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高渗透率风电的送端系统电网暂态稳定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张明理 徐建源 李佳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0-745,共6页
对含高渗透率风电的送端电网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变速恒频机组模型结构及其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应用风电场短路试验的实测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及仿真数据的准确性;仿真分析了不同运行方式、不同故障位置、火电... 对含高渗透率风电的送端电网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变速恒频机组模型结构及其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应用风电场短路试验的实测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及仿真数据的准确性;仿真分析了不同运行方式、不同故障位置、火电与风电不同配比条件下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针对送端系统外送线路稳定水平的影响,风电出力的影响要小于火电机组,而针对送端电网内部火电厂出口线路的稳定水平主要取决于火电厂本身,而风电出力对其的影响还要受网架结构、运行方式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风电 送端电网 暂态稳定性 仿真模型
原文传递
适应分布式孤岛多裕量运行的功率平衡调控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建源 李家珏 +3 位作者 林莘 朱钰 刘劲松 王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31-2038,共8页
有效解决系统故障条件下分布式孤岛功率平衡调控问题,对于制定实际运行调度策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立了功率平衡调控模型,提出分解聚合求解算法:首先定义了功率支撑指标与孤岛划分判据,实现孤岛划分算法并得到... 有效解决系统故障条件下分布式孤岛功率平衡调控问题,对于制定实际运行调度策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立了功率平衡调控模型,提出分解聚合求解算法:首先定义了功率支撑指标与孤岛划分判据,实现孤岛划分算法并得到功率划分矩阵;在此基础上,考虑多功率裕量运行的调控模型适应性,应用功率划分矩阵与控制向量进行潮流计算并得出多功率裕量下的调控曲线,依据曲线适应性评估算法,求解对应指标最优的控制向量。进而联合功率划分矩阵计算,获取调控模型的最优解空间。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功率平衡 分布式发电 分解聚合算法 功率 划分判据 适应性评估
原文传递
风电场的功率波动对电网电压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贾书杰 徐建源 +2 位作者 朱钰 王刚 程绪可 《东北电力技术》 2013年第2期15-18,22,共5页
由于风电场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并网运行必然会对电网电压稳定性造成影响。以某地区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功率波动对电网电压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无功补偿装置人工(机械)投切电容、SVC和STAT-COM,应用PSCAD软件... 由于风电场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并网运行必然会对电网电压稳定性造成影响。以某地区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功率波动对电网电压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无功补偿装置人工(机械)投切电容、SVC和STAT-COM,应用PSCAD软件分析了其对改善电网电压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情况下风电场出力从0%逐渐增至100%的各母线的电压变化曲线,得出不同补偿装置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SVC STATCOM 电压稳定性
下载PDF
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壮壮 徐建源 +1 位作者 李斌 刘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34,共9页
介绍了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综合了以往的监测技术,保证了对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的全面性。在此基础上,扩大了监测范围,包括弹簧操动机构真空断路器和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提出了一机两用思想,既可作为断路器... 介绍了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综合了以往的监测技术,保证了对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的全面性。在此基础上,扩大了监测范围,包括弹簧操动机构真空断路器和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提出了一机两用思想,既可作为断路器出厂测试用,又可作为断路器在线监测用。该监测系统在技术上,对信号采集精度、监测仪功能方面、运行抗干扰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监测系统的上位机系统使用混合型面向对象语言C++在可视化编程系统Visual C++中编写,实现与下位机间的通信,接收到的数据随时绘成波形实时显示并存入数据库,为之后的故障诊断系统分析判断积累信息资源。该监测系统已基本完成,经实验测试运行正常,采集数据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机械状态 数字信号处理器 监测
下载PDF
能谱熵向量法及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在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0
5
作者 徐建源 张彬 +2 位作者 林莘 李斌 腾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9-1306,共8页
高压真空断路器是电力系统开关设备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高压电器,而高压断路器故障中80%是由于机械特性不良造成,为此通过小波包变换对高压断路器机械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以信号的能谱熵作为特征输入向量,建立了粒子群优化(PSO)径向基函数(... 高压真空断路器是电力系统开关设备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高压电器,而高压断路器故障中80%是由于机械特性不良造成,为此通过小波包变换对高压断路器机械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以信号的能谱熵作为特征输入向量,建立了粒子群优化(PSO)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高压断路器故障识别系统模型,最后对实际高压断路器振动信号进行获取分析并得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高压断路器正常信号能谱熵向量各元素分布比较均匀;而故障信号所得能谱熵向量各元素变化较大且有一定变化规律;粒子群优化后的RBF网络模型在正确率、精度等方面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高压断路器的故障诊断是可行的,并且可以为断路器的故障诊断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 能谱熵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神经网络 高压断路器 振动信号 故障诊断 模型优化
