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4
1
作者 潘国伟 姜潮 +10 位作者 杨晓丽 那军 富增国 于泉福 于传友 刘美娟 刘辉 王萍 李宁 颜廷梅 张淑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全省6个市/县13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6.1%。各... 目的了解辽宁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全省6个市/县13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6.1%。各类精神疾病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03%,8.09%和11.26%。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12月患病率分别为2.01%、3.97%和3.27%。男性情感障碍(OR=0.59,95%0=0.48~0.72)和焦虑障碍(OR=0.46,95%CI=0.39~0.53)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酒精使用障碍显著高于女性(OR=23.67,95%CI=15.71~35.67)。离婚者3类障碍的患病率均明显增高。城市居民的情感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OR=1.54,95%CI=1.21~1.95)。14.60%和1.40%患者一生中曾患有2类或3类疾病,情感障碍与焦虑及酒精使用障碍的终生共病率分别为41.96%和10.87%。结论辽宁省每11个居民中约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沈阳市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丽 谷渊 +7 位作者 王路 管威 谷晶 赵丽莉 李韫 蔡丽姝 付敏 马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2-733,共2页
关键词 女性性服务者 艾滋病预防 干预效果评价 沈阳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传播 AIDS患者 男男性接触者
下载PDF
高等院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连志勇 孙瑛 +3 位作者 邓晓梅 刘宇 徐韬 金海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10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传染病 预防控制模式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牧 尚群 吴颖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预防 控制模式
下载PDF
沈阳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复治涂阳病人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牧 尚群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3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结核病控制 世行贷款项目 复治涂阳病人 化疗 痰菌阴转率
下载PDF
沈阳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初治涂阳疗效分析
6
作者 杜岩 周志红 +2 位作者 胡鸽 蒋冬梅 曹云杰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7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结核病 控制 涂阳病人 治疗
下载PDF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模式的探讨
7
作者 戴孟阳 姜午 +3 位作者 陈叶 王磊石 许志广 徐春娟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7期12-13,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的危害日趋严重.由于新的诊疗方法和侵袭性操作手段不断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日趋增加且其传播途径呈广泛复杂的趋势.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管理模式
下载PDF
辽宁省改水降氟工程运行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炯 郑照霞 +2 位作者 林世刚 刘微 刘连杰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目的全面了解辽宁省防氟改水工程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地氟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对辽宁省地氟病区2003年以前修建的改水降氟工程运行与管理现状逐项调查。结果经历了20多年,辽宁省修建的1193处改水降氟工程,已有622处因破损、... 目的全面了解辽宁省防氟改水工程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地氟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对辽宁省地氟病区2003年以前修建的改水降氟工程运行与管理现状逐项调查。结果经历了20多年,辽宁省修建的1193处改水降氟工程,已有622处因破损、报废而停止供水,占工程总数的52.14%,56万病区居民再次受到高氟水的危害;由于干旱、过量用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或供水管网破损等原因,有10.1%的工程供水范围缩小;还有5.4%的工程在向病区居民供高氟水,全省仅有29.8%的改水降氟工程保持正常供水。结论辽宁省降氟工程运行现状令人十分担忧,重饮高氟水将使病区群众返病、返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饮水 调查
下载PDF
沈阳市城区高中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丹 汤先伟 +3 位作者 范康敏 杨永建 刘峥华 赵德基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了解沈阳市高中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沈阳市城区9所高中分层抽取1 800名学生,采用匿名问卷方式调查最近1 a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结果高中生普遍存在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有63.28... 目的了解沈阳市高中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沈阳市城区9所高中分层抽取1 800名学生,采用匿名问卷方式调查最近1 a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结果高中生普遍存在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有63.28%的高中生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38.83%不遵守交通规则,5.50%曾经离家出走,1.94%曾经尝试自杀,1.17%曾经使用毒品,2.67%的高中生发生过性行为。结论高中生存在多种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应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行为 吸烟 饮酒 自杀 学生 高中 沈阳市
下载PDF
辽宁省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被引量:10
10
作者 解学魁 宇广华 +7 位作者 范会弟 程柏 郭薇 汤先伟 李威 尚华 徐品良 马晓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0-1331,共2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关伤害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省内18所初中3 9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长时间上网(62.... 目的了解辽宁省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关伤害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省内18所初中3 9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长时间上网(62.0%)、饮酒(50.7%)、运动不足(49.8%)、偏食(40.3%)、郁闷(26.8%)、打架(26.5%)和出走意念(25.9%)等。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0.35%,与伤害相关的健康危险行为主要有打架、骑车违章等不良行为和经常感到郁闷、出走意念等不良心理因素。结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高且与意外伤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危险行为 中学生 意外伤害
下载PDF
辽宁省城乡居民焦虑情绪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连政 刘奇男 +5 位作者 潘百灵 侯书文 林刚 张淑鹃 冯毅平 潘国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成年居民的焦虑现状和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再适应量表(SRRS)对辽宁省沈阳、本溪、丹东和辽阳四个市的32226名成年居民进行了一次横断面的调... 目的分析辽宁省成年居民的焦虑现状和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再适应量表(SRRS)对辽宁省沈阳、本溪、丹东和辽阳四个市的32226名成年居民进行了一次横断面的调查。结果焦虑标准分均值为41.3±9.5,高于国内常模,17.5%的居民有焦虑情绪。女性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焦虑情况逐渐加重。生活事件多和社会支持少都是增加焦虑情绪发生的危险因子。结论辽宁省4城市居民的焦虑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采用改善居民社会支持状况和减少生活事件水平的方法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居民 焦虑 焦虑自评量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生活再适应量表
下载PDF
