,只有发展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维护意识形态。就我... 文化安全包括国内文化安全和国际文化安全,无论国内文化安全还是国际文化安全,都需要意识形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部分支撑。意识形态是核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基础,只有发展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维护意识形态。就我国目前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将来一段时期内,加强文化建设支出预算管理、公共财政支撑,是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公共财政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社会融资的"休眠"困境,需要时间演进,需要投资示范,需要激发引导。通过对辽宁文化建设财政政策的优化研究,对于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理论、财政政策优化理论、国家文化安全保障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公共财政文化支撑研究,是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打井铺路,也是为国家文化安全夯基筑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文化建设 公共财政
下载PDF
俄罗斯新的建筑风格特点及形成原因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延旭 《建筑设计管理》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重点阐述了前苏联从1991年解体至今在建筑风格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在这10多年里, 由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的信仰、权力、经济、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新建筑风格 信仰 权力 俄罗斯新贵
下载PDF
走进莫斯科的建筑&装饰市场
8
作者 宋延旭 《房材与应用》 2004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莫斯科 装饰市场 建筑装饰 旧房改造 室内装修
下载PDF
肩负起振兴发展的使命担当
9
作者 王超航 《共产党员》 2018年第12期35-35,共1页
辽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这给予了党员干部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全面振兴的号角已吹响,风帆已扬起,党员干部要肩负起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以新担当的精神状态再出发,奋力... 辽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这给予了党员干部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全面振兴的号角已吹响,风帆已扬起,党员干部要肩负起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以新担当的精神状态再出发,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振兴 党员干部 政治担当 责任担当 精神状态 总书记 习近平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丽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0,共4页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深入探讨并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历史逻辑回顾我国40年来农业改革取得的重要成就,是理解农...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深入探讨并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历史逻辑回顾我国40年来农业改革取得的重要成就,是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1978—2015年,我国第一产业GDP从1018.5亿元增至60862.1亿元,粮食产量从30476.5万吨增至62143.9万吨。即使引入人口增长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农业改革 历史逻辑 供给 振兴战略 现实逻辑 理论逻辑 第一产业
原文传递
提升“中国粮”竞争力重在降成本补短板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丽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2016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6年11月2日发布的《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也强调提高产业发展... 2016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6年11月2日发布的《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也强调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农业农村发展 短板 成本 中国 农业综合效益 发展规划纲要
原文传递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81,共4页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抓手。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农业大发展。如何深层次认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其难点问题及关键性解决路径成...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抓手。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农业大发展。如何深层次认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其难点问题及关键性解决路径成为理论界及实践领域的重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供给 农业 路径 生产力 大发展 理论界 经济
原文传递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研与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澍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第48期143-144,共2页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保护工作比较得力,取得了显著实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与思考,从组织领导、法律保障、经费保障、发展平台、人才队伍、普查图谱、从...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保护工作比较得力,取得了显著实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与思考,从组织领导、法律保障、经费保障、发展平台、人才队伍、普查图谱、从小抓起、退出机制、数字科技、群众文化、国民教育、联合传承、社会力量、专业培训等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调研 保护工作 工作经验 组织领导 法律保障 人才队伍 退出机制
原文传递
文化哲学视角下的20世纪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缺失
14
作者 潘澍 陈凡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4,共2页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最兴盛的时期。进入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关注重心有了发展变化,表达深度也有了新的进展。对农民待遇、生存状态、生活样貌、城乡差别问题的深层关注,是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重要视点和主要成就,从城...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最兴盛的时期。进入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关注重心有了发展变化,表达深度也有了新的进展。对农民待遇、生存状态、生活样貌、城乡差别问题的深层关注,是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重要视点和主要成就,从城乡差别、农民待遇角度入眼着心,也是其较之8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崭新视角。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创作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绩,也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缺失:一、讽一劝十的辩证法;二、广度与深度的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农村题材小说 哲学视角 20世纪80年代 文化 农民待遇 城乡差别 辩证法
原文传递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15
作者 潘澍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第45期125-126,共2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从历史、现实、未来、理论、文化多维度,我们的文化自信都有充沛的依据...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从历史、现实、未来、理论、文化多维度,我们的文化自信都有充沛的依据和来源。中国道路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21世纪是中国道路探索的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 信实 文化自信 中国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加快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6
作者 潘澍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第45期92-93,共2页
文化科技创新的目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文化科技产品,形成新的文化科技产业态。文化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通过各种社会支撑条件完成的。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 文化科技创新的目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文化科技产品,形成新的文化科技产业态。文化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通过各种社会支撑条件完成的。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出使文化资源与科技资源相融合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文化科技 平台建设 创新服务平台 国际竞争力 科技产品 创新手段 系统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