原文传递
触头烧损对SF_6断路器介质恢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林莘 李鑫涛 +2 位作者 王飞鸣 王亮 徐建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25-3134,共10页
为研究126 kV SF6断路器在多次切合补偿设备过程中的介质恢复特性,根据电流较小时电离不充分的特点,建立了SF6双温度电弧等离子体模型并将它应用到气流场计算中。根据多次开断过程中静弧触头的实际烧损情况,建立了灭弧室内电场及气流场... 为研究126 kV SF6断路器在多次切合补偿设备过程中的介质恢复特性,根据电流较小时电离不充分的特点,建立了SF6双温度电弧等离子体模型并将它应用到气流场计算中。根据多次开断过程中静弧触头的实际烧损情况,建立了灭弧室内电场及气流场的数学模型。采用流注理论临界击穿判据计算开关的介质恢复特性曲线并分析触头烧损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动弧触头对静弧触头的挤压磨损,通过对灭弧室进行3维电场分析,分析了不同烧损情况对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触头烧损对临界击穿电压的影响十分明显,当开距为67 mm时,烧损角θ=60°的临界击穿电压与无烧损情况相比降低了180%;随着θ增大,静弧触头表面的电场畸变愈加严重,当烧损角θ=80°时,静弧触头表面某点的电场强度是无烧损情况下的8.91倍。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改善SF6断路器中触头烧损对介质恢复特性影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电弧模型 触头烧损 电场 气流场 介质恢复特性 SF6
原文传递
特高压半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的暂态电压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飞鸣 林莘 +2 位作者 谢寅志 徐建源 王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7-413,共7页
特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高、容量大,暂态电压现象严重。为了提高特高压系统暂态电压计算的准确率,结合我国某特高压开关站建立半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器(HGIS)系统整体模型。根据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和相模变换方法,建立了HGIS外壳传输特性模... 特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高、容量大,暂态电压现象严重。为了提高特高压系统暂态电压计算的准确率,结合我国某特高压开关站建立半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器(HGIS)系统整体模型。根据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和相模变换方法,建立了HGIS外壳传输特性模型。除此之外,采用π型等效电路表示接地体单元,并结合HGIS内部暂态模型,详细计算了隔离开关操作时产生的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和暂态壳体电压(TEV),分析了HGIS内部关键设备处VFTO和相应壳体上TEV的最大值和频谱特性,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壳体接地方式和接地网对VFTO和TEV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接地网的情况下,VFTO的最大值为1 296kV,TEV的最大值为83kV,都要比不考虑接地网时的最大值小,且良好的接地方式是降低特高压HGIS系统暂态电压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可供HGIS设计和相关电气设备绝缘结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UHV) 半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器(HGIS) 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 暂态壳体电压(TEV) 接地网暂态电压 HGIS系统模型 接地网 壳体接地线
原文传递
高压隔离开关电机操动机构控制系统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爱民 吴志恒 +2 位作者 徐建源 史可鉴 汤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为了实现高压隔离开关(DS)的智能化操作,需对其操作过程中开关触头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在高压断路器电机操动机构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高压隔离开关无刷直流电机机构调速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双闭环PID控制策略对电机的绕... 为了实现高压隔离开关(DS)的智能化操作,需对其操作过程中开关触头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在高压断路器电机操动机构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高压隔离开关无刷直流电机机构调速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双闭环PID控制策略对电机的绕组电流和转速进行调节,进而控制机构运动过程,以实现开关触头能够在特定行程点达到特定的速度,满足DS分合闸速度要求.以550 kV DS无刷直流电机操动机构为控制对象,研制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操作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S电机操作机构采用上述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压隔离开关在操作过程中对速度的实时调节控制,且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以及实时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操动机构 高压隔离开关 双闭环PID 数字信号处理器 控制系统 操作过程 分合闸速度 稳定性
下载PDF
GIS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特快速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莘 王静 +1 位作者 徐建源 王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55-2661,共7页