辽宁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照霞 刘微 +2 位作者 赵伟光 林世刚 王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29,共2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防氟改水工作现状,总结防治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应用现有防治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辽宁省确认2705个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改水1 713 个村屯,改水率63.33%,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全省约70... 目的了解辽宁省防氟改水工作现状,总结防治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应用现有防治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辽宁省确认2705个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改水1 713 个村屯,改水率63.33%,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全省约70%病区达到控制标准。2003年地氟病病区水氟超标村屯占被调查村屯的55.92%,较1999年超标村屯的30.62%增加近25个百分点。全省86.80%的降氟工程为 1995年之前修建,十余年来由于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其保护意识淡化或漠视,设备老化又疏于管理,人为或自然灾害的损坏,资金短缺无力维修,新建工程启动不畅并且速度缓慢,致使降氟改水工程停用,报废率达54.74%, 其他原因所致的不合格率为15.46%。造成56万病区人民重喝高氟水,部分病区病情回升。结论认清形势,改变现状,是辽宁省地氟病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氟化物中毒 综合预防
下载PDF
沈阳市2011~2013年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妮娜 张国斌 +1 位作者 张智 朱丽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783-784,787,共3页
目的评价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实验室网络检测结果及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分析麻疹病毒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与基因分型,以及健康人群抗体监测结果,并对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进行... 目的评价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实验室网络检测结果及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分析麻疹病毒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与基因分型,以及健康人群抗体监测结果,并对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进行评价。结果 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88例,确诊531例,其中实验室确诊麻疹275例(51.79%);共采集血清标本515份,标本采集率为87.59%,其中采集合格并有实验结果的标本504份,标本检测率为97.86%。2011-2013年共采集麻疹病毒分离标本111份,麻疹病毒分离率为37.84%,且34株麻疹代表毒株基因型均为H1a型。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实验室通过了辽宁省麻疹实验室组织的职能考核和血清复核,且于2013年通过辽宁省麻疹实验室的现场考核。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24%,保护率为78.10%,初免阳性率为94.1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 269.86。结论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在麻疹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应继续规范实验操作,加强实验室网络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实验室网络 血清学监测 病毒学监测 质量控制 抗体监测
下载PDF
沈阳市部分高校2002年入学新生肺结核患病情况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鸽 白英 +1 位作者 徐颖异 林久灵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结核 患病率 学生
下载PDF
沈阳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杰 王侠 +3 位作者 李继耀 马超良 王冰 何玉馨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5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污染 监测
下载PDF
沈阳市1997~2001年霍乱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萍 张守平 +1 位作者 李淑清 苏孟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 动态了解沈阳市1997-2001年霍乱的发病与流行病学监测情况,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疫情资料与流行病学监测资料,分析该市霍乱发生的流行特征与外环境、疫点、疫区监测结果的关系及评价防制效果。结果 从1997年开始我市霍乱... 目的 动态了解沈阳市1997-2001年霍乱的发病与流行病学监测情况,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疫情资料与流行病学监测资料,分析该市霍乱发生的流行特征与外环境、疫点、疫区监测结果的关系及评价防制效果。结果 从1997年开始我市霍乱发病呈波动式下降,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季节高峰明显(7~9个月),病例主要集中在市区,以20-40岁青壮年发病为主。外环境监测阳性率为0.11%,海水产品监测阳性率为0.05%,腹泻病人便监测阳性率为0.31%,疫点、疫区污染监测阳性率为4.75%。结论 加强流行病学监测,科学预测预报,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把“病从口入”关,切断霍乱传播途径,是降低霍乱发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监测 沈阳市 1997—2001年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0年沈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迎春 朱丽君 +2 位作者 张智 高冬梅 董桂华 《应用预防医学》 2012年第2期88-89,84,共3页
目的了解沈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为控制和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10名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7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为2 695.20mIU/mL。各年龄组间麻... 目的了解沈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为控制和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10名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7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为2 695.20mIU/mL。各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意义(2=17.27,P<0.01),其中,≥20岁组阳性率最低,为83.33%。各年龄组GMC有显著性差异(F=7.09,P<0.01),其中,以3~4岁组最高,为3 641.93mIU/mL,≥20岁组最低,为1 167.14mIU/mL。结论沈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近期不会发生大规模暴发流行,但1岁以下和20岁以上人群仍然是麻疹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抗体 监测
下载PDF
沈阳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泽明 李静 +2 位作者 刘宇 冯超 杨雪梅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 网络直报 沈阳市 技术培训
下载PDF
沈阳市流感监测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杉 王萍 陈慧中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716-719,共4页
目的评价流感监测系统的真实性,时效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VP)、阴性预测值(PVN)以及监测数据代表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PVP、PVN分别为62.5%、86.4%、45.5%和92.7%;流感样病例(ILI... 目的评价流感监测系统的真实性,时效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VP)、阴性预测值(PVN)以及监测数据代表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PVP、PVN分别为62.5%、86.4%、45.5%和92.7%;流感样病例(ILI)数量变化比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的变化敏感(P<0.01);病毒检测耗时较长,报出结果平均需32d;2006年1-12月系统采样率为0.95%,病毒分离率为10.5%;从覆盖能力来看,全市大约覆盖了24%的人口。结论监测系统人口覆盖广泛,数据代表性较好。但受到流感病毒检测手段以及系统收集信息量的制约,难以及时发现流感暴发或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监测 评价
下载PDF
沈阳市中小学生1996-2003年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连志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1-301,共1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沈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996-2003年,按有关规定对沈阳市部分学校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呈逐年增... 目的了解近年来沈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996-2003年,按有关规定对沈阳市部分学校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003年城市学生肥胖率和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农村,小学生肥胖率和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中学生。结论预防控制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重点为城市学生和小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肥胖症 营养障碍 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