气体绝缘变电站(gas insulated substation,GIS)内部隔离开关切合空载短母线时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对电气设备构成严重的威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作为GIS中重要的... 气体绝缘变电站(gas insulated substation,GIS)内部隔离开关切合空载短母线时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对电气设备构成严重的威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作为GIS中重要的保护设备之一,目前在VFTO计算中普遍采用对地电容模型或者非线性电阻模型,这忽略了VFTO暂态特性对MOA晶界层极化过程的影响。为此,结合MOA阀片的微观结构,通过分析交变电场下电介质的极化特性及其电流响应,提出了MOA暂态电路模型。以国内某550kV变电站为背景,采用EMTP软件对GIS中的VFTO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MOA模型下VFTO的差异,研究了MOA对VFTO波形、幅值和波前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OA暂态模型能很好地反映MOA在VFTO作用下的极化现象;MOA对VFT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能使VFTO波形衰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VFTO的幅值,并减缓VFTO的波前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变电站(GIS)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 微观结构 极化 暂态模型
原文传递
550kV GIS隔离开关调速电机操动机构的研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史可鉴 林莘 +2 位作者 徐建源 吴志恒 李昊旻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81-1988,共8页
为改进550 k 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内的隔离开关,计算分析了隔离开关与电机操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配合特性,得到触头运动过程与摆角电机转角的对应关系。隔离开关触头运动速度主要取决于电机操动机构的转动速度,根据隔离开... 为改进550 k 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内的隔离开关,计算分析了隔离开关与电机操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配合特性,得到触头运动过程与摆角电机转角的对应关系。隔离开关触头运动速度主要取决于电机操动机构的转动速度,根据隔离开关触头运动过程可控化的要求,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建立了摆角电机电、磁、机械耦合场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其动态特性,研制了速度可控的摆角电机及其调速控制系统样机。通过对多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实时采集,利用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策略对动触头的运动速度进行实时调节。进行了550 k V GIS隔离开关电机操动机构的常规分合闸操作,分合闸速度分别达到1.1 m/s和1.2 m/s,满足隔离开关的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隔离开关合闸调速实验,通过调节电机绕组电流,实现了触头速度0.9~1.2 m/s的变化。操动机构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为通过调节触头运动速度以减小击穿次数并抑制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的幅值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隔离开关 电机操动机构 调速控制系统 快速暂态过电压 调速电机
原文传递
基于双信号检测及跟踪的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汤庚 徐建源 +1 位作者 林莘 史可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同步操作能力,有效抑制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在断路器操作过程中,对多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检测,并采用双闭环PID控制方法对永磁机构进行控制,实现对目标参考触头行程、激磁线圈电流曲线的跟踪。以12 kV真空断路... 为了提高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同步操作能力,有效抑制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在断路器操作过程中,对多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检测,并采用双闭环PID控制方法对永磁机构进行控制,实现对目标参考触头行程、激磁线圈电流曲线的跟踪。以12 kV真空断路器单稳态永磁机构为控制对象,研制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操作控制系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采用上述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永磁机构触头行程与线圈电流,使触头运动特性处于受控状态,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及控制精度,实现断路器关合时间误差在±0.3 ms以内,为同步关合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机构 信号检测 双闭环PID 曲线跟踪 数字信号处理器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的抑制措施 被引量:15
12
作者 林莘 谢寅志 徐建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50-2156,共7页
为限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值从而使特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后单相自动重合闸能可靠重合,利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EMTP,计算了在加装快速接地开关(high speed grounding switch,HSGS)和中性点小电抗2种方式下浙北—上海特高压交... 为限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值从而使特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后单相自动重合闸能可靠重合,利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EMTP,计算了在加装快速接地开关(high speed grounding switch,HSGS)和中性点小电抗2种方式下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产生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都能有效抑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但加装快速接地开关(HSGS)多用于输电线路不完全换位且短输电线路;中性点小电抗适用于全线均匀换位运行方式的输电线路;中性点小电抗的最佳取值为500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UHVAC) 快速接地开关(HSGS) 中性点小电抗 潜供电流 恢复电压 单相重合闸
原文传递
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分闸触头过冲与反弹抑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建源 雷伟 +1 位作者 汤庚 史可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7,共6页
为了抑制真空断路器分闸操作过程的触头过冲与反弹现象,提高断路器的开断性能,笔者基于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分闸操作工作原理,分析触头的运动过程,获取有效抑制触头过冲与反弹的预设行程值,建立了触头在分闸位置的速度特性与过冲及反弹... 为了抑制真空断路器分闸操作过程的触头过冲与反弹现象,提高断路器的开断性能,笔者基于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分闸操作工作原理,分析触头的运动过程,获取有效抑制触头过冲与反弹的预设行程值,建立了触头在分闸位置的速度特性与过冲及反弹幅值的特征关系。利用闭环控制策略对永磁机构线圈电流进行调节,降低触头的分闸末速度,实现对触头过冲与反弹的有效抑制。研制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控制装置,开展12 kV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分闸操作实验,对操作过程中触头行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触头的运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对预设行程值的标定,实现有效抑制触头过冲与反弹,保证永磁机构分闸操作可靠性,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机构 过冲与反弹 线圈电流 DSP 分断能力
下载PDF
特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接地系统环流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飞鸣 林莘 徐建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37,共5页
特高压系统电压等级高、容量大,壳体环流和地网环流相对很大,在稳态运行下产生相当大的环流损耗。结合我国某特高压开关站,根据电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气体绝缘装置(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混合气体绝缘装置(hybrid gas in... 特高压系统电压等级高、容量大,壳体环流和地网环流相对很大,在稳态运行下产生相当大的环流损耗。结合我国某特高压开关站,根据电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气体绝缘装置(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混合气体绝缘装置(hybri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HGIS)外壳仿真计算等效电路模型。采用Π型等效电路表示接地体单元,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接地系统的电气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表明,采用双层水平地网可以将主地网环流控制在20 A以内、次地网环流控制在700A以内,但相应的短接线电流较大。分析了壳体参数对壳体环流的影响,得出了深垂直接地极和短接线降低地网环流的效果,并提出了最佳的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特高压接地系统各部分的环流值及相应的温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 混合气体绝缘开关设备(HGIS) 地网环流值 壳体稳态等效电路模型 短接线 垂直接地极
原文传递
特高压HGIS设备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莘 史可鉴 徐建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分析了解特高压混合型气体绝缘开关(HGIS)的抗震性能,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改善,选取了四种地震波对1 100 kV HGIS的整体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谱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特征.在分析过程中,考虑到特高压设备固有频... 为了更好地分析了解特高压混合型气体绝缘开关(HGIS)的抗震性能,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改善,选取了四种地震波对1 100 kV HGIS的整体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谱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特征.在分析过程中,考虑到特高压设备固有频率与地震波主频率相近,会发生拟共振的情况,采用由正弦共振三波及正弦共振调幅五波组成的调幅波串进行计算,分析整体结构的机械强度和抗震性能.计算结果显示,1 100 kV HGIS在该组地震波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裕度,为特高压设备抗震性能的分析提供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反应谱 混合型气体绝缘开关 动力特性 抗震性能 拟共振 正弦共振三波 正弦共振调幅五波 机械强度
下载PDF
适应多节点电压稳定性的模拟评估指标 被引量:9
16
作者 齐伟夫 杨红磊 +3 位作者 李君明 徐建源 滕云 李家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39-1644,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unit,PMU)采集动态测量数据在线评估多节点电压稳定性的方法。首先利用灵敏度和灵敏度变化率综合指标确定区域电网内薄弱节点,在薄弱节点上优化配置PMU,通过PMU获取的动态测量数据求...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unit,PMU)采集动态测量数据在线评估多节点电压稳定性的方法。首先利用灵敏度和灵敏度变化率综合指标确定区域电网内薄弱节点,在薄弱节点上优化配置PMU,通过PMU获取的动态测量数据求解系统潮流方程,根据潮流方程中P-、Q-与Q-V的解耦关系,综合雅克比矩阵中JP与JQU子阵元素变化偏移量,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电压稳定判定指标。通过对沈阳地区电网电压稳定进行仿真分析,该指标能够反映电压稳定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并且有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较灵敏度指标更直观,便于对电压稳定性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相量测量单元 模拟评估 状态指标
原文传递
绝缘子等值盐密的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滕云 田阳 +2 位作者 李辉 苏蔚 余伟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8-1493,共6页
等值盐密(ESDD)是确定绝缘子污染程度的最重要的参数。为此,在泄漏电流监测试验、人工污秽试验与自然积污试验基础上,建立了2种不同的等值盐密预测模型来确定绝缘子表面污秽度和其趋势。第1种模型是基于泄漏电流监测的预测模型,第2种模... 等值盐密(ESDD)是确定绝缘子污染程度的最重要的参数。为此,在泄漏电流监测试验、人工污秽试验与自然积污试验基础上,建立了2种不同的等值盐密预测模型来确定绝缘子表面污秽度和其趋势。第1种模型是基于泄漏电流监测的预测模型,第2种模型是通过对等值盐密数据特性分析,建立的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并建立了由2个模型组合而成的组合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单一模型自身修正难以进一步提高等值盐密预测精度。将第2种模型作为第1种模型的修正模型,将2种预测模型结合使用,通过适当选择修正模型的修正系数,可有效提高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使ESDD预测结果对电力系统实际工程中的绝缘子防污工作具有更为有效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盐密 泄漏电流 人工神经网络 非线性时间序列 人工污秽试验 自然积污试验
原文传递
高压断路器永磁电机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爱民 毕玉洁 +1 位作者 吴志恒 杨艳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实现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智能化操作,满足断路器分合闸速度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断路器分合闸电机操动机构及控制系统。结合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负载特性,在分析表贴式、燕尾槽表贴埋入型、直线内嵌型和外V内嵌型4种电机转子后... 为实现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智能化操作,满足断路器分合闸速度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断路器分合闸电机操动机构及控制系统。结合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负载特性,在分析表贴式、燕尾槽表贴埋入型、直线内嵌型和外V内嵌型4种电机转子后,提出了一种多槽双层表贴埋入式定子及转子永磁电机设计方案,并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控制装置。开展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联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操动机构及控制系统能够满足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分合闸速度指标的要求,且分合闸时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断路器 电机操动机构 数字信号处理器 分合闸速度 稳定性
下载PDF
高压隔离开关触头运动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爱民 吴志恒 +2 位作者 徐建源 史可鉴 汤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5,69,共5页
高压隔离开关(DS)操动机构结构简单、负载力矩小,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开关操作杆,带动机构运动进而实现分合操作,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能力及可控性能。为实现对550kV DS触头运动的过程进行控制,消除合闸弹跳,满足分合闸速度要求,在... 高压隔离开关(DS)操动机构结构简单、负载力矩小,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开关操作杆,带动机构运动进而实现分合操作,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能力及可控性能。为实现对550kV DS触头运动的过程进行控制,消除合闸弹跳,满足分合闸速度要求,在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采用电流和速度双闭环控制方法对电机操动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控制并将模糊控制算法用于速度环与PID控制器相结合,在线实时调整控制参数,以增强其控制精度。并以550kV DS触头的分合闸过程为研究对象及DSP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触头运动的过程控制中,结合模糊控制算法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使实时调整开关触头的运动速度以保证分合闸动作稳定性满足分合闸速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操动机构 高压隔离开关 PID 模糊控制算法 数字信号处理器
下载PDF
800kV GIS高压开关设备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莘 李丹 徐建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3,共6页
笔者以800 kV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高压开关设备的抗震性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态分析理论对设备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了结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别利用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分析理论对结构进行地震动特性分析。通过反应谱分析和输... 笔者以800 kV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高压开关设备的抗震性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态分析理论对设备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了结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别利用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分析理论对结构进行地震动特性分析。通过反应谱分析和输入天津波、EI-Centro波、taft波的动力时程分析,讨论了这两种分析方法结果上的一致性与局限性。并根据几种不同地震波对高压开关设备的不同影响,得出相对于taft波振幅和持时较小的天津波对设备产生破坏作用最大;经过对频率调整,具有相同幅值的两种EI-Centro波形,由于特征频率存在差异,EI-Centro2对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显著超过EI-Centro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谱分析 时程分析 天津波 EI-Centro波 taft波 动